第七百二十章 論跡又論心

張孝純一臉迷茫地擡起頭,問道:“打烏海作甚?”

岳飛和張憲互相看了一眼,秀才碰到兵,有理說不清。他們軍卒也有這種時候,岳飛在思考如何如何給張孝純普及軍事知識。

張憲掏出一張堪輿圖來,一句一句的講解了下,烏海城位置的重要性,順便普及了一下,岳飛此時的顧慮,以及大宋缺糧的現狀。

“江南水患,官家缺糧嗎?!”張孝純一臉驚訝的問道。

岳飛看了張憲一眼,疑惑的問道:“我們好像在討論如何攻伐烏海,保證河套不受西夏人的劫掠吧。”

張孝純目露驚喜的說道:“官家缺糧的話,河套有糧呀,多的不說,二十萬石,還是能拿得出來,我這就回九原,兩套從各地各籌措二十萬石還是沒有問題。”

張憲略有些惱怒,怎麼這些文官,每天想的事,就是怎麼討好官家,官家那個性子,討好他,能保河套不受侵擾?

他抓着張孝純問道:“八萬軍糧,打烏海,給不給!”

張孝純這纔有些回神,趕忙說道:“我反正不太懂這些,若是官家讓你們打,河套能調動八萬貫糧草以供河間軍使用。但是得官家首肯。”

“你說的不是廢話嘛。沒官家首肯,你的軍糧我也不敢要呀。”張憲放開了張孝純。

不隨意接受地方的軍糧,是禁軍的一個慣例,若是一軍在某地駐紮久了,這種直接交付,就很容易形成門閥。

眼下大宋就有這樣的門閥!

那就是山西巨室,種家。

种師道能從永興軍路調動十萬永定軍親王,而种師中也帶着三萬秦鳳軍馳援汴京。

童貫任永定軍路總管之時,押解軍糧到永定軍路,依舊需要交付種家,再分給楊家、折家等,用來鉗制他們。

眼下,錯非种師中走了,否則永興軍路的軍糧,依舊按着這個規矩在分糧。

岳飛對軍紀看得很重,他只是在詢問河套地區是否有糧供給他使用,而不是直接要糧。

若沒有官家的御批,他可不敢幹這種犯忌諱之事。

“嶽將軍,再聯合上份札子?”張孝純一臉諂媚的笑着,岳飛聖恩正隆,那可是整個大宋衆所周知之事。

上一次張孝純獻出屯田令的政策,就是聯合岳飛一起上的,受到了皇帝的嘉獎,這件事他很在意。

到現在岳飛稱呼他爲張知府,而不是張相公,完全就是因爲他這個河套經略使,前面掛着一個代字。

他在太原城時候,想過要投降金人,雖然投降這件事,被王稟五百刀斧手給阻止了,但是這件事導致了大宋皇帝對他的印象一直很差。

他這個代經略使的官階一直是知府,而非相公。

“不知道上次嶽將軍離開之時,某請嶽將軍問的事,嶽將軍是否詢問過官家?”張孝純還是一臉諂媚的笑着說道。

他讓岳飛問的事,涉及到了他的前途,他當然會關心。

岳飛無奈的搖了搖頭,這羣文臣,就關心自己的前途,他略微有點無奈的說道:“你讓我問的事,我向官家打聽了。這兩年,不大可能。”

張孝純託岳飛詢問的自然是他的前程,什麼時候能把代字給去掉。

當然,岳飛沒那麼憨的直接問官家,只是和官家討論過一次河套建路之事,也算是側面打聽了官家的口風。

岳飛拍了拍張孝純的肩膀說道:“官家做事講究論跡不論心,你在太原城雖然欲降,但是王節度使擡了你一手,把你攔住了,這件事沒發生,官家這不是起復你經略河套了嗎?”

“至於張知府詢問之事,想把貳官這個貳給去掉,怕是得打下西夏咯,這兩三年不太可能。”

“這打烏海,不是離拿下西夏更近了一步嗎?”岳飛笑着說道。

張孝純的眼神終於明亮起來,原來自己遲遲無法去掉這個代字的原因,河套無法建路,而解決方案,自然是拿下西夏!

張孝純立刻點點頭說道:“嶽將軍,只要官家聖旨到了,河間軍軍糧之事,萬無一失,大可放心,河套百姓苦西夏盜匪已久,籌措軍糧自然是人人響應。”

“不多說了,我立刻寫札子給官家,說明河套情況。”

張孝純樂呵呵的離開了登高之處,張憲疑惑的看着張孝純的背影問道:“你說官家論跡不論心,我怎麼感覺官家論跡也論心呢?”

“你的感覺是對的。”岳飛點頭說道。

張憲疑惑的看了看岳飛,又疑惑的看了看張孝純的背影,皺着眉頭問道:“你這是在忽悠他?”

岳飛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那倒沒有,大宋眼下缺人,上京路、遼東郡、高麗都需要人手,若非如此,這張孝純怕是無起用的道理。”

“若是拿下了西夏,河套建路,張孝純在此經營數年,自然是直接用他合適。”

“官家更像是個論心不論跡之人。孫翊之事,官家還勸我少針對他,可是不針對孫翊,必然有人效仿之,這對行軍乃是大忌,可惜官家總是惜才,不願意埋沒孫翊。”

“還有宇文虛中之事,宇文虛中可是地道的貳臣,叛了宋在金國爲官,歸宋之後,官家直接給了諫議大夫和燕京路經略使之職位。論跡的話,宇文虛中五貫錢買了五個帝姬之事,怎麼算?”

張憲搖頭,他和官家離的太遠,壓根沒有岳飛瞭解官家。

在張憲眼裡,官家聖心難測,在岳飛心目中,官家其實是一個很好相處,心思也很簡單的皇帝。

什麼對大宋有好處,就做什麼,很簡單,也很功利,但是非常實用。

岳飛署名,張孝純主筆的札子,很快就來到了趙桓的御案之上。

“李太宰,朕眼下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發兵烏海,這事交給岳飛去做。第二件事,就是在燕京新起個宮室。”趙桓放下手中札子,笑着說道。

李綱俯首問道:“官家在燕京起的宮室什麼規格?大概花費多少?是和新起的坤寧宮一個規格嗎?是內帑出錢還是國帑?工部需要如何配合?”

趙桓疑惑的問道:“你怎麼不關心爲什麼打烏海?”

李綱也是一臉疑惑的說道:“反正岳飛去打,輸輸贏贏最後總歸是會贏的,問這個作甚?”

趙桓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笑着說道:“也是。”

岳飛在正常的歷史線裡,身後站着趙構這樣拖後腿的皇帝,都能做到每戰必勝,自己如此支持他,他也從未讓自己失望過。

趙桓點頭說道:“那岳飛打烏海沒啥好討論的,攻城的軍糧直接河套之地取用就是。說來也怪,爲何這軍隊不能就地分量,非要弄到朝廷統收統支,麻煩死了。”

李綱驚駭的說道:“官家,意欲變革統收統支?!”

第四百八十九章 伸向天空的拳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貫一個的茶杯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五十六章 被刺殺的沈從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九百零二章 再走天下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三百一十六章 奇葩君臣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禮物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八百六十章 希望來世,他能做一個宋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道所有人都說簡單的數學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慶殿冷氣開放第九百章 古槐下,古道邊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第一百五十八章 汴京城人心猶在第三百七十四章 官家的地理課,開講了!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纏香和傳統第 六百九十六章 取朕甲冑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使其滅亡,比使其瘋狂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克遼陽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人間,原來如此苦楚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甚似蜀後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鑄造銀幣第八百九十八章 幻覺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八百六十三章 血脈裡的力量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才喜加一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貫一個的茶杯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二章 三個皇帝同臺競技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授璽,準備開拔第四百一十九章 來自系統友善的提醒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三十七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二百零三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1/5)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五百四十五章 岳飛送給官家的禮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留五萬人給官家過過癮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系統再升級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零一章 趙官家樂開了花第八百四十九章 搞清楚誰是敵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九十七章 男人什麼時候最靠譜?第一百六十七章 會獵朔州,敢不敢?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七百三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九十章 帶血的扳指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爲大宋意志!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江南,朕一刻都待不住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
第四百八十九章 伸向天空的拳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貫一個的茶杯第八百一十六章 詭異的笑容第五十六章 被刺殺的沈從第六百零九章 朕要遷怒!第九百零二章 再走天下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之我幸,失之無所謂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三百一十六章 奇葩君臣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禮物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八百六十章 希望來世,他能做一個宋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九十八章 我在學胡語!我在學胡語!第四百一十六章 頑固分子最好的歸宿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道所有人都說簡單的數學題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四百五十五章 工具人不稱手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慶殿冷氣開放第九百章 古槐下,古道邊第六百三十七章 暫緩攻城的君命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第一百六十三章 給國賊蓋棺定論第一百五十八章 汴京城人心猶在第三百七十四章 官家的地理課,開講了!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陽你這是要成聖嗎?(2/5)第一百四十九章 極品金鐘罩防禦體系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七百四十三章 紙纏香和傳統第 六百九十六章 取朕甲冑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使其滅亡,比使其瘋狂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克遼陽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人間,原來如此苦楚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宋這顆樹,實在是太老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甚似蜀後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鑄造銀幣第八百九十八章 幻覺第六百六十三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八百六十三章 血脈裡的力量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鐵屍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才喜加一第八百零四章 一千貫一個的茶杯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三百八十三章 身體髮膚不是不能剪第二章 三個皇帝同臺競技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二百二十八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授璽,準備開拔第四百一十九章 來自系統友善的提醒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三十七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子美的決定第五百六十八章 給官家帶點特產第二百零三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1/5)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八百五十八章 新的律法原則第八百五十五章 完顏宗族大會的問責第五百四十五章 岳飛送給官家的禮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留五萬人給官家過過癮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系統再升級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零一章 趙官家樂開了花第八百四十九章 搞清楚誰是敵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麗王最後的作用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李乾順駕崩第九十七章 男人什麼時候最靠譜?第一百六十七章 會獵朔州,敢不敢?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七百三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九十章 帶血的扳指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爲大宋意志!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江南,朕一刻都待不住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