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

“我這是在誇你們官家,你緊張什麼。”完顏宗幹又恢復了他懶散的模樣,躺在劣馬身上,看着趙桓的大駕玉轤說道。

“爲了活命,我研究了你們官家的過往,是真的慘啊。”

“當太子的時候,居然不是開封府尹。還不如個百姓呢,直到登基前三天才成爲儲君,登基那天,還哭的稀里嘩啦的,是哭暈過去了,對吧。”完顏宗幹說着說着就笑了起來。

王稟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大宋的宮廷裡沒有什麼秘密可言,趙桓那點黑料,和現在的英明神武相比,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一直在民間津津樂道。

完顏宗幹知道這些事,大概是在山海關打聽到的。

“所以他不像是個皇帝,完全是因爲,你們那個太上皇壓根就沒把他當成皇帝去培養。這反而讓你們的官家,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做人做事處處透着謹慎小心。”

“畢竟當初吃塊羊肉,被宮人發現都要吐出來啊。”完顏宗幹繼續大言不慚的說着趙桓的黑料。

“嘖嘖,當了皇帝,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平定了江南諸路的叛亂,多大的功績?”

“你們的皇帝,還能如此謹小慎微的行事,沒有狷狂,沒有自傲,凡猶豫不決之事和朝臣商量,實屬難得啊。實數難得啊。”完顏宗幹嘴上誇着趙桓,心裡罵着完顏晟。

說着說着臉色就有些沮喪,他看着趙桓的大駕玉轤,搖了搖頭。

“看看你們的官家,到現在還用着幾百年前的馬車,實在是,節儉啊。”

“不似人君,勝似人君。”

“大宋有此官家,是大宋之幸。”

完顏宗幹看出了趙桓的底細,趙桓是真的從百姓中來,再到百姓中去。

但是他將這種行事習慣,當成了趙桓數年太子生涯,沒有接受帝王教育,造成的影響。

“當初種少保也曾這麼說過。”王稟點了點頭,這個評價不過分。

趙桓回到文德殿之後,看着王稟和林幼玉越看越喜歡,他想了想說道:“王太尉,你和林監事之間,到哪一步了?”

趙英用力的咳嗽了兩聲,這個話問的有些露骨了。

文德殿上的其他大臣們,面面相覷。

官家這隱私打聽的是不是過分了些?

趙桓瞪了趙英一眼,他這麼問自然有自己的道理!

“發乎情,止乎禮。”王稟想了想回答道。

他一個大老粗,壓根沒覺得和皇帝討論這個有什麼問題。

“朕想要給二位賜婚,你們以爲如何?”趙桓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當初林幼玉可是在大同府的時候,說她喜歡岳飛。

趙桓也答應了她,給她說和。

可是岳飛當時在處理他的髮妻劉氏的事,不了了之。

趙桓後來想了想,都是那個朱鳳英!

不是朱鳳英,林幼玉也不會說賜婚的事!

現在林幼玉和王稟情投意合。

王稟的髮妻死在了太原城的瘟疫之中。王稟千里奔襲黃龍府,除了國仇,自然還有家恨,頂天立地的蓋世英雄。

林幼玉孑然一身,現在心有所屬王稟,兩個人走到一起,已經成爲了必然。

但是,他們中間還有一個巨大的阻礙,那就是趙桓曾經答應給林幼玉賜婚。

如果趙桓不開口問,這倆人還指不定就這樣止乎於禮,止到什麼時候。

君君臣臣的封建糟粕。

王稟看了林幼玉一眼,林幼玉臉頰都是羞紅,這意思肯定是同意了。

他笑了笑說道:“但憑官家做主。”

“那就擇日吧。欽天監挑個日子,辦的紅火些。”趙桓自然願意成人之美,將這事定了下來。

“朕早就準備好了一處宅子,是之前的燕王府,現在給你做府邸了。改日把你的長子,好像是叫王荀,對吧,還有長孫王沆一起接到汴京。”

“王荀剛剛弱冠,在永興軍做先鋒,有些委屈了,到陸軍軍事學院裡進修一下,學學兵法,好生培養,堪當大任。”

“我記得王沆尚在襁褓之中,居住京城,也方便照料。不知王太尉以爲如何?”

趙桓樂呵呵的說完,朝堂中的寂靜一片,大家終於知道爲什麼趙桓突然說到了這個。

王稟想了想,說道:“臣遵旨。”

“趙都知,唸吧。”趙桓點了點頭。

他可以保證自己完全信任王稟,但是朝臣們的呢?

汴京是現在這個世界上,最繁華的城池,自己把王稟長子接到京城,讓其在軍校進修,當然是打算好好培養。

長孫生活在汴京城裡,也能夠更好的成長起來。

自己又是賜婚,又是賜宅子,又是接王稟的長子長孫進京。

目的只有一個,給王稟升官。

“宣和二年,時吳中困於朱勔花石之擾,比屋致怨,臘因民不忍,陰聚貧乏遊手之徒,起爲亂,自號聖公,建元永樂,置官吏將帥。”

“上皇始大驚,亟遣童貫、譚稹爲宣撫制置使,統兵十五萬以徵,四月,諸將劉延慶、王稟、王渙、楊惟忠、辛興宗相繼至,盡復所失城。”

“王稟、韓世忠生擒臘及妻邵、子毫二太子、僞相方肥等五十二人於梓桐石穴中,殺賊七萬。”

“時奸宦童貫弄權,瞞軍功以自居,上皇未知其詳,封賞微薄,不足以昭王稟韓世忠之忠勇。”

趙英陰陽頓挫的聲音在朝堂裡響起,這一段主要說的是王稟在太原之前的功績,平定方臘起義。

方臘的起義是百姓們無奈的抗爭,但是也是動亂,流民變成流匪四處作亂,民不聊生,王稟平定禍亂對社稷有功,對百姓有安民之舉。

方臘起義的罪魁禍首,是宋徽宗趙佶,功是功,過是過,趙桓把王稟在太原之前的履歷補全。

趙英陰陽頓挫的聲音繼續在朝堂上響起,細數了王稟的在太原城的艱難守城,在臨潢城爲國戍邊陷入險地的大義,當然重點的筆墨,寫的是王稟在黃龍府的功績。

朝堂上都是朝廷大臣,殺掉完顏杲,幹掉一萬一千三百名鐵浮屠的壯舉,都說的極爲詳細。

“王稟,宋之冠軍侯也!天生將材,社稷之衛。侯以勳封,名因位貴。萬乘是賴,其忠其勇,皆大丈夫之行,擢王稟捷勝軍節度使,賜宅一座,奴僕百人。”

“賜遼國皇城司監事林幼玉,靖國夫人,食正四品俸。”

“靖康元年臘月二十七日,入內內侍省都知趙英,宣。捷勝軍節度使王稟,奉。晉靖國夫人林幼玉,行。”

趙英陰陽頓挫的聲音說話,整個朝堂裡寂靜一片,無人說話。

節度使雖然已經在大宋有名無實,但是其依然有着極高的榮譽。

怪不得官家又是賜婚,又是賜宅,讓家屬進京,原來都是爲了一個目的,讓王稟建節。

建節之後,讓家屬進京是默認的規則,這代表了王稟已經跨入了大宋最頂層的決策層。

而他只是一個普通行伍出身,現在已經跨過了層層阻礙,來到了大宋的頂層。

封侯拜相,洞房花燭,人生兩大喜事。

“謝官家隆恩。”王稟俯首說道,他接過了聖旨。

他將自己身上太尉的金魚袋和金魚符,放在了盛放聖旨的盤子上,拿起了玉魚袋和玉魚符,佩戴在了自己的身上。

官家登基以來,王稟這個節度使,第一個冊封出去的節度使。

而這個節度使,雖然不事營田之事,但是結結實實的掌管了整個捷勝軍。

趙桓不滿的看着這些朝中的大臣,他很討厭文武對立的局面,那羣諫官個個躍躍欲試,如果不是宇文虛中攔着,說不定現在就跳起來,進諫了。

朕做的不對,你們說,朕低頭聽,朕可以改。

給人王稟建個節,你們一個個如此模樣?莫不是不想混了?

一羣沒見識的傢伙!

趙桓在心中暗自嘀咕着,他看着這羣文臣。

他們不太明白王稟做的事的意義,事實上,就王稟本人而言,趙桓一直虧待了他。

要知道正常歷史線裡,王稟守太原而死,趙構給人家的是什麼?

建炎四年,趙構給王家的是安化郡王!

是一品王爵!

而不是趙桓現在給的這個節度使。

而且趙構給的安化郡王是世襲的!終宋一朝,沒人敢拿掉!就是蒙元的皇帝,忽必烈都曾經下詔,表彰王稟功績,稱讚他們家的忠貞之舉。

自己給王稟建個節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大驚小怪!

文武對立的局面,必須有所改變!

只是文武對立該怎麼改變呢?趙桓思考了良久,眼中一亮。

有了!

趙桓用力的咳嗽了兩聲,說道:“年休之後,安排大宋的官員去河間軍參加軍訓,每輪十五天,每輪安排二十人,去軍伍中,徹底感受一下軍伍的艱難。最後再安排場演練,李太宰,定個章程,呈上來。”

“君子六藝,可是禮、樂、射、御、書、數。射和御不能拉下,年後就開始進行,以後大宋所有的書院,在開學之際,都要軍訓。”

“君子六藝不可棄,就這麼定了。”

朝臣們緩緩地擡起頭,臉上表情,變得驚詫,你建個節,我們在心裡埋怨兩句也不行?

趙桓看着朝臣們,他們的腦袋上彷彿緩緩的出現了一個標點符號。

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五百六十三章 皮幾萬的系統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第八百二十五章 陰陽怪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十六章大宋絕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陣圖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二百零八章 晴天一聲霹靂 (爲月票滿400加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二百七十八章 蔡京病死潭州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八百四十二章 請誅國賊!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放權與京觀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六百三十四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大將們送坎肩,準備過冬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五十六章 被刺殺的沈從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走!走!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五百八十三章 東方約翰王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八百二十一章 他們是納稅的合法商賈!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六百七十六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末將楊再興!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顏晟病逝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間毒瘤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應對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二百三十二章 李綱欲迎回趙佶(六月份打賞,第四次結算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次賭命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三百九十章 金翅大鵬嶽鵬舉,玉樹臨風麒麟郎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次賭命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人的皇帝的詔命有問題第七百八十八章 拆別人的東牆補自己的西牆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三百零九章 李三忽悠上線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和太宰狼狽爲奸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物皆有道,其道亦可名!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龍怒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綱很擅長罵人,句句扎心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管這玩意兒要尺?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三百八十七章 腳踏武林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宋新文化之話本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觀到底會不會誤國?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七百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四十四章 神鬼莫測的策論!
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五百六十三章 皮幾萬的系統第八百二十四章 真正的強盜第八百二十七章 韓昉入京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第八百二十五章 陰陽怪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十六章大宋絕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陣圖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第五十七章 現代醫學的開端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二百零八章 晴天一聲霹靂 (爲月票滿400加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二百七十八章 蔡京病死潭州第五十章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第八百四十二章 請誅國賊!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飛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九章 放權與京觀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六百三十四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四百五十七章 上京道應大興教化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大將們送坎肩,準備過冬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八百零二章 我爲蠻夷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五十六章 被刺殺的沈從第三百四十四章 走!走!走!第一百四十八章 說燕雲怎麼能不說馬?第五百八十三章 東方約翰王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八百二十一章 他們是納稅的合法商賈!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六百七十六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末將楊再興!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四百三十三章 完顏晟病逝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間毒瘤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梗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應對第七百一十八章 章獻明肅皇后第二百三十二章 李綱欲迎回趙佶(六月份打賞,第四次結算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次賭命第二百八十六章 廢康王第三百九十章 金翅大鵬嶽鵬舉,玉樹臨風麒麟郎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一百三十章 第四次賭命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第三百二十章 倭國的特使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人的皇帝的詔命有問題第七百八十八章 拆別人的東牆補自己的西牆第四百九十六章 德不配位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三百零九章 李三忽悠上線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和太宰狼狽爲奸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一百零八章 讓你剽竊!出事了吧!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物皆有道,其道亦可名!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龍怒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陣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綱很擅長罵人,句句扎心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橫渠四句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管這玩意兒要尺?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稟建節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三百八十七章 腳踏武林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宋新文化之話本第四百三十八章 奇觀到底會不會誤國?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七百八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四百一十五章 趙桓三問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四十四章 神鬼莫測的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