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

趙桓當然沒有吝嗇一封特赦的詔書,而且這個海貿行軍監察司,更像是一種招安的手段,對海上的地頭蛇們進行招安。

而大宋要做的就是強龍硬壓地頭蛇。

這本來應該產生劇烈的衝突,但是大宋海商們的根在大宋,他們跑又跑不了,也無處可跑,只能乖乖的交出了護衛。

海商們每年都還要因爲這些海貿監察司的成立,而付出一筆費用。

這筆保護費比過去養護衛的花費要少很多,進行的還算順利。

範汝爲和何慄兩人作爲兩浙路和福建路嶺南路的經略使,自然要他們負責招募、訓練護衛之事。

大宋人從來不是鐵板一塊,哪怕在趙桓對金國有如此壓迫性的優勢下,針對黑水司的活動,皇城司幾次重拳出擊,到現在,黑水司不還是在活動?

大宋一億人丁,出幾個愚鈍之人,也不稀奇。

這次的招安護衛的行動,有的海商願意交出護衛,有的海商覺得自己養的護衛,憑什麼?不願意交出護衛之人,就帶着護衛遠遁倭國、占城,也不算少。

“羅馬人曾經幾次面對瘟疫,大約在五百年前,查士丁尼一世是一位和陛下一樣強大而自信的君王,他想要恢復羅馬曾經的榮光,並做出了努力,就要達成目的時,一場源自於埃及的瘟疫,打斷了他的復興。”安娜扶着茶盞,看着忙碌的大宋皇帝,嘆氣的說道。

趙桓放下了手中的札子,嚴山高這個知縣,做事還是極度認真,有些海商覺得自己被官家搶奪了利益,不願意交出護衛,嚴山高都進行了勸解,目前途徑上海浦的衆多海商,已經交出了手中的護衛。

簡在帝心。

安娜長公主在大宋的遊學還算順利,大宋百姓和官僚也有大唐遺風,並沒有太過爲難這位長公主,因爲其著作在京畿路的大賣,她的日子也算不錯。

而今天安娜長公主遞交了拜帖,希望大宋皇帝能夠解釋一些疑問,趙桓閒來無事,就準了她入宮。

安娜翻動着手中的筆記本,說道:“當時君士坦丁堡大約四成的城民死於那場瘟疫,英武的查士丁尼一世以及大量的將軍被感染。而整個羅馬,大約有三成的民衆死去。那是一場災難,也是一場浩劫。”

“你想問什麼?”趙桓看着安娜,接過了朱璉遞過來的糕點和茶水,放在溫泉旁側。

延福宮住着三個妃子,貴妃朱璉,淑妃李清照,德妃朱鳳英,賢妃曹嫺並不住在延福宮。

三妃一帝,伺候的宮宦絡繹不絕,因爲溫泉的原因,四周並不寒冷。

安娜將自己的筆記本放好,掏出了鵝毛筆,說道:“據我所知,金國和倭國,甚至克烈部的鼠疫正在蔓延,除了克烈部地廣人稀,疫情並沒有迅速擴大,金國和倭國以及塔塔爾人,在病魔手中,如同待宰的羔羊的一般,是什麼讓大宋免於此難?”

趙桓搖了搖手說道:“首先朕需要提醒你,大宋並沒有倖免於難,我們鄂州水疫造成了超過十五萬以上的傷亡,這些人死於水患、水疫、天氣、食物,瘟疫對於金國是一場災難,對大宋同樣也是一場災難。”

“天氣複雜多變,疫情如同這乾燥冬日裡的火苗一樣,哪裡都可能燃出熊熊烈火,吞噬掉它能看到的一切。”

大皇帝系統說靖康二年開始的百年平均降低兩攝氏度的氣候災難,伴隨着瘟疫、暖冬、蝗災、水患,瘟疫甚至都不知道的危急,都是對大宋中興的考驗。

安娜露出了苦笑:“大宋還會對瘟疫分出水、金、鼠疫,我們甚至不知道瘟疫已經降臨。鄂州城邦的水疫,已經控制得當,你們的保民官正在鄂州城邦進行救災,顯然他的能力可以完成鄂州城邦的復甦。”

趙桓哭笑不得看着安娜,保民官這個職能倒是符合大宋朝經略使和總管的職能定位,只不過鄂州城邦,儼然屬於文化差異。

趙桓試着用安娜能夠理解的話說道:“因爲我們大宋的百姓相信我們的朝廷,他們知道朝廷需要對百姓負責,而朝堂顯然也有這個責任。”

“當然有時候,有些君主貪圖享樂,好逸惡勞,也會造成很大的麻煩。”

“百姓對前往救災的荊湖水軍比較恐懼,但是荊湖水軍用行爲證明了他們的價值,隨後百姓們在這場鄂州戰疫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這是相互成就。”

“鄂州不是城邦,在秦以後,城邦聯盟政治在這片土地上,並沒有了生長的土壤。”

趙桓糾正了安娜的說辭,顯然這個和宋人長得較爲接近,鼻樑高挺的姑娘,依舊沒有發現大宋的核心價值觀。

大一統,是所有君王畢生的追求,包括趙桓本人。

安娜嘗試着理解,然後問道:“是因爲你是皇帝嗎?在我們羅馬,皇帝必須要親自上戰場,並且足夠的勇武,而且還需要贏得元老院的支持。我的父親就是如此,他一生忙於戰爭和說服元老院,一刻也不能停歇。”

“而陛下似乎沒有親自作戰的戰績,也不像是一個將軍,也不需要說服和元老院對等的朝臣們,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甚至連赦免罪犯,都無人反對,還要誇耀陛下的善良。”

“似乎陛下沒做什麼,就贏了所有城邦的保民官的尊重,甚至這些官員的生死都掌控在陛下的手中,而且似乎很清閒,與三位美麗的妻子,在如此華麗的宮殿裡的溫泉邊喝茶。這讓我很難理解。”

靈魂拷問!

趙桓掰着指頭算了算,安娜的這個說法,其實並沒有錯,趙桓的確是一路躺贏過來,軍事上前期依靠种師道,後期依靠岳飛,而在政治上,李綱從趙桓登基以來,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

財路上,國帑靠的大宋朝堂,內帑靠的趙英。

趙桓笑着說道:“首先我們的皇帝若是無道,不能履行自己的責任,同樣被百姓用殘暴的方式趕下臺,下場極爲悽慘。而皇帝的責任就是保民生,安天下。”

“保民生,就是阻止勳貴對百姓們的壓迫,安天下,自然是拒敵於國門之外,我給了百姓尊重和安康,就不會被迫吊在歪脖樹上。”

“倘若我不給百姓安定和尊重,他們就會在我被金人抓走的時候,額手稱慶。”

李清照聽着官家胡說八道,哭笑不得說道:“他們不會額手稱慶,甚至會想方設法的救你,工賑院的民夫,可是有很多流匪,他們聞王城被圍,趕來相救之人,連瓊州都來了人。”

“這就是大宋百姓,而他們要的並不多,吃飽穿暖。”

“他們雖然不認識官家,但是他們希冀於官家是個明君,能夠讓他們吃飽穿暖。”

“而官家就是這樣的明君。”

趙桓點頭,李清照顯然比他說的更有幾分道理,也更能回答安娜的問題。

趙桓對皇帝的理解是食物鏈關係,百姓們會選擇他們的皇帝,而皇帝需要壓制貪婪的官吏、勳貴、宗親、地主和流匪。否則百姓們會用小推車投票,到底誰纔是真王。

李清照的理解是周朝至今,基於周禮的千年來建設起來的價值觀和需求來回答問題。

安娜追問道:“倘若有一天,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呢?”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聽說過嗎?”趙桓滿臉的笑容的說道。

他和李清照的回答,其實殊途同歸。

第八百四十八章 什麼是金奴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七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應對第二百零三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1/5)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國戰神,不過如此(六月份打賞結算第五次加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盡燈枯的太原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兩個全真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宗皇帝啊,你挖的坑太大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朕有的是啊!(4/5)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七百二十四章 循王三百衛第八百八十九章 蒙兀合不勒汗第六百九十五章 曾經的榮耀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八百零八章 大喜事!第六十三章 破鼓萬人捶啊!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兒!你給我等着!(3/5)第三百一十六章 奇葩君臣第五十三章 殺不殺呢?第八百七十七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何爲明君?第八百六十三章 血脈裡的力量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種全新的皇權保障思維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種全新的皇權保障思維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七十三章 一報還一報,你做什麼,我也能做什麼!第八百二十章 無恥之尤!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千年的狐狸,還是兩隻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胡神醫啊,你是列文虎克嗎?!(3/5)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變成害政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年交的買命錢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球特色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三百五十六章 死亡軍團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六百八十六章 官家,我要回大宋!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五百零八章 想當仁君而不得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強背鍋王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八百九十八章 幻覺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第四百四十八章 完顏婁室的選擇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六百七十九章 甚似蜀後主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五百二十九章 師宋長技以制宋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耶律餘睹獻圖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爲大宋意志!第七十一章 已許國,再難許卿第六章 誰上火 滋醒他!第四百七十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第四百零五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雲
第八百四十八章 什麼是金奴第三十五章 我有奧斯卡小金人,你要不?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七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應對第二百零三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1/5)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國戰神,不過如此(六月份打賞結算第五次加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油盡燈枯的太原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兩個全真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宗皇帝啊,你挖的坑太大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趙官家的戰略轉進第二百五十章 朕這個字,是你們蠻夷能用的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朕有的是啊!(4/5)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七百二十四章 循王三百衛第八百八十九章 蒙兀合不勒汗第六百九十五章 曾經的榮耀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六百八十二章 以性命作賭注第八百零八章 大喜事!第六十三章 破鼓萬人捶啊!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五百零七章 家裡有礦,心裡不慌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兒!你給我等着!(3/5)第三百一十六章 奇葩君臣第五十三章 殺不殺呢?第八百七十七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十四章 朕要議和,驚不驚喜?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何爲明君?第八百六十三章 血脈裡的力量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種全新的皇權保障思維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種全新的皇權保障思維第五章 東掖門外下了好大的雪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七十三章 一報還一報,你做什麼,我也能做什麼!第八百二十章 無恥之尤!第二百五十九章 平州來了一道奇怪的聖旨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八十章 財大氣粗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千年的狐狸,還是兩隻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上皇該回京了(爲舵主“蒼生竟何罪”加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胡神醫啊,你是列文虎克嗎?!(3/5)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變成害政第六百六十四章 當年交的買命錢第十五章 兩開花?不,三開花!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球特色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三百五十六章 死亡軍團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宋太宗出來捱打!第六百八十六章 官家,我要回大宋!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五百零八章 想當仁君而不得第十章 庶人一怒,秦王繞柱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寧武關城頭(2/5)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二十三章 三年又三年!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強背鍋王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八百九十八章 幻覺第三百一十四章 荊湖北路莫名其妙的捷報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第四百四十八章 完顏婁室的選擇第七百二十二章 官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第七百零九章 羣雁乘風卻雲霄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清照學外語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八百五十六章 這都是大宋皇帝的陰謀第六百七十九章 甚似蜀後主第六百五十章 活捉宋亶兒!第五百二十九章 師宋長技以制宋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耶律餘睹獻圖第六百四十三章 朕即爲大宋意志!第七十一章 已許國,再難許卿第六章 誰上火 滋醒他!第四百七十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第四百零五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六百五十三章 打拳有拳風 拔劍聞龍吟第一百三十二章 種大忽悠再出手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擇手段的大宋皇帝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