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

趙桓將桌上的紅筆拿了起來,在趙承佑的名字上打了個圈,趙英渾身一哆嗦,看了李太宰一眼。

這個眼神很簡單,官家要殺人了。

李綱立刻會意,官家拿起了那根用於硃批處斬的筆,就代表官家心中已經有了殺意。

趙桓拿着宗澤的札子說道:“鄂州位於長江和漢江交匯之處,宗少卿言鄂州地居形要,控接湘川,邊帶漢沔(mian),通接雍、樑,實乃是津要之地,四通八達,此次水疫,流傳甚廣,通傳各路嚴加防範。”

李綱點頭,這件事自從出了鄂州之事之後,反應快點的州府,早就開始了第一時間的封堵流民之事。

比如京畿四路在最後一次的商船離開碼頭之後,就開始封堵,嚴防死守,反應的速度最快。

李綱笑着說道:“眼下進了深秋,各地商隊都離開了汴京,商貿隨着冬日臨近也變得蕭索起來,封起來,也沒什麼。馳道還能通行,調運物資無礙,等水疫過了,百姓們也心安。”

他很慶幸這次水疫爆發在深秋之後,若是在盛夏時節,商貿頻繁,病患更多,對大宋的商貿活動的影響會非常劇烈!

他這個主持商改之事的太宰,到時候考評自然是得箇中下評,坐在太宰位上,得箇中下評,大概等同於引咎告老了。

趙桓看着宗澤札子,嘆氣的說道:“鄂州地區,廣泛的缺少艾草、青蒿、燒製草木灰草料和木料、紙纏香、牛皮、鷹嘴面具和朕讓唐閎做的面罩。”

“國帑那邊撐得住嗎?”

國帑的進項,還沒進的時候,就已經早就有了去向,尤其是大宋四處都在修路的時候,這進項有多少,都不夠往馳道里面填,趙桓有點擔心國帑沒錢。

“今年國帑大約能收一萬萬四千三百萬緡,大概能剩下四千多萬緡,綽綽有餘了。”李綱趕忙回答了這個問題,商改的第三個年頭,稅收終於開始穩定增長,而這種增長並非巧立名目而來,而是自然增長。

“這麼多?李太宰乾的不錯。”趙桓點頭,國帑這裡有錢,不用內帑去填補,趙桓已經非常滿足。

李綱爲自己取得的成績自豪,誰還沒有年輕的時候,當年蔡京任相爲禍之時,他李綱也不是沒有暗自腹議過,若自己上,定然大不一樣。

結果真的當上了太宰,李綱才知道這太宰的位子,哪裡有那麼好做。

眼下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績,他自然感慨良多。

“想刀明似雪,縱橫脫鞘。箭飛如雨,霹靂鳴弓。威撼邊城,氣吞胡虜,慘淡塵沙西北風。中興事,看君王神武,駕馭英雄。臣自然也要微盡恭力,以效聖上之明。”

李綱笑着迴應了官家的誇獎,甚至寫了半闕詞。

趙桓看着李綱,哭笑不得,這馬屁拍的,是真的流暢,李綱活着就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也怪不得武將不受待見,趙桓在瀋州的時候,也就韓世忠能整點“喊兩嗓子提提神”的花活,就這,韓世忠還天天提防着自己,不讓自己瞎指揮。

軍卒更是張嘴閉嘴都是幹彼之母、格老子的粗言卑語。

文臣一張嘴,就是花團錦簇。

在經過了一波商業互吹之後,趙桓拿起了一本札子說道:“上次讓你收集羣臣對這次水疫得意見,有沒有什麼好的提議?”

李綱面露難色,良久之後,才嘆息的說道:“這裡有一本戶部詹事、龍圖直學士、銀青光祿大夫寫的一本札子。”

“哦?還不能明言?”趙桓讓趙英拿過來札子,好奇的打開了這名銀青光祿大夫的札子,這一看,就知道爲何李綱如此面露難色。

文臣一張嘴,那的確是花團錦簇,但是趙桓卻從這名銀青光祿大夫的札子的字裡行間,聞到了一陣陣劇烈的惡臭味!

“什麼東西!”趙桓札子都沒看完就把札子給摔了,大聲的喊道:“立刻把此人的官職給解了,把他給朕送到鄂州去!”

李綱默不作聲,他既然在官家面前拿來了這本札子,自然是沒打算給這個士大夫求情。

“有多少人有這個觀點?今年讓吏部考覈的時候,每人給個下下評,告訴鄭望之,就說朕說的!”趙桓依舊在生氣,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李綱拿出這道札子的目的。

李綱拿出這本札子,當然不是要噁心自己,肯定是現在京官中,這股風氣已經到了愈演愈烈,甚至李綱都控制不住的地步,而李綱精心挑選出來的這個人,就是李綱殺雞給猴看的那隻雞。

李綱看官家脾氣發完了,也知道了自己拿出這本札子的目的之後,他拿出另外一本札子,說道:“這是此人貪腐的證據,之前開封府少尹李若水就已經接到了百姓們的告狀,已經查明瞭此人自靖康元年起,四年貪腐三百一十二萬銀元的罪狀。”

三百一十二萬銀元,按照眼下大宋鐵銅錢和銀元的換算比例,四捨五入大概:一個億!

這罪名的確夠得上的流放之罪。

趙桓作爲大宋皇帝,無緣無故的治臣子的罪,那就是詔獄之始,李綱既然要殺雞,早就準備好了證據確鑿的罪狀。

“這人是驢嗎?養了三十二房小妾?甚至連大紅髮的粟特人和大金髮的大秦人都有?”趙桓看完札子,驚訝的問道。

他的宮裡都還沒有大洋馬呢,他的臣子已經領先一步,先騎上了大洋馬!

“是有點多了,他正室有子,還強納偏房,也是罪狀之一。”李綱點頭說道,當初他知道這事的時候,心中也是萬馬奔騰。

那麼多人,忙得過來?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趙桓再次拿起了桌上的黑筆,批了李綱的札子,罷免了這名京官,甚至流放其到鄂州支援鄂州水疫。

此人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效仿太上皇趙佶的舊例:殺。

簡而言之,把鄂州城人殺乾淨了,這水疫自然解決了。

【大觀三年,春,瓊靈大疫。五月,景州大疫,人死無算。六月,曲阜大疫,東昌疫,鉅野大疫。七月:建寧、邵武大疫,八月,文登大疫,上令屠,遂無憂。】

爲了遂無憂,把整個瓊州、靈州、景州、曲阜、東昌、鉅野、建寧、邵武、文登給殺的乾乾淨淨。

趙桓這才知道,趙佶不僅僅在宣和年間對江南十抽一的殺,在大觀年間,就從嶺南到河北兩路殺了個通透。

怪不得在位二十六年的趙佶,也沒有什麼天災,結果一百多起百姓起事。

換成趙桓,趙桓也大喊一聲:“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喊完就揭竿而起。

沒法活了,不揭竿而起,等死?

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請王靈官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八百零六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宋的女將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邁左腳進來州城的金國使者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紅絲巾飄揚在大同城頭(爲舵主“睡着的爛香蕉”加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翻新大宋就差最後一步了第五百零三章 東三班第四百八十九章 伸向天空的拳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二百九十五章 擱置爭議,奸臣必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種二忽悠上線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八百四十二章 請誅國賊!第七百二十章 論跡又論心第三百零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七百八十九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眼前的苟且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元觀刑(略高能,慎點)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大將們送坎肩,準備過冬第九十一章 這麼牛的大太監,到底是誰?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人的皇帝的詔命有問題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歸京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二百四十五章 捷勝軍爲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強?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八十四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第五百一十四章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裡的鍘刀,閒不住第三百七十章 女子也能當官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強、員外、鄉紳、流民、傭戶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三百四十三章 趙構連夜扛着船跑的第六十三章 破鼓萬人捶啊!第五百一十二章 要不官家哼哼兩句?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舉薦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朕有的是啊!(4/5)第七百零四章 大宋官場的潛規則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五百五十八章 清風翻書可識字,閉眼辨味可知色第八百零八章 大喜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以臉面換時間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四百章 黃龍府前的血戰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四百六十五章 雙方都需要試探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宋的女將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他們是納稅的合法商賈!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六百一十六章 僞·喪屍圍城
第九十九章 機靈的程褚第八百六十四章 還請陛下教我!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請王靈官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二百一十六章 諡號忠憲(1/5)第四百四十六章 理論和應用的碰撞第二百章 經略山外九州 (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樑,其實是鐵第八百零六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宋的女將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邁左腳進來州城的金國使者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宋從不缺乏能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動手就動手第一百八十八章 紅絲巾飄揚在大同城頭(爲舵主“睡着的爛香蕉”加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翻新大宋就差最後一步了第五百零三章 東三班第四百八十九章 伸向天空的拳頭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第三百零四章 報國有門,吾等所幸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二百九十五章 擱置爭議,奸臣必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種二忽悠上線第五百三十八章 輸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錯的第八百四十二章 請誅國賊!第七百二十章 論跡又論心第三百零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七百八十九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三百七十五章 百年租期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眼前的苟且第三百一十三章 求求你做個人吧!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長第七十六章 千金買馬骨了!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終弟及的差異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元觀刑(略高能,慎點)第六百三十二章 趙樞是誰?朕跟他不熟第二百一十九章 朕決議班師回朝(4/5)第六百四十九章 這事,不能這麼算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三百零二章 三萬飛軍總教頭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大將們送坎肩,準備過冬第九十一章 這麼牛的大太監,到底是誰?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人的皇帝的詔命有問題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七百六十一章 別人家的孩子最聰明第七百八十五章 韓世忠親赴高麗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長給人下套的李綱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他上路吧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五品歸京第七百五十章 太皇太后第二百四十五章 捷勝軍爲什麼突然變得這麼強?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八十四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八百八十章 超國家主義第九章 穿着長衫站着喝酒的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第五百一十四章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裡的鍘刀,閒不住第三百七十章 女子也能當官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臉上寫滿了慘字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強、員外、鄉紳、流民、傭戶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雷和天譴第三百四十三章 趙構連夜扛着船跑的第六十三章 破鼓萬人捶啊!第五百一十二章 要不官家哼哼兩句?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舉薦第三十九章 大家都很弱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天生異稟,聰慧過人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朕有的是啊!(4/5)第七百零四章 大宋官場的潛規則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賓客(1/5)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五百五十八章 清風翻書可識字,閉眼辨味可知色第八百零八章 大喜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以臉面換時間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歡政務第六百零二章 戰爭的殘忍第四百章 黃龍府前的血戰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四百八十章 木蘭舟,帆若垂天之雲第四百六十五章 雙方都需要試探第七百九十章 站得高,見得多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宋的女將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他們是納稅的合法商賈!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2/5)第一百六十八章 楊家歸附(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六百一十六章 僞·喪屍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