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才喜加一

李綱想了想,說道:“官家,今日宗正少卿說所有的皇子都回京了。”

趙桓稍微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李綱這句話的真正意思,那就是趙構隨便殺吧,沒什麼影響了,雖然沒有名言,趙構趕緊去死吧,但是也差不多了。

李邦彥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政見,張開嘴就說汪博彥該死,白時中該死,秦檜該死,趙構該死。

李邦彥可以罵罵咧咧,李綱不能明說的,甚至不能肆意謾罵,是因爲李綱當政,在朝中說話就不會太過自由。

特別是涉及到了這種國本之事。

就殺趙構這件事上,李綱和趙桓達成一致。

“官家,眼下的當下之急,是將兩浙路和淮南地區,例如崔家這一類人,抓拿歸案。”李綱俯首說道。

趙桓嘆了一口氣,他也在猶豫這件事。

當初趙佶在江南兩路的十抽一的殺中人之家,血流成河,有很多因素,讓趙佶下定了這個決心。

比如宣和四年就要伐遼,但是大宋主力的西軍卻在江南,趙佶迫切的需要主力迴轉,向着北方轉移。

比如李邦彥拿的錢不是很多,只能安撫了兩浙路,淮南淮北。

比如趙佶驚恐於方臘起事的規模之大,趙佶非常畏懼,所以用極爲殘忍的手段平叛。

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趙佶爲了搜刮江南的財產,以供給伐遼之事,十抽一的把中人之家殺了個乾淨,一舉多得。

這些都是趙佶下了這個命令的原因,但是趙桓又不是趙佶,所以他還是想用過去那一套,只誅首惡,不牽連。

“孫博和何慄歸京了嗎?”趙桓問道。

李綱俯首說道:“不幾日就該到京城了。”

前幾天李師師要跟他生孩子的時候,李綱進宮面聖,就曾經和趙桓交流過關於何慄孫博歸京之事。

“那就令何慄、孫博、李若水三人帶着錢糧去賑災吧。”趙桓說道。

這災自然是前段時間的颱風和海嘯,當然這災也有人禍的因素,比如汪博彥等人,貪腐甚是嚴重。

何慄孫博還沒走到京城,就又被趙桓派了出去。

能幹嘛。就多幹點。

“官家,兩浙路等地可以均田了。”李綱小聲的說道。

他之所以如此小心,其實是有些搞不清楚,官家對均田之事,還有沒有熱情。

之前是在金兵大兵壓境、八門進京、趙構不知所蹤、趙佶南方復政的局面之下,官家破釜沉舟的搞起了均田軍改。

但是現在趙構已經被活捉,在沒有了威脅皇位的時候,官家還願意均田嗎?

趙桓點了點頭,現在的江南大部分地區,在經過汪博彥等人上下撈錢、颱風過境的情況下,的確有大災之後,必有大建的局面。

這些地方的鄉紳力量已經非常薄弱,因爲義軍旗號,萬本不離其宗,多數都是均富貴的說法。

倒是省了趙桓收拾他們這羣鄉紳員外的功夫。

“均田、軍改、商改都一併進行起來,讓張叔夜去一趟吧。至於京中捷勝軍統領,讓岳飛先暫領起來。”

趙桓他壓根就沒聽出來李綱試探的意圖來。

李綱這才放下了心,多少君主在國家危亡的時刻,都是無比的賢明,等到國事稍微平穩一些,就會變得平庸起來。

這裡面帝王心性的變化,豈是一兩句話能夠說得清楚?

官家的心志未變,李綱試探出這一點,就足夠了。

政策不連貫,會給大宋帶來極大的危險,但是現在的官家無疑是沒有反悔的意思。

“官家京中百官不斷外派安邊,賑撫荊湖、兩浙等地,京中官員有些人手不足了。官家,臣寫了一個札子,都是這個多事之秋中,表現較佳的知縣事,知府和知州。”

李綱拿出份札子來,遞了上去。

這是在舉薦官員,趙桓打起精神來,說道:“朕這裡也有一份名單,李太宰看一下。”

趙桓早就有準備,這朝堂,可不能變成李綱這個宰執的一言堂。

他也挑選了不少人,準備讓他們進京做事。

趙桓仔細翻動着李綱的札子,越看越是笑容滿面,因爲兩個人的名單,絕大部分都是一致的。

爲數不多的幾個不同的地方,也是趙桓害怕京中官員臃腫,就沒寫上去。

而李綱札子上缺少的人,大部分都是軍將。

這方面趙桓一直抓的很緊,李綱深知自己不能碰軍政方面的人員變遷,札子缺少的軍將。

這兩份名單的人都是有能力的能臣。

“這個陳規不錯。”趙桓對這個陳規的印象很深。

此人是安陸縣的知縣事,金兵侵擾的時候,盜寇四起,而德安知府棄城而逃,不知所終,此人擔起了代安知府之職,討羣寇,接連獲勝。

一介書生、保民安邦。

趙桓知道此人,還是因爲此人曾經上過一道札子,奏營屯田事宜,想仿效古代屯田制度,集中射士民兵,分地耕墾。

軍士所屯的田地,都在險隘處建立堡寨,戰時便集結到堡寨抵禦,非戰爭期間就按農時耕作,射士以一半人耕種屯田。

民戶營田,水田每畝交納賦稅米一斗,陸地每畝交納麥豆各五升。滿三年沒有拖欠賦稅的,田產歸民戶所有。

但是系統的提示,讓趙桓的面色越來越嚴肅。

人才喜加一啊。

【陳規:發明了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金軍入侵,殺死鎮海軍節度使劉延慶,劉延慶治軍行軍無紀,劉延慶死後,其部下祝進、王在逃散成爲盜賊,侵犯隨、郢、復等州。】

【祝進、王在進攻德安府,德安知府棄城逃走,當地父老百姓請求陳規代理知府之職幫助守城。】

【陳規臨危受任,聯合弓社射士,守住了德安府,之後祝進、王在再次進攻德安府,被陳規打的大敗而歸,再無力興風作亂。】

【而後李孝義、張世率步騎兵數萬人逼近城池,詐稱受詔接受招安,陳規登上城牆察覺這是詐降。】

【他急忙佈置防備,半夜時分,李孝義的軍隊圍城進攻,由於事先做好了準備,陳規把二人的散兵遊勇,打得大敗。】

【短短不大一年的時間裡,勸降楊進,敗董平,拘桑仲,殺李橫。】

人才啊!

趙桓看着系統的種種情報,這趙構不敗才奇了怪,陳規本來在他的地盤上,打出了好大的名堂。

趙構不起用他,甚至連知道都不知道,浪費了人才。

當然,這些和盜寇之間的戰鬥,不是讓趙桓認爲他是大才的原因,最主要的是:這個人發明了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

這纔是重點。

也得虧趙構沒有起用他,要不然平定江南,就有得打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沖喜成功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七百六十五章 恐有蝗災!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第七百六十五章 恐有蝗災!第五百七十七章 略懂,略懂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二百一十三章 看他樓塌了(4/5)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協與糾錯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八百七十七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五百零二章 膽怯的好姑娘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運儀象臺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兒!你給我等着!(3/5)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四百八十七章 羊毛妮製品熱銷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低估任何人的無恥程度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宋的官家越來越像個皇帝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二百九十五章 擱置爭議,奸臣必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四百七十一章 殺使者這種事,萬萬做不得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八百一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二十八章 是個人都敢威脅朕?第五百三十一章 引水要思源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遼河北岸第五十五章 戰爭還未結束!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二百九十七章 岳飛的謹慎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五百八十一章 沒有絲綢的羅馬貴族還是羅馬貴族嗎!第三百四十六章 垃圾分類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八百章 送到磁州建設新大宋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玉案·元夕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三百二十一章 鑄造銀幣第七十一章 已許國,再難許卿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二百五十三章 朕給李太宰帶了伴手禮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第四百七十四章 末將楊再興!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六百四十八章 岳飛負傷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決問題的隊伍第五百九十九章 代代永旌!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三百九十八章 奉聖州兵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了金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糟糕的臺詞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這步棋走的很妙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宗皇帝啊,你挖的坑太大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怎麼什麼都知道!第三百零五章 胡神醫被完顏宗翰盯上了第五十九章 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宋新文化之話本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爲何把皇位傳給太祖一系?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七十三章 一報還一報,你做什麼,我也能做什麼!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六百零三章 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
第三百五十九章 沖喜成功第八百九十九章 西夏王在大宋第六十七章 別的小朋友有的玩具,爲什麼我沒有!第七百六十五章 恐有蝗災!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第七百六十五章 恐有蝗災!第五百七十七章 略懂,略懂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隻狐狸,兩隻狐狸,陰得很(3/5)第二百一十三章 看他樓塌了(4/5)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協與糾錯第三十章 場面一度失控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二百六十七章 潑皮五罵街第八百七十七章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五百零二章 膽怯的好姑娘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七百四十九章 猛虎落淚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運儀象臺第六百三十六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帝老兒!你給我等着!(3/5)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五十二章 一個沉重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過那座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破官家的釜,沉官家的舟(2/5)第四百八十七章 羊毛妮製品熱銷第六百五十五章 這人都得服老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齒伶俐觀察入微的小丫頭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低估任何人的無恥程度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宋的官家越來越像個皇帝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佈疑陣之我要偷家(5/5)第七百五十一章 八人擡的軟轎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五百一十章 商部成立第三百零七章 大宋禁軍都是一羣廢物第二百九十五章 擱置爭議,奸臣必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四百七十一章 殺使者這種事,萬萬做不得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來第八百一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賞從天上來第六百六十章 被岳飛嫌棄的高麗軍第二十八章 是個人都敢威脅朕?第五百三十一章 引水要思源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災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遼河北岸第五十五章 戰爭還未結束!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二百九十七章 岳飛的謹慎第二百一十一二章 看他搞內訌(3/5)第四百二十九章 縣學的花費有點大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五百八十一章 沒有絲綢的羅馬貴族還是羅馬貴族嗎!第三百四十六章 垃圾分類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問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燕山東麓防線第八百章 送到磁州建設新大宋第二十六章 還記得一招從天而降的……箭法嗎?第四百二十四章 青玉案·元夕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十三章 敵我力量懸殊,跑路還來得及嗎?第八百六十六章 軍隊裡的老狗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骨錚錚秦教授第三百二十一章 鑄造銀幣第七十一章 已許國,再難許卿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亂第二百五十三章 朕給李太宰帶了伴手禮第八百二十三章 安娜的疑惑第四百七十四章 末將楊再興!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不會忘記!第六百四十八章 岳飛負傷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決問題的隊伍第五百九十九章 代代永旌!第五百一十五章 鳳頭釵·紅酥手·世情薄(二合一,點幣警告!)第三百九十八章 奉聖州兵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了金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糟糕的臺詞第八十九章 大宋有救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這步棋走的很妙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宗皇帝啊,你挖的坑太大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怎麼什麼都知道!第三百零五章 胡神醫被完顏宗翰盯上了第五十九章 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談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宋新文化之話本第六十四章 皇帝還是一品大員?第三百三十一章 喜提大禮包第四百零四章 火速趕回黃龍府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爲何把皇位傳給太祖一系?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團錦簇和陣陣惡臭第八百八十五章 興以單騎入陣第七十三章 一報還一報,你做什麼,我也能做什麼!第八百七十五章 終極套娃第六百零三章 從勝利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第六百八十三章 這萬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二百一十章 看他刨地基 (2/5)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