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二章

關於VIP,正文前先廢話幾句。

早上編輯打電話來問,書什麼時候上架,我說強推之後上架,也就是八月十號左右。所以,給大家提前打個招呼哈,喜歡本書的月票可要留住了,表一下手快都砸了出去哈。咱也不求什麼月票多高了,混進新書前十就滿足了。

盛小七按照地址給李蓮英送香水去了,天黑的時候纔回來。進門後盛小七直接奔沈從雲這來了,見了沈從雲便道:“老爺,東西他收下了。還讓我轉告老爺,越南那地界,老佛爺說了,有和沒有差不離,就看沈大人的了。拿下了,是朝廷的體面,沒拿下,朝廷也沒啥損失。”

“我日,敗家的玩意!中國有多少土地都敗你手上了,還要接着敗。”沈從雲聽了氣不打一處來,能不能拿下越南,就看談判桌上的嘴皮子功夫了。

“吩咐下去,打點行李,明天一早上天津去。”

這一趟北京城,總算是沒白折騰,接下來就看如何忽悠李鴻章了,這老傢伙是成精的人物,不好忽悠了。要不怎麼說清流誤國呢?這一趟要不是翁同和和那些腦子進水的讀書人在中間攪和,事情估計也不至於落到這地步。

領着一干人等,一大早天還矇矇亮便出了北京城,沈從雲叫了輛馬車,躺在車裡頭尋思呢,呼聽前面有人說話道:“來的可是沈大人?”

沈從雲探出頭來,一看前面的人心裡就是一哆嗦,這人還真是不經唸叨,這麼前面攔路的正是翁同和。

沈從雲趕緊下車來,遠遠的拱手道:“翁大人,您這一大早的在這做甚?”沈從雲這是明知故問,誰曉得翁同和身邊有沒有慈禧安插的眼線。

“翁某特意在此,恭送沈大人。”朦朧的晨色中,看不清楚翁同和的表情,不過翁同和語氣中的一絲無奈,沈從雲還是聽的出來的。心道,老傢伙賊心不死啊!你鬥不過慈禧的。

沈從雲急忙客氣道:“多謝翁大人盛情!”

翁同和走上前來,突然拉住沈從雲的手道:“沈大人乃國之幹才,此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翁某些話,想對沈大人說啊。”

沈從雲一聽,知道肉戲來了,心到老翁啊老翁,你這是害我,還是拉我啊?心裡這麼想,嘴巴上沈從雲還是很客氣的說:“翁大人是上官,又是長輩,有話不妨直說。”

“皇上快16歲了,親政在即,皇上很欣賞你的才幹,也非常期望你能練出一支強兵來。”翁同和一臉誠摯的樣子,沈從雲要不是知道翁某人屬於基本沒幹什麼正經事的主,還真的要被他感動了。

親政在即?拜託,你想的太美了,還早着呢?就算是親政了,哼哼!慈禧要到1889年,才肯讓光緒親政,就這樣大權慈禧還捏在手裡。

翁同和拿皇帝做幌子,沈從雲連忙轉身,朝紫禁城遙遙拜倒道:“臣沈從雲,一定不辜負皇上的期望。”

一番惺惺作態後,喝了翁同和帶來的送行酒,沈從雲率衆而去。

馬車搖晃着走在土路上,這路還算平整,躺在馬車上搖晃的人一直在打瞌睡。沈從雲帶的東西不多,走的也快,下午三點多三樣子,就到了天津城下,隊伍剛走到門前,就聽有人在大聲喊:“來的可是沈子歸?”

沈從雲探出頭來,往外一看,喊話的是鄭觀應。

“鄭兄!沈某在此!”沈從雲從車上溜下來,連連拱手迴應,鄭觀應的關係一定要搞好啊,這傢伙是買辦出身,日後用的上的地方可太多了。

“子歸,一路辛苦了。李中堂說子歸老弟下午準到,讓我在這候着你,直接帶你去行轅。”鄭觀應笑着迎了上來,拱手還禮道,後面還跟着幾個士兵。

“有勞鄭兄了!隨便派個下人來領路不就得了,還勞您的大駕走一趟。”沈從雲客氣道,鄭觀應笑着往馬車上一坐道:“上車,邊走邊說。”

幾個士兵在前面開路,兩人坐在車轅上,行走在鬧市間,鄭觀應笑道:“朝廷聖旨下了,安了你一個欽差和談副使的身份,中堂大人正等着和你商議這談判的事宜呢。要說你現在好歹也是欽差了,怎麼也不擺個儀仗?就這麼不起眼的上路了。”

沈從雲一聽這話,心頭不由咯噔一下,鄭觀應不會是來試探自己的吧,不行我得留點神。

“鄭兄,這次談判,朝廷讓我給李中堂當副手,在下自然是惟中堂大人馬首是瞻,不敢越稽半分。”

鄭觀應臉上看不出任何異端來,依舊是一副親熱的樣子道:“中堂大人的意思,這一次由你來主持談判事宜。你心裡可得有點準備啊,法國人刁蠻的很,打了敗仗還其勢洶洶的。這一次法國談判代表中,還有一個你認識的。”

“誰?”沈從雲不由問道。

鄭觀應放慢語速,苦笑着道:“波里也!”

沈從雲一聽這個,立刻臉色一沉,冷笑道:“釋放波里也,是誰的意思?不會是中堂的意思吧?”

鄭觀應面露詫異道:“你怎麼會這麼想?釋放波里也和列莫波約,是軍機處的意思,說是要表達一下我們和談的誠意。丟他老母的,這麼好的一張牌,就這樣隨便丟了出去。”

鄭觀應的憤怒不是裝出來的,沈從雲見了打心地裡感覺到一份深深的無奈。這就是現在的中國,一個讓西方打怕了的中國。

沈從雲無奈的嘆了一聲,沉默了下來。車子繼續在擁擠的街道上穿行,前面幾個開路的士兵,騎着馬邊走邊吆喝,不時還揮舞着馬鞭耀武揚威,驅趕着道路上的行人。

沈從雲看着那些百姓默默的忍受着讓開道路,最多是用麻木的目光看一眼這些士兵,心頭不由一陣悲憤。以前讀魯迅的文章時,很多隱含的內容都無法看明白,老師在黑板上口沫橫飛的認真的講課,在現面聽着也是是記下對付考試。現在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總算是感受到魯迅先生那振聾發聵的吶喊聲,是多麼的急迫。(注,關於魯迅,個人觀點,有不同意見的讀者,請勿爭吵。)

沈從雲自知不是聖人,也無法改變一千多年來,經過包裝後的偉大的“儒家”思想深入到每一個人的骨子裡的現狀。沈從雲唯一想做的事,先佔個山頭,有塊自己說話管用的安身之地再說。

一陣燒餅的香味鑽到了鼻子裡,沈從雲走了一天了,因爲要趕路,路上只是隨便的對付了一點乾糧,想起要去見李鴻章,又想起上次李鴻章接風的酒宴給俄的個半死,沈從雲趕緊的招手道:“停!停一下!”

“子歸?何故?”鄭觀應奇怪的問了一聲。

“我去買幾個燒餅。”沈從雲一哧溜從車上下來,順着燒餅的香味就找過去了。鄭觀應開始一愣,隨即跟在後面喊:“多買幾個,我也要吃。”聰明人就是聰明人,腦子轉的就是快,不怪他成爲近代中國首席白領。

王大在這條街上買燒餅,已經有二十年了,十歲開始跟個父親學做燒餅,做燒餅的手藝在天津城都是數的上的。作爲一介草民,王大這一輩子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日子平淡的一天一天的過着。最近王大和周圍的人閒聊的時候,倒是多了一件可以吹噓的事情,因爲他親眼見着了那個專殺法國佬的沈從雲。

那一天,沈從雲剛到天津,從酒樓裡出來的時候,策馬慢行前往北洋大臣的行轅時,經過了王大的燒餅鋪子。當時王大正好在買燒餅,看了個清楚真切,聽周圍的人說,騎着白馬的那位,就是爲天津衛的老少爺們收拾了法國人,出了一口惡氣的沈從雲。那天王大早早就收了攤,回到家裡叫婆娘整了幾樣酒菜,端到父親的牌位前。當年王大的父親,也被火燒望海樓的案子捲了進去,抓到衙門裡關了半年,放出來後沒幾天就死了。

“老闆,來二十個燒餅!”沈從雲衝到燒餅鋪子前,喊了一聲後自言自語道:“好香的燒餅,我先嚐一個。”說着沈從雲拿起一個燒餅就啃了一口道:“嗯,好吃,脆!”

王大笑呵呵的抱好二十個燒餅,正打算自我吹噓一番的時候,看清楚沈從雲的面目時,頓時傻了,捧着燒餅不說話,呆呆的看着穿着便衣,沒啥形象大吃燒餅的沈從雲。

“小七,拿上燒餅,記得給錢!”沈從雲摸了摸口袋,發現沒帶錢,順口就喊了一聲盛小七。

盛小七上前摸出碎銀子遞過去一塊的時候,王大的臉已經漲的通紅的,使勁的搖着雙手,憋的說不出話來,好半天才結結巴巴的說:“不要錢。真的,不要錢。”

“這叫什麼話?咱爺們從不吃白食。”盛小七笑着把銀子往攤子上一丟,王大急了,偏偏激動的說不出話來,猛的使勁刪了自己一個耳光,這一下才順溜的道:“這位爺,我要收了您的錢,以後沒臉下去見祖宗啊。”說着,王大拿起銀子,從出攤位來,硬要塞回去給盛小七。

沈從雲這時候吃完一個燒餅了,聽王大這麼說,不由的笑着問:“怎麼?白吃不要錢?哪有這麼做買賣的?”

王大愈發的激動了,顫抖着身子,猛的給沈從雲跪了下來,高舉雙手喊:“鄉親們啊,這位就是替天津衛老少爺們報仇的沈從雲,沈大人啊,你們說,沈大人吃我幾個燒餅,我能收錢麼?”

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三部第九章 規劃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三部第七章 合作意向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五部第五十三章 襲擾補給線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遼東大捷北洋出兵朝鮮前後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六部第三十七章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決心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六部第四十章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四部第四十章 亂局初現第四部第二十五章 起兵!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五部第四十章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響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六部第五十章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三部第十六章 穩健的援兵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一部 第三十五章 拼命(3更票來)開新書了!自我廣告一下。第六部 第五章 豐收年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 鎮南關前炮聲隆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四部第十八章 南洋水師第六部 第七章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賣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納百川開新書了!自我廣告一下。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
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三部第九章 規劃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三部第七章 合作意向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五部第五十三章 襲擾補給線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遼東大捷北洋出兵朝鮮前後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四部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六部第三十七章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決心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六部第四十章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四部第四十章 亂局初現第四部第二十五章 起兵!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五部第四十章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響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六部第五十章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三部第十六章 穩健的援兵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一部 第三十五章 拼命(3更票來)開新書了!自我廣告一下。第六部 第五章 豐收年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三部第二十七章 砸鍋賣鐵也要辦水師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 鎮南關前炮聲隆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四部第十八章 南洋水師第六部 第七章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四部第四十七章 有米不賣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納百川開新書了!自我廣告一下。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