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第七章 到底誰小氣?

沈從雲很配合欠了欠身子,扭頭朝盛宣懷一拱手道:“多謝盛大人,……”不等沈從雲把感激的話說出來,盛宣懷已經搶先按住沈從雲要站起來的身子道:“子歸,不必客氣。”

“你們兩個,在我這裡就不要客氣了。”

“是,大人!”

兩人再次落座之後,李鴻章這纔開口道:“荇蓀啊,具體差事都告訴子歸了麼?”

“還不曾,屬下覺得,大人既然要見子歸,還是由大人面授機宜爲妥。”盛宣懷欠了欠身子,恭敬的回答。

李鴻章露出滿意的笑容來,微微的點頭,表示欣賞盛宣懷沒有輕易的越稽搶人情,做事老道。

讚賞完盛宣懷,李鴻章扭頭朝沈從雲看了過來,咳嗽了兩聲道:“子歸啊,如今左季高總督兩江,手伸的很長,此人與老夫有宿怨,你這個滬局會辦的差事,可不好當啊。”

這句話,算是把沈從雲的去向說清楚了,沈從雲聽了不由的頭皮一麻。左季高者,左宗棠也。當年左宗棠做浙江巡撫攻打太平軍的時候,江蘇巡撫李鴻章,不肯去搶老師曾國藩的功勞,揮師到浙江去搶左宗棠的功,兩人結下了樑子,打了半輩子的對臺。

“左大人乃朝廷柱石之才,只是這心眼多少小了點。20年前的一點小事,到今天還記得。”沈從雲輕輕地笑了笑,輕聲的貶低了一下左宗棠,心裡其實也挺無奈的。左宗棠啊,“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的左宗棠,李鴻章最爲忌憚的左宗棠,沈從雲從內心深處無比敬仰的左宗棠。

要論對外態度之強硬,李鴻章連左宗棠一半都趕不上。說到李鴻章,值得沈從雲敬仰的事情,不過是“戊戌變法”壞事之後,有大臣參李鴻章爲新黨。當世慈禧太后宣見李鴻章,笑談“有人說你是新黨哦”,本想當做笑話來拉近關係。不曾想李鴻章很不給面子的正色道:“新黨所爲者,臣之想而不敢爲者,如此看來,臣確實是新黨。”

“哼!”想起往事的李鴻章,心裡很不爽,不給看沈從雲就更加的順眼了。話說到這個份上,講究含蓄的李鴻章,端起茶來道:“喝茶!”

這就是要送客了!

盛宣懷拉着沈從雲站起告辭,沈從雲走到門口時,猛的站住,毅然轉身,猛的朝李鴻章跪了下來,拱手高呼:“大人,雲從有一言,不吐不快也。”

“子歸啊,起來說話。”李鴻章眉頭皺了皺,似乎猜到了沈從雲要說什麼。

“求大人讓從雲把話說完,從雲死而無悔!”沈從雲面露堅毅之色,雖然知道說出來法國人一定會擴大戰爭的事情,李鴻章未必肯聽,但還是抱着最後一絲希望。畢竟戰端一開,法軍所到之處,倒黴的還是老百姓啊,明明知道而不說,良心上真的過不去。

“你說!”李鴻章臉色猛的沉了下來,語氣也變的凌厲起來。

“大人一手創辦的淮軍,懈怠久已,不復當年之勇悍。今和約雖籤,然法夷反覆小人,必再生事端。從雲求大人速速嚴令西南兩撫,整肅三軍,以利再戰。一旦戰事敗壞,大人可速速啓用劉銘傳劉大人戍守臺海,可保不敗。老將馮子材,老而彌堅……”

“住嘴!”李鴻章把手上的茶杯猛的往地上一摔,氣的鬍子亂翹厲聲道:“拖出去。”

兩個戈什馬大聲應道:“喳!”然後餓虎擒羊一般的撲上來,架着沈從雲就走,沈從雲掙扎着回頭大喊:“大人,若因懈怠而誤國,必遭千秋之罵名啊。大人!……。”

沈從雲被拖出去了,盛宣懷臉色大變,急急回頭給李鴻章跪下道:“大人!子歸年少……。”

“荇蓀,起來!”李鴻章厲聲讓盛宣懷起來,隨即一聲嘆氣道:“老夫幾時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了?這個沈子歸,他知道還不少。當真讓人又氣又愛。”說到這裡,李鴻章不由的自嘲的笑了起來。想想有不忿的罵道:“豎子!狂生!殺了他都不解很!”

李鴻章咬牙切齒的罵人時,盛宣懷倒是大大的放心了,李鴻章有個習慣,喜歡罵手下親近之人,真要殺人的話,臉上可是面帶笑容的,和藹可親的。

這時候,一個戈什馬快步走到李鴻章跟前,低聲問了兩句,李鴻章搖了搖頭,低語一聲,戈什馬立刻打千應道:“喳!”

“荇蓀啊!下去吧,老夫乏了。回頭記得給子歸找個好大夫。”

……………………

沈從雲被兩個戈什馬殺氣騰騰的架在前院裡,心裡還在嘀咕,這次是不是要被李鴻章砍頭了,也許搞不好這次穿越之旅就要慘淡收場了。不過,沈從雲也不後悔,有的話不說,日後纔是後悔一輩子呢。

看着一個戈什馬匆匆來到面前,低聲和架着自己的兩個戈什馬一陣低語,隨後戈什馬笑着看着昂首站立的沈從雲,豎起大拇指笑道:“哥們你挺牛啊!是個爺們。”

沈從雲正要接過話頭,兩個戈什馬猛的一使勁,架起沈從雲就走,口中還道:“走吧您誒!”

沈從雲還沒回過神來,已經被架着到了大門口,遠遠的看見盛宣懷站在門口焦慮的等待時,心裡剛剛鬆了一口氣,猛的覺得身子騰雲駕霧一般的飛了起來,摔了個標準的四腳朝天。

“哎喲!我的屁股!”兩個戈什馬可是摔人的行家裡手,這一摔可有講究,沈從雲正好屁股落地,咚的一聲,疼的叫了出來。這一下,把一干轎伕看傻了。

盛宣懷趕緊招呼轎伕道:“都還愣着做什麼?還不快點扶沈大人起來?”

“子歸,不要緊吧。”盛宣懷苦笑着上前來幫忙攙扶,沈從雲覺得屁股都摔成八瓣,那叫一個疼啊。

“沒事,我還撐的住!哎喲!”

沈從雲趴在轎子裡被擡回去了,盛宣懷早吩咐盛福叫來的大夫,很快就趕到了,一番診治之後,大夫說沒啥大事,沒傷着骨頭,上點藥趴兩天就好。

看着趴在牀上的沈從雲,盛宣懷一臉的苦笑,用手指着沈從雲道:“沈子歸啊沈子歸,要我說你什麼好?中法之間和約剛籤,你倒好,慫恿大人整軍備戰,還說什麼老將馮子材老而彌堅。你可知道,廣西巡撫潘琴軒是中堂大人昔日的愛將?你竟然說他連馮子材這個老頭都不如。”

提到潘鼎新,沈從雲氣都不打一處來,畏敵如虎,不戰而失涼山,打法國人不行,配合李鴻章搞陰謀詭計整自己人,倒是把好手。

這樣的人,當着盛宣懷的面,沈從雲不想評價,只是裝疼“哎喲”一聲,掩飾過去。

盛宣懷見沈從雲如此,知道他不想多說,也就不再說話,吩咐玉瓶青弦好好招呼着,便自離開了,身爲李鴻章“洋務總管”,平時忙的很,能對沈從雲這樣,已經夠意思了。

在牀上趴着,也不是沒好處,至少不要爲面對兩個丫頭蠢蠢欲動的獻身計劃頭疼。天擦黑的時候,李鴻章派來一個戈什馬,送來一些大內御用的金瘡藥。

就這樣沈從雲心裡也不感激李鴻章。“還說左宗棠小氣,你丫的纔是真小氣。”沈從雲趴在牀上,心裡憤憤的罵着。

在牀上趴了三天,每天傍晚盛宣懷都會來坐一個時辰,兩人聊點洋務管理之事。白領出身,又是學管理的沈從雲,忽悠盛宣懷可太容易了,規章制度啥的一套一套的,連草稿都不用打的。

許多完全超時代的管理理念,盛宣懷聽了雖然覺得有道理,但是也難以接受,不過大致上沈從雲說的大多數管理方式,還是能接納的。

第四天的一早,盛宣懷又來了,帶來委任狀和一條辮子,沈從雲一看東西就知道,該挪地方了。行李是早就收拾好的,盛宣懷差人弄了一桌子酒菜進來,就算是給沈從雲餞行了。

喝的有點暈乎的時候,盛宣懷苦笑道:“子歸啊,你可把我嚇的不輕。”

沈從雲抱歉的拱手道:“盛大人,費心了。”

盛宣懷搖搖手道:“子歸啊,還大人大人的叫?”

沈從雲愣了一下,隨即露出感激之色道:“如大人不棄,從雲願執小弟之禮。”

盛宣懷聽了面露喜色,隨即收起笑容道:“子歸啊,既然你認了我這個哥哥,有些話你也別嫌我嘮叨。此去滬上,臨近兩江,少不得要見到左季高。記住了,一定要把持好身份。”

沈從雲站起,心甘情願的給盛宣懷跪下,鄭重的磕了三個響頭道:“兄長之言,小弟銘記。”

盛宣懷開心的笑了起來,伸手扶起沈從雲道:“子歸啊,南下的車馬我都備好了,明日即可啓程。此去千里,我讓玉瓶、青弦和小七跟着去照顧你,一路保重啊。”

沈從雲聽了頭皮直麻,還得帶上兩個“揚州瘦馬”啊,路上真的要把持不住,把她們那個了,那不成了摧殘小白花了麼?

PS:本書存稿大大的有,大家推薦只管砸來,今天晚上開始衝榜,幫忙啊大家!

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辮子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三部第三十一章 綠營改制第三部第九章 規劃第五部第四十四章 夢魘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二部 第十九章 賄賂、成奸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六部第四十章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華風潮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一部 第三十八章 進京第五部第十章第五部第十八章 妥協的代價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六部第五十章第五部第二十八章 斷交宣戰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三部第七章 合作意向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二部 第十章 一相情願(2更)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談判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二部 第三章 出事了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部第四十九章 掩體推進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二部 第十章 一相情願(2更)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四部第三十九章 最後的血性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三部第十六章 穩健的援兵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
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辮子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三部第三十一章 綠營改制第三部第九章 規劃第五部第四十四章 夢魘第二部 第四章 抓人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二部 第十九章 賄賂、成奸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六部第四十章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華風潮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一部 第三十八章 進京第五部第十章第五部第十八章 妥協的代價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六部第五十章第五部第二十八章 斷交宣戰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三部第七章 合作意向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二部 第十章 一相情願(2更)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談判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二部 第三章 出事了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部第四十九章 掩體推進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三部第十七章 上刺刀!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二部 第十章 一相情願(2更)第六部 第三十章 遠東艦隊的“引蛇出洞”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四部第三十九章 最後的血性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三部第十六章 穩健的援兵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四部第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