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

對法的和談結束了七天後,兩宮下旨,沈從雲進京受賞謝恩。從潘鼎新到李鳳苞的事情處理上,李鴻章總算對沈從雲的態度更加的親熱拉攏了,朝野上下,大部分人再就認定沈從雲是李鴻章一系的人,沈從雲的表現似乎也正說明了這一點,朝廷沒有啥實際油水賞賜更說明了這一點。

再次進京,沈從雲前一天夜裡,先和李鴻章盛宣懷道了別,次日一早,秉承一貫低調的作風,帶着衛隊城門一開就出了城,快馬輕騎直奔北京而來。

北京方面早就接到了天津李鴻章的電報,沈從雲出現在城外五里時,遠遠的就看見了迎接的隊伍,意外的居然迎接隊伍中還有一個班子,吹吹打打的好不熱鬧,可惜吹的曲子沈從雲壓根沒聽進去。

上一次進京幾乎可以說是遭遇了冷遇,這一次似乎完全反過來了,軍機處的士鐸領銜,奕譞、奕匡、翁同龢都出現在迎接的隊伍前面,這讓遠遠的看見旗號的沈從雲,兩裡地外就翻身下馬,走了過來。

這麼大的陣勢面前,沈從雲沒有神采飛揚,反倒是如履薄冰,這種場合下說錯一句話,做錯一個動作,後果都是非常嚴重的。沈從雲在李鳳苞的事情上說了實話,間接的幫了李鴻章一把,沒準清流們正一個個的都盯着沈從雲呢,就惦記着沈從雲犯點錯。

隊伍中的翁同龢心情最爲複雜,身爲帝師,即爲同樣身爲漢人的沈從雲受到的待遇趕到不滿,同時又對沈從雲一直搖擺的態度感到失望,所以清流們私下串聯要找機會彈劾沈從雲的事情,翁同龢也沒有攔着。

“能彈劾一下也許是個好事,悠悠衆口之下,由皇上出面替沈從雲說話,使其感恩或許效果會更好。”翁同龢在心裡這麼想的時候,臉上掛着從容的微笑,跟在三個滿人的軍機之後,目光朝正在快步上前的沈從雲望了過來。

“沈從雲見過各位王爺、中堂。”沈從雲不過是作勢打個千,指望着有人上前來扶一下,也好趁機站起來,結果這幫孫子一個一個的都巍然不動,倒是心安理得的受了沈從雲這個理,然後奕匡笑嘻嘻的上前,親熱的拉着沈從雲的手道:“子歸啊,來,本王給你引見一下,這位是……。”

要說這個世道的禮節,沈從雲多少有點陌生,這些日子沒少私下請教身邊的人,一番見面下來倒也算的上是中規中距的,沒出啥岔子。

一番引見後,奕匡搬出聖旨來,當着前來看熱鬧的百姓們,宣讀了聖旨,賜黃馬褂,授總督銜、領巡撫職,還有練兵權,放出去以後就是一方諸侯的意思了。一干百姓聽的興奮不已的時候,漢族官員們多少露出一點不忿的神態來,雖然沈從雲是李鴻章的人,清流們看着多少有點不順眼。不過朝廷這樣對待一個立下大功的漢官,多少讓其他人心裡微微的涼了一涼。放到越南啊,荒蠻之地啊。

沈從雲恭敬的接了聖旨後,上萬前來看熱鬧的百姓,一起叫起好的有,鼓掌的有,吹鼓手們更加賣力,場面還真的叫一個熱鬧。

領了聖旨進宮面聖,前面有內侍帶路,有幾個軍機陪着,要說這面子是給足了沈從雲,可惜實惠的東西幾乎看不見,一年60萬兩銀子,剛毅那邊分了30萬,估計是指望不上了,老實的聽剛毅的或許還能落下個三瓜兩棗的。直接撥給沈從雲的30萬,一層一層的往下走,沿途雁過拔毛的,到了沈從雲的手上,還能剩下7、8成就偷着笑了。

ωωω .тTkan .¢○

好在沈從雲現在心態正常,對戶部的銀子抱着有就是白來的這個心態,倒也能坦然面對。跟着軍機的老爺們進了宮,沈從雲總算是看見了歷史曾經試圖變法圖強的光緒皇帝,自同治以來,清朝實際上的掌權人慈禧。

慈禧和光緒是在養心殿接見的沈從雲,這地方屬於皇帝和後宮的居住地,算是內宅了,所以規格還是比較高的。

光緒皇帝給沈從雲的第一影響,就是蒼白瘦弱,一種類似營養不良的蒼白。歷史上有野史記載說光緒皇帝小時候吃的飯都是嗖的,不知道是否是訛傳。不過從光緒的面向看起來,多少顯得有點病態,尤其是臉上激動的潮紅,顯得即興奮又惶恐,這是因爲慈禧在的緣故吧,沈從雲從心底裡可憐這個皇帝。

“臣沈從雲,見過皇上、太后,祝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后千歲千千歲。”口稱萬歲千歲,三呼九叩的禮節是必須的,而且還要表現的誠惶誠恐,少有不慎就是大不敬的罪名,殺頭只是瞬間的事情。

“快快平身!”光緒臉上的激動和欣賞不是裝出來的,不過說完話以後,回頭看了一眼慈禧,回頭後目光裡的恐懼也是真的。

沈從雲沒有立刻起來,而是依舊跪的很恭敬的樣子,堂內安靜了莫約十幾秒以後,慈禧才滿意的笑道:“起來吧,皇上都說話了。”

“謝皇上,謝太后!”沈從雲這才慢慢的爬起來,微微的彎着腰,沒有直視面前兩位。

“賜座,擡頭說話。”慈禧的聲音聽起來,感覺並沒有史書上記載的陰狠歹毒的感覺,倒是透着一股親和力,而且還很好聽,當個播音員啥的綽綽有餘。

慈禧給沈從雲的影像印象,只有網絡裡的幾張黑白照片,還都是慈禧晚年拍的。黑白照片裡的光緒的幾個妃子,看起來是在有點慘不忍睹的感覺。沈從雲曾經惡意的猜想,是不是清朝皇帝的審美觀出了問題。後來理智的一分析下來,光緒的皇后是慈禧硬塞給他的,容貌上和恐龍沾邊就不足爲奇了,要不怎麼光緒都不待見皇后呢,至於那些妃子,以光緒的處境,呵呵,不提也罷。

晚年的慈禧,從照片上透着一股威嚴的陰狠,不知道是不是能排除後人PS過的可能。面前的慈禧看起來不過三十出頭的樣子,和真實年齡頗有差異,應該是保養的好的緣故。臉上看起來慈眉善目的,很難和陰狠歹毒扯上關係。要不是沈從雲是後來之人,知道面前的這個女人是個什麼貨色,沒準真的被這表象上的視覺效果給迷惑了。

憑心而論,慈禧長的還是挺漂亮的,歲月似乎在她的臉上沒有留下多少痕跡,至少沈從雲看不到風霜的痕跡,只能惡意的猜度,慈禧寬大的衣裙裡面,肚子上的贅肉和鬆弛的肌膚一定非常的噁心。

一番安慰激勵的場面話之後,慈禧問了一些關於戰事和談判的細節,沈從雲一一的恭敬的回答,並簡單的分析了一下中法之戰以及談判能成功的原因。

半個時辰後,慈禧發話道:“皇上一直惦記着和你好好談一談,哀家乏了,先回去歇着了,時候不早了,皇上也別太辛苦了,沈大人一路舟車勞頓的,早點放人家回去休息。”

“恭送太后!”衆人齊聲高喊中,慈禧離開了。慈禧一離開,光緒皇帝的眼神立刻就活躍了兩份,回頭朝一干軍機道:“翁老師和沈大人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喳!”

這個場面,沈從雲見了心裡真的是暗暗叫苦,不住的罵翁同龢多事,要不是他在其中攪和出餿主意,皇帝能壯膽留下自己麼?

“沈大人的字是叫子歸吧。”

“正是!”沈從雲急忙站起回話,身後這把椅子,今天說一次話起來一次,真正做踏實的時候幾乎沒有,騎馬旅途已經夠累了,現在又這麼折騰真叫一個累了。

“呵呵,沈大人坐着說話就是。”光緒的心情看起來不錯,按說光緒今年十五歲了,按照清朝的祖制,16歲就要親政了,難怪小皇帝已經有點躍躍欲試了。

可惜,如果不是有慈禧這座大山的存在,光緒皇帝沒準還能是一代有爲的皇帝也未必,不過就甲午之後那個潰爛的中國,就當時的局面而言,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局面了,就算戊戌變法得手了,恐怕中國的振興之路,也只是一個美好的理想罷了。

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五部第五十六章 飛向藍天第二部 第二章 女相公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三部第十六章 穩健的援兵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二部 第七章 熬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棄守文淵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五部第四十一章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一部 第十九章 偷襲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瘋狂進攻第六部 第六章 考察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發生大事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二部 第九章 泡茶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發生大事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五部第三十七章 過線者死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 鎮南關前炮聲隆第一部 第五章 去意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一部 第二十八章 圖遠(一次2更)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二部 第二十四章 合約(又是三更)第一部 第五章 去意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榮彈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三部第十五章 亂起
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五部第五十六章 飛向藍天第二部 第二章 女相公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四部第二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六部 第二十八章 關鍵還是海上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三部第十六章 穩健的援兵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二部 第七章 熬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棄守文淵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五部第四十一章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一部 第十九章 偷襲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瘋狂進攻第六部 第六章 考察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發生大事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二部 第九章 泡茶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發生大事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五部第三十七章 過線者死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二部 第四十章 局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六部第四十四章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一部 第三十七章 南下西貢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 鎮南關前炮聲隆第一部 第五章 去意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二部 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二部 第二十九章第四部第五十章 聯邦立國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一部 第二十八章 圖遠(一次2更)第四部第十七章 臨走前的悶棍第二部 第二十四章 合約(又是三更)第一部 第五章 去意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榮彈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三部第十五章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