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

沈從雲依舊在繼續北上的途中,隊伍裡有不少年輕的參謀,都是上海武備學堂畢業的學生。這些人,大多都先後到德國或者美國去留學過一到兩年的時間,二十三、四歲的年紀,正是熱血的時候。一路上年輕人們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戰局進展的如此迅速,這是在開戰之初無法想象的事情。怎麼說北洋還有近十萬能打的部隊,可是轉瞬之間天津就拿下了。

這些日子傳來的消息讓人振奮不已,年輕人洋溢在臉上的笑容,想遮掩都遮不住。唯有沈從雲,臉上非但沒有看見多少笑容,反而這一路上沈從雲似乎陷入了一種憂慮之中。

沈從雲不時的皺着眉頭的表情,騎在馬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讓隨行的人都不敢過分放肆的開心。

“沈,你這是怎麼了?”只有克澤敢這個時候找沈從雲說話,隨行的人員都知道,這個外面隨和的軍座大人,骨子裡卻流淌着一股暴戾的血液。當初屠殺日本戰俘的命令,不就是沈從雲下達的麼?

沈從雲面對克澤的問題,搖搖頭沒有說話,繼續一副想心事的樣子。克澤鍥而不捨的繼續笑道:“沈,你這個表情很難看啊,是不是擔心夫人?還是擔心家裡的那些老婆們?說實在的,我真的非常羨慕中國男人,你們可以娶很多老婆。”

沈從雲終於笑了,輕輕的搖搖頭道:“克澤,中國有很多事情,我跟你是解釋不清楚的。至於羨慕中國男人的問題,你加入中國的國籍好了。呵呵!”

“哦,沈,你的主意沒用,我是個基督徒!說起來,我是該給勞拉找一個後媽了。”克澤突然說起這個,沈從雲不由的笑了起來。外表刻板的克澤,並不是清教徒,他的住所裡,時常光顧一些蘇州河上小船裡出來的農家女孩,當然這些都是克澤的副官是操辦的,給的錢也是很多的。不能不說管仲當初開妓院之先河,聚斂了大量的財富幫助齊國稱霸的同時,也爲廣大的中國男性解決了大問題了。有趣的是,中國某一段歷史上,妓女這個職業居然消失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沈從雲的避而不答,讓克澤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一直以來,克澤一直很不欣賞沈從雲這一點,有很多事情都只是放在心裡,也許這和中國男人所受的儒家教育有關吧?中國講究中庸之道,講究成熟的男性要外方內圓,也就算所謂的內斂了。

沈從雲不是不想告訴克澤自己在想什麼,而是沈從雲在思考的問題,從穿越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困擾着沈從雲。清朝是一定要推翻的,滿人的統治是一定要終結的。可是不管用什麼辦法終結了滿人的統治,沈從雲都必須要面臨一個問題,今後的政治體制的問題。照搬西方的民族麼?明顯很愚蠢!既然民主不行,自己當皇帝吧?可仔細想想,做第二個袁世凱的話,自己穿越還有意思麼?唯一的可行的,就是披着民主的外衣,實行中國特色的獨裁。而這種性質的獨裁,沈從雲之打算在其有生之年進行。

並且在沈從雲有生之年內形成一個相對民主的環境,三十年、五十年,自己還能活多久?沈從雲不得而知。唯一知道的是,一旦慈禧和光緒掛掉了,將面臨一個天下割據的局面。而完成一統中國的過程,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時間。沈從雲唯一覺得慶幸的是,當今天下,還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能對自己預想中的“民主”政府構成威脅。孫先生的組織,如果沒有八國聯軍的入侵,恐怕也沒有那麼有志之士的加入吧?如果滿清倒下的同時,屹立起另一個讓全國知識分子都能感覺到希望的政權出現,中國的割據應該不會像歷史上那樣漫長吧?這一切都是未知數,不過沈從雲已經沒有選擇,一個叫“中華共和國”的政權和一個終身大總統的構想,已經在沈從雲的腦海裡初步形成。民主無疑是一種進步,可是民主是建立在人民需要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國情之上的。沈從雲計劃用自己的有生之年,讓中國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口明白,共和是一個大勢所趨的事情,只有到那個時候,沈從雲纔有可能放心的解除獨裁。而要達到這個目標,至少需要三十年,這是沈從雲最起碼的估計。

隨着地位的一天一天的提高,沈從雲一天比一天的感覺到孤家寡人這個詞的含義,還是蘇東坡說的好啊,“高處不勝寒”啊,高處總是孤獨的,因爲高位者,總是有意無意的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

弗朗索瓦完成登陸後,意外的發現山東百姓一個一個的興高采烈的,榮成百姓居然敲鑼打鼓的歡迎這支“叛軍”。

“上帝啊,中國百姓不都是最聽皇帝的麼?”弗朗索瓦興奮的問身邊的政訓部主任的時候,年僅25歲的師政訓部主任李昌河微笑的告訴他:“山東毗鄰江蘇,沈督在兩江推行減租減息的活動,早就傳到山東境內了,加上之前新軍在山東的時候秋毫無犯,拿老百姓家裡一把米都是要受軍法嚴懲的。沈督曾經對我們說過,老百姓的要求其實是最簡單的,稍微尊重他們一點,稍微給他們一點實惠,讓他們別餓肚子,他們就能記住你,就會歡迎你。”

軍紀嚴明的新軍,有條不紊的進城時,弗朗索瓦看見一些婦女拿着雞蛋花生啥的,不住的往士兵口袋裡裝的時候,弗朗索瓦總算是有點明白這個道理了。

山東登陸順利完成後,北洋水師的命運也就基本註定了。鎮守文登的閻得勝,再次發揮了逃跑將軍的本色,不等新軍靠近,帶頭狂奔往煙臺而去。登陸新軍在文登休息一日後,一路高歌猛進,山東布政司戴宗騫,一兵不發,很有耐心的呆在威海,也不知道他打的什麼算盤,東西兩路新軍,夾擊威海的態勢已經形成。

天津的劉永全,總算是爲了貪小便宜耍滑頭付出代價了。在天津休整兩日後,部隊往廊坊出發的死後,從保定調集來的大量機車,頓時讓劉永全傻眼了。雖然通州比較進,可是認的腿怎麼跟火車輪子比?

更可氣的是,劉永福一道命令,第一軍工兵旅就歸了蔣怡鼎指揮,不爲別的,工兵旅在一個團的步兵掩護下,率先在前面開路,發現有鐵路被毀,立刻修復。到了廊坊劉永全愁眉苦臉的讓第二全體官兵準備步行的時候,蔣怡鼎則悠哉的在下令部隊連火車都不用下,繼續北上。

結果很顯然,劉永全趕到通州的時候,已經有人困馬乏的跡象了,就這樣還得擔心通州城裡的北洋新軍的出擊,忙碌到半夜劉永全確定即便是敵人出擊,也沒有問題的時候,纔算是一頭倒在牀上,睡的跟死豬一樣。不要說,第二天也是不可能立刻發動攻擊的,頂多是試探一下,雖然軍統局送來的情報已經很詳細了,劉永全還是不敢大意。

蔣怡鼎這邊情況就好多了,到了長辛店外圍,蔣怡鼎還是很謹慎的先佈下防線,對面的董福祥甘軍是左宗棠西征的時候拉起來的隊伍,三十個營的編制。有趣的是,歷史上甘軍曾配合義和團攻打東交民巷,打了一個月結果未遂,一萬多人的編制,打個使館區都打了一個月沒結果,這其中有很多東西雖然說不清楚,不過甘軍的戰鬥力似乎也就那個樣子。所以,沈從雲在平時和部下談論北洋軍的戰鬥力時,很少提到甘軍,主要還是以聶士成、袁世凱的部隊爲主。歷史上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事情,那就是北京城的裡八旗子弟,所謂的豆腐渣八旗軍,在守衛北京的時候,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他們用擡槍、弓箭等古老的兵器,居然給八國聯軍造成了相當的損失。正是由於他們的頑強抵抗,裝備又超級的垃圾,才讓八國聯軍誤會爲他們其實是普通老百姓。加上之前的義和團敲鑼打鼓的喊着刀槍不入冒着密集的槍彈奮勇對八國聯軍發起攻擊,五萬之衆存者聊聊,導致八國聯軍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的百姓都這麼頑強,這個國家沒辦法滅亡的。也正是由於天津的聶士成、義和團、八旗兵爆發出來的這些閃光點,才使得八國聯軍放了慈禧一馬。八國聯軍對慈禧的“善舉”,直接導致慈禧出臺了“舉中華之物力,討友邦之歡心”的措施出臺。歷史,有的時候真的很可悲啊!

沈從雲知道歷史,所有在之前非常認真的提醒過餘震,打北京的時候,還是要謹慎一點的,驕兵必敗啊,絕對不可輕敵,任何對手都要當做世界強兵來打。

第一師在天津的大意,已經成爲了新軍中的反面教材了,沈從雲一怒之下要取消“虎賁師”稱號的事情,也都傳開了,所以蔣怡鼎和劉福全在到達各自的作戰位置後,首先都選擇了謹慎的戰術。

兩人的謹慎,並沒有換來通州城裡的裕祿和長辛店的董福祥的主動出擊。一夜無事之後,第二天一早,首先開始忙碌的是炮兵,建立起炮兵陣地後,鎖定諸元參數的試射開始了。

咚咚咚的爆炸聲剛剛響起來,還在牀上睡覺的裕祿,哧溜一下就從牀上爬了起來,沒有穿衣服就直接奔着牀底下去了。其實裕祿一點都不想來通州,可是沒辦法啊,這是老佛爺的意思。慈禧算是下了死命令了,裕祿膽敢後退,就是滅族的罪名。

通州城外很熱鬧,山炮、野炮、行營炮、重迫擊炮,乒乒乓乓的試射非常的熱鬧,足足準備了半天的功夫,勘測兵把各種數據都算出來了,這纔算是完事了。

炮聲響起來的時候,北洋新軍的兩個標統自然第一件事情就是來找裕祿這個老大來了,結果找了半天沒找到,兩人正納悶的時候,炮聲停止了好一會了,牀底下才哆哆嗦嗦的爬出一男一女,正是裕祿和他的十六姨太。

兩位標統看見這麼一位上司,內心深處的絕望是可想而知的了。沒辦法,這就是中國的現狀,無數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倒是裕祿這種貨色,混的風生水起的。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這樣的領軍人物,部隊的士氣可想而知了。

長辛店裡的董福祥,在新軍試射的炮聲中也非常的緊張,不過他畢竟是真的上過戰場的,所以沒那麼緊張,還有膽子到陣前去看看勢頭。甘軍作爲一直左宗棠培植起來的隊伍,多少有點手冷落的意思。部隊的裝備遠遠比不上聶士成和袁世凱的部隊。聶士成的武毅軍,每人裝備一條m1888還有富裕的,甘軍每人一條快槍都勉強。

朝廷裡太后的具體打算董福祥並不清楚,只是接到了榮祿的命令,死守長辛店,守一刻算一刻。董福祥很想罵一句,這是什麼鳥命令。對面新軍一萬多人,裝備都好的讓人眼饞,這仗該怎麼打?這命令不是明顯讓甘軍當炮灰麼?

不管董福祥是怎麼想的,總之他的炮灰命運已經不可避免了,頤和園裡的慈禧已經收拾完畢,逃跑路線也確定了,奔山西而去,然後從山西過黃河,逃到關中,這樣西有黃河之險,東有函谷關爲屏障。

逃跑是要逃跑的,慈禧還是吩咐李鴻章,不論任何代價,一定要得到洋人的支持。不過這一次李鴻章的外交似乎非常的失敗,英美法德俄五國的公使連面都沒露一下,倒是日本公使非常有興趣的湊了上來,提出要朝鮮。可惜,日本人有興趣,李鴻章沒興趣,對於身邊這個鄰居給自己帶來的傷口,李鴻章到現在都沒養好呢,哪有興趣理睬小日本?

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五部第十章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六部第五十章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十三章 潛艇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六部第三十七章第五部第二十一章 東北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六部 第七章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三部第十五章 亂起第五部第十八章 妥協的代價第一部結束之感言!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五部第十二章 搞錢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六部 第六章 考察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四部第八章 虎賁師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談第一部 第三十二章 人若犯我殺他全家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三部第二十八章 比試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一部 第五章 去意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談判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六部第四十二章開新書了!自我廣告一下。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五部 第一章 干涉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總攻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二部 第三十二章 挑人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五部第二十八章 斷交宣戰第五部第七章 刺殺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二部 第五章 牛人聚會第六部第五十七章 難啃的骨頭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
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五部第十章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六部第五十章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十三章 潛艇第五部第三十章 段祺瑞的敬禮第六部第三十七章第五部第二十一章 東北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三部第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六部 第七章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勾引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三部第十五章 亂起第五部第十八章 妥協的代價第一部結束之感言!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五部第十二章 搞錢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六部 第六章 考察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戰略轉移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四部第八章 虎賁師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五部第二十九章 一定要靠上去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看着地圖打仗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談第一部 第三十二章 人若犯我殺他全家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一部第十五章 潘鼎新跑了第三部第三十三 戰端陰雲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四部第四十三章 “響應”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三部第二十八章 比試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一部 第五章 去意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談判第四部第三章 北洋潰敗第三部第二十二章 穿插阻擊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六部 第三十四章 走在前面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六部第四十二章開新書了!自我廣告一下。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六部第三十九章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五部 第一章 干涉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四部第二十二章 仙人跳?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總攻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一部 第九章 到任第二部 第三十二章 挑人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五部第二十八章 斷交宣戰第五部第七章 刺殺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準備跑路第二部 第五章 牛人聚會第六部第五十七章 難啃的骨頭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面“聖”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