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義承重任

關中嶽點點頭,道:“也好。”

舉向外行去。

林大立追上關中嶽,同人正廳。

兩人還未落座,鏢局夥計已帶着一個身着長袍的中年漢子,進入廳中。

他身着便服,無法瞧出他的官階,而且面目陌生,從未見過。

但有一點林大立可以確定,那就是來人亦是位會家子,兩邊太陽穴高高突起,而且是一位內外兼修的高手。

當下搶先一步,抱拳說道:“兄弟林大立,是虎威鏢局開封分局的首座鏢師。”

長抱中年人拱手一笑,道:“兄弟慕名已久,只是公務匆忙,無暇拜會……”

目光轉註到關中嶽的臉上,說道:“這一位想是關總鏢頭了。”

關中嶽一抱拳,道:“正是區區在下,請教朋友大名。”

中年大漢笑道:“兄弟沈百濤,一向追隨督帥,很少在江湖上走動,關總鏢頭,只怕是未曾聽過的了。”

關中嶽心中暗念,沈百濤,沈百濤,這名字果然是陌生得很。

口中卻說道:“沈兄追隨督帥,品帶加身,光耀門捐,纔是學武人的正當出路,兄弟很是飲慕沈兄的了。”

沈百濤微微一笑,道:“關總鏢頭名滿天下,能夠交交兄弟我這吃公事飯的朋友,沈某就已覺得三生有幸了,這飲慕二字未免用的太重了……”

哈哈一笑,接道:“無事不登三寶殿,兄弟這番來此,想麻煩關兄一事。”

關中嶽神情持重地道:“沈兄但請吩咐。”

沈百濤道:“兄弟請關見到督府一行。”

關中嶽長長吁一口氣,道:“沈兄,關某想先向清楚一件事。”

沈百濤道:“兄弟知無不言。”

關中嶽道:“那很好,兄弟想向沈兄,請我關某到督府,是以私人身份邀約,還是督帥之命。”

沈百濤道:“事情是督帥吩咐的,但兄弟久慕關兄之名,覺得遣派軍卒,到此奉請,只怕作了你關兄的威名,因此,兄弟毛遂自薦,親自來此邀請關兄一行。”

關中嶽淡淡一笑,接道:“關某很感激沈兄一番好意……”

語聲一頓,接道:“此刻就動身嗎?”

沈百濤道:“不錯,督帥現在府中侯駕。”

關中嶽道:“好!關某吩咐他們幾句,立刻動身。”

沈百濤微微一笑,道:“兄弟在廳外等侯。”

轉身步出大廳。

關中嶽回到大廳,看到了方振遠一眼,神情嚴肅地說道:“方兄弟,事情似乎是愈來愈複雜了,督帥權重一方,手握生殺大權,隨地給咱們栽一個罪名,虎威鏢局就得關門,這一趟督府之行,自是不能不去的了……”

方振遠嘆息一聲,道:“小弟無能,抵這趟鏢,竟然牽扯出如許麻煩。”

關中嶽道:“這不能怪你。”大步向前行去。

沈百濤微微一笑,搶先一步,帶路行出鏢局。

一路上關中嶽本問一言,那沈百濤未多作解說。

直待行近督府門外,沈百濤才停下腳步,低說道:“關兄,有道是窮不和富鬥,民不和官鬥,見着督帥時,還望關兄能忍耐一二!”

關中嶽道:“督帥乃當朝一品大員,封疆列土,威高信重,兄弟一介草民,怎敢冒犯。”

沈百濤笑道:“兄弟相信督帥肯請關府第相見,決無惡意,只要關應付得體,就不會有麻煩了。”

關中嶽抱拳笑道:“還望沈兄美言一二。”

沈百濤欠身還利,道:“關兄名重武林,督府中雖然戒備森嚴,也不能叫他們傷了關兄的顏面。”舉步行入府中。

大不工夫,督府便門大開,沈百濤快步迎了出來。低聲說道:“督帥在二堂接關兄,兄弟前面帶路。”

關中嶽緊隨沈百濤的身後,行入督府,藉機會目光微轉,打量了督府之中形勢。

但見庭院寬敞,綠瓦回廓,每一座門前都有着一個軍卒和便服的大漢把守。

沈百濤身份似是不低,那些守門的軍卒和便裝大漢,都對他執禮甚恭。

穿過了三重庭院,到了一座白玉爲階,氣勢萬千的廳堂前面。

兩個站在廳門前面,身着黑色勁服,腰中佩刀的大漢,快上不迎了上來,攔住了關中嶽的去路,道:“閣下身上的兵刃、暗器,請留在室外。”

關中嶽威震北六省,闖蕩江湖,經過了無數的大風大浪,督府中氣勢雖威嚴,關中嶽仍然保持鎮靜的神情,微微一笑,解下身上的十二枚金鈴鏢和一把隨身匕首。

沈百濤低聲道:“這是規矩尚望關兄勿怪。”

關中嶽道:“理該如此。”

兩個攔路大漢接過匕首和金鈴鏢,立時讓開了路。

沈百濤舉步而行,一面低聲說道:“督帥就在廳中,兄弟陪關兄進廳。”

關中嶽道:“多承關照。”

步上石階,進入廳堂。

關中嶽目光銳利,擡眼一顧,立時垂首而行。

就在那匆匆一瞥之間,已然約略的瞧清楚了廳中形勢。一個身着皮袍,外登團花馬褂,足登福字黑緞履,五旬左右,留着滿口黑髯的人,坐在廳中一張雕花木桌左面,右面是一個身着青袍,外罩海青馬補的中年人。

關中嶽和那青袍人在北京會過一面,正是僱請虎威鏢局保護南下的顧主,劉大人。

只見沈百濤前兩步,對着那穿皮袍的黑髯人欠身一禮,道:“庫督帥,關中嶽帶到。”

那皮袍老者輕輕咳了一聲,放下手中的水菸袋,輕輕一揮左手,沈百濤立時悄然退到身後而立。

關中嶽槍上一步,拜伏地上,垂首道:“草民關中嶽,叩見督帥大人。”

皮袍人道:“你起來,這是私邸,不用行大禮了。”

關中嶽道:“謝大人。”站起身子,垂手低頭而立。

皮袍人打量了關中嶽一眼,目光轉到劉大人的身上,道:“劉年兄,你見地這位關總鏢頭嗎?”

劉大人笑道:“小弟在京裡虎威鏢局中,見過一面。”

皮袍人微微笑道:“關中嶽,聽說你生意做的很大,在北六省地面上設了很多分局。”

關中嶽道:“那是朋友幫忙,使草民創立的虎威鏢局得以維持,大人明鑑。”

皮施人嗯了一聲,笑道:“你名氣很大,我記得年前京裡兵部周侍郎,到開封來,還提過你的名字。”

關中嶽不禁吃了一驚,道:“周大人說草民什麼?”

皮袍人笑道:“他說你交遊廣闊,名氣響亮,北六省地方,都知道你的大名。”

關中嶽道:“大人誇獎了。”

皮袍人道:“你既然有這樣大的名氣,江北地面上的江湖人物,大約都和你熟識了?”

關中嶽道:“票督帥,草民談不上和他們熟識,道不同不相爲謀,草民是生意人,和江湖上人物很少來往。”

皮袍人嗯了一聲,道:“好!那咱們就談談生意吧!”

關中嶽聽出口氣不對,擡頭看去,只見督帥原本帶有笑容的一張臉,此刻,卻突然變的一片冷肅,不禁心頭一震。

他究竟是歷經生死,見過風浪的人物,雖然很少和官場扣人來往、但忙中不亂,急急抱拳過頂道:“督帥言重,草民斗膽,也不敢冒瀆督帥的神威,督帥如有需用草民之事,但請吩咐一句,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皮袍人大約很愛聽關中嶽這幾句奉承之言,臉上又綻現笑容,道:“那很好,如此說來,我倒要請你幫個忙了。”

關中嶽屈下一膝,道:“督帥言重了,草民擔受不起。”

皮袍人哈哈一笑,道:“你能在江湖上闖出這樣大的名氣,確也有些道理,爲人很痛快,但皇帝不差餓兵,大年下,你們鏢局裡的人,大約也要歇歇冬……”

語聲一頓,接道:“來人啊!拿三百兩黃金賞賜。”

一個親兵,應聲而出,手託一個玉盤,玉盤放着黃澄澄三十根金條子。

關中嶽望了那盤黃金一眼,付道:果然是重賞,出手黃金三百兩,督帥的氣勢,與衆不同。

心中念轉,口中卻說道:“督帥賞賜,草民不能受,有事但請吩咐,但得草民力能所及,無不答允了。”

沈百濤突然接口說道:“關兄受了吧!督帥南征北討,親冒矢石,戰功顯赫,國之棟樑,因此對咱們習武人,有一份特別的愛惜。”

關中嶽明明知道這三百兩黃金收下來,肩頭上必將落上一副無法推辭的千斤重擔,但沈百濤已用話點明,不受也不成了,只好硬着頭皮,接下玉盤黃金,道:“督帥厚賜,草民受之有愧,”

皮袍人點頭一笑,道:“你們學武的人,講求的是肝膽義氣,這一點,我常聽沈百濤談起。”

關中嶽心中一動,暗道:他以督帥的身份,直呼沈百濤的名字,兩人的交情,又似非主從的關係了。

但聞皮袍太輕輕咳了一聲,接道:“其實這件事,也和你們虎威鏢局有着關係!”

關中嶽暗中盤算,這頂帽子已經套在頭上,不頂起來,已不可能,看來只有頂起來了。”

心中念轉,口中說道:“大人有什麼吩咐,還清明白賜示,草民也好斟酌一下,奉復大人。”

皮袍人回顧了身後的沈百濤一眼,道:“百濤,我看還是你和關總鏢頭談談,結果如何,給我一個回話。”

沈百濤欠身應道:“屬下遵命。”

舉步行近關中嶽,說道:“關兄,咱們廂房談談吧!”

關中嶽站起身子,躬着腰退出大廳,隨在沈百濤身後,進入了廂房之中。

沈百濤笑道:“關兄請坐,兄弟雖然追隨督帥甚久,但自信仍未失武林人的本色。”

關中嶽打量了廂房形勢一眼,緩緩把手中玉盤放在木桌之上,道:“沈見,這三百兩黃金,兄弟聽沈兄之命,但關某確實用不着這筆黃金,原物轉贈沈兄。”

沈百濤微微一笑道:“金銀事小,不過,這是督帥賜於關兄之物,關兄雖然是用不着,但也不妨帶回鏢局賞給屬下。”

關中嶽沉着聲說道:“這件事,咱們暫時放下不談,督帥比番召見關某,想矚有一件很重大的事情了。”

沈百濤道:“督帥已約略的提了一句,他說請關兄幫忙,就憑這句話,已足見督帥對關兄的看重了。”

關中嶽苦笑一下,道:“這中間,仗憑沈兄美言,兄弟這裡先謝過了。”

沈百濤道:“關兄威名,江湖上誰不敬慕,兄弟略效微勞,理所當然耳。”

關中嶽心中暗道:人說江湖上詭詐萬端,極難對付,但官場中的人物,更是心機深沉,難作預測了。心中念轉,口中說道:“督帥大人手下,有沈兄這等人物,兄弟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需要兄弟效勞之處了?”

沈百濤微微一笑,道:“如是此事和關全扯不上關係,督帥也不會找關兄了。”

關中嶽道:“那是說劉大人失去的牧羊圖有關了……”

話出口,已知說的太快,露了口風,但已無法改口。

沈百濤雙目中神光一閃,道:“關兄已知曉那牧羊圖失去的事了。”

關中嶽略一沉吟,道:“兄弟聽到一點風聲,但卻不敢確定,也不知詳情。”

沈百濤淡淡一笑,道:“事情壞在是有一張字據,落在督帥的手中,那字據雖然是劉大人手書,但卻有貴局方副總鏢頭的署名。”

關中嶽哦了一聲,道:“督師怎麼說?”

沈百濤道:“出身宦門,不知江湖中事,看到了貴局副總鏢頭在上署名一事,大爲震怒,要下令封閉貴鏢局,拘提貴局鏢師,審問內情。”

關中嶽道:“督帥在人一品大員,自然是有這等的大手筆了,但敝局總也該有個罪名吧!”

沈百濤笑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何況,那字據現在督帥手中,這是不折不扣的勾結盜匪,合謀顧主的通匪大罪。”

關中嶽目光一轉,盯注在沈百濤臉上,仔細瞧了一眼,只覺沈百濤臉上透着精幹之氣,是一位很難對付的人物,當下哈哈一笑,道:“沈兄的看法呢?”

沈百濤道:“兄弟的看法,和督帥自是不同,就江湖信諾義氣而言,這事很普通,署上名字,也不過見證之意,但公門卻不是這等看法,督帥雖是統兵的將軍,世襲的爵位,但他南征有功,皇思浩蕩,加官晉爵,封賜監察官、豫、陝、甘的總督,聖賜上方劍,先斬後奏,位至極品,佈政四省,關兄久居就都,耳目甚靈,當知兄弟所言非虛了。”

關中嶽道:“督帥官銜夠大,威位夠重,但我們虎威鏢局也是大明王律下的安善良民,督帥總不能擅用權令,把我們一齊斬首。”

沈百濤微微一笑,道:“督帥是一位明事理的人,經兄弟一番解說之後,立時改變主意,派兄弟邀請關兄,晤見私邪,面賜黃金三百兩,雖然關兄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不把三把兩黃金放在眼中,但這等賜贈,亦不算小數,對關兄也算是給足了面子了。”

關中嶽道:“沈兄之情,關某已深銘內腑,但督帥意欲要關某如何效力,還請沈兄見示。”

沈百濤道:“自然是關於那牧羊圖……”

關中嶽接道:“牧羊圈現在何處?”

沈百濤道:“如若我們知曉牧羊圖現在何處,也許用不着找你關總鏢頭了。”

關中嶽沉吟了片刻,道:“沈兄可否把經過之情,告訴關某。”

沈百濤道:“好!貴局中方副總鏢頭在一張字據上署名,此事關兄知道了。”

關中嶽道:“知道了。”

沈百濤道:“督帥故交劉大人,是一位很講信諾的人,字據既屬親筆,便如約交出了牧羊圖。”

關中嶽道:“這件事,沈兄事前一點也不知道嗎?”

沈百濤搖搖頭,道:“不知道,劉大人大約是不願掠動督帥,直到事情出了亂子,劉大人才說出內情……”

關中嶽接道:“兄弟想知道出事經過,”

沈百濤道:“妙的是持着字據來此討取牧羊圖的竟是開封府土紳張舉人,其人和督帥相交有年,而且是督帥一位棋友,想不到他竟和盜匪勾結,持字據來帥府之中討圖。”

關中嶽道:“那位張舉人現在何處?”

沈百濤道:“張舉人常來帥府,而且他和劉大人也是熟人,來此作客,自屆常事,取得牧羊圖後,就告辭而去,竟在帥府外身遭暗算,受了重傷,牧羊圖也被取走,兩個轎伕和一名僕從,也同時着了道兒。”

關中嶽道:“幾個人,是否都死了呢?”

沈百濤道:“從僕和兩個轎伕,是被人用豆粒打穴法絕技,擊中了穴道,那位舉人卻被一種很特異的手法所傷。”

關中嶽道:“沈兄可曾施救?”

沈百濤臉一紅,道:“嬌夫,從僕,都已被在下救醒,但那舉人的傷勢,兄弟卻是瞧不出它的來路,無法拖救,督帥雖是統兵百萬的將軍,但他心地很仁慈,公事公辦起來,張舉人難免有通匪之罪,而且他又暈迷不醒,只好造人把他送回府中,延請名醫診治。”

關中嶽道:“張舉人既是無法開口,事情經過是出於劉大人之口了。”

沈百濤道:“不錯,事情出了亂子,劉大人無法再瞞,只好原盤說了出來,而且把那張字據,也交給督帥。”

關中嶽道:“事情來龍去脈,都很清楚,並不複雜,沈準備要兄弟如何效力,可以吩咐了。”

沈百濤道:“督帥意思是要關兄追回牧羊圖。”

關中嶽道:“除了那位暈迷不醒的張舉人之外,兩個轎伕,和從僕,能否提出一點線索。”

沈百濤道:“兄弟問過他,他們什麼也沒有瞧到,就被人制了穴道。”

關中嶽沉吟了一陣,道:“沈兄,這件事,驟看起來,很簡單,敝局中方副方鏢頭既然在上面署名,自然是知曉那收執字據的是何許人物?再說劉大人肯寫下字據,豈能是全無原因,也許他早已告訴了督帥……”

沈百濤道:“督帥也曾想到此點,但他和劉大人多年故友,又是兒女親家,劉大人沒有講出那人是誰,督帥也不好追問,事情就這樣擱了下來。”

關中嶽道:“那人是花花公子葛玉郎,不知是否聽人說過了?”

沈百濤道:“花花公子葛玉郎,似乎是一個淫惡之徒。”

關中嶽道:“那是武林同道,受他綽號的影響……”

他似乎是覺得失言,急急住了口。

沈百濤微微一笑,道:“關兄,你見葛玉即嗎?”

關中嶽點點頭,道:“見過。”

沈百濤道:“關兄對那葛玉郎的看法如何?”

關中嶽道:“是一位很有才氣的人物。”

沈百濤道:“眼下有一個完善之策,關兄如若取回牧羊圖,要那葛玉郎療治好張舉人的傷勢,兄弟願在督帥面前擔起這副擔子,決不追問內情,事情過去了就算。”

關中嶽神情肅然地說道:“如若是那牧羊圖落在葛天郎的手中,張舉人也是葛玉郎遣人所傷,那事情就好辦多了,但照在下的看法,事情恐非如此。”

沈百濤道:“關兄的意思,是說劫圖另有其人了。”

關中嶽雙目中神光一問,道:“沈兄對那幅牧羊圖,知道好多?”

沈百濤搖搖頭,道:“兄弟只是覺得有些奇怪,牧羊圖並非名畫,何以有這許多武林高人動手搶它呢。”

關中嶽輕輕咳了一聲,道:“這纔是整個情勢的關鍵,督帥命兄弟答應追回牧羊圖,看情形我不答應也是不成,但目下,這件事,毫無頭緒,時限上,必得寬餘一些。”

沈百濤並未回答關中嶽的問題,卻反問道:“關兄準備如何着手?”

關中每道:“先去瞧瞧那位張舉人,他不是傷在一般的點穴手法之上,定然是一門很特殊的武功,如若咱們能夠使他甦醒過來,說明經過,好是最好,就算不能解救,也希望從他的傷勢上,瞧出一點蛛絲馬跡來。”

沈百濤點點頭,道:“好!我去回覆督帥,只要關兄誠心合作,督帥之前,兄弟全力扭待。”關中嶽道:“沈兄,這件事最好你也參與,才能知曉進展,便於向督帥回話。”

沈百濤道:“如若關兄覺得方便,兄弟倒願盡力。”

關中嶽道:“沈兄是感到哪裡不便?”

沈百濤道:“我以公門人的身份,如若參與關兄偵拿兇手的活動,只怕他們說關兄藉着官府中的勢力。”

關中嶽淡淡一笑,道:“督帥下令我插手此事,豈不是也憑仗官府之勢嗎?”

沈百濤尷尬一笑,道:“關兄既然覺得兄弟可以參與,兄弟極願追隨效勞。”

關中嶽道:“沈大人言重了!”

語聲一頓,接道:“目下咱們行要去瞧瞧那張舉人的傷勢,兄弟一個人前去,只怕很難見得到他了。”

沈百濤道:“好!在下去稟告督帥一聲,然後同去瞧那張舉人。”

關中嶽道:“兄弟在此等侯。”

沈百濤站起身子,道:“兄弟去去就來。”舉步走出屋外。

片刻之後,重雙行了回來,道:“關兄,咱們走吧!”

帶着關中嶽,行出帥府直奔張舉人的公館中去。

沈百濤手持着督帥名帖,張家管家立時迎了出來。

沈百濤很少活動,那管家並不認識,但他見到督帥的名帖,自然是規規矩矩的大禮相迎,沈百濤望了那管家一眼,道:“張舉人的病情如何?”

那管家道:“敝主人,仍然暈迷不醒。”

沈百濤道:“在下奉了督帥之命,來此探視張舉人的傷勢。”

那管家道:“在下管兩位帶路。”

這張舉人本是開封府中的世家,但督帥府中之人,來頭太大,那管家不敢多問,帶着兩人直行人張舉人的病房之中。

關中嶽緩步行到張奉人病榻之前。

低頭看去,只見那張舉人緊閉雙目,臉色一片蒼白。

關中嶽回顧了沈百濤一眼,低聲說道:“沈兄,他傷在什麼地方?”

沈百濤道:“好像是傷在左肩頭上。”

關中嶽目光轉到管家身上,道:“這位管家,請脫去貴主人身上的衣服。”

那管家徵了一怔,道:“這個,這個-…”

沈百濤接道:“我們奉督帥之命來此管貴主人看病。”

那管家口中連聲相應,人已舉步行近病榻,除去了張舉人身上衣服。

關中嶽目光到處,果見張舉人左肩之上,有一片赤紅顏色。

沈百濤低聲說道:“關兄,這傷痕很怪,不像是掌痕,也不見腫起來,不知是何物所傷。”

關中嶽神情嚴肅,也未回答沈百濤的問話,似是全神貫注在檢查那張舉人的傷勢。

足足過了一盞勢茶工夫之後,纔回顧了那管家一眼,道:“貴主人服過藥物嗎?”

那管家應遵:“三位名醫會診,但也未具體的說出病徵,三個人研擬了一個藥方,服過兩服藥,但敝主人,卻一直在暈迷之中。”

關中嶽道:“他沒有醒過一次嗎?”

管家黯然說道:“未醒過一次。”

關中嶽道:“也沒有再惡化下去?”

那管家點點頭,道:“一直是這個樣子。”

關中嶽沉吟了一陣,道:“替他穿上衣服吧!”

回顧了沈百濤一眼,道:“咱們走吧!”

兩人退出張府,沈百濤忍不住問道:“關兄,瞧出一點門道沒有?”

關中嶽道:“咱們先回到敝分局中,再詳談如何?”

沈百濤道:“聽憑關兄的吩咐。”

關中嶽點頭一筆,放步而行,一口氣奔回到鏢局裡。

方振遠、林大立、楊四成都圍在廳中等侯,個個愁眉苦臉。

眼看關中嶽無事歸來,頓然愁顏一展,齊齊迎出廳外。

關中嶽揮揮手道:“不用行禮。”

大步行八廳中,望着沈百濤道:“這位沈兄,也是咱們武林中人,在督帥面前擔待了很多。”

方振遠、楊四成、林大立等齊齊抱拳,道:“謝過沈兄。”

沈百濤抱拳作了一個羅圈揖,道:“兄弟不過是稍盡微力,怎敢當諸位大禮。”

方振遠輕輕咳了一聲,道:“大哥,督帥怎麼說?”

關中嶽道:“這位沈兄,轉達了督帥之命,要小兄追回牧羊圖。”

沈百濤取出三百兩黃金,道:“督帥勞動諸位,甚感不安,這點意思,還望諸位笑納。”

關中嶽苦笑一下,道:“督帥的賞賜很重,咱們已責無旁貸,這本是一場武林中的事故,想不到一拖入了官場。”

方振遠道:“事由小弟,殺頭坐牢,小弟願一人承擔。”

關中嶽哈哈一笑,道:“督帥追的是牧羊圖,由這位沈兄擔保,督帥已答允不再追究內情。”

楊四成道:“這麼說來,咱們只要找回牧羊圖,那就成了。”

沈百濤道:“這一點,兄弟可以保證,只要追回牧羊圖,督帥決不再查周內情,而且還要把方兄署兄的字據,交還方兄。”

方振遠望望關中嶽,道:“大哥,準備如何着手?”

關中嶽道:“目下我還有着手之法,想來此事很麻煩……”

目光轉到沈百濤的身上,道:“沈兄可有什麼高見?”

沈百濤道:“兄弟這些年一直沒和武林同道來往,對此事,實是一籌莫展,關兄重望江湖,想必有應付之法,兄弟覺得這件無頭的公案,不妨照江湖上的辦法處理。”

關中嶽道:“關某走鏢江湖,確實交了不少江湖朋友,這些人龍蛇混雜,素不喜和公門中人往來,沈兄如要參與此事,就不能以督帥府中的長隨身份參與。”

沈百濤道:“江湖中人,識我者並不多。關兄隨便給兄弟一個身份就是,貴鏢局的分局甚多,就說兄弟是一名鏢師,未嘗不可。”

關中嶽道:“那豈不太委屈沈兄了嗎?”

沈百濤道:“關兄給弟幫忙,兄弟感激還來不及,怎能說委屈二字?”

關中嶽沉吟了一陣,道:“好!咱們先設法見着花花公子葛玉郎。”

回顧了林大立一眼,道:“挑起紅燈,再派人出去瞧瞧。”

林大立一欠身,接道:“屬下知道。”

關中嶽微微一笑,道:“沈兄,事已至此,急也急不上來,咱們先喝兩盅,關某要謝謝你沈兄多方的照顧。”

舉手一揮,道:“擺酒。”

雖是大年除夕,但因總鏢頭在此,所以局子裡的大師父並未回去,也有一半趟子手,留在局子裡聽侯遣派。

一聲擺酒令下,片刻工夫,酒菜齊上。

共中嶽坐了主位,抱拳肅客,堅請沈百濤坐了上席,方振遠,楊四成兩側相陪。

一桌酒席上,就坐了這四人。

關中嶽舉杯說道:“沈兄請盡此杯,兄弟先乾爲敬。”沈百濤道:“當受不起。”舉杯一飲而盡。

關中嶽哈哈一笑,道:“沈兄酒量如何?”

沈百濤道:“略有小量。”

關中嶽道:“咱們痛快的喝一次量盡爲止。”

四人酒量都好,放杯暢飲,縱論古今,自有一股豪邁之氣。

這席酒,足足吃了一個時辰,沈百濤推林說道:“兄弟儘量,再飲下去,只怕就要醉了。”

關中嶽道:“沈兄既已儘量,就此停住……”

話剛住口,林大立匆匆走了進來,欠身說道:“總鏢頭,屬下找到了葛玉郎……”

關中嶽嗯了一聲,放下酒菜,道:“他現在何處?”

林大立道:“現在廳外。”

沈百濤起身接口道:“關兄,何不請他進來一敘?”

關中嶽點點頭,低聲對林大立說道:“請他進來。”

林大立應了一聲,退出大廳。

片刻之後,葛玉郎手搖着摺扇步行人大廳。

關中嶽一抱拳,道:“勞動大寫,關某極感不安。”

葛玉郎道:“好說,好說,關兄遣人尋訪兄弟,想來必有要事了?”

口中說話,兩隻眼睛,卻不停地在沈百濤臉上查看。

關中嶽含笑道:“沒事怎敢驚動葛公子……”

葛玉郎接道:“兄弟洗耳恭聽。”

關中嶽道:“關於那牧羊圖的事,兄弟已查出了一點內情。”

葛玉郎微微一笑,道:“兩位去看過了那位張舉人。”

關中嶽心中一震,但面上卻儘量維持着鎮靜,淡淡一笑道:“那位張舉人,想是葛兄的人了。”

葛天郎道:“這個麼?就很難說了,咱們在外面走的人,總希望多交給朋友。”

目光轉到沈百濤的臉上,道:“這位是……”

沈百濤道:“兄弟姓沈……”

葛玉郎接道:“這麼說來,兄弟是沒有想錯了,沈兄是帥府中的要人。”

葛玉郎一口說出了沈百濤的來歷,不但沈百濤吃了一驚,關中嶽等也都聽得爲之一呆。

葛玉郎仰天打個哈哈,道:“雖然侯門深如海,但沈死在帥府中是一時紅人,帥府中有誰不識,兄弟只要化費上幾兩銀子,就不難把沈兄打聽清楚了。”

沈百濤鎮靜了一下心神,道:“只怕不是那樣容易吧!”

葛玉郎淡淡一笑道:“此事暫不爭論!”

目光一掠關中嶽,道:“關兄請兄弟到此,有何要事,也可吩咐了。”

關中嶽道:“我想葛兄早已清楚了,那牧羊圖在張舉人手中被搶。”

葛玉郎道:“這個兄弟也知道了,但不知是何人所取?”

關中嶽道:“兄弟情葛兄來,就是商量一下這事情。”

葛玉郎略一沉吟,道:“張舉人昏迷不醒,此事如若無法從他口中間點詳情,只怕是很難查出後目來,不知關兄要如何着手?”

關中嶽道:“所以咱們得碰個頭研商一下。”

葛玉郎淡淡一笑,道:“如果咱們三個人,能夠聯手查問這一件事情,倒也是一段武林佳話,官匪合手,再加上一位大鏢師,當真是一樁千古難得一見的盛會了。”

沈百濤道:“葛公子自比爲盜,不覺得太委屈嗎?”

葛玉郎道:“把督帥身邊紅人,比喻作六扇門裡鷹犬,難道就不委屈了?”

沈百濤臉色一變,似要發作,但卻強自忍了下去,哈哈一笑,道:“葛公子講話最好能客氣一些。”

葛玉郎嗯了一聲,笑道:“沈兄,有一件事,我想先說明白,免得到時侯使總鏢頭爲難。”

沈百濤道:“什麼事?”

葛玉郎道:“關總鏢頭是做生意的,而且是大生意,所以他對你們官府中人,有些畏懼,但他怕的不是你沈兄的武功,也不是怕督帥統率的千軍萬馬,而是怕鏢局不能開下去,北六省十幾處分局,上千的夥計,無法生活……”

輕輕咳了一聲,接道:“至於我葛某人在江湖上走動,對你沈兄,更是未放心上,說的好,咱們是朋友,說的不好,咱們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沈百濤冷笑一聲,道:“葛公子可是要威嚇兄弟嗎?”

葛玉郎道:“兄弟說的句句真實,沈兄如是不相信,那也是沒有法子的事了!”

關中嶽道:“兩位不用爭執,有話咱們慢慢的商量。”

葛玉郎神情肅然地說道:“關兄,我知道你有礙難,不過,我葛玉郎如若不先把話說在前面,只怕對不起人關總鏢頭了。”

關中嶽道:“什麼事?”

葛玉郎道:“那牧羊圖已是兄弟之物,咱們取不到也就算了,如若是取得到,那牧羊圖應該歸誰所有?”

沈百濤道:“督帥要收回!”

葛玉郎道:“就這一個條件,咱們已經談不攏了。”

關中嶽道:“葛兄,那牧羊圖原非你所有,督帥佈政四省,葛兄讓一步,有何不可呢?”

葛玉郎道:“關兄家大業大,自然怕事,我葛某人卻還未把這件事看的很嚴重,火起來,我要到皇宮內去遊玩一番……”

哈哈一笑,接道:“要講理,圖是劉大人答允送給在下所有,督帥如想憑仗權勢取走那牧羊圖,豈非是強取民物,王子犯法一律同罪,市政的大員,就可以不守王法嗎?”

沈百濤道:“這麼說來,葛兄是要定了那牧羊圖了?”

葛玉郎道:“不錯,那本已是我之物,我爲何不要。”

關中嶽嘆息一聲,道:“如若那牧羊圖被兄弟取到了手中,葛兄準備如何?”

花花公子葛玉郎凝目盯在關中嶽的臉上,道:“依照常情而論,你關兄這番作爲,出爾反爾,定爲江湖中人所不齒,但你處境不同,兄弟能夠諒解關兄。”

關中嶽臉上微泛怒意,神態更見威猛,淡淡一笑道:“鏢到原定之地,我們已無責任,原本可以不管,但在下也一直未承認那牧羊圖已爲你葛兄所有,正如葛兄所說,我姓關的是安善良民,自然是不能和你葛公子比了。”

葛玉郎哈哈一笑,道:“關兄的意思,兄弟已經明白了,當着這位沈兄的面,咱們把話說個明白了。”

語聲一頓,目光轉到沈百濤的臉上,接道:“沈兄,牧羊圖是那位劉大人送給我葛某人的,依情依理,目下已是我葛某人所有之物,你沈兄插手這件事,縱然能夠取得了牧羊圖,我葛公子也要想法子收回……”

沈百濤接道:“如是你葛公子有這份能耐,姓沈的只好認命,不過兄弟有幾句話,不得不先說明,兄弟雖是出身武林,但我追隨督帥甚久,武林同道和我沈某人已很少淵源,一旦把事情鬧大,兄弟可沒有法子阻止官府中人插手此事。”

甚玉郎微微一笑,道:“我葛某人既然要那牧羊圈,老實講,已經瞭解帥府中的勢力,看在你沈兄也是武林出身的份上,葛某奉勸你兩句話,人急拚命,狗急跳牆,如若那位督帥大人,敢下令四省緝捕,動我葛某,先要他保護好自己的腦袋瓜子,葛某人是江湖浪子,生死事不足爲借,督帥是位極人臣的大員,一旦有了個三長兩短,那可是不划算的事情。”

目光又轉到關中嶽的臉上,接道:“君子絕交不出惡言,在下和關兄似乎是已緣盡於此,咱們從此刻起,劃地絕交,你關兄該如何,悉聽尊便,葛某人就此告別。”

一抱拳,轉身向外行去。

關中嶽道:“葛公子慢走一些,關某理應送你一程。”

葛玉郎淡然一笑道:“不用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哪一天關兄能擺脫開官府的約束,咱們仍是好朋友。”

加快腳步,一轉眼間,走得個人影不見。

關中嶽目睹葛玉郎遠去的背影,緩緩說道:“沈兄,葛玉郎是能說出就能做出的人,這件事,沈允要仔細的想想了。”

沈百濤略略沉吟,道:“關兄,你要兄弟想些什麼?”

關中嶽道:“督帥大人的安全。”

沈百濤道:“也許那葛玉郎確有着非常武功,但在下在帥府中早已有着嚴密的佈置,但葛玉郎既然誇下了這大的海口,在下不得不作個準備了。”

關中嶽道:“沈兄,你準備要兄弟如何處理此事?”

沈百濤道:“就武林中規矩而言,沈某人似乎是不能強你關兄所難,但事情發展,已由牧羊圖,到了督帥的安全,關兄既已捲入這個漩渦,似乎是已無法再脫出這場是非?”

關中嶽沉吟了一陣,道:“沈兄,你乾脆明白說出來,要我關某如何?”

沈百濤道:“兄弟只想到兩件事,一是督帥,二是追回那牧羊圈。”

關中嶽道:“兩件事都很大,但辦起來確有着顧此失彼之感,兄弟不能常駐督府保護督帥。”

沈百濤道:“關於此事,應該有一人釜底抽薪之策。”

關中嶽道:“我明白沈的意思,想一舉間生擒那葛玉郎,下了死。”

沈百濤道:“如若此事能使督帥安全,關兄是否願意幫忙?”

關中嶽道:“兄弟就算願幫忙,可未必有這份能耐!”

沈百濤道:“那麼關兄不準備插手此事了?”

關中嶽搖搖頭,道:“這件事兄弟也不能袖手不管。”

沈百濤滿臉疑問,望了關中嶽一眼,但卻忍不來未曾再問。

關中嶽輕輕咳了一聲,道:“沈兄的心中,也許有很多的懷疑,其實關某人確有很多苦衷,沈兄追隨督帥,算是公門中人。”

對有些江湖上的隱秘,兄弟是不得不保留一些,我關某在江湖走嫖,不能被江湖上朋友們罵我沒有道義。”

沈百濤道:“我明白,在下也想回帥府中安排一下,關兄對那葛玉即十分推重,其人定然有過人之處,明日早晨兄弟再來探望關兄。”

關中嶽道:“好!咱們明天再見吧,兄弟不送了。”

沈百濤道:“不敢不勞。”轉身而去。

林大立直送那沈百濤走出大門,才掩上房門,退回大廳。

關中嶽長長呼一口氣,回顧了林大立一眼,道:“你叫帳房結算一下歷年的盈餘,準備好銀鏢。”

林大立滿腹疑慮,但卻又不敢多問,欠身一禮,道:“屬下立刻吩咐他們準備。”

關中嶽舉手取過壁上的單刀佩好,披上斗篷,道:“我要出去一下,至遲明日五更之前歸來。”

方振遠道:“大哥,要他們跟你一同去,也好聽從吩咐。”

關中嶽搖搖頭,道:“不用了……”

一面舉步而行。

到了大門口處,關中嶽停下腳步,道:“兄弟不用送我了,要他們小心防守,別再出了麻煩,這時刻,不能再發生任何意外。”

方振遠欠身應道:“小弟盡力而爲,大哥也要小心一些。”

關中嶽微微一笑,邁開大步而去。

方振遠目睹關中嶽的背影不見,才緩緩退回鏢局,掩上木門。

除夕之夜,正是家家團聚,圍爐取暖的大年夜,虎威鏢局開封分局,也在大廳生了一爐熊熊的炭火,但圍爐圍坐的不是父子家人,而是一羣面色凝重,身佩兵刃鏢師。

這一宵中,幾人就在圍爐清淡中度過。

天到五更時分,突聽得天井院中,響起了波的一聲輕響。

方振遠呼的一聲熄了桌邊的火燭,道:“什麼人?”

廳外響起了關中嶽的聲音,道:“是我。”

這聲音方振遠和楊四成都十分熟悉,齊聲道:“總鏢頭。”

林大立燃起桌上的火燭,關中嶽已經步入了大廳。

他生就十分威嚴,此刻面色嚴肅,直叫人望而生畏。

關中嶽緩步行近爐火旁側,解下佩刀,道:“你們都坐下。”

幾人依言,落了座位。

方振遠傍關中嶽的身側坐下,低聲說道:“大哥查出牧羊圖的下落了嗎?”

關中嶽搖搖頭。

沉吟了片刻,道:“今天已是大年初一,咱們找不到牧羊圖,必得留在開封,這一留,實難想得出要留多久時間了。”

方振遠道:“我看這件事,還得從葛玉郎身上追查。”

談話之間,突聞得一陣急促的叩門聲傳送來。

林大立望望窗外,天色漸明,起身說道:“不知哪一家,這早就上門拜門了。”

關中嶽道:“你去瞧瞧,如非必要,不要提我在此。”

林大立應了一聲,快步行了出去。

片刻之後,捧着一個紅封盒子,大步行了進來,道:“副總鏢頭,你在開封府交了個好朋友,一大早就送上年禮。”

方振遠一皺眉頭,起身接過紅封盒子,只見上面寫着:“微禮贈,恭賀新喜。方副總鏢頭笑納。

關中嶽望了那紅封木盒一眼,道:“那盒裡裝些什麼?”

方振遠搖搖頭,道:“小弟不知。”

關中嶽道:“那是何人所送?”方振遠搖搖頭,道:“小弟也不知道。”

關中嶽伸出手去,一捏盒子,道:“打開時,小心一些。”

方振遠應了一聲,緩步行到大廳門口,緩緩揭開一層包在盒子上的紅緞子,露出一個小巧精緻的木盒。

方振遠不敢即地打開,先搖了一搖,聽不到聲音,才緩緩打開盒蓋。

他在除去紅封,覽賞木盒之時,心中一直不停的打轉,想不出這木盒是何人所送。

因此,他打開木盒時,極爲小心,暗中運功戒備,又把雙手伸出老遠。

哪知盒蓋打開,竟然是沒有一點動靜。

方振遠緩緩收回木盒,眼光投入盒中,不禁爲之一怔。

原來,那木盒之中,赫然放着疊好的牧羊圖。

楊四成道:“副總鏢頭,盒中放的什麼?”

方振遠道:“牧羊圖。”

關中嶽愕然道:“牧羊圖。”

方振遠道:“是的,小弟瞧過這幅圖,錯不了。”一面伸手從木盒中取出牧羊圖,雙手交給了關中嶽。

關中嶽報開牧羊圈,仔細地看去。

一面問道:“兄弟,你仔細想想看,這幅圖是誰送來。”

方振遠道:“小弟想不出來。”

關中嶽似是極快的被牧羊圖所吸引,不再問話,全神貫注在那幅牧羊圖上。

天色雖然大亮,但室中仍然很暗,桌上高燃着一支紅燭。

林大立捏去燭上的火花使燭火更爲明亮一些。

關中嶽輕輕一掌,拍在木桌之上,道:“好圖啊!好圖,無怪乎很多人要搶此物。”

但聞一聲輕笑,傳了過來,道:“關兄果然是人中之龍,兄弟實在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轉目望去,只見沈百濤身着黑色或裝,站在門口之處。

室中之人,都把精神貫注在牧羊圖上,竟然不知他何時來到。

方振遠冷哼一聲,道:“沈兄好俊的輕功啊!”

沈百濤臉一紅,笑道:“兄弟來的太早,見貴局大門未啓,就越牆而入。”

關中嶽淡淡一笑,道:“沈兄來的正好!”摺好牧羊圖,放入木盆中,接造:“沈兄見過這幅牧羊圖嗎?”

沈百濤道:“兄弟來曾見過。”

關中嶽道:“那是說沈兄無法鑑定了”

沈百濤道:“但關兄神目如電,想來不致受人欺瞞了。”

關中嶽會上木盒蓋子,緩緩接口道:“依兄弟的看法,這木盒中的牧羊圖,確屬真跡,兄弟不敢居功,這幅圖,得來的很曲折,並非我關某人的力量……”

長長吁一口氣,接道:“不管如何,圖已到了手中,兄弟想這件事,也該完了,沈兄請把圖帶回,上覆督帥,關某人這就要動身趕回北京。”

沈百濤輕輕嘆息一聲,道:“關兄,大年下,兼程趕路,不覺太辛苦了嗎?”

關中嶽笑道:“吃我們這一行保鏢飯的,哪管陰雨年關,談什麼辛苦艱難,沈兄這份關懷,兄弟心領了。”

沈百濤嘆道:“兄弟進門之後,只聽關兄滔滔而言,兄弟一直沒有講話的機會……”

關中嶽聽的一呆,接道:“什麼事?”

沈百濤低聲道:“督帥和關兄有緣,希望再見關兄一面。”

關中嶽道:“這個,這個不用了吧!”

沈百濤輕輕咳了一聲,道:“督帥今宵在暖廳設宴,希望關兄賞光。”

關中嶽沉吟了一陣,緩緩說道:“沈兄,兄弟不過是一個保鏢的鏢頭,和督帥大人交往,未免是有些太高攀了。”

沈百濤道:“督帥雖然是國之棟樑,但他的私下爲人,卻是和藹異常,他很賞識關兄……”

關中嶽搖搖頭,接道:“沈兄,我們吃江湖飯的,最忌和公門中人往來,在下如若三番五次晉見督帥,只怕彼此都有害無益。”

沈百濤淡淡一笑,挽手人懷中摸出一張大紅請貼,道:“這是督帥請關兄敘話的貼於,請關兄過目吧。”

關中嶽打開一瞧,苦笑一下,道:“好吧!在下依時趕到督府。”

手捧木盆,交給了沈百濤。

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二十二回 佛堂魔窟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三十二回 陰陽合壁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二十四回 少林僧侶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十九回 督帥中毒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五回 花花公子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十三回 神秘莫測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二十四回 少林僧侶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一回 攔路劫鏢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十三回 神秘莫測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二十三回 力敗強敵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十一回 羣邪喪膽第二十二回 佛堂魔窟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二回 不可思議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四回 少林僧侶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九回 督帥中毒第五回 花花公子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一回 攔路劫鏢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二回 駝叟示警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十五回 報恩之人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四回 少林僧侶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十九回 督帥中毒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
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二十二回 佛堂魔窟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三十二回 陰陽合壁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二十四回 少林僧侶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十九回 督帥中毒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五回 花花公子第三十五回 獨得驪珠第七回 義承重任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十三回 神秘莫測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二十四回 少林僧侶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一回 攔路劫鏢第二十七回 單刀赴會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十三回 神秘莫測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二十三回 力敗強敵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十回 盤龍鏢旗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十七回 督帥夜訪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六回 卸下重擔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二十一回 尋隱探秘第十一回 羣邪喪膽第二十二回 佛堂魔窟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二回 不可思議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四回 少林僧侶第十八回 危機四伏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十四回 雪地窺秘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九回 督帥中毒第五回 花花公子第三十四回 少林尋寶第八回 鈴鏢退賊第二十五回 暗濤洶涌第四回 堅守待援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一回 攔路劫鏢第二十九回 奮戰天君第十二回 駝叟示警第三十三回 風起雲涌第二十八回 功寒賊膽第三十回 高人隱士第十五回 報恩之人第三回 風雨欲來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四回 少林僧侶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九回 夜宴羣雄第十六回 大顯身手第二十回 妙手奇計第十九回 督帥中毒第三十一回 教場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