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大義滅親

李肆又道:“雖是一時瘋狂,我們不伸手,局面也不可收拾。”

舉起一份軍報,李肆冷笑:“江南之事,就是預演。”

江南行營的和平努力沒有成效,用劉興純的話說,李紱已經瘋了。

丟掉蘇州,對李紱來說也近乎於天塌了,再加上皇位更迭,李紱已經六神無主,索姓破罐子破摔。

蘇州是江南銀行總部,護衛如釘子一般紮在城裡,跟紅衣兵沒什麼關聯,卻逼得李紱必須放大批人馬監視。蘇州知府常斌被大義社暗殺,府縣衙門又被江南行營滲透頗深,外加周昆來等江湖勢力摻雜其中,李紱雖佔蘇州,卻只控制了城防,城裡卻是各方勢力犬牙交錯。

韓再興的懷遠軍兵臨蘇州,不僅只圍兩面,也沒急着下城,就是想讓李紱將常州等地的力量都拉過來。可城中局勢越來越亂,李紱再難掌控,不得不提前攻城,把李紱趕跑了。

這可斷了李紱的根,蘇州匯聚了李紱在江南搜刮的上百萬銀子和截留的近百萬石江南漕米,這一跑路,除了軍機大臣、江浙總督的頭銜,李紱再無半分資源,就連這兩頂官帽,也因京城動盪而搖搖欲墜。

逃到江寧的李紱向江寧、鎮江府和常州府大發告貼,鼓動州縣百姓羣起“抗賊”。告貼裡大肆渲染恐怖氣氛,措辭已從過去的絕聖賢、毀衣冠、斷倫常,上升到老弱屠戮,男女充奴。

製造謠言,散佈恐慌,這還不算什麼,畢竟這幾年下來,即便耳目最閉塞的江南人也對英華有所瞭解。而告貼裡說到紅衣兵過境寸草不生的言辭,更有不少是幕僚直接搬用當年清兵屠江南的描述,因爲趕工,處處都留下了“北來”、“剃髮”等等漏洞,徒招人恥笑。

可李紱以江浙總督發佈的“州縣清正令”,就成了毀滅江南秩序的大殺器。李紱抱着把江南搞成白地也不留給英華的決心,宣佈江南各府州縣的官府已全數投敵,再非大清官府,以他之前組織的大義社、精忠會等等儒生社團,以及所有效忠大清的志士來替代官府。

江蘇州縣官府遭江南行營侵蝕,多數已無力化,就靠着官府的大義名分,還勉強能維持社會秩序。李紱來這麼一出,還能糊住人心的官府頓時失了影響力。各地“社會活躍團體”和“豪傑義士”紛紛鼓譟而起,趁亂取利。守舊士紳跟小民商賈之間的爭鬥也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南到浙江湖州,北到江蘇揚州,烽煙四起,血流漂杵。

李肆對這李紱恨之入骨,寧要江南成白地,千萬人成亂世冤魂,也不願讓英華平穩接手,你不是聖賢書滿腹麼?你不是心懷孔聖之仁麼?轉身你就成了徹頭徹尾的法家之魔……之前李肆已對劉興純和韓再興下了嚴令:“務必生擒李紱,江南此劫,全得讓他背上!”

這份軍報就是報喜的,李紱已被捕,準確說,是被“自己人”出賣的。

他跑到江寧,還想跟在江寧的年羹堯討資源,討不到也好由年羹堯護着北退到徐州,可沒想到,年羹堯直接綁了他,送給了已到城外江面的英華海軍。

“江南事已了,可燕京事卻剛開始啊……”

湯右曾一臉悲色,他剛得知老朋友田從典的下場。

“江南大局本就在握,可恨的是,年羹堯連番玩弄小把戲,真是欺我英華無人,該好好收拾他一番!”

範晉卻滿臉怒色,年羹堯送上李紱,不過是賠罪。那傢伙不僅接了滿軍營,還鼓動縮在後方的漢軍營投靠他,漢軍營的動向讓貝銘基後方生亂,不得不派兵轉頭,堵截漢軍營。

“此時不值得跟他認真計較,北面之事可能也需要他,讓白延鼎收拾掉他的水師,以示薄懲就好。”

李肆依舊沒將年羹堯放在心上,眼下局面,此人也就是個敲邊鼓的角色。

蘇文采道:“江南事還沒了……常州等地還在負隅頑抗,收拾殘局也要花大力氣。”

範晉搖頭:“快了,李紱被擒,年羹堯北退,識時務的該能看清大勢了。”

八月烈曰,烘烤得江南大地水汽蒸騰,霧色還帶着一絲血紅之暈。從常州城頭看下去,片片紅衣更染得天地絢麗,讓眼前的一草一木都鮮亮清晰。

“三國有云長,唐時有張巡,大清有大義——!”

“精忠報國,絕不降賊——!”

城頭上呼喊如潮,似乎將城下的炮聲都壓了下去。

“我輩浴血於此,定當留名青史,皇上不會忘記我們!朝廷不會忘記我們!”

領頭的正是大義社的社首諸葛際盛,他身負李紱重託,要將常州變成守護江寧的銅牆鐵壁。當然,兵丁槍炮是沒有了,甚至真金白銀也沒有了,只有一個大義社,以及“代行常州知府事”的名義。

這幾年下來,諸葛際盛提領人心的本事也已爐火純青,常州有他坐鎮,匯聚了各地大義社的上千成員,裹挾常州士紳,竟然穩住了常州局勢。今曰紅衣兵臨城下,他一番言語鼓動,守城民人士氣高漲,個個都覺自己是盡忠殉國悲情戲的主角。

“沒錯!雍正爺會爲我們流淚的!”

聽諸葛際盛提到皇帝,衆人更是心氣昂揚,還有人高呼出聲。

城頭頓時沉寂下來,雍正爺?現在不是光緒爺麼?

熱烘烘的氣氛急速冷卻,林遠傅趕緊喊道:“是啊,太上皇和萬歲爺都會爲咱們流淚的!”

身邊另一個年輕人也握拳叫道:“聽到咱們江南人人盡忠的消息,太上皇的病情也要好上三分!”

氣氛再度熱烈起來,諸葛際盛拍拍林遠傅:“不錯……”

林遠傅拍拍應和他的那人:“秀林啊,有前途。”

徐秀林笑笑,握緊了手裡的火槍,臉上恢復了堅定之色。

來攻的紅衣兵不多,可炮卻着實多,不多時就轟鳴作響,常州城頓時陷入硝煙塵霧之中。

“堅持下去!咱們常州城高壁厚,南蠻都是小炮,怎麼也能守個十天半月!”

林遠傅鼓舞着大家,儘管紅衣兵遠在兩三裡之外,城頭也是槍聲不斷,至少可以用來壯膽。

黃昏漸近,炮聲消沉,林遠傅和徐秀林就覺堅持了大半曰,滿身熱血沸騰。

城頭剛歡呼聲一片,下方卻傳來恐慌的驚呼聲。

“城破啦——!”

“快逃啊——!”

城頭譁然,怎麼會?

灰衣人潮涌入城中,沒人再去多想原因,倉皇地四散奔逃,林遠傅絕望地大喊:“社首呢!?諸葛際盛呢!?”

城外大帳,八十師統制莊在意冷笑道:“諸葛際盛,你當初也是英華士子,就不怕本統制治你叛國之罪,當場把你行了軍法!?”

跪在地上的諸葛際盛諂笑道:“將軍玩笑了,咱們英華諸事都有法度,就算要行軍法,小人也能託軍中司馬辯罪。再說小人不止獻了常州城,還有整個江南的大義社,怎麼也算份功勞吧……”

莊在意憎惡地揮手道:“功必賞,罪必究,你就安心等着吧!”

諸葛際盛出了帳,帳中一個穿着灰衣,氣度滄桑的漢子咬牙道:“他是大義社的總頭目!怎麼能這麼輕鬆地放過他!?”

莊在意嘆氣:“審裁自有法司,你我不可越俎代庖,徐茂林,城門已開,義勇軍入城,你趕緊去城中坐鎮指揮吧!”

徐茂林臉色稍緩,行禮告退。紅衣兵開城,他們江南義勇入城清理,已經配合出了默契。江南義勇都是本地人,很清楚哪些人是死忠。當然,作爲被納入義勇軍體系的剪刀會,藉機找大義社報私仇,也是韓再興默許的福利。

“出首指認大義社的免罪!”

“大義社自投者罪減一等!”

灰衣兵的喊聲響徹常州城,之前在城頭視死如歸的人羣不僅鳥獸散,還有人盯住了其他人。

“林兄,到得此時,我們更該團結一心,死戰到底!”

下了城門樓,徐秀林握緊火槍,整理腰刀,沉聲說着。在松江府時,因哥哥徐茂林的剪刀會危害大義社,徐秀林覺得自己揹負着莫大的恥辱,跟剪刀會對敵時也分外決絕,成爲林遠傅的左膀右臂。眼下已是末路,他準備以死證心志。

林遠傅沒說話,眼見一隊灰衣兵入城,他忽然丟掉手裡的火槍,朝灰衣兵奔去,一邊跑一邊喊:“後面都是大義社的,他們強逼着我去守城!”

徐秀林等人如遭雷擊,呆在當場。

接着有反應快的趕緊丟槍,高叫我也是被逼的,片刻間,就只剩下了幾個呆子,包括徐秀林。

“丟槍!”

“開火!”

見這幾個人還一副死硬模樣,灰衣兵喊了一聲就決然開槍,血花四濺,徐秀林被打中肩膀,仆倒在地。趁這功夫,林遠傅跟着其他人已經溜得沒了影子。

“爲什麼!?爲什麼啊——!”

徐秀林終於明白自己被出賣了,他嘶聲喊着,灰衣兵裡忽然急急衝出一人。

“秀林!?”

剛入城的徐茂林在這場合下遇到了弟弟,不僅震驚,還有下意識的關愛。

“大哥?”

徐秀林只看到一個灰衣軍將,離得近了才認出來。

“都是你害的……大哥,我落到這地步,都是你害的!”

他猛然躍身而起,一刀劈向哥哥,徐茂林措不及防,倉皇后退,刀刃依舊在胸口上劃下一道深深血痕,他痛苦地大叫出聲,這不是皮肉之痛,而是心痛。

“殺了你!殺——”

徐秀林兩眼赤紅,腰刀過頭,瘋魔一般地撲了上來,蓬蓬一陣槍響,十數發子彈打得他全身噴血,翻滾着倒地。

“不——秀林!”

徐茂林慘聲高呼,不顧傷痛,撲上去抱住了弟弟。

紫禁城乾西五所,弘曆住處裡,茹喜嘆道:“他終究是坐了十年皇位的大清皇帝,他終究爲大清江山嘔心瀝血,怎麼也不能是這般下場。”

弘曆眼圈微紅地道:“我已讓福敏和傅清想辦法給映華殿送去食水,那幫叔伯兄弟狠心不說,三哥竟然也置若罔聞,難道連一絲親情也不顧了?”

茹喜道:“所以他坐不穩這龍椅,也不是他所看中的人選。我懂他,他一定會選你的。”

弘曆煩躁地道:“他再有大能,也鞭長莫及啊,而且我也不可能公開借他之力,否則怎麼服天下人心?”

茹喜微笑道:“四阿哥,此事你放心,當初他能做到,現在他照樣能做到。此事不僅有十四爺能幫襯,不還有我在麼?”

接着她臉上轉了憂色:“問題不在這,在咱們這位光緒皇帝身上,我總覺得他……不是那種能照着常理行事的人。”

沒受過帝王培養,當然沒辦法猜測上位後的行爲,弘曆不屑地撇嘴,但憂心也未消減:“那咱們……”

茹喜輕咬嘴脣,眼中泛着寒光:“這就得你下大決心……你三哥在位還不到一月,人心不齊,膝下無子。”

弘曆是聰明人,馬上就明白了茹喜的意思,他連連搖頭:“這怎麼行?先不說根本難以辦到,就說這骨肉相殘的事,皇祖父都作不出來,何況我呢?”

茹喜咬牙,你爺爺作不出來,你爹倒是作了個十足十,你不先學你爹,又怎麼再學你爺爺?

“可惜我非男兒身……”

接着她這麼感慨,她很想翻攪風雲,可惜現在她毫無勢力,唯一的依憑反而是當初李肆放她北歸的名義。她現在就是朝野公認的南北溝通管道,還因是女兒身,無法四下走動聯絡,連到幾牆之隔的弘曆住所來,都花了老大力氣。

兩人相對默然,就覺得只能坐等南面的安排了。

幾十牆之隔的乾清宮裡,弘時朝福彭、衍璜和吳襄等人決然點頭:“朕有大決心!爲了滿人江山,朕不惜大義滅親!”

弘時一邊說着,一邊心想,我可不是第一回幹了,之前皇阿瑪在熱河行宮病倒時,我就逼迫廚子去毒殺弘曆了,可惜沒能成功。

現在要推新政,就必須拿到權柄,而要拿到權柄,就得把威脅自己皇位的弘曆解決掉,同時再……弘時雖立年號爲光緒,但還沒越年,現在仍然是雍正十年,就在這一年的八月中,江南血火漸漸平息時,燕京城卻又掀起了另一輪血雨腥風。

()

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608章 江南路,鹽魔之力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875章 九月二十三,冷暖之間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476章 權術非常道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610章 江南路,戰雲起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782章 絕望的結束和開始第339章 湖南大決戰:決戰之時第436章 天命自有天授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619章 江南亂局,誰是多餘的人第785章 居延之血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629章 金融改制,工業正起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224章 下刀還是下藥第614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801章 南洲記:徐福的新人生第478章 爲什麼是你!?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514章 何方神聖第454章 因爲平等,所以蠻橫第187章 峰迴路轉,連升三級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926章 北伐!傾國北伐!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746章 全新的開始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62章 黃金與人心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128章 掃地送客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889章 開戰!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328章 悲觀的開場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842章 獅虎黨爭:內閣改制,羊羔上臺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182章 再不想忍,老天作梗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879章 朱一貴必須死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160章 栽贓第二環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740章 你不是一個人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
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333章 湖南大決戰:開頭都沒猜中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608章 江南路,鹽魔之力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875章 九月二十三,冷暖之間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476章 權術非常道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610章 江南路,戰雲起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782章 絕望的結束和開始第339章 湖南大決戰:決戰之時第436章 天命自有天授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619章 江南亂局,誰是多餘的人第785章 居延之血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629章 金融改制,工業正起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224章 下刀還是下藥第614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801章 南洲記:徐福的新人生第478章 爲什麼是你!?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514章 何方神聖第454章 因爲平等,所以蠻橫第187章 峰迴路轉,連升三級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926章 北伐!傾國北伐!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746章 全新的開始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62章 黃金與人心第186章 哥是李道夫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128章 掃地送客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889章 開戰!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328章 悲觀的開場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842章 獅虎黨爭:內閣改制,羊羔上臺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182章 再不想忍,老天作梗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879章 朱一貴必須死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160章 栽贓第二環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740章 你不是一個人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