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

“師傅得參加佛山武道聯社的參軍歡送會,也把關姐姐拉去了,寶音妹妹正在馴馬,備戰香港賽馬會,蕭姐姐還是在寫書,朱姐姐在翻書,安姐姐保胎,官家知道的,所以我來了,還有……”

本想帶稍微知道點兵事的嚴三娘和寶音去,跟上來的卻是四娘,她雖已受封嬪位,卻攬着後園安保事務,今年已二十五歲了,還不願生育。而隨着她的話音落下,一個楞頭楞腦的小傢伙從她背後站了出來。

“父皇,孩兒也想去看看……”

長子李克載,年已七歲,聽說父親要去黃埔陸軍學院,鼓足膽氣求四娘帶着同往。臨到李肆身邊,這個被姐姐李克曦整日欺負的老實孩子更是惶恐不安。

“功課做完了?跟先生請過假?”

李肆拉下臉問,他對教育兒女可沒經驗,只好循着華夏人最基礎的原則,對兒子嚴厲,對女兒寵溺。當然,他也知道自己這父親,在兒女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總是提醒自己,嚴厲中要有慈愛,寵溺中要有指引,免得兒女落下什麼心裡陰影。

實際效果如何,李肆真沒辦法評估,看李克載不迭地點頭,手腳頗爲拘謹,他無奈地搖頭,三孃的脾性好像全傳給長女了,這小子完全就是個反面典型。可他拼着受責罰的危險,也要按自己想法辦,對槍炮格外喜愛,終究還是承下了三孃的執倔和興趣。

小荷尖尖初露頭,新一代人也快長成了,光陰如梭啊……

李肆抒發着中年男人的感慨,朝兒子點了點頭,然後被小子綻開的笑容感染了,一手牽四娘,一手牽兒子,上了馬車。

皇帝攜皇子親臨黃埔陸軍學院,還是突擊檢閱,學院教務總長李鬆慎壓力山大。

“別擺儀仗了,我就是來看看新教典的情況。”

李肆拒絕了讓學院全體官兵集合受閱的建議,他是來辦實事的。

“這個……進展很慢,不敢欺瞞陛下,幾乎沒有進展。”

李鬆慎滿額頭是汗,李肆有些不滿,但也沒發作,揮手示意帶路,他要去操演場看看。

如今一國八面開戰,兵員不缺,還因爲第一波擴軍的兵員來自衛軍、地方警備和殖民地軍,已有基本的作戰素質。

但與建國後一直保持在七八萬的精銳陸軍相比,那就差得太遠了,而且主力還要投放在環境複雜的緬甸,跟已有一定近代火器作戰能力的緬甸人對戰,就需要作必要的強化訓練。

將新編師營的基層指揮官拉到黃埔陸軍學院作緊急培訓,這也算是臨陣磨槍,能有一點收穫就算一點。新編師營副尉以上軍官都分批重新回爐,操演場上的數百學員都是這番來歷。

如果依舊是滑膛槍和橫隊戰術,英華陸軍錘鍊了十來年,完全是駕輕就熟,這些學員大多也都是老兵出身,這一套只需要重溫一下也就上手了。

可如今的陸軍正處在變革的門檻上,原因就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使得前裝線膛槍和米尼彈終於成爲可大批量裝備的成熟武器。一般人都認爲,靠着概念就能推廣這種武器,李肆以前也曾這麼以爲,後來卻被一系列問題阻礙,才認識到,技術是技術,工業化是工業化,兩者不是直接對應的。

線膛槍在英華軍中裝備很久了,但只是散兵用,這麼多年用下來,軍隊的評價,如海軍對線膛炮的評價一樣,作爲輔助武器,用來擾亂對方陣型,狙殺對方要員很不錯。但要替代滑膛槍,先不說成本,在可靠性和標準化上要面臨巨大難題。

掛鉛問題,膛線磨損問題,槍管的材料選得準,鍛得好,膛線刻得標準的話,影響不是很大,槍管的壽命也能可靠預測。

但如果選材不當,鍛工誤差大,膛線有偏差,每杆槍的壽命就不一樣,這對指揮官來說是很致命的問題。仗打到一半,才發現部隊的線膛槍有多少廢了膛線,這可是絕大的忌諱。目前英華軍散兵裝備的線膛槍,槍管壽命不過二百來發,而滑膛槍打個上千發,性能依舊穩定,換用鋼造槍管後,滑膛槍幾乎就是傳家寶,線膛槍卻只能用熟鐵,不能用鋼。

更重要的是,考慮到槍管清理的因素,線膛槍的射速比滑膛槍差,而英華的滑膛槍做工精良,精度有一定保證,再配合射速,足以壓制敵人。以步兵火力的射程論,英華周邊的敵人還沒誰能勝過英華,沒有壓力推動軍隊去提高步兵火力的射程。

從另一方面看,官兵都認爲,線膛槍雖然在二三百步還能有相當精度,可這種距離不是一般士兵能射中目標的,意義不大。

現在有了蒸汽機,作槍管的熟鐵材質穩定性大大提高,而鍛造和刻膛工藝也開始標準化,新定型的聖道八年式線膛槍,槍管壽命提升到了五六百發,而且相當穩定,這時候李肆就起了給陸軍全面換裝的心思。

他沒想到,反對的人還不止來自軍隊,佛山製造局也跳了出來,老丈人關鳳生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真要換槍,製造局這麼多年的投資就要化爲烏有。鍛鋼槍管工藝,磨膛工藝,這可是花了無數心血和海量銀子,一步步攀到眼下這種水準。重新退回到熟鐵槍管,對關鳳生來說,更是逆潮流的反動。

軍隊的反對自然是心中沒底,就算線膛槍有一千發壽命,還是比滑膛槍差,射速沒提升,還多了影響因素。軍隊真正希望提升的是射速。後裝底火槍正處在測試階段,即便有法國煉金術士的幫助,底火的穩定性依舊很成問題,但軍隊覺得可以等,等個十年二十年都行,靠滑膛槍足以制霸四方。

仔細分析,李肆不得不承認,一個詞:需求。英華四周的敵人太差勁,滑膛槍加橫隊戰術,外加英華積澱很深的火炮力量,足以形成全面優勢。步兵火力的射程問題,並不是軍隊迫切關心的需求。

如果是在歐洲,作戰各方都有近代工業體系,前裝滑膛槍加米尼彈技術一旦傳播出去,自然就會成爲各方努力的目標,這就有了全面改換步兵火力的需求,這種壓力在英華並不存在。

大家覺得不存在,可李肆卻能看到存在,緬甸之戰,背後就有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如果不以技術優勢壓過去,緬甸之戰的代價應該會很高。而後英華與不列顛人爭奪緬甸,乃至爭奪孟加拉,這種壓力會越來越明顯,越早佔據技術的優勢地位,付出的代價越少。

可惜,阻力卻絆住了李肆的意志,這就是超前於時代的悲哀。甚至他自己也覺得這不是生死攸關的問題,所以並沒花大力氣推動。

圍繞線膛槍,李肆推動軍隊作的變革不大,聖道八年式依舊是散兵裝備,但散兵在部隊裡的比例上升到了四分之一。而且李肆還專門組建了單獨的線膛槍教導營,放到緬甸戰場去進行實戰檢驗。

線膛槍和米尼彈是硬件變革,在作戰方式這個軟件上,英華也正處於變革階段。

憑藉前世身爲軍迷的一點毛皮認識,再對應眼下一國大規模擴軍,訓練不足,難以達到精銳部隊在橫隊戰術上的熟練程度,李肆覺得,陸軍進入縱隊戰術時代的時機來臨了。

過去十來年,英華陸軍都是橫隊戰術,擺出大橫陣,堂堂正正,呆呆愣愣作戰。因爲軍隊規模不大,訓練度能保證,這種戰術運用得十分嫺熟,也積累下了豐富經驗。

但此次大戰的兩個方向,一是西北開闊地,要跟滿清騎兵對陣,一是緬甸熱帶叢林,地勢複雜,兩個戰場,橫陣戰術都存在巨大缺陷,有必要轉變爲靈活性高的縱隊戰術。

這並不是說縱隊戰術的戰鬥力優於橫隊戰術,而是縱隊戰術更適合將那些訓練度不足,規模龐大的部隊組織起來,發揮出戰鬥力,同時也更適應複雜多變的戰場。拿破崙時代,法國步兵之所以能將縱隊戰術發揚光大,就是因爲他們跟周邊國家的職業軍隊相比,兵員素質有很大欠缺。

要在理想的假設環境中對比,橫隊雖然僵硬,卻能最有效地組織火力,最大程度發揮出火力,而要命的問題是,橫隊戰術是一種“精英文化”,需要士兵經過長年不懈的訓練。跟稍稍訓練就能發揮力量的縱隊相比,“技術路線”天生有欠缺。

火槍爲何能替代弓弩,不是威力大射程遠,而是因爲火槍便宜,培養火槍兵也便宜。

縱隊戰術取代橫隊戰術,就是一個“草根戰勝精英”的典型例子,歷史由草根寫成,也就是這麼來的。

可跟線膛槍的推動遇阻一樣,李肆在這方面的變革遭遇了更大障礙。

對英華官兵來說,從入伍、打仗到現在,十多年下來,都是以橫隊戰術爲基礎,教典、戰例和總結,全都圍繞着這一戰術展開,這就是他們的功法。他們靠這功法大殺四方,勝敗心裡都有數,不僅能掌握軍隊,也能掌握戰爭。

現在要他們換一種功法,要將部隊從嚴密編組的橫陣,變成鬆垮垮的縱隊,再根據戰場情況進行變陣展開,這種戰法,他們就覺得天崩了,地裂了,完全找不到方向。

爲什麼後世人都說軍隊是最保守的羣體,不到生死關頭,絕不願放棄固有的傳統?因爲這傳統是被歷史和他們的血肉證明了的,要讓他們變傳統,也得付出血的代價。再高瞻遠矚,再英明神武的偉人,也不可能靠嘴炮就驅散軍隊的這種保守主義。

李肆現在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他要求黃埔陸軍學院編撰縱隊戰術教典,對新編陸軍進行縱隊戰術改革,可一直見不到進展。

“睿智的陛下,讓軍隊喪失嚴密的隊列傳統,紀律和勇氣也要隨之而去……”

看着操演場上,亂糟糟的縱隊展開場景,英華陸軍客卿克林頓很恭敬地吐槽道。英華軍制在聖道八年又有調整,將準備將、正將、上將和大將這四個將軍階級改爲李肆一直想要的准將、少將、中將和上將,少將以上是封號將軍,克林頓被授了准將。

“如果是我們不列顛的軍隊,除非對手各部縱隊能及時而準確地展開,否則靠縱隊是不可能在正面撼動我們不列顛的橫隊。而要完成這樣的訓練,花的力氣還不比訓練橫隊戰術小。”

克林頓尾巴高翹,他出身橫隊戰術傳統深厚的不列顛,對李肆這樣的戰術改革自然很看不慣。

“是啊,朕的大軍,在緬甸就會遇上你們不列顛人,你爲什麼還在這裡呢?朕記得,你的請辭報告朕已經在三天前批准了。”

李肆很不爽,準備把這傢伙趕走。

克林頓馬上換上一副義憤填膺的面孔:“不列顛公司那幫貪婪的商人,就知道在這裡破壞不列顛的整體利益!陛下請放心,我回國後一定促成兩國和平,而那些悍然發動戰爭的敗類,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插手緬甸,跟英華暗中對抗,這不僅影響到了公司裡散商派跟英華在馬六甲的合作,也讓克林頓不得不請辭。但就如散商派領袖波普爾一樣,克林頓是堅定的親英派。

李肆點頭道:“朕也希望,能跟不列顛和平相處,一旦戰事結束,不列顛政府和東印度公司能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卿曾經提議過的軍械貿易,朕也有興趣。”

克林頓大喜,趕緊屈膝行禮。

將克林頓驅走,李肆看着操演場,眉頭緊皺,變革……終究不是一蹴即成的。

“線膛槍打得遠,如果用這種戰法,就能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展開隊形,孩兒覺得,兩項加在一起纔是最好的!”

在一邊看着的李克載忽然冒出來這麼一句,不僅讓李肆呆住,周邊的軍官們也都側目以對。

這不是什麼新論,黃埔陸軍學院在編撰新的教典時就已經提出了這一點,任何稍懂軍事的成人也都能想到,可問題是,大皇子才七歲,就能看得這麼深,誰教的?

“朱娘娘管着的皇室藏書樓裡,也有學院的教典,孩兒有功夫就去看……”

李克載很不習慣成爲衆人焦點,低頭踩腳地小聲道。

“小子不錯,希望你以後能寫出《戰爭論》。”

李肆接着哈哈笑了,阻力歸阻力,只要能向前走,只要能始終握着時代的脈搏,這就夠了,就像自己這個大兒子,細心培養,未來該能成長爲軍學大師。

第1001章 共和與同盟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691章 長江大決戰:老天丟癟十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699章 長江大決戰:沙堤秒崩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209章 我保證我說的是事實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160章 栽贓第二環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379章 戰衡州:神來一筆的人心之戰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九百九十九章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547章 都是被逼的……第254章 狗斷腿,關好門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495章 燒了她!第493章 人心和肉包子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32章 芳草萋萋,待君掬兮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162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轉動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226章 匠之大者爲天下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930章 過河!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747章 窮則變第612章 江南路,民對民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727章 妖孽潛伏第757章 法變之醒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306章 早已料定的結局第670章 雍正的奮鬥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415章 歸途南北異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959章 大燕各飛,太后還憂誰
第1001章 共和與同盟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691章 長江大決戰:老天丟癟十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699章 長江大決戰:沙堤秒崩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209章 我保證我說的是事實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91章 甜蜜的獎勵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160章 栽贓第二環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379章 戰衡州:神來一筆的人心之戰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九百九十九章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547章 都是被逼的……第254章 狗斷腿,關好門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495章 燒了她!第493章 人心和肉包子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32章 芳草萋萋,待君掬兮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162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轉動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226章 匠之大者爲天下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930章 過河!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747章 窮則變第612章 江南路,民對民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727章 妖孽潛伏第757章 法變之醒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306章 早已料定的結局第670章 雍正的奮鬥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415章 歸途南北異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959章 大燕各飛,太后還憂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