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援兵

曹衝拍拍手裡的帛笑了,讚了一聲道:“蔣子通好計謀,就算嚇不往孫權,也讓他疑神疑鬼一般。主簿請下去休息,我隨後照辦,不過你一介文士,就不用冒險回城了,先在我營中呆着。”

主簿感激的拱手施禮,跟着一個虎士下去用飯。而跟着那個虎士一起保護主簿出來的一個漢子卻站在一邊沒有動,用一種好奇而桀傲不馴的眼神偷偷打量着曹衝。曹衝坐下來,一邊口授張鬆寫文,一邊問道:“壯士怎麼稱呼?”

那個漢子拱手道:“小人李維,破虜將軍(李典)帳下衛士。”

曹衝咦了一聲道:“聽說李將軍雖在軍中,卻是儒雅之人,手下侍衛也都是有字的,你怎麼只有名沒有字?若說你不受李將軍看重,爲何這麼重要的事卻獨獨派你前來。”

李維有些尷尬的摸摸頭不好意思的說道:“維不象其他人一樣好讀,只好武藝,所以……無字。”

“呵呵呵……”曹衝聽了不禁輕笑了起來,他打量了一下李維,見他身高八尺,肩寬體壯,虎口外厚厚的一層老繭,滿意的點頭道:“既然你說你武藝不錯,出去在虎士裡面隨便挑一下,能撐過十回合,公子我就爲你取個字,如何?”

李維聽了大喜,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見曹衝肯定的點點頭,他匆匆的施了個禮,歡叫一聲衝出了大帳,典滿連忙跟着出去了,不大功夫。就聽得外面一陣叫好聲伴着乒乒乓乓一陣響,張鬆剛剛將文寫好的時候,李維鼻青眼腫的進來了,欣喜的看着曹衝:“公子。我撐過十招了。”

“哦,是跟誰動地手?”曹衝看着有些狼狽的李維,禁不住笑出聲來。典滿捏着鼻子苦笑着說道:“他什麼人都不挑,出去就問誰的武技最好,結果就挑了正禮,第一次撐了五個回合,第二次撐了九個合回。第三次撐了十一個回合。”

“看不出來你倒是個硬氣的。”曹衝滿意地看着李維。知道許儀的武技在這些虎士中那是屈一指的,他能在許儀的手下撐過十個回合,足以證明他確實武技過人。他想了想道:“天有四維,元元之基也,你就叫元基,如何?”

“元基?”李維沉吟了一下,拱手稱謝:“多謝公子。”

曹衝將寫好的文分成三份,交給三個人帶回合肥城,其中最後一份交給了李維。看着三人離去,他剛要吩咐大軍起程。一個斥侯飛奔而來。趕到曹衝面前稟道:“伏波將軍,東城太守陳登帶三千人馬,沿池河南下,離我軍三十里。”

“哦”曹衝欣喜的和張鬆對視了一眼,連忙問道:“陳伏波現在何處?”

“陳將軍正帶着人馬接近,一個時辰後可與我軍接觸。”

曹衝大喜,撫掌嘆道:“果真是來得好不如來得巧。陳登一來。大事可成。”

孫權見到狼狽不堪的步騭時吃了一驚,當他得知離合肥不到百里地地方出現了一股來歷不明地人時。他有些搞不清究竟是什麼人,居然敢襲擊有幾十個全副武裝的侍衛保護的步騭等人。

“你確信他們是軍中的人?”孫權有些狐疑的又問步騭道。

“肯定是軍中的人。”步騭擦了擦額頭的汗,抹抹臉上的灰塵,想起那一幕還覺得後怕不已:“張文敬武技不差,沒有抵過當頭那個漢子一個回合,餘下的十來人一律是軍中的環長刀,身上地皮甲也極精良,非等閒山賊能有。殺人手法乾淨利落,我們近三十來個侍衛,片刻之間就被斬殺乾淨。”

孫權摸着頜下稀稀疏疏地帶着些許紫色的鬍鬚,盯着步騭看了半天,這才沉吟道:“對方既然摸到離合肥不到百里,而張君卻一點沒有察覺,只怕人數不會多。明天攻城,一定要搶在援軍到之前破城,既然張文敬生死不明,攻城大車也指望不上了,那就強攻。”

第二天孫權就動了強攻,諸軍從土圍中絡繹而出,列陣於合肥城前,董襲攻北門,潘璋攻東門,徐盛攻西門,陳武帶着最精銳的五校兵強攻南門,孫權自帶中軍,居中指揮,同時派出成當、宋定在董襲的背後二十里設警,生怕被突如其來的大軍打董襲一個措手不及。

五萬大軍盡出,將合肥城圍得嚴嚴實實。

劉馥看着城外嚴陣以待的江東士卒沉默不語,只是靜靜的揹着手,看着城下正在準備攻城地士卒。他地長子劉靖全身衣甲,站在他的身後,一聲不吭,手緊按着長柄,密切注意着城下地江東軍的動向。

“伯和,蔣別駕他們都準備好了嗎?”劉馥淡淡的問道,語氣中沒有一絲驚慌的緊張。

“回父親,他們都已經準備停當。”劉靖想了想又道:“其他三門都只有萬人,以千人守之,雖然吃力,尚不至於一攻即破。南門有孫權的中軍兩萬,我們只有兩千人,父親,是不是太冒險了?”

“不是爲父冒險,實乃不得已而爲之。”劉馥嘆了口氣:“城中能戰的也就這五千人了,哪裡還有別人?不過激戰多日,孫權損傷也不少,哪裡還能有五萬人,就算有援兵來,他能湊足四萬人就了不得了。你不用多說,我知道你的想法,只是爲父受朝庭委命,身爲揚州刺史,當此之時,我不守南門,誰守南門?”他說着,轉過身來,嚴厲的看着劉靖。劉靖被他的目光一看,剛想爭辯的話只得咽回腹中,想了想道:“父親身體不佳,就由孩子代父親守城,父親先下去休息片刻。”

劉馥沒有應他,舉起拳頭遮在嘴邊悶咳了兩聲。驀然高呼:“擊鼓”

劉靖衝到城邊,只見城下的江東軍以盾牌兵爲先鋒,護着扛雲梯的士卒,跨過早已填平的護城河。一步步逼近了城牆。城牆上一陣鼓響,弓箭手們撲到城邊,藉着城牆的掩護,拉弓放箭。幾十步地距離轉瞬即至,長箭射在盾牌上,咚咚作響,射在雲梯上。然有聲。射在人體內,卻是一聲聲悶哼和慘叫。不時的有江東士卒倒下,接着就有旁邊的士卒頂替上來,堅決而不懈的向着城牆靠近,度越來越快。

城上地長箭射得越的急了。

陳武站在中軍的指揮樓車上,沉着的揮下了令旗:“強弓手上前壓制城頭弓箭手。”

江東的強弓手快步逼近了城牆,一聲令下,一陣箭雨撲了城頭。強勁的箭羽射進了城牆上的青磚裡,射進了城頭士卒們手中地盾牌裡,射進士卒們破爛地皮甲裡。

“登城”隨着一陣高呼。第一架雲梯靠近了城牆。迅的被豎了起來。接着,兩個江東士卒登上了雲梯,飛的向上攀登。

“下滾石,下擂木。”劉馥用一種熱烈的目光看着下面蜂擁而至的江東軍,怒聲大吼。

城牆上的士卒們大聲呼喝着,將城頭剩餘的滾石擂木翻過城垛。滾石擂木轟然落下,砸斷了雲梯。將爬到中間的江東士卒砸得死肉模糊。從半空中摔下。可是一架雲梯砸斷了,後面又上來兩架。一個士卒被砸死了,跟着後面又擁上來十個。踩着滿地的石塊和血污,奮力向上攀爬。

經過十幾天的激戰,城頭準備地物資所剩本來就不多,就連城中百姓地房屋都拆得所剩無幾,也經不過這種消耗。半個時辰之後,城頭的木石消耗殆盡,江東士卒一見城頭的滾木擂石漸見稀疏,歡呼一聲,越的兇猛,不久,就有江東士卒攻上了城頭。

“殺上去,將那些賊子全部砍死扔下去。”劉馥瞪圓了雙眼,滿臉通紅的對劉靖大吼道。

劉靖應了一聲,帶着幾十個親衛衝着剛衝上城頭的第一批江東士卒就衝了過去,幾十把刀圍着那幾個人一陣亂砍,登時將立足未移的江東士卒砍成碎塊扔下了城樓,接着又馬不停蹄地衝向另一批江東士卒。城頭地士卒見刺史大人的公子都親自上陣殺敵,而刺史大人又一直站在城牆上指揮,一個個殺氣盎然,捨命搏殺,寧死不退,將攻上城頭地江東士卒一個個又硬生生的擠了下去。

整整一個時辰,江東士卒未能佔領城頭,損傷兩千餘人,城頭損失五百餘,雙方的損傷都過了圍城以來的歷次攻城。只是江東軍雖然沒有佔領城牆,但在城牆上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而城上的守軍疲於奔命,體力漸有不支,已經是強弩之末,再也撐不了多長時間了。一見江東軍退了下去,不少士卒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扔下了手中的刀,大口大口的喘着氣。

劉靖喘着粗氣跑到劉馥身邊,帶出去的幾十個侍衛只剩下十來人,個個帶傷,只是臉上的兇悍之氣卻是越的濃郁。

“父親,援兵什麼時候能到?”

劉馥心裡苦笑一聲,將頭轉向了城北的方向。

“將軍,抓到一個奸細,搜到信一封。”胡綜將一片帛遞到孫權面前。孫權接過來看了看,卻沒有看明白,不禁皺起了眉頭問道:“這上面說些什麼?怎麼字句都不通?”

胡綜搖了搖頭道:“綜也不知,看樣子敵軍生怕被我軍抓住,將帛分成了幾封,這只是其中一份而已。只有得到那外幾份帛,拼成完壁,纔可能知道真正的內容。”

孫權的眉頭皺得越的緊了,他死死的盯着帛上那兩個字:“步騎”,半天沒有反應。陸遜在一旁見了,輕聲提醒道:“既然有幾份,自然是從不同方向入城,我們這裡抓到一個,或許別的將軍那裡也有收穫呢,主公何不讓人去問問?”

孫權點點頭,陸遜吩咐了一聲,幾個傳令兵飛奔着出了營。不大功夫,一個傳令兵回來了。手裡拿着一份帛,恭敬的遞到孫權面前。孫權連忙接過來,和手中的帛一拼,臉色立刻變了。

“步騎”後面赫然是“四萬”兩個字。

“步騎四萬?”孫權的太陽穴亂跳。咬着牙拼命忍住要破口大罵的**,攥緊了拳頭,手指甲深深地陷進了掌心。他回頭看了看步騭,步騭臉色煞白,他立刻想起了那晚遇襲的事情。

一個斥侯在營門口跳下馬,疾步飛奔到孫權身前,急急的剎住腳步。連聲說道:“稟將軍。我軍右後方三十里出現東城太守陳登的人馬,人數不明,正快向我軍靠攏。”

“陳登?”孫權地眼角不由得一跳,臉頰的肌肉也不聽控制的抽搐了一下,他咬咬牙轉身喝道:“伯言,你帶三千人,迎上陳登,只需要擋住他一個時辰,一個時辰裡沒人接應你的話,你就護住我軍右冀。向丹陽郡方向撤退。”

陸遜驚呼一聲:“主公不可。就算拿下合肥,我軍又能守住合肥幾時?主公何苦冒此大險。”

“休要多言。”孫權有些惱怒的一揮手,回身大喝道:“來人,披甲,戟來。”

“主公不可。”長史張上前一把死死的抱住孫權:“主公身爲一方之主,豈可任此偏將之責,縱然主公斬將奪旗。可萬一有所損失。江東數十萬將士將何所依之,請主公三思。”

步騭等人也一起上前阻攔。陳武上前雙膝跪倒,痛聲說道:“末將無能,累及主公上陣,此武之罪也,請主公略息雷霆之怒,待武殺上城去,親手斬了李典級,爲主公消心頭之恨。”說着,也不待孫權答應,起身就走,帶着他的二百親衛衝向了合肥城。

“擊鼓,再戰”孫權嘶聲大吼,掙脫了張,轉身奔上鼓臺,奪過鼓手手中地鼓棰,奮力敲響了戰鼓。雄渾地戰鼓聲在血腥的合肥城上空猛然炸響,城上城下的士卒都感到精神一振,不由得都站起身來,握緊了手中的戰刀,向對方看去。江東士卒一見陳武帶着二百親衛向城下飛奔,興奮得齊聲大喝,伴着激昂的鼓聲,重鼓戰意,攻城的擡着雲梯開始向城下奔跑,強弓手們不顧自己的的安全,逼到了離城牆最近的位置,拉開了手中的強弓,向城頭傾泄着箭雨,極力壓制城頭地反擊,掩護已方士卒登城。

“擊鼓”劉馥眼睛都紅了,他拔刀在手,一刀砍在城牆上。城上地大鼓也響了起來,和孫權擊響的大鼓交相呼應,似乎在較量着各自的音量,鼓舞着雙方士卒極力拼殺,一搏生死。

雙方的士兵如兩種相向而行的巨浪,在城牆邊撞擊,撞出一朵朵的血花。前面的浪頭剛剛倒下,後面地浪頭又接踵而至,血跡斑斑地城牆上不多時就又添了一層厚厚的滑膩地血漿。只是殺紅了眼的雙方將士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們只是奮力的將手中的武器捅進對方的身體,用手臂拼命扼住對方的咽喉,哪怕是用牙齒咬下對方的一絲肉。

不死不休。

陳武帶着親衛如一把利刃,飛快的逼近了城牆。他口中銜着長刀,雙手握着雲梯,飛上升,眼看着就要露出城牆,一柄長矛迎面刺來。陳武眼疾手快,左手鬆開雲梯抓住矛柄,用力向後一拉,趁着那個士卒向後掙脫的力量飛身上了城牆,右手抽出口中的長刀,一刀梟。

“殺”陳武左手矛,右手刀,在城牆上向前三步,連斬四人,在身後緊跟上來的侍衛的護衛下,在城牆上立起一個小陣,並不斷前突,將小陣越積越厚。

隨着陳武的上城,守軍的形勢越的惡劣,劉靖帶着人飛撲了過來,拼命擋住勢如瘋虎的陳武,再也無暇顧及其他的地方,城牆上的守軍如搖搖欲墜的大石,眼看着就要被不斷撲上城來的浪頭掀翻。

劉馥看着自己苦心精營多年的合肥城眼看着就要落入敵手,痛苦的捲起了衣袖,對身邊的令旗兵沉聲說道:“升雙兔大旗,向李將軍求援。”說完操起長刀,帶着最後的衛士向陳武殺去。

李典現在也正焦頭爛額,他被兇悍的董襲給死死纏住,脫不了身。董襲在華容城被張虎打了個突襲,又在華容道被曹衝帶着逛了兩天,結果眼看着就要衝上去將曹衝擒下,建一個大功,卻被孫權一紙調令從華容調到了合肥,算起來這一次難得的大仗他居然是寸功未定,實在有些對不起當初他對着吳國太誇下的海口。這次孫權將北門的任務交給了他,又派宋定、成當二將帶着人給他護衛身後,算是相當照顧他了,如果再拿不下北門,他有何面目回營?故而董襲不顧手下衆將的阻攔,親自上陣,帶着親衛多次攻上城樓,要不是李典看準他攻城的位置,安排了重兵攔截,只怕北門早就破了。

儘管如此,董襲還是象個打不死的幽靈,剛剛從這裡被趕下城去,很快就從另一個地方竄了上來。帶着渾身的血跡,舞着血跡斑斑的長刀,鍥而不捨的衝擊着漸見薄弱的守軍。這一次李典無兵可派,只得帶着自己所剩無已的親衛殺了上去。

董襲一見李典親自殺了上來,心中大喜,口中出怪獸一般的“呵呵”叫聲,連劈兩刀,斬倒身邊兩個守軍,邁開大步迎上了李典,迎面就是三刀。

李典舉盾招架,卻敵不過董襲的勇力,被逼得連退兩步,才勉強架住了董襲的攻勢,這一讓就被董襲殺進了包圍圈,緊跟着,各自身後的侍衛也象餓急了的狼一樣廝殺在一起,一個個血紅着眼睛,揮舞着手中的刀盾,直到將眼前的生面孔砍倒爲止。

李典的侍衛人數上佔了劣勢,武技上比起兇悍的董襲侍衛又略差一截,很快就頂不住董襲的攻勢,傷亡慘重。李典本人被董襲死死的纏住,轉眼之間,身上已經捱了三刀,雖然有鐵甲護着,只是皮肉之傷,卻讓他心寒不已。董襲那柄長刀每次甩出來,總要帶上幾滴血珠,這讓李典這個打了十幾年仗的將軍也有些凜然,他不禁想起了侍衛李維。

要是李維在,也許能敵得過這個瘋子。

今天是友瀟灑春爺的生日,謹祝他生日快樂,哈哈哈,又老了一歲。

第22節 問計第30節 逼降第11節 劉表第7節 女衛第4節 風波第1節 羞辱第29節 和親第10節 女婿第10節 女婿第27節 破城第24節 觀望第10節 有德第29節 和親第27節 破城第30節 單挑第40節 成敗第2節 儒法第28節 慘敗第20節 分化第8節 張機第40節 功成第24節 胡商第8節 魯肅第35節 機會第20節 驅虎第23節 孫匡第7節 人選第9節 勸降第35節 狡兔第17節 韋康第27節 來降第13節 同心第29節 飛蝱第36節 謠言第14節 有喜第15節 請辭第8節 洋妞第20節 蒯越第11節 命相第8節 洋妞第36節 生擒第5節 試探第3節 欲擒第1節 坐忘第12節 親敵第18節 折將第12節 殺機第30節 單挑第36節 且蘭第16節 法正第39 血口第26節 鍾繇第11節 命相第13節 同心第17節 亂陣第30節 初啼引子第9節 疑點第39節 樑鵠第14節 交鋒第21節 遼東第32節 挑撥第39節 拜服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39節 反攻第3節 外戚第15節 周瑜第31節 僵局第36節 訛詐第38節 誘餌第7節 文聘第16節 交易第29節 重圍第35節 鬥智第1節 隆中第15節 周瑜第14節 交鋒第20節 驅虎第18節 分化第9節 工商第1節 增援第14節 錦帆第28節 張合第5節 天意第4節 九品第7節 人選第18節 漢紀第3節 比武第6節 進退第6節 青囊第14節 神手第29節 飛蝱第29節 棋子第6節 風氣第9節 勸降第4節 九品第28節 枹罕第22節 及時第4節 風起第37節 託孤
第22節 問計第30節 逼降第11節 劉表第7節 女衛第4節 風波第1節 羞辱第29節 和親第10節 女婿第10節 女婿第27節 破城第24節 觀望第10節 有德第29節 和親第27節 破城第30節 單挑第40節 成敗第2節 儒法第28節 慘敗第20節 分化第8節 張機第40節 功成第24節 胡商第8節 魯肅第35節 機會第20節 驅虎第23節 孫匡第7節 人選第9節 勸降第35節 狡兔第17節 韋康第27節 來降第13節 同心第29節 飛蝱第36節 謠言第14節 有喜第15節 請辭第8節 洋妞第20節 蒯越第11節 命相第8節 洋妞第36節 生擒第5節 試探第3節 欲擒第1節 坐忘第12節 親敵第18節 折將第12節 殺機第30節 單挑第36節 且蘭第16節 法正第39 血口第26節 鍾繇第11節 命相第13節 同心第17節 亂陣第30節 初啼引子第9節 疑點第39節 樑鵠第14節 交鋒第21節 遼東第32節 挑撥第39節 拜服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39節 反攻第3節 外戚第15節 周瑜第31節 僵局第36節 訛詐第38節 誘餌第7節 文聘第16節 交易第29節 重圍第35節 鬥智第1節 隆中第15節 周瑜第14節 交鋒第20節 驅虎第18節 分化第9節 工商第1節 增援第14節 錦帆第28節 張合第5節 天意第4節 九品第7節 人選第18節 漢紀第3節 比武第6節 進退第6節 青囊第14節 神手第29節 飛蝱第29節 棋子第6節 風氣第9節 勸降第4節 九品第28節 枹罕第22節 及時第4節 風起第37節 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