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封賞

“父親向來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劉仲玉既有功,自然會有獎賞。丞相表他爲青州刺史,想來正是此意,不過,我卻以爲青州刺史不適合他。”曹衝想通了,說得也就順暢了。

“此話怎講?”曹操見曹衝說得坦然,一時倒也是興趣十足,他露出笑容,看了一眼荀攸和華歆,饒有趣味的看着曹衝。

“一來劉伯玉非刺史之才,父親因他的功賞他是不錯,但如果他把事情做砸了,卻會讓人覺得父親無識人之明,或者是故意讓劉琮不能勝任,到時候反而誤解了父親的一片好意。”曹衝擺出一副絕對是站在替老爸名譽着想的立場上,振振有詞的說道。

“嗯,有理,那你說應該如何安排?”曹操想了想,也覺得剛纔的安排有些太過明顯。

“荊州雖定,劉備未降,劉琦猶在江夏,聽說最近與江東孫權正眉來眼去,想必沒有歸順朝庭的想法了。劉琦忠厚,素得荊州人心,又是長子……”曹衝見在座的荀攸和華歆都是曹操心腹,也不忌諱這個話題了,侃侃而談:“不少無知之輩還以爲這荊州是私相授受,以爲劉琦當得繼任。劉備外託忠厚之名,必不肯放棄劉琦這個絕佳的招牌,必將奉劉琦爲荊州牧,對抗朝庭。明智之人自然不會上當,但愚夫愚婦也爲數不少,父親不可小覷了劉琦的作用。”

“你的意思是?”曹操沉吟了片刻,也有些爲難的點了點頭,這個問題他開始確實沒太放在心上,如今被曹衝一說,這事情還真是有些麻煩,雖然劉琦的號召力跟朝庭比起來不值一提,但卻總讓人覺得不舒服,萬一那些荊州人還抱着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那還真不是辦。

“劉琦的事倒不可怕,畢竟他雖然爲人仁孝,卻非政治幹才。便如果父親沒有對策,讓劉備藉着這個幌子招搖撞騙,一旦時機成熟,劉琦只怕會莫名其妙的身亡,所以的人心全被劉備順理成章的接收下來。劉備梟雄,外託仁義,內行狡詐,只要有好處,什麼人他都能投靠,無非是想謀一塊立足之地。爲了四千丹陽兵,他能拋棄公孫伯轉投徐恭祖,不久徐恭祖就不明不白的死了。爲了一個江夏,他又有什麼事做不出來?”

荀攸和華歆一聽,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這倉舒公子現在越來越狠了,這種罪名都能給劉備安上?要說事實確實大差不差,可是把這罪名扣到劉備頭上,還真是叫一個狠,你劉備總不能把陶謙從墓裡扒出來給自己辯白。想到上次曹衝所說的封禪,他們不由得苦笑了一聲,這小曹比老曹可毒多了。讓你辯都沒法子辯啊。

曹操一聽曹衝這麼說,卻是老懷大慰,他呵呵一笑說道:“你是想把劉琮擡出來和劉琦打對臺戲嗎?要說起來,還真是不錯,這哥倆倒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公達,子魚,你們看呢。”

你都說好了,他們還能說不好嗎?荀攸和華歆連聲應道:“好計好計。”

“那就這樣,改封劉琮爲諫議大夫,列侯不變,暫時就跟隨大軍駐在荊州,如何?”曹操想了片刻,換了主意說道。荀攸和華歆一聽,這也算是個閒差,只管拿俸祿,沒有實際責任的,至少不會有無妄之災,倒也適合劉琮這個人,便都點頭應是。曹衝也覺得這個是好差事,估計自己那個大姨子也能滿意,自然也不會再說什麼。

議完了劉琮,再議其他人等。說到蒯越等人,曹操皺起了眉頭,久久沒有說話。蒯越現在是襄陽城的大佬,蔡家掌握着水軍,他掌握着步卒,不光是襄陽,整個荊州至少有一半城池的守將與他家有關,對朝庭的威脅實在太大。蒯家又是荊州有名的豪強,良田數百頃,家財萬貫,附民甚多,你要賞他點錢,他根本就不放在眼裡。你要賞他個官,小了他根本不在乎。

除了蒯家之外,還有韓家,韓家家主韓嵩現在是從事中郎,在荊州那也是大名人,家大業大,前些年代劉表到許縣入貢,就不把一般人放在眼裡,如今雖然抱病在家,可誰知道他是真病還是假病,也許是等着朝庭的表示呢,看得上眼,就出來玩玩,看不上眼,咱繼續養病。

另外還有張家,還有劉家,鄧家,龐家,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荀攸想了想說道:“這些人都富有家財,賞錢根本看不在眼中,賞地,荊州人口衆多,只怕也沒多少地可分,看來只有讓他們做官了。”

華歆點頭說道:“公達言之有理,只是這些人在荊州都是一方豪強,這官職小了,只怕對他們來說沒什麼吸引力。”

曹操也有些難辦,他看了一眼曹衝,見曹衝面色平靜,沒有什麼難辦的樣子,便問道:“倉舒,你說應該如何比較妥當?”

曹衝笑道:“二位先生說得都很明白了,好象只有封大官一途,我聽說光祿勳郗公轉成了御史大夫,這九卿之位又出缺了幾個,父親何妨讓他們去侍候天子。這些人,還是讓他們離開荊州的比較好。”

“九卿之位僅次於三公,這……妥當嗎?”華歆聽了,心中不免有些酸意,自己跟着曹公這麼多年,也沒有成爲九卿,沒想到荊州的這些人,只是在劉琮那個笨蛋面前說了幾句,就成了九卿了,真是造化弄人。

“不是還有三公在嘛。”荀攸看着華歆的樣子笑了,“有丞相大人在,九卿讓他們做幾年又何妨。”

曹操聽了也笑了,行,九卿就九卿,只要我還是丞相,兵權還在我的手裡,又有郗慮這個御史大夫,那些九卿也只能在許縣玩玩。倉舒說得有理,不能讓這些人在荊州,有他們在,荊州不好收拾。送他們個九卿,正好換點糧草去打江東,也好給劉璋、孫權看看,投降了好處多啊。

事情就在他們幾個人的說笑中定了下來,至於那個本來應該做決定的天子,這時候還在許縣曬太陽呢。曹衝議完了事,走出昏暗的大廳,舒服的伸了個懶腰,引得許儀和魏延連連笑,牽過馬來出城,曹衝看着魏延笑道:“文長,你是想到軍中去,還是想跟着我,到軍中去的話,我可以保舉你做個校尉,要是跟着我,你只能做個都尉,帶着你手下的這百十號人給我當親衛,還要整天被正禮和子謙他們折磨。”

魏延摸了摸頭盔笑道:“我還是跟着公子,我資歷太淺,就算到了軍中做個校尉,一時半會也沒機會立功,跟着公子機會更多一點,我還想請正禮和子謙多練練我那幫人呢。”

“那好,就這麼定了。你是義陽人?”

“正是,公子要去義陽嗎?”魏延喜道。

“過些天跟我去一趟義陽。”曹衝見魏延喜不自禁,晃了晃手中的馬鞭說道:“你這麼開心幹什麼,等哪一天你做了南陽太守時,衣錦還鄉再高興不遲。一個小都尉也能高興成這樣?”

魏延哈哈大笑:“公子,只要跟着公子,一個南陽太守算什麼,我還想做將軍呢,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用手中的戰刀,掙下大大的軍功。公子不是也說功名只在馬上取嗎。”

曹衝看着這些天來心情越來越好的魏延笑了,自己到了三國,這個名將大概不會被人說腦後有反骨了?至於究竟有多大成就,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自己這隻蝴蝶,雖然還沒有引起風暴,卻是已經改變一些人的命運。三國的歷史,正在悄悄的改變着他的方向。

自己那些宏願能實現嗎?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一切都只有自己活着纔有可能,上次在長阪真要被趙雲一矛給挑了,估計什麼宏願都成了影了。

活着,是第一位的。

…………

數日後,許縣聖旨到,大封荊州有功之臣,蒯越爲光祿勳,義陽韓嵩爲大鴻臚,零陵鄧羲爲侍中,劉先爲尚令,接旨後立刻起程入許見陛下謝恩入職。封列侯者十五人。劉琮爲諫議大夫,封列侯,暫駐荊州。其餘衆人,各有封賞不等。

同時天子下旨,命丞相大人挾戰勝之威,率大軍平定江東。

蒯越等人大喜,他們家大業大,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名有名,現在只剩下仕途還有點吸引力,一下子進入朝庭九卿等高官,對他們來說正中下懷。接到聖旨不久,他們就立刻向曹操表示了感謝,獻上了大批的物資,將自己的子弟託付給曹操,自己帶着人起程到許縣上任。

同時,除江夏外,各郡太守陸續帶着下屬到襄陽拜見丞相大人,接受朝庭號令。

第6節 黃老第37節 惡鬥第30節 女兒第14節 有喜第16節 埋伏第9節 疑點第19節 變計第24節 胡商第32節 雨來第9節 交鋒第3節 擂臺第38節 下套第37節 奇功第23節 關羽第14節 交鋒第5節 搗鬼第38節 納妾第23節 印刷第36節 合圍第33章 叛亂第13節 救援第22節 質子第18節 折將第21節 小勝第38節 斬首第3節 懷春第24節 斷糧第38節 龍陽第31節 搶親第14節 有喜第23節 夜話第40節 意外第31節 搶親第31節 糧草第24節 方案第21節 歸來第31節 搶親第8節 請戰第31節 糧草第35節 狡兔第18節 折將第14節 白骨第24節 觀望第20節 分化第7節 文聘第31節 糧草第34節 斷臂第10節 女婿第20節 分化第21節 歸來第34節 信心第32節 西行第17節 太子第13節 比武第34節 緩兵第2節 儒法第14節 內訌第34節 緩兵第17節 韋康第11節 糧食第24節 緩兵第15節 請辭第12節 親敵第1節 日食第12節 盜版第20節 驅虎第22節 鮮卑第7節 畫眉第18節 折將第1節 狼顧引子第17節 鄧展第19節 劉磐第21節 圍攻第21節 遼東第35節 風起第2節 交易第20節 分化第21節 小勝第8節 請戰第14節 換血第1節 民重第2節 楊沛第34節 質問第32節 西行第16節 埋伏第9節 交鋒第12節 殺機第12節 閻溫第23節 和親第34節 質問第2節 王侯第28節 中計第18節 新政第8節 要案第17節 借力第35節 內憂第16節 荀彧第31節 劉璋第28節 張合
第6節 黃老第37節 惡鬥第30節 女兒第14節 有喜第16節 埋伏第9節 疑點第19節 變計第24節 胡商第32節 雨來第9節 交鋒第3節 擂臺第38節 下套第37節 奇功第23節 關羽第14節 交鋒第5節 搗鬼第38節 納妾第23節 印刷第36節 合圍第33章 叛亂第13節 救援第22節 質子第18節 折將第21節 小勝第38節 斬首第3節 懷春第24節 斷糧第38節 龍陽第31節 搶親第14節 有喜第23節 夜話第40節 意外第31節 搶親第31節 糧草第24節 方案第21節 歸來第31節 搶親第8節 請戰第31節 糧草第35節 狡兔第18節 折將第14節 白骨第24節 觀望第20節 分化第7節 文聘第31節 糧草第34節 斷臂第10節 女婿第20節 分化第21節 歸來第34節 信心第32節 西行第17節 太子第13節 比武第34節 緩兵第2節 儒法第14節 內訌第34節 緩兵第17節 韋康第11節 糧食第24節 緩兵第15節 請辭第12節 親敵第1節 日食第12節 盜版第20節 驅虎第22節 鮮卑第7節 畫眉第18節 折將第1節 狼顧引子第17節 鄧展第19節 劉磐第21節 圍攻第21節 遼東第35節 風起第2節 交易第20節 分化第21節 小勝第8節 請戰第14節 換血第1節 民重第2節 楊沛第34節 質問第32節 西行第16節 埋伏第9節 交鋒第12節 殺機第12節 閻溫第23節 和親第34節 質問第2節 王侯第28節 中計第18節 新政第8節 要案第17節 借力第35節 內憂第16節 荀彧第31節 劉璋第28節 張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