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過河!

“粉墮百花州,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三月的大觀園已冷清許多,不少班子不是在演練新詞新曲,就是在收拾行裝,準備北上。小半月魁星樓裡,飛天藝坊就只有外班繼續演出,唱的都是今世詞曲,跳的也是唐宋古舞。

正是下午茶時分,黃埔江上喧囂之聲涌涌而來,隔音良好的廳堂也難擋住。舞臺下稀疏觀衆並不在意,他們都習慣了,自北伐號令一下,黃埔江上就是這般熱鬧。

觀衆多在低聲議論着風雲激盪的南北大勢,注意力並沒放在這曲舞上,儘管臺上正賣力演出的是外班新秀,花名小燕子,早前以滿宮清唱扮丑角聞名,現在像變了人似的,一臉悽苦哀愁,只能走唐舞宋詞、深閨怨孃的老戲路,靠着《石頭記》的詞曲,漸漸掙了些名氣。

也不是所有人心不在焉,一人坐在角落裡,半眯着眼正細細品着唱腔,手裡揮着一根筷子,像是在調度歌者的旋律。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到最後部分,筷子一僵,這個儒生打扮的年輕人搖頭慨嘆:“是爾不是兒,就不該選旗人唱這詞。”

又一個嗓音響起:“非是音誤,而是你這詞者心誤……”

一個儒衫中年徑直在年輕人身前落坐,口裡還沒停:“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夢阮啊,你這石頭記也要在中原揚名了。你都不知,多少紅衣武夫揣槍上陣,心裡還惦着寶黛之緣。可你在第八十回裡來了這麼一首詩。真要拆了兩人,就連我也要肝腸寸斷。”

年輕人正是曹沾,他苦笑道:“能得人與我共愁,斷腸又何妨。”

仰頭一杯濁酒下腹。似乎這兩年來的苦愁再翻上心胸,曹沾自覺又醉了。

表妹終究是嫁人了,新郎官既不是皇帝,也不是他,在汪朱案上的失意,辜負表妹之心的悔意,兩樁深愁一併纏住了他。讓他對自己憎惡失望到了極點,乾脆埋首書案,一腔鬱血寫就八十回《石頭記》。一邊寫還一邊在大觀園裡與藝伎們唱酬廝混,贏得一個“曹邦彥”的諢號,《石頭記》也廣傳於世。

英華北伐了,華夏要一統了,他全不關心,自年初到現在。八十回之後該怎麼寫,他日日憋着,就是不敢動筆。如來人所說,寶玉和黛玉,到底該得來什麼命運?這一落筆,自己此生怕就再無顧念。

對了,來人……

曹沾清醒了些,趕緊起身作揖道:“吳兵備,此時怎還有空來見我這個廢人?”

來人吳敬梓,他呵呵笑着還禮道:“此時我已不是江蘇兵備道了。”

曹沾皺眉:“難道是……

吳敬梓點頭:“白道隆之事,我也有涉,張廣泗是武人。依令行事,殺戮有功無過,可我是文官。都察院彈劾我處置不密,有失職守,所以……”

丟開自己的愁苦,曹沾頓生義憤:“都察院怎麼也成了舊世風聞鼓譟的碎嘴御史?就只知拉自家人後腿!”

吳敬梓再笑道:“剛交卸兵備道大印。又被徵調爲山東兗沂曹濟道置制使,統領軍政,手下正缺一個兵備道,夢阮,與我一同北上建業吧!”

曹沾呆住,許久後才訥訥道:“我、我已無心仕途……”

吳敬梓斂容沉聲道:“這豈關個人仕途!?我所知的曹夢阮,不是文才斐然的曹邦彥,而是在居延堡與將士一同浴血疆場的曹校尉!我也相信,那個曹夢阮還在,就在你心底裡!繁華錦世裡,你可以作你的曹邦彥,任你自艾自憐,可如今英華北伐,華夏一統,正是上天重布風雲之時,怎能再埋在兒女情長中?曹校尉……出來擔天下一角罷!”

曹沾握着酒杯的手哆嗦起來,此時外面雜聲驟然拔高,漸漸匯聚爲一股沖天浪潮,還有人衝進廳堂喊道:“禁衛第六師開拔了!”

禁衛第六師!?

一瞬間,居延堡的血汗時光又在腦中閃現,捏着自己的遺書卻先戰歿的同僚代去病,教導自己如何克服死亡恐懼,卻已再無恐懼的營指揮楊繼遠,一個個化作自己紙上數字消逝的生命,以及自己在羣龍無首時挺身而出的惶恐,功成時又如脫胎換骨般自新的釋然,樁樁心念那麼清晰,像是就發生在昨日。

“是啊,我曾經還是禁衛第六師的校尉參謀……那個身份所承載的使命,還沒看到終點,今日機會就在眼前,我已失去了表妹,難道還要失去那一個自我?”

原本黯淡的眼瞳裡漸漸顯露光彩,初時迷亂,最終聚爲精芒。曹沾擡頭時,眼中已清澈無比:“曹沾願往!”

舞臺上,一身古唐仕女裝扮的小燕子揮舞彩綾,還在盡職地唱着:“豈是繡絨殘吐,捲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

徐州城東門,眺望三裡外的子房山,三月春光灑下,不高的山頭像是提把,牽起無盡綠意。可這春光與綠意卻沒給大清徐州知府,加江蘇巡撫銜的姚知津帶去丁點生氣,他縮在城垛下,就覺渾身正血液逆流,痠麻苦楚,難以動彈。

好不容易攢夠了力氣,他哆嗦着問部下:“今日已過了幾面旗?”

部下也打着抖答道:“大紅纛一面,大紅麾三面,紅幡四面,鑲紅旌旗十二面,鑲白旌旗……數不過來。”

姚知津一邊扳着指頭,一邊喃喃自語:“那就是過了一個將軍,三個戰兵營,四個輔兵營,十二股民團和……”

別說手指,腳趾加上都數不過來,姚知津煩躁地道:“到底是多少,你就不能給個準數!?”

部下兩眼已經散焦了。欲哭無淚地道:“府尊大人,小人覺得沒必要數了。”

姚知津暴怒,側頭就要喝罵,透過垛眼。一直不敢去看的景象驟然闖入眼角,身上的麻痹之感驟然侵上心房。

車流、人流滾滾而行,各色旗幟招展如雲,向北直抵黃河岸邊【1】,向南延伸至視野極處,將春意盎然的大地分割而開。而城北黃河上,船帆遮天蔽日。與這車馬人流縱橫交錯,動靜相織間,觀者就覺自身渺小如塵。

姚知津心中還存着的一絲抵抗之心,被這洪流瞬間碾爲粉末。

“府尊!該做決斷了!”

“遲恐不及啊!”

“徐州城數萬生靈,就在府尊一念之間啊!”

府通判、銅山知縣等僚屬,甚至師爺都跪下了,齊聲哭求着。

姚知津本是鼓足了決死相抗之心的,他主政徐州多年。可以默許南蠻商賈自由來往,可以無視徐州都統白道隆與南蠻眉來眼去,但徐州是大清所治。這一張皮面他絕不會丟。

當白道隆被殺時,他還滿肚子幸災樂禍,活該!同時他也在凜然中更堅定了死戰之心,因爲他也是旗人。雖然是漢軍旗人,但他可不像英華對待旗人那般,還要分滿漢兩分,他就是大清八旗子弟,他就是大清棟樑。

南蠻北伐消息傳出,徐州副都統帶着兩千旗營倉皇北逃,可他不會逃。短短兩三日。他就以鐵腕手段驅走了全城商賈,只剩下一般民人,以及從北面聚來的團練民勇。大治火藥槍炮,準備跟南蠻大軍決死一戰。

徐州是北上門戶,南蠻北伐,首當其衝。姚知津滿心憧憬着在地獄般慘烈的場景中。自己壯烈殉國的情形,想想自己的節烈即將傳遍天下,他就興奮得渾身發抖。

當南蠻紅衣現身,一面面戰旗在城下飄揚時,姚知津就在想,會有多少?三萬?五萬?十萬?越多越好哇!他姚知津孤城力拒南蠻十萬大軍,青史留名啊!

可這火熱之心在前日就遭當頭棒喝,現身的紅衣就留下了幾百人和幾門炮,懶洋洋朝東門一陣轟擊,城牆上的大小將軍炮不得不全部撤掉。其他的紅衣則徑直北上,壓根不搭理徐州城。

姚知津只能勉強維持着城中人心,至於出城邀擊……別看只有幾百紅衣在對徐州動手,就在東面城外行進的洪流裡隨便分出一股,就能把徐州城給淹了,他確信打開城門時,也就是丟掉城池時。

心驚膽戰地等到昨日,紅衣總該攻城了吧,卻沒料到,等來的卻是這般望不到頭尾的無盡人馬洪流。更想不到的是,這洪流對徐州城置若罔聞,繼續北上過河,滾滾涌向北方。

這是什麼門道?

姚知津百思不得其解,徐州城就像是暴風中的風眼,反而格外平靜,這倒也讓他安然度過了昨日,不至被城中民人淹了。

一面疑惑,一面依舊打起百倍精神,一刻不放鬆地緊守城池。而一天守下來,眼睛也花了,心也被震散了。

何止十萬!這一日經過徐州城的牛馬怕都不下十萬了……

到了今日,洪流依舊無邊無際,論人的話,怕不止二三十萬之數,等見着這洪流的尾巴,總數恐怕不下三五十萬。姚知津心口涼比寒冰。完了,大清真完了,僅僅只是徐州一路,就有三五十萬,傳言南蠻六路北伐,加在一起,二三百萬……這是什麼概念!?旗人總數都沒這麼多!

於是到了今日,姚知津的死戰之心就只剩下一絲了。力抗強敵,不屈而死,這是壯烈,可眼前這是強敵嗎?這是泰山壓頂!他的打算就是螳臂擋車,史書上能留下的就是不自量力的嘲笑而已。

再被僚屬們這一鼓譟,看向城下聚着的無數民人,眼色都很不對勁,姚知津艱辛地吞着唾沫,他很明白,這些僚屬也是被逼着來的,他若還要壓着民人與這洪流爲敵,自己就要先被民人碾碎。

城外城中兩面逼壓,姚知津心中的節氣轟然崩潰,他閉眼拂袖:“罷了……”

鏗鏘一聲,拔出腰間長劍,姚知津面北而拜,橫劍就要自刎。卻被僚屬們一把抱住。

“府尊使不得!”

“明公勿棄一城百姓!”

僚屬們七嘴八舌喊着,師爺更直接道:“徐州一城能得什麼處置,還要府尊向南面朝廷交代啊!”

聽懂了師爺的意思,心中已無堤壩的姚知津驟然恍悟。沒錯沒錯,我是漢軍旗人,我還有可能在南面保得性命,甚至求得富貴。

“開城、請降!”

姚知津滿臉淚痕,中氣十足地呼喝道。

三月七日,被晾了兩日的徐州降了,可在英華史料中。徐州是三月十日光復的,這偏差是怎麼來的呢?

事情是這樣的,姚知津帶着僚屬們剪了辮子,摘了冬帽,光着腦袋,高舉請降白旗出城,在城外子房山下的一座茶鋪裡,拜見了這兩日一直守着他們的那支紅衣小部隊的官長。

“我只奉令壓制徐州。確保大隊行軍安全,無權接受你們的請降。”

一個紅衣騎尉鬱鬱不樂地這麼說着,看起來他對自己這樁差事也很不滿。

“誰有權受降?我也在等着呢。該不會太久,按照遠近原則,估計也是安徽哪府的接收你們。若想得從寬處置,就安生等着,儘量讓城中一切如常。”

騎尉的回答讓姚知津頗覺新鮮,安徽哪府的來接收徐州?這是什麼章程?定得還挺細的。舊時不就是委下官吏,大軍進城,換掉旗號牌匾,清點錢糧薄冊,恩威相加。收撫人心,就這麼改朝換代了麼?

帶着一頭霧水,姚知津回了城,再坐如針氈地當了最後三天大清知府,才終於等來了受降人,這已是後話了。

就在姚知津出城請降的同時。徐州城東北,黃河岸邊,幾艘無桅大平船橫臥河中,以鐵索連起寬大踏板,絡繹不絕的人流如履平地,越過黃河,向北行去。

幾個大紙箱立在鎮遠鏢局北區總管候全腳下,他從箱子裡取出一件鮮紅衣物,展開一看,是件無袖馬甲,胸前背後都繡着一個套在圓圈裡的“鏢”字,另有“鎮遠”兩個大字。

候全套上馬甲,招呼着手下:“把這些紅馬甲分發給各部,叮囑鏢師們穿好了再過河,在北面不穿這個就持槍在外,監察可要當作敵兵處置。”

正說話時,一個驚喜之聲響起:“老二!”

候全擡頭看去,卻是一箇中年紅袍官員,面目與自己酷似,只是全無自己的彪悍之氣,渾身溢着肅正味道,像把尺子似的,他瞪眼大叫:“大哥!”

兩人再異口同聲道:“你怎麼在這!?”

紅袍官員正是候全的大哥候安,十多年前,在江南經手米五娘案時還只是個小小的縣通判,現在已任安徽按察使,而候全退伍後接手了大哥的鏢局份子,現在也是董事之一,更管着整個北方事業。

跟在候安身後的是大隊黑衣紅袖套的兵丁,候全再笑道:“說曹操,曹操就到,大哥,你該就是監察的大頭目吧。”

候安呵呵應道:“在陳相手下辦事,領山東行軍監察使,山東監察都歸我管。”

候全感慨地道:“大哥,二十多年了,咱們終於又在一起,並肩作戰了。”候安深有同感地點頭,當年他們這對兄弟還是湖南大山裡的窮苦孩子,在大清治下當過練勇,在英華治下當過衛軍,早年最值得一提的事就是抓到了嶽超龍,儘管人家是自己南投的。而後兄弟倆先後入了紅衣,轉戰交趾乃至南洋,再各奔前程。繞了一大圈,當英華北伐時,儘管都已不在軍中,卻還是並肩向北了。

“不算紅衣和義勇,安徽一省,抽調的官員、警差就上萬了,再加上你們鏢局的人,隨軍協力商人,還有民團,怕不下十萬……”

候安笑道:“北伐,連軍帶民,總數百萬都不止,怕會有三五百萬之多,這麼一算,我們兄弟倆必然會遇見的。”

候全乍舌:“三五百萬!?乖乖,咱們這北伐還真是傾國而出啊……”

候安掃視候安手下這些鏢師頭目,視線繼續向前方渡橋延伸,南岸還是服色紛雜的人流,上橋後主色調已匯爲一片赤潮,人人披紅。不是紅衣官兵,就是套着紅馬甲的義勇、鏢師乃至民間所組的北伐隨軍團。

林立的旗幟在這條浩蕩赤潮上空飄飛招展,繡着各式軍徽紋章的紅旗是紅衣陸軍,鑲白邊寫着省份編號的紅旗是義勇,紅邊藍旗是官方政務人員,紅邊白旗繡着字號的是鏢局,紅邊青旗是天廟以及民間醫護人員,紅邊藍旗是隨軍商賈協力,紅邊灰旗的是“還鄉團”等民間組織,林林種種,難以概述。

這都是南北事務總署根據事前擬定好的北伐“總體戰”方略,在動員一國時所頒佈的北上編組條令,軍政官民依照這些嚴密細緻的規制,將有史以來最爲龐大的進軍洪流有序地編組起來。以各地警差爲主體的監察照管。不僅是徐州,陝西方向也是這般情景,不僅是陸上,水路上的船帆上也飄揚着各式鮮明號旗。

每一股車馬人流的進軍都有明確方向和目標,有清晰的事務安排,每一類人要做什麼都心裡有底,每一日的行程都有照管有引領,軍隊早已踏上北方大地,而這股緊跟在軍隊後方的洪流,將如甘泉一般涌向北方,將帶着新鮮生氣的甘泉澆灌進乾涸的大地。

“大哥,過河吧!”

候全打斷了兄長的遐思。

候安前瞻後望,滾滾赤潮在眼中奔流着,他意氣風發地道:“我們就是大河啊,是北方馬上要過我們這條大河!”

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581章 咱們都是狗腿子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四十三章 天使與魔鬼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953章 北京破城,滿人求全陵第973章 已知和未知的背叛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997章 獅虎之爭,血肉何處第831章 獅虎黨爭:皇子的疑惑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161章 信什麼是因爲怕什麼第706章 長江大決戰:天塌了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128章 掃地送客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528章 九頭龍的中國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99章 不速之客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283章 誰纔是真正的黃雀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518章 內聖外王,華夏九服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1章 老天爺果然惹不得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32章 芳草萋萋,待君掬兮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1章 老天爺果然惹不得第856章 清宮碎夢:一幕畢又一幕起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813章 東洲記:我們需要這個親戚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518章 內聖外王,華夏九服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1008章 日韓和建州朝鮮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689章 長江大決戰:戰爭買賣
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581章 咱們都是狗腿子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四十三章 天使與魔鬼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953章 北京破城,滿人求全陵第973章 已知和未知的背叛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997章 獅虎之爭,血肉何處第831章 獅虎黨爭:皇子的疑惑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161章 信什麼是因爲怕什麼第706章 長江大決戰:天塌了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128章 掃地送客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528章 九頭龍的中國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99章 不速之客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283章 誰纔是真正的黃雀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518章 內聖外王,華夏九服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1章 老天爺果然惹不得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32章 芳草萋萋,待君掬兮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51章 太平犬的純善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1章 老天爺果然惹不得第856章 清宮碎夢:一幕畢又一幕起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813章 東洲記:我們需要這個親戚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518章 內聖外王,華夏九服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1008章 日韓和建州朝鮮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689章 長江大決戰:戰爭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