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荊州變(完)

劉表的頭七喪祭,註定了無法平靜的進行。

就在弔祭開始後不久,襄陽城裡接連不斷的發生了變故。先是有人在集市鬥毆,接着又有一些民舍走水。後來有人發現,城中發現了不少荊襄悍匪的蹤跡。誰也不清楚,這些悍匪是從何而來,又爲何而來,他們突然出現在襄陽的集市中,街道上,引發了不少激烈衝突。

荊州在過去十餘年裡,基本上還算穩定。

劉表文治荊襄,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荊襄九郡一個平緩的恢復時間。

但是,荊州的地理位置,註定了這是一個複雜而多事的地區。除了要面對巴蜀劉璋、東吳孫權以及許都曹操之外,荊州本身也存在着許多問題。比如,五溪蠻的山民之亂,就是一個劉表始終未能解決的麻煩……除此之外,還有那江匪爲患,肆虐縱橫。江水令荊襄富庶,但也伴生了巨大的隱患。那些盜匪憑藉江水之利,依靠荊襄河道縱橫,上岸爲匪,入江爲民,也是荊州始終無法解決的一大問題。

雖然劉表屢次剿匪,但收效並不是很大……而山民之亂,更是屢禁不止。不僅僅是劉表無法解決,縱觀東漢二百年,也都無法解決這個麻煩。

甚至,連伏波將軍馬援,也只能短暫的平定亂局。

可山民和漢民之間的衝突,從未停止過。劉表對此,也無可奈何,到後來,漸漸的放鬆了對山民的治理。

人言,荊州八大寇。

張武等一些陸上盜匪,被劉備平定。

可是五溪蠻以及一些江上盜匪,卻始終未能平定。

而今,不少悍匪出現在襄陽城裡,給襄陽城帶來了巨大的惶恐。

王威率部前去圍剿,可往往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無法徹底清剿。悍匪們似乎對襄陽非常熟悉,而且布有眼線。往往官軍還未趕到,那些悍匪就立刻散開。運氣好的話,王威能抓到一些小雜魚。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只能充當收拾殘局的角色,而無法徹底將悍匪剿滅平定。

畢竟,襄陽城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州廨附近,以及四座城門。

王威見形勢不妙,襄陽城中的動盪,似乎是有人在幕後刻意爲之,立刻呈報蔡瑁等人,請求支援。

這時候,已無法弄清楚,究竟是誰在幕後指使。

當務之急,是先要令襄陽城穩定下來。待劉表喪祭順利結束之後,劉琮登上荊州之主的位子,再追究也不遲。王威向蔡瑁求援之後,蔡瑁立刻命張允調集城門巡兵,協助王威鎮壓。

與此同時,州廨附近的兵馬和守備,也變得鬆懈不少。

伊籍在一旁看着蔡瑁狼狽的調動兵馬,臉上旋即,露出一抹詭異的笑容。

他趁人不備,悄然走出偏廳,在門外招呼長子伊陽過來。看四下無人,他低聲問道:“東昇,都準備好了嗎?”

“回父親,已準備妥當。”

伊陽顯得有些緊張,話語中帶着一點顫音,輕聲回道:“孩兒已將州廨側門外的兵馬調走,換上了咱們的人馬。只要城門亂起,咱們的人就可以一舉衝進府內,直撲靈堂,將蔡氏一舉拿下。

子龍那邊,也準備妥當。

他在清晨時已帶人離開,在北門集結。

而今,只等父親一聲令下,他就會奪下北門,迎接玄德公入城……父親,可以動手了嗎?”

伊籍的臉上,露出一抹複雜之色。

他很清楚,只要他現在點頭,半世名節怕也就毀了!

哪怕日後他迎奉劉琦返回襄陽,這背主的罵名,卻無法洗刷……可,若不如此,又當如何?

難不成眼睜睜看着蔡氏扶立劉琮繼位,將荊襄九郡拱手讓與曹操?

不可以!

這荊襄九郡,凝聚了劉表一生心血,斷然不能落入旁人之手。伊籍對劉琮沒什麼惡感,甚至認爲,劉琮性格恭良,將來也是一個明主。可問題就在於,劉琮年紀太小,他即位之後,不可避免的要受他的母親蔡夫人影響,到最後只能做一個傀儡,而無法真正的成爲荊州之主。

同時,劉琦年長,又是嫡子。

於情於理,他伊籍支持劉琦,都算不得錯……想到這裡,伊籍一咬牙,用力的點頭,“發出訊號,使子龍動手……玄德公怕已在城外等候多時。”

伊陽拱手,領命而去。

伊籍復又返回偏廳,卻不想他剛一離開,從長廊的拐角處,卻走出兩人。

“德操,你猜的果然不錯。”

龐山民輕聲道:“看樣子,伊機伯果然與劉皇叔勾結一處。”

龐山民的言語之中,帶着濃濃的不屑之意。說起來,他對劉備的感官原本不差,更不要說,龐氏和諸葛亮又有親戚關係。可問題是,龐德公並不認可劉備,似乎更傾向於曹操……準確的說,龐德公支持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朋。再加上龐山民的堂弟龐統龐林兄弟,而今都在曹朋麾下效力。

龐統官拜河西太守,而龐林也因政績卓著,累遷隴西郡長史,漢陽郡丞,兼涼州從事之職。這也使得龐氏一族的身上,有着極爲深重的曹氏烙印。而曹朋在來到南陽郡後,在南陽真理報上,屢次以鹿門學子而自稱,並得到了龐德公的認可。這也使得龐山民心裡,對曹朋更親近一些。自稱門生弟子,也使得鹿門龐氏聲威更加響亮。龐德公雖未承認,但也沒有拒絕。反而在南陽洪災時,連續撰文在南陽真理報上發表,從某種程度上,也算是默認。

聽龐山民的話語,司馬徽不由得笑了。

“德操,你難道就不擔心?”

“擔心什麼?”

司馬徽笑道:“此必孔明之計,倒也算不得出奇。

劉玄德入荊州以來,對荊襄早有窺視。只看劉景升數次試圖招攬,他卻始終未稱臣便可看出端倪。此前積極在南陽發展,卻又突然間放棄宛城,退守樊城,其圖謀必然不小,不足爲奇。”

龐山民冷笑道:“我卻忘了,那孔明乃出自水鏡山莊。”

“山民,孔明雖求學我門下,卻也是你龐氏之親……不過,你放心,這件事並沒有你我想象的那麼簡單。孔明兵行險招,確是一着妙手。然則那蒯異度又豈是等閒?你難道沒有發現,蒯異度至今仍未出現,必然有所安排。依我看,今日景升公的喪祭,怕要有些熱鬧了。”

話音未落,忽聽州廨院牆外,傳來一聲鳴鏑響。

龐山民臉色頓時一變,連忙拉着司馬徽,往偏廳走去……大亂將起,還是先顧好自身爲妙。

且看這雙方,最後究竟是鹿死誰手!

正負責清剿城中悍匪的王威,頓時動容。

果然是有計劃的行事……是誰?他腦海中,驟然浮現出一張極具親和力的面龐,眼中閃過一抹寒意。

“劉備!”

他大叫一聲,連忙招呼身邊親隨:“傳我命令,立刻關閉城門,請德珪調派兵馬,於東門集結……劉備欲謀荊襄,斷然不可使其成事。”

劉備,就駐紮在襄陽城東門外。

一旦他要奪門,必然是在東門發動攻擊。

隨着王威一聲令下,四門兵馬立刻開始行動起來。位於襄陽北門的荊州兵,在接到了命令之後,旋即趕赴東門。如此一來,襄陽北門的兵力,也隨之變得空虛起來。城門緩緩的關閉,引得北門內外,一片騷亂。

“爲什麼不讓我們出去?”

“爲何要關閉城門?”

正要進出襄陽的行人,立刻鬧將起來。

守衛城門的門伯,連忙下令,鎮壓鬧事的百姓。

可他們這一動手,便激起了那些百姓的火氣。許多人大聲呼喊,與門卒發生了激烈的衝突。而在人羣中,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猛然從身旁的馬車上,抄起一杆丈二銀槍,而後從肋下拔劍,斬斷了拴馬的繩索,翻身上馬,便衝進了城門卷洞。只見那丈二銀槍舞動,幻化出萬朵梨花,銀槍吞吐,數名門卒頓時倒在血泊之中。那男子催馬,口中發出一聲暴喝。

“常山趙雲在此,攔我者,死!”

剎那間,人羣中衝出數百人,有的順着城門馳道往城樓上衝,有的則隨着趙雲,衝進了卷洞。

與此同時,北門外也傳來了一連串的鳴鏑聲響。

緊跟着,從遠處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站在城門樓上的荊州兵,舉目順着聲音看去,就見遠處濃煙滾滾,似有千軍萬馬,正朝着襄陽北門逼近。荊州兵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大聲呼喊:“敵襲,有敵襲!”

城門內外,頓時騷亂起來。

城外的百姓往城裡面跑,城裡的百姓,則四散奔逃。

趙雲守住了城門,大槍翻飛,將上前阻攔他的荊州門卒挑於馬前。一邊衝,他一邊大聲呼叫。

就在這時候,卻從卷洞旁邊的門房裡,唰的竄出兩道人影。

那兩人距離趙雲尚有七八步遠,兩支鋼弩,夾帶着撕裂空氣的歷嘯聲,迎面向趙雲飛來……趙雲忙舞槍撥打,崩開了鋼弩。

而兩名軍卒卻不理睬趙雲,反而順勢衝進人羣,朝着那些正在廝殺的白眊兵撲去。兩名軍卒身披軟甲,手持利刃,腳下靈巧萬分。在人羣中騰挪閃躲,利刃吞吐,猶如兩道鬼魅一般。

趙雲嚇了一跳,忙撥轉馬頭,想要追殺對方。

可是,這卷洞的空間實在是太過狹小。跟隨趙雲的那些白眊兵,擁堵在卷洞之中,令趙雲難以施展開來。城外,劉備的兵馬越來越近,兩名門卒,正拼死想要關閉城門。趙雲心中大怒,乾脆放棄了先前那兩個荊州兵,舞槍而上。就在時候,從卷洞門房裡,又衝出一人。

來人一手持刀,一手執盾,眨眼間就到了趙雲跟前。

閃身錯步,躲開了趙雲那鬼魅般的一槍之後,順勢旋身而動,手中盾牌隨着身形的轉動,夾帶着萬鈞之力,呼嘯着橫擊而出。趙雲剛想要撥馬閃躲,那人手中的盾牌,已狠狠砸在馬脖子上。

戰馬希聿聿一聲慘嘶,撲通一聲,就摔倒在地上。

不等趙雲站起身來,來人墊步擰身竄上來,舉刀狠狠劈向趙雲。

口中更傳來一聲長笑:“子龍,朋在此,已恭候多時!”

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205章 下馬威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263章 曹公車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451章 食貨志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61章 龍潭第693章 馬如風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207章 偷營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38章 五禽功第579章 鄧村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63章 割喉禮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732章 噩耗第266章 出招第664章 紈絝女第187章 慘案(二)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186章 慘案(一)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503章 驚怒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一)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3章 火神歌(一)第283章 投名狀第94章 拉幫結派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691章 春潮第560章 張菖蒲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283章 投名狀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234章 夏侯真第700章 定風波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673章 殤(一)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72章 黑眊到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227章 親戚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198章 出兵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670章 序幕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475章 雲動(二)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442章 大場面!!!第592章 兵臨城下
第27章 百鍊鋼刀(二)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117章 悍匪雷緒第205章 下馬威第548章 生死之謎第263章 曹公車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221章 梟雄之姿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555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341章 一篇文章動天下第428章 鳳雛初鳴(三)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451章 食貨志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727章 最後考驗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61章 龍潭第693章 馬如風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17章 誰比誰高貴(四)第207章 偷營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38章 五禽功第579章 鄧村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363章 割喉禮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732章 噩耗第266章 出招第664章 紈絝女第187章 慘案(二)第581章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610章 怎忘記此人第501章 生子當若小曹賊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186章 慘案(一)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513章 大丈夫當如斯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503章 驚怒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一)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3章 火神歌(一)第283章 投名狀第94章 拉幫結派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691章 春潮第560章 張菖蒲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283章 投名狀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234章 夏侯真第700章 定風波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673章 殤(一)第692章 新紮西北王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72章 黑眊到第436章 河西第三彈(二)第227章 親戚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198章 出兵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670章 序幕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475章 雲動(二)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442章 大場面!!!第592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