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師徒

今天一不小心,今天居然寫了一萬字呵呵,不曉得這個月,能否突破一千張月票呢?

若是可以,下個月初,老新會有驚喜奉上。

武威已過“蒼松的城牆,也已經看不見輪廓。

從武威進入金城,張鄰感受到了一種與來時所見,截然不同的感受。武威,處處充滿生機,活力澎湃。相比之下,金城郡則顯得有些荒涼。至於隴西,初入境內,便可以感受到一種大戰過後的荒冷和慘敗。從隴西一路到武威,是一種越來越繁華,越來越熱鬧的感覺,而踏上歸途,感受到的是一種愈發破敗。

也難怪,武威自曹朋攻取,至今已有一年。

經過了一年的休養生息,正漸漸的恢復活力。

特別今年開始,武威開始推行屯田之法,各種扶助農雜的政策出臺,也讓武威郡增添了更多激情。金城郡去歲,並未經歷太多的戰事!不過前期由於爲了支持馬騰,金城郡耗費了大量的錢糧,使得元氣大傷。如今成公英接掌金城郡,也無法大規模推行屯田之法。他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來進行準備和休養生息。

至於隴西郡,則更加不堪。

論能力還人望,趙昂無疑比成公英更強幾分。

但整個建安九年的下半年,脆西郡都被戰火所籠罩。先是馬騰攻打隴西,而後襄武和漳縣的焦灼;臨佻一番惡戰,秋道大捷”乃至於後期,曹朋和涼州韋系人馬的衝突,造成了隴西郡的徹底破敗。按照曹朋估計,隴西若想要恢復元氣,沒有兩年難以成功。原因嘛“非常簡單!人口,人。””接連的戰事,令隴西郡人口銳減。韋端時期的隴西郡,人口約三十餘萬,至隴西大戰結束,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人口已銳減到二十餘萬。其人口數量甚至連河西郡都不如。

如此情況,想要恢復過來,的確是麻煩。

這也是爲什麼張鄰會產生荒涼破敗感受的原因”

十十件材忡十十十材十十件十十材十十忡十十材忡十十十十件中件十十件忡十十忡忡忡十十十材十十十張鄰漸漸的從離開姑臧時的震撼中走出。

但是,他仍有些緊張。

從姑——路行來,經蒼松等縣,時常會出現舉城迎送的場面,令他感到莫名緊張。

不過在緊張的同時,還有一些熱血澎湃。

大丈夫,當如是!

對於曹朋的認識,似乎也隨着這一路下來,深刻了許多。

以前,哪怕是被甘寧俘虜之後,張鄰一直覺得,曹朋徒有虛名。他能闖下偌大名聲,還是他那曹操族侄的身份所致。若沒有曹操那個光環籠罩,估計也就是普通。可現在,張鄰發現他似乎錯了!曹朋能在短短時間裡,令大半個涼州臣服,絕非因爲他是曹操的族侄。這是他的本事,也是他的能力,並非他的出身。

事實上,在長安時,張鄰也覺察到了!

即便是反曹朋最爲激烈的楊卓趙衢等人,也只是惱怒曹朋殺了韋端父子而已。

甚至在離開長安時,楊阜快馬追趕,攔住張鄰。

“俊義見到曹將軍,不可以無禮。”

當時,張鄰還覺得有趣辦你楊義山不是恨不得曹朋死嗎?何故又假惺惺的跑來,爲曹朋說這些好話呢?

現在,他似乎明白了!

楊阜彈劾曹朋,要追究曹朋的罪名,是私誼。

他跟隨韋端已久,算得上是韋端的心腹。

而且,韋端代表着關中士族的利益,而楊卓恰恰是關中士族的一員。但是,從公理而言,楊阜未必就贊成韋端。事實上曹朋佔領武威,拖守河西,對涼州絕對是一件大好事……”他令涼州再無西北之患,可以平穩發展。而且,對於曹朋在西北推行的政策,楊卓也很贊成。

與公義而言,楊卓和曹朋並無深仇大恨。

甚互在某些方面,他們的目標一致,都是爲了關中的未來而着想。

曹朋,你究竟是怎樣的人物?

一個能讓你的敵人,都讚不絕口的人物,又是怎樣的一種人呢?

看着前方的車仗,張鄰陷入了沉思!

曹朋依舊是乘坐馬車,只是在離開姑臧後,白駝兵和飛駝兵,便自動形成了保護。

張鄰的部曲,根本無法靠近曹朋的車仗。

特別是那支白駝兵,清一se的白駱恥,軍卒白衣飄飄,透出一種別樣的韻味。而驂鴕的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味,會使戰馬焦躁不安。即便是飛駝兵,也很少和白鴕兵駐紮一處。飛恥在前,而白駝護佑,行進間極有章法,令張鄰讚歎不已。

曹朋並沒有因爲自己罷官,而忽視了對牙兵的訓練。

相反,這一路上曹朋不斷操演兵馬,讓張鄰大開眼界……”

行軍時,龐德率二百飛鴕在前,充當斥候,探路偵查。而白恥兵則已雁行陣而走,護佑車仗,緩緩推進。一俟出現警兆(曹朋所設計出來的假想敵),飛恥兵便立刻收回,白駝兵組成方陣突前。飛鴕在白鴕兵兩側蓄勢,待曹朋指令發出,立刻分爲兩隊,同時出擊。先以騎射,而後施以大刀長矛,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威力。

шшш¤ тt kΛn¤ c o 張鄰只看得是心曠神怡,到後來,乾脆跑到曹朋跟前懇請,讓他的部曲充當假想敵。

如此一來,枯燥乏味的旅途,變得生動起來。

此時的張鄰,並非那個被諸葛亮忌憚無比的魏國上將。

他的兵法還顯得有些稚嫩,甚至有些天真。勿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列陣迎敵,都帶着明顯的雕琢痕跡。在一次次被擊潰之後,張鄰的兵法也隨之變得靈活起來。

他不再拘泥於兵書上的那些戰法,而是逐漸透露出他的風格。

當車隊抵達涅水時,張鄰已嶄露出一種沉穩氣概,令曹朋也不由得爲之感慨萬千。

真牛人啊!

果然不愧是諸葛亮晚年,最爲忌憚的魏國大將。

他的進步,非常明顯,隱隱透出了大將之風;當然了,龐德的進步也非常大,從最初的猛追猛打,到後期的靈活多變,其兵法特徵,逐漸凸現出來,令人眼前一亮。

每次交錦過後,曹朋都會予以點評。

再張鄰就好像一個好學的學生一樣,聆聽曹朋的教誨。

“今日俊義,略有些慎重了!

戰場之上,千變萬化,絕不會拘泥於兵書上的教條。司馬法,別、武十三篇,尉繚書,的確是前人先賢的智慧結晶。但如果你一味遵循兵法,也就落入下乘。

孫子說:兵者,詭道也!

何爲詭呢?

說穿了,就是一個變化。天地造化,都存有一個變蜘“孫武子寫十三篇的時候,尚是車戰爭鋒之時。而到了尉繚書,秦國已大規模實行騎戰,創出了三錐陣法。時代在發展,兵法也在演變。有道是,萬變不離其宗,你們要抓住的是其根本,而不是按照兵書上所言的那些教命“相比之下,今日令明的表現很是驚豔。雖然你和安平一直處於分兵狀態,可是當白恥兵推進困難時,你集中了騎軍之力,發起衝擊,令俊義所部側翼潰敗,造成了今日之勝,確是一着妙手。”

萬變不離其宗?天地造化,存有變數?

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卻被融合在一起,讓張鄰與龐德,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謹水,濤滴!

正值春汛時,河水激涌。

車隊分成了三隊,白恥兵護着車仗,自成一營,飛駝兵懸於外,警戒周圍。

而張鄰的部曲,則組成一個圓陣,把白恥兵護在中央。

他站在篝火旁邊,遠遠眺望辦曹朋懷抱着曹允,圍着車仗奔跑,逗得曹允咯咯直笑。而步鸞則在車旁,小心翼翼的烹煮食物,郭寰和甄毖笑靨如花,看着曹朋父子,不時發出銀鈴般笑聲。

而白駝兵,忠心耿耿的護在周圍,形容警惕。

此時的曹朋,哪裡是一個征伐天下,威震涼州的曹三篇,分明就好像小孩子一樣,毫無半點形象。

公子,究竟哪一個你,纔是真實的你呢?

別人被抓,莫不是愁眉苦臉。

偏你好像沒事人一樣,逍遙自在……”

反正若放在自己身上,張鄰一定會覺得委屈,甚至會產生不平之想。

但是看曹朋……”

忽然,從遠方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一聲響亮的口哨,飛恥兵立刻上馬,做好了迎敵準備。

而白駝兵則圍成一圈,將曹朋一家人保護其中。反倒是張鄰的八百部曲,顯得有些慌亂。

張鄰搓揉麪頰,苦笑着搖頭。

這,又會是哪一路神仙?

十件十十十十材十十件十十件十十件十十料中件忡十十忡件十十件中材十十中十件十十十十件十十十從武威過來,這一路上張鄰已經經歷了太多這種狀況。

三天前,他們遇到了一支羌騎攔住了去路。爲首的竟然是河淫燒當老羌的小王柯吾。

據說,這柯吾是得燒當老王的叮囑,希望能留曹朋在涼州。

雙方差一點發生衝突,若非曹朋出面,把柯吾好一頓破口大罵,罵的柯吾連個屁都不敢放,乖乖的讓路通行。不過,柯吾還是留下了很多禮物,足足有三輛大車。

離開姑臧時,曹朋一行一共也就是三輛車仗。

可到子惶水,這車仗已經增加到了十餘輛……”

“休要驚慌,看清楚再脫。

看着沉穩的曹朋牙兵,張鄰好一陣的羞傀。

自己這些部曲,可都是許都精銳。可比起人家的私兵,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

不止是裝備上的差別,其他方面,更遠不如他們。

張鄰突然生出一種奇怪的衝動,他不想再去當勞什子校尉,在曹朋手下當一名家將,想來感覺應該不差。

“休要誤會,我是曹彰,特來拜見老師。”

遠來那支騎軍,大約有三百人左右。

爲首是兩個少年,魁梧而壯碩。

當先一騎,胯下馬,一襲長衣,在馬上大聲呼喊。

“飛駝,弓向下。”

龐德一聲沉喝,飛駝兵立刻止住了行進。

曹朋懷抱曹允,詫異的擡頭向外眺望,“子文怎麼跑來了?他不是鎮守張掖,何故來此?”

把曹允交給了步鸞,而後帶着蔡迪,邁步前行。

白恥兵自動分開了一條通路,與此同時,張鄰也反應過來,連忙讓部曲讓開路。

曹彰,那是曹操的長子!

曹昂曹晝死後,稱曹彰長子,絲毫不爲過。

但見曹彰在距離圓陣尚有十餘步的時候,甩蹬下馬。

友他身後,是牛剛緊緊隨行。

曹彰根本就沒有去理睬張鄰的見禮,更沒有去搭理那些部曲。他快步跑上前來,噗通一下子便跪在了曹朋跟前,“老師還家,何故不與黃鬚知曉,莫非老師不當彰爲弟子?”

曹彰這舉動,讓張鄰嚇了一跳。

他知道,曹彰曹衝,都曾在曹朋門下啓蒙。

可說起來,曹朋和曹彰算是一輩人,一直以來,也沒有人真的認爲他們是師徒。

可現在看來“張鄰突然鬆了一口氣。

“將軍,何故如此?”

“我在慶幸。”

“慶幸?”

張鄰苦笑道:“我慶幸這一路過來,我沒有半點失禮之處。否則的話,我回到許都,只怕生不如死。”

那雜隨聽罷,頓時恍然大悟。

他看了一眼遠處曹朋,也不由得暗自感慨。

尼瑪,做囚犯做到曹朋這樣的程度,可謂前無古人了……”

曹朋一把將曹彰拽起來,“子文,你和牛剛不在張掖,跑來這裡又幹什麼?”

“先生今還中原,身邊豈能無弟子相隨。

我和老牛商量了一下,決定和先生一起回去。我已經告知王買將軍,他已命柯吾,出鎮張掖縣城。我和牛剛來的時候,還上書許都,估計這時候,已經過了洛陽。

呵呵,我和老牛決定了,先生去哪裡,我們就去那裡!”

“胡鬧!”

曹朋勃然大怒。

“子文,你爲張掖統兵校尉,怎可擅離職守?

兵者,國之大事。你說不幹就不幹,當這是小孩子的遊戲嗎?簡直就是胡鬧!”

曹朋的怒喝聲,傳到了張鄰耳中。

卻讓張鄰一咧嘴……”

那可是曹操的兒子!

論輩分,你就是曹彰的族兄,居然訓斥起來,好像罵別子一樣,絲毫不留情面。

偏偏,曹彰毫不生氣。

“我不管,反正我已經來了。

先生要趕我走,那絕對不成“我覺得,隨先生還能學到很多東西,難不成先生要把那些學問,都教授給倉舒嗎?先生不能這般偏心,反正我跟定先生了……”

“你……”

曹朋的心裡,陡然間涌起一股暖流。

曹彰話是這麼說,卻讓他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關切之意。

相反,從他殺死韋端到現在,環夫人那邊沒有半點問候傳來。按道理說,環夫人哪怕是改變不了曹操的決意,但至少也該派人慰問一下,告之曹操的處理意見。

可是,連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也讓曹朋心裡,略有些不滿。

反倒是曹彰,聽說自己要被拿回去問罪,舍了一身功名,從張掖千里迢迢追趕過來。看着他那一身風塵僕僕,曹朋要說不感動,那純粹是謊話。曹彰,有一顆赤子之心。這種赤誠,是用任何財富都無法換來。曹朋看着他,忍不住笑了!

“算了,你既然這麼決定,我也不阻攔你。

不過,話說清楚,你捨得離開你那千嬌百媚的小美人?而且回去之後,少不得被主公逼着完婚,到時候你可莫要向我抱怨。這件事,我可是一點都幫不得你。”

“那……”我就待在茶陽。”

曹朋啞然失笑,“算你!”

說着,他拉着曹彰的胳膊,又叫上了牛剛。

“正好,小鸞烹好晚飯,正好填飽肚子”今日早些歇息,明日咱們還要趕路。“!~!

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338章 五禽功第253章 葛仙翁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365章 周良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660章 荊南(一)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398章 亂(三)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10章 雛鳥初啼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162章 班春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90章 誰是誰非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175章 遙想當年,羽扇綸巾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232章 抉擇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694章 趙娘子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58章 陸渾山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396章 亂(一)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21章 龐德公第61章 龍潭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242章 虎豹騎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470章 馬文鷺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299章 斬顏良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55章 交易第188章 慘案(三)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240章 生擒第11章 我有凌雲志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28章 搏命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279章 李中郎第116章 陳登?薛州!
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338章 五禽功第253章 葛仙翁第726章 曹操稱帝第529章 臥龍吟(下)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48章 宛城之高丘亭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625章 荊州兵(一)第365章 周良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660章 荊南(一)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731章 位極人臣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483章 涼州大決戰(二)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398章 亂(三)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10章 雛鳥初啼第444章 糉子美人(二)第516章 紅顏知己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162章 班春第558章 南陽太守第90章 誰是誰非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175章 遙想當年,羽扇綸巾第628章 荊州變(四)第505章 願爲馬前卒第232章 抉擇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694章 趙娘子第191章 莫欺少年窮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49章 大地震之商屯(二)第106章 三喜臨門(一)第246章 青梅煮酒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258章 陸渾山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396章 亂(一)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21章 龐德公第61章 龍潭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242章 虎豹騎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630章 初戰子龍第470章 馬文鷺第678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707章 建安十五年(續)第299章 斬顏良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55章 交易第188章 慘案(三)第328章 漢家顏面第367章 匈奴,匈奴(二)第425章 戰雲亂起第240章 生擒第11章 我有凌雲志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28章 搏命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279章 李中郎第116章 陳登?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