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酒宴疑雲

“阿福,我要回去了。”

“……”

奉車侯府的後花園中,白雪皚皚。

一陣風拂過,捲起雪晶飛揚。呂藍依偎在曹朋的懷裡,陪着他欣賞這滿園的雪景,突然悽悽而言。

曹朋,一振。

環在呂藍腰間的手臂,下意識收攏。

片刻後,他輕聲道:“真要走嗎?”

“我的根,終究在呂漢。

母親和小娘也需我照拂。而今朝廷已接納我等歸附,開春就將與高句麗開戰。這個時候,我必須回去。否則呂漢必軍心不穩……阿福,什麼時候去南陽?聽說那邊的情況,很糟糕。”

曹朋一笑,“更糟糕的事情我都經歷過,區區南陽,不足爲慮。”

說話間,他伸手攙扶起呂藍,正色道:“但有件事情,你必須要應下。回到呂漢,不可以再似早先那般,親自上陣搏殺。而今周大叔在東陵島正組建水軍,想來以後聯絡也能方便一些。

對了,最好能儘快在沿海尋找一優良港灣,以方便船隻停靠。我已命人通知徐州九大行首,讓他們派人前往渤海,與你們接洽。有些東西,與其通過朝廷,倒不如通過這些個商蠹子來解決。而今我雖然已不在海西,他們對我也不似當年那般恭敬。可只要有利益,他們必然會參與。這幫商蠹子,可以用,卻不可以信。至於這其中的分寸,你可一定要把握好。”

“嗯!”

呂藍垂下頭,修長白皙的頸子,劃出一道柔美的弧線。

曹朋心裡陡然生出不捨,下意識把呂藍緊緊的擁在懷中……來許都已近一月,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漸漸深厚。

本就有一定的基礎,當年曹朋在海西時,雖說並沒有太過刻意,但下邳冒死將呂藍一家救走,還有那海上的送別,都使得呂藍魂牽夢繞。只是,勿論是她還是他,都很清楚,而今還不是在一起的時候。若想長相廝守,還需忍耐。可這分別之苦,相思之苦,終究令人難過。

曹朋輕輕揉了揉呂藍的頭,道了聲,“外面冷,且回屋吧。”

呂藍,順從的和他一起返回屋中。

男女之間,其實也就是隔了層紙。

特別是當郎有情,妾有意的時候,一切自當水到渠成。

呂藍在抵達許都後不久,便與曹朋有了肌膚之親。原本按照曹朋的想法,不想讓她再離開。

可是呂藍卻還是堅持着,要返回歸漢城。

這女子,一旦執拗起來,誰也勸說不得。哪怕是曹朋哀求,也沒能改變呂藍的決心。畢竟,曹朋雖是她的愛人,可她的母親,小娘還有朋友,都在呂漢。這些年來,高順曹性忠心耿耿的輔佐着她一家人,打下而今呂漢基業。更不要說,那些跟隨呂家遠赴呂漢的將士……呂藍柔弱的肩膀上,卻承擔着巨大的壓力。

她不僅僅是一個弱女子,更是整個呂漢國的希望,大名鼎鼎的呂氏女虎。

曹朋無法改變她,也從沒有想過,要去改變她……既然,她已經有了決意,那就只有支持。

所以,曹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接連發出信函。給東陵島的周倉,給下邳的九大行會,給河西的蘇雙等人……他要盡一切力量,來支持呂漢,分擔呂藍的壓力。對此,呂藍並沒有拒絕,而是默默的感受着,情郎對她的關懷和體貼。

呂氏漢國正式歸附中原,也預示着,呂藍在許都的日子,不會太久了。

在舉行祭天封禪大典之後,呂藍也將要返回呂漢。

曹朋知道,呂漢雖然在三韓站穩腳跟,但是呂藍身邊可用之人,卻不是太多。一直以來,她幾乎就是依靠着高順和曹性來打天下,身邊連個可用的謀臣都沒有。高句麗不同於百濟和馬韓。歷史上,隋煬帝發兵百萬,三徵高句麗未得成功;而唐太宗也曾多次征伐,損兵折將,最終才大獲全勝。而今的高句麗,雖然遠非三百年後的那個高句麗可比。但畢竟佔居了大半個朝鮮半島,實力雄厚。高順和曹性,年紀都漸漸大了,總不可能一直靠着他們。

而且呂漢而今的形式,和當初初至三韓又不一樣。

那時候,呂漢和新羅之間還算是友好。可現在,呂藍拒絕了新羅國主的求婚,更與新羅刀兵相向。如此一來,呂漢在牽制高句麗的同時,還要面對着新羅國的夾擊,壓力必然大增。

所以,曹朋思來想去,命人前往滎陽,將龐明和王雙二人找來。

龐德,他要帶去南陽郡,一時間抽調不出。

但龐明和王雙,卻可以隨同呂藍前往三韓相助……龐明和王雙都是驍勇善戰之人,特別是王雙,跟隨曹朋已久,忠心耿耿,可以託付重任。

此二人前去,也能緩解一下呂藍的人才危機。

只是這武將好找,謀臣難尋。

想要爲呂藍找一個可以出謀劃策的謀臣,着實不太容易。

本來,曹朋準備過些年,等張遼當上了渡遼中郎將之後,讓李儒前往三韓。可目前看來,恐怕一時間難以成行。李儒在年中,已秘密前往成都,親自主持那個金融戰略,也抽不出手。

至於其他人……曹朋死來想去,也未能想出一個合適的謀臣人選。

這個時間段,三國時期的謀臣要麼已經名花有主,要麼就是剛出生。亦或者是在敵對的陣營裡,想要發掘,並非一樁易事。而且,謀臣和武將有很大不同。武將可以四方飄零,但謀臣,大都是出身望族,其鄉土之情和家族的歸附感很強。讓他們飄零海外,的確有些困難。

所以,這謀臣的人選,就有很大的侷限性。

首先他不可能是名士,也不能是望族出身……其次,他在中原已找不到其他的出路。若有真才實學,當然是首選留在中原,誰又願意遠赴海外,去那蠻荒之所?

單只是這兩點,就使得曹朋可以選擇的範圍大大縮小。

寒士,有真才實學,又難在中原立足。

曹朋一時間,還真想不出有什麼人,符合這些條件。

“阿福,你莫着急。

這種事可遇而不可求,也許是機緣未至吧。若機緣到了,自然就會出現人選,你又何必揪心?”

是啊,機緣未至。

龐明和王雙兩人已經同意前往呂漢。

王雙那邊非常容易,他是曹朋的家臣,一切以曹朋馬首是瞻。基本上,曹朋說什麼,他就會去做什麼,不必太費口舌。再加上王雙也知道,自己武藝雖好,可是想要在中原出人頭地,實在是太過困難。中原人才濟濟,單單是曹朋帳下,就有許多能人。他若是留在中原,想得到機會實在是太難了……特別是那些世家達官貴人,心思太多,實在不太好揣測。

想當初,曹朋讓他回到許都,保護曹衝。

結果環夫人扭頭就把他趕回曹府……曹朋此去南陽,雖說會有大把機會。可是對王雙而言,同樣也難以出頭。

若是到呂漢,那至少是一箇中郎將的官職。哪怕這個中郎將,和朝廷的中郎將有很大差別,但至少有很多機會。再者說了,看起來公子和呂漢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爲呂漢效力,不也是爲公子效力?說不定將來還有機會返回中原,到時候可以得到更多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龐明……曹朋認認真真的召見了龐明,也沒有任何隱瞞,甚至將呂藍找過來。

“這是呂氏漢國國主,安平,我需要你幫我走一趟呂氏漢國,輔佐玲綺一家,對抗高句麗。

當然,此權宜之計。

主公即將對遼東用兵,玲綺到時候將擔負牽制高句麗的責任,需上將方可擔當。

你可願代我一行?”

龐明在三思之後,答應下來。

他雖然受曹朋重用,但他很清楚,此去南陽,他很難得到獨領一軍的機會。南陽郡的情況和西北不同,曹朋必然受到許多牽制。且不說而今駐守南陽郡的魏延,即便是前些時候趕赴南陽的典滿許儀二人,也都有着極其深厚的背景。在這種情況下,他又如何能獨領一軍?

相反,若是到了呂漢,他可以得到大把的機會。

用曹朋的話說,那就是一箇中郎將,輕而易舉……大丈夫當揚威於海外,建立功業。而今,他有了這麼一個機會,而且他又不是徹底脫離中原。

龐明願意前往呂漢,令曹朋自然萬分高興。

他讓人從許都城外的田莊裡,挑選出六百健卒,隨同龐明王雙二人,一同出發。不過,龐明和王雙兩個人要提前離開,先悄悄趕赴渤海郡,找到張遼之後,通過張遼的關係藏起來。等到呂漢使團抵達渤海之時,龐明等人在隨同前往。有此二人到呂漢,至少能令呂氏多一些保障。

曹朋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高順,高順自然萬分高興。

他年紀確實大了!

再徵殺個十年,二十年,恐怕就無法繼續征戰。

如果他無法繼續征戰,何人可以代替?龐明和王雙的出現,無疑令高順的壓力,大大緩解。

只是謀主的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決。

連曹朋自己,都面臨同樣的麻煩,又如何幫助呂藍?

如果之前曹朋沒有招攬到杜畿,那說不定可以向呂藍推薦杜畿前往。可是現在……估計杜畿未必同意。

盧毓就更不要說了,大名鼎鼎盧中郎之子,就算曹朋沒有招攬,也會有其他人招攬。怎可能會離開中原,前往三韓;鄧芝,也不可能!同樣是心高氣傲之人,斷然不會去呂漢效力。

麻煩,着實麻煩!

曹朋拍着額頭,卻想不出一個合適人選。

雖說呂藍告訴他,不必太費心思。

可曹朋還是希望能夠爲呂藍,分擔一些壓力……也許,真的是機緣未至?

建安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漢帝命尚書令荀彧,率文武大臣前往嵩山,代祭天封禪。

而後,他在皇城接見了高順,並正式承認,呂氏漢國在三韓的地位。

漢帝本打算趁此機會,能夠和呂氏漢國交流一下。可是卻被曹操阻止。當晚,曹操在司空府設宴,招待高順等人。

曹朋作爲大鴻臚譯官丞,在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出席。

入夜,司空府中張燈結綵,無比熱鬧。

文武百官,除卻荀彧帶走前去嵩山封禪的官員之外,其他官員,大都出席了酒宴。

曹操非常高興,經過一番波折,終於完成了呂氏漢國歸附的事情。

這也算是開疆擴土吧!

曹操在酒席宴上,更是連連勸酒。

高順這時候,也破了戒,連飲了數爵……“高司馬,沒想到咱們有朝一日,竟能同坐一席,實在是令人感慨。”

高順則說:“全賴司空之關照,小國此次才得以順利歸附。我等飄零海外,思家鄉久矣。而今能重回中原,已是三生之幸。司空,過往恩怨,順待鄙國國主願與司空一筆勾銷。從此之後,只有三韓呂漢,再無虓虎呂氏。”

曹操一怔,旋即大笑,“不錯,一筆勾銷。“高順這番話,無疑表明了他們的態度。

當年曹操和呂布之間的恩怨,從此不會再計較。我呂氏一族,願永駐三韓,尊宗屬之禮制。

曹操也算是放下了一樁心事。

“昔年溫侯風采,我今仍記憶猶新。

說起來,我與溫侯也曾結交,只可惜造化弄人,到頭來……今見故人之後,能揚威於域外,我心甚慰,我心甚慰。來,高司馬,咱們共飲一爵。”

兩人又飲了一杯酒,相視而笑。

曹朋在一旁,默默的觀瞧。

心裡也在暗自感慨,這世事當真無常。

突然,從外面走進來一行婢女,手捧酒壺,上前斟酒。

曹朋本也沒有太過留意,只是大眼一掃。卻不想,他這一掃,眼中突然閃過一抹冷芒。

高順和曹操笑着,舉杯正要吃下,曹朋卻突然大吼一聲,“高司馬,且慢。”

高順一怔,愕然向曹朋看去。而曹操則眉頭一蹙,看着曹朋問道:“友學,何故上前阻止。”

曹朋卻沒有理睬,手指一名女婢,厲聲道:“你,過來。”

“公子,有何吩咐?”

曹朋回身,與曹操和高順躬身一禮,“請主公與高司馬恕罪。”

而後,他上前一把攫住那美婢的手臂,從她手中搶過了酒壺,放在鼻子下聞了聞,而後森然笑道:“姑娘,煩你將此酒飲下。”

那美婢臉色,頓時大變!

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78章 初會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377章 獅虎獸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53章 嚴黃會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72章 黑眊到第474章 雲動(一)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234章 夏侯真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553章 死士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260章 學做人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655章 野望(二)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274章 案中案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373章 尋釁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42章 虎豹騎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253章 葛仙翁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52章 夏侯蘭(二)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253章 葛仙翁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3章 我欲剛強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7章 鯤鵬定有乘風日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228章 搏命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279章 李中郎第207章 偷營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
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78章 初會第316章 延津大撤退(十)第359章 念天地之悠悠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377章 獅虎獸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653章 嚴黃會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482章 世界有多大?第272章 黑眊到第474章 雲動(一)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234章 夏侯真第282章 李文成初獻策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1章 下輩子別做英雄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458章 涼州亂(六)第26章 拳名太極(一)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553章 死士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584章 南陽之爭第一彈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260章 學做人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64章 臨危受命第655章 野望(二)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274章 案中案第443章 糉子美人(一)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127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424章 前所未有之強硬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373章 尋釁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42章 虎豹騎第386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水集第253章 葛仙翁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422章 天軍威武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52章 夏侯蘭(二)第550章 時也,命也!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663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253章 葛仙翁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504章 涼州好大雪第3章 我欲剛強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二)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594章 一槍三劍箭第7章 鯤鵬定有乘風日第649章 負荊請罪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228章 搏命第59章 人生大快事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716章 遼東亂(中)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491章 涼州大決戰(十)第431章 鳳鳴灘大捷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279章 李中郎第207章 偷營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