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混亂之始

()????()周瑜病了!

當魯肅趕往舒縣,見到周瑜的時候,顯然被眼前的景象嚇住了!這纔多長時間,周瑜就變得形銷骨立,宛如變了一個人。昔日的美周郎已不復存在,躺在榻上的周瑜,死氣沉沉,絲毫看不出當年那種靈『性』。

“子敬,你來了!”

周瑜昏昏沉沉,卻還認得魯肅。

他苦澀笑道:“可是主公派你前來,去我『性』命嗎?”

“公瑾,你此話從何說起?”

“主公抓了公苗,又趕走了程黃兩位老將軍,而今不就剩下我一人尚在嗎?”

魯肅連忙走上前,在牀邊坐下。

“公瑾想的多了……主公他……只是聽說公瑾患病,所以讓我前來探望。”

周瑜笑了笑,卻未再贅言。

魯肅坐在一旁,突然間不知該說些什麼。

曾幾何時,他與周瑜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卻未曾想,兩人有朝一日,會面對面不知如何啓口。良久,魯肅嘆了口氣,站起身來勸慰道:“公瑾莫想太多,還是好好將養身子。他日主公……必然會復起公瑾,這江東八郡,若無公瑾,終究是有些不足。至於公苗,我會盡力勸說。”

江東本六郡。

但因桂陽和長沙兩郡,故而稱之爲八郡。

周瑜似乎不想在說什麼,把眼睛一閉。

“嫂嫂,若有什麼需要幫助,請與我知,肅必不推辭。”

魯肅知道,周瑜不想再說話。於是起身告辭……臨走時,他對小喬說道,而小喬夫人,卻是一副冷漠模樣。

“子敬!”

“啊?”

就在魯肅要出門的時候,忽聽周瑜喚他。

“若我有朝一日,我真個出事,煩請子敬你多費心,代我照拂家小……請把她們,送往富春,請程、黃兩位老將軍代爲照拂……他日如果你有機會見到嫂嫂和小紹,請代我道歉。當年之事,瑜出於公心,絕無半點私情。那幾年之所以疏於走動,也非是因爲周瑜涼薄,實爲她母子考慮。

若她們能夠原諒更好,若不肯原諒,就隨她去吧……”

周瑜說完,復又閉上了眼睛。

小喬夫人眼睛哭得紅腫,送魯肅走出家門。

“嫂嫂放心,待我回去,必請名醫前來爲公瑾診治。至於公苗的事情,我自會勸說主公。請公瑾好生將養,這江東,而今還卻不得他周公瑾啊。”

小喬夫人強笑一聲,點點頭,答應下來。

魯肅星夜立刻舒縣,趕赴建康。

此時的孫權,已經完全『亂』了方寸。

特別是程普黃蓋兩人離去,對於孫權的打擊,無比巨大。當年孫堅留下三位老臣,只剩下韓當一個。但是與程普黃蓋相比,韓當不論是在德行還是能力,明顯有些不足。兩位老將掛印離去,使得江東人心惶惶。

孫權一面努力的穩定局面,同時又承受着巨大壓力!

曹魏聲勢愈來愈大,而曹魏水軍,也在不斷擴張……甘寧坐鎮三江口,數次和江東水軍交鋒。從最初處於下風,到而今已隱隱可以抗衡……至於東陵島水軍,也在不斷強大。魯肅雖然幾次想要攻擊東陵島,但結果卻不容樂觀。幾次交鋒,也都是不相伯仲。廣陵太守龐德,與周倉配合天衣無縫,令魯肅幾次試探,無功而返。同時,東陵島海軍則幾次在沿海地區出擊,威脅江東海域,令江東沿海百姓,更人心惶惶。

如此情況下,孫權不得不實行堅壁清野政策。

下令吳郡、會稽等地沿海百姓後撤,以免遭遇曹軍攻擊……好在,到目前爲止,曹魏尚沒有太大動作。

魯肅回到建康,力勸孫權。

加之程普黃蓋離去,也使得孫權產生了猶豫。

權衡下,他最終決定,釋放賀齊。但罷去賀齊會稽太守之位,不復錄用。

同時命人對賀齊嚴加看管。

如此,也就等同於是把賀齊,給軟禁了起來。

雖然沒有達到目的,可總算是保住了賀齊的『性』命。魯肅和諸葛瑾,不禁如釋重負。兩人商議一番,決意在適當機會時,再勸說孫權,復起賀齊。

而今孫權正處於盛怒,要想勸說他改變主意,並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

“子敬,你何時返回丹陽?”

在諸葛瑾府中花園裡,魯肅和諸葛瑾相對而坐。

魯肅道:“廣陵龐德,最近時常襲擾丹徒,頗令人頭疼。

他有東陵島周倉配合,有舟船之利,已不復當初,我等佔居水上優勢之時。

特別是那些巨高海船,體型巨大。

雖然不甚靈活,但是作爲接應掩護,卻極爲適合……子明幾次出擊,都爲討得便宜。我這次回來還有一件事,便是請大王打造巨型舟船,以免將來在海上吃虧。大王已經開始考慮此事,準備在會稽置鎮海縣,修造船塢,打造海船。若海船製造成功,我江東水軍便可以直『逼』東陵島,牽制曹魏水軍。”

魯肅,說的是信心滿滿。

但諸葛瑾,卻憂慮重重……

曹『操』打造東陵島水軍,徵調能工巧匠,耗費錢糧無數,整整用了近八年時間,纔算是打造出而今東陵島水軍。江東一開始只注重於大江之上,打造出來的舟船偏小,根本沒有製造巨型海船的經驗。就算現在開始轉移側重,沒幾年光景,恐怕也難成功……更不要說,這海上作戰和江上作戰完全不同。曹魏而今是財大氣粗,能消耗的起!江東,能撐得住嗎?

可是看魯肅那般自信,諸葛瑾也不好開口勸說。

兩人坐在花園中長吁短嘆,討論着而今天下大勢……

忽然間,有家臣慌慌張張跑進來,在諸葛瑾面前躬身說道:“啓稟將軍,大事不好。”

“怎麼了?”

“剛接到消息,周都督,周都督他在兩天前,歸天了!”

“什麼?”

魯肅和諸葛瑾同時站起身來。

“周都督歸天了,有當地官員前來報訊,確認此事。”

魯肅諸葛瑾二人,不由得面面相覷。

周瑜,死了?

周瑜竟然就這麼死了……

兩人相視許久,不由得苦澀而笑:周瑜這一死,只怕江東,將更加混『亂』!

興隆二年,正月。

返回長安已經有大半年了,曹朋始終未有任何任命。

雖然拜驃騎大將軍,卻是一個虛職,沒有半點權力。許多人,都在爲曹朋不平!但曹『操』威名尚在,無人敢出面反對。而曹『操』呢?就好像忘記了曹朋這個人一樣,也從未詢問過,也沒有派人,到新武侯府慰問。

倒是卞夫人,時常派人送些小禮物,表示關心。

曹朋也予以回禮,而後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似得,該玩樂玩樂,該如何如何……他出巨資,在終南山、隴西、南陽三地開設了三座書院,招攬學子就讀。書院的門檻也很低,面向整個社會,並不收取半點費用。

這也讓許多人感到吃驚!

還有人上奏曹『操』,不想曹『操』卻說:“找點事情做也好,總勝似一些人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只知道與一幫子無行之人唱和。友學這傢伙,倒是會消遣。文若有空時,去問問那小子,可需要幫忙?若不過分,就給些方便。”

這一番話,卻是包含了各種深意。

遊手好閒,不務正業……說的是曹植。

近來朝堂上有不少聲音,說曹植才情卓絕,比曹彰更適合繼承皇位。曹『操』用這樣一個態度,表明他不會更換太子。曹植才學雖好,但過於散漫。

而另一方面,則是警告一些人。

不要試圖去找曹朋的麻煩!

朕罷他官職,幽禁他都可以,但是你們不可以……

荀彧旋即答應,並在隨後,發出了勸學令,算是表明了官方態度!

曹朋,卻沒有上書道謝。

閒暇時和法正諸葛亮在家中下棋烹茶,逗逗孩子,陪着妻兒四處遊玩。

或者便領着他那些近衛,在長安周圍遊獵。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轉眼間,曹朋已過而立之年……

興隆二年初,曹『操』下詔,罷鄧稷幷州大都督職務,同時改廷尉爲大理寺卿,拜鄧稷爲大理寺卿,召還長安。這一道政令發出,頓時引起了無數抗議。鄧稷是個身有殘疾的人,以前在外做官還好,如果要返還京師,入主中樞,而且是九卿之一的大理寺卿,卻召來許多人反對。

東漢以來,任用職官,除能力德行之外,還要有姿容。

你讓個殘疾人來出任九卿之一……更不要說,經過曹『操』重置後的大理寺卿,比之原先廷尉,權力更大。許多人都盯着大理寺卿的位子,你如今卻把這個職務交給了鄧稷?這要是傳揚出去,豈不是要被人笑話死?

換個人,真心承受不住!

可曹『操』是誰?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一個極其自我,又極其強硬的人。

他何曾在意過別人的想法?事實上,從他迎奉漢帝,奉天子以令諸侯,便爭議不斷。可每一次,不都是被他以極爲強硬的手段,給硬生生壓制?

這一次,也不例外!

“朕用人,只看才具。

滿朝文武之中,非叔孫不足以擔當大理寺卿。朕意已決,休勿贅言。”

“文若,陛下這樣子怎生是好?”

退朝後,許多人圍住了丞相荀彧。

哪知荀彧笑道:“陛下已詔,勿贅言。

諸公若有不滿,可以與陛下商議。此事乃陛下所定,非我可以改變……不過,叔孫雖有殘缺,但才具的確出衆。自建安二年開始,至今已整整十五年。十五年來,叔孫功勳卓著,滿朝文武能與之相比者,屈指可數。

他爲人剛正,最適合大理寺卿。”

不少人這纔想起來,鄧稷初入許都時,便和荀彧郭嘉交好。

你要荀彧出面阻止鄧稷,又怎可能?

不禁荀彧,包括董昭劉曄等人,以及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誰也不願意出面阻止。

鄧稷,是曹朋的姐夫。

曹朋雖然被罷官,但請別忘了,他的人脈之廣,滿朝無人可比。

甚至連荀彧,和曹朋也有利益往來。

只要曹朋在,就無法阻止,鄧稷還都的事實……

可是,誰又能壓制住曹朋呢?

正月十五,新武侯府中,張燈結綵。

再過一些日子,鄧稷一家就要回來了……這也代表着,曹朋一家,在歷經十五年波折後,終於能夠團圓。哪怕曹朋而今被幽禁,也無改這樣的事實。曹府上下,喜氣洋洋。不僅僅是爲了歡度元宵節,還有一樁喜事,那邊是馬雲祿和趙雲,終於有了愛情結晶,長子趙統,滿月了!

曹朋自然要爲之慶賀,在府中大擺酒宴。

然而,就在酒宴正酣時,忽聽家臣傳報:“中常侍越般,在府外求見。”

曹朋聞聽一怔,連忙和父親曹汲一同出迎。

“新武侯,勿贅言,請隨雜家進宮。”

曹朋驚訝不已……

他返還長安大半年,這還是第一次,得到詔令,讓他入宮覲見。

“越常侍,出了什麼事?”

越般似乎有些着急,低聲道:“新武侯莫問……對了,當年陛下託雜家送給新武侯的物件,可還保存?”

曹朋旋即反應過來,“可是那密詔?”

“正是!”

“當然保存完好。”

“請新武侯攜帶密詔,隨我進宮吧。”

曹朋不再追問,連忙跑進屋中,把密詔帶好,在一家人擔憂的目光下,和越般一同前往宮城。

一入宮城,曹朋立刻覺察到有些不妙。

長安城裡張燈結綵,歡聲笑語不斷……

然而在宮城內,確是戒備森嚴,冷冷清清。十步一崗,五步一哨,但見禁軍在宮城中巡行,一個個都面帶凝重之『色』。整個皇宮裡,瀰漫着一股子緊張的氣息。等曹朋隨着越般來到紫宸閣的時候,就見荀彧、程昱、郭嘉、賈詡、荀攸以及夏侯惇夏侯淵都在宮外守候。曹洪頂盔貫甲,執矛而立,透出一股子淡淡的殺氣。見到曹朋,所有人都沒有顯『露』出驚異之『色』。

越般匆匆來到殿外,輕聲道:“陛下,新武侯來了!”

大殿裡,一派寂靜。

片刻之後,只聽有人傳道:“陛下有旨,傳新武侯、荀丞相,程公……等人覲見。”

曹朋名列第一位,不過他倒是曉得輕重,落在了最後。

“奉孝大哥,出了什麼事?”

他和郭嘉並肩而行,忍不住低聲詢問。

郭嘉見左右無人留意,壓低聲音道:“日間陛下突然昏『迷』,方纔清醒。

阿福,一會兒進去後,說話小心些。

我擔心,陛下他……”

郭嘉沒有再說下去。

然而曹朋,卻瞪大了眼睛,『露』出一抹駭然之『色』!

郭嘉雖未言明,但意思已表達的非常清楚……曹『操』,恐怕要不行了!(未完待續)

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553章 死士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99章 子廉不廉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57章 徵辟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365章 周良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161章 鬱洲山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7章 驕傲不死第68章 郎陵第660章 荊南(一)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537章 三薦第560章 張菖蒲第624章 短歌行第78章 初會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559章 拜相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188章 慘案(三)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200章 鄧芝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675章 殤(三)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238章 天車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321章 張合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593章 連環計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566章 鄉黨(二)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530章 角力第634章 梳理(一)第353章 悲憤詩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05章 下馬威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60章 荊南(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228章 搏命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78章 初會
第409章 中山巨賈第553章 死士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99章 子廉不廉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57章 徵辟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296章 都亭候足矣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600章 大踏步撤退第365章 周良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446章 糉子美人(四)第304章 虓虎重生第430章 鳳雛初鳴(五)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684章 嬸嬸,這樣不好吧!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161章 鬱洲山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37章 驕傲不死第68章 郎陵第660章 荊南(一)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537章 三薦第560章 張菖蒲第624章 短歌行第78章 初會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295章 賈詡做得初一第236章 大有來頭第262章 危機將臨第559章 拜相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177章 孫家有女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710章 師徒?父子?第597章 曹家小賊今何在?第188章 慘案(三)第241章 敗者無人權第200章 鄧芝第314章 延津大撤退(八)第675章 殤(三)第323章 宮中旁門司馬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490章 涼州大決戰(九)第238章 天車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第321章 張合第485章 涼州大決戰(四)第593章 連環計第562章 馬氏五常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第267章 投毒之謎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411章 謀臣猛將紛沓而來第566章 鄉黨(二)第384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西涼悍將第530章 角力第634章 梳理(一)第353章 悲憤詩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633章 誰爲國賊?誰是小人?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681章 暗渡陳倉第205章 下馬威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429章 鳳雛初鳴(四)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729章 混亂之始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60章 荊南(一)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47章 宛城之惡來第611章 生死一線間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228章 搏命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67章 南陽之大賢第510章 雒神,雒神第78章 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