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郭嬛

“嗯……”曹植行軍帳中,忽然響起了一聲低吟。

聽到這聲音,一直坐在案桌前擺着棋譜的曹植立即站了起來,走到榻邊關切地問道:“咦,你醒了?”

榻上的不是別人,正是曹植從民夫營中救回來那個女子。不過此時這女子已經不是之前那般,一身破爛衣服被換掉,背後被民夫頭抽出的那道血痕也上了藥,臉上手上也不見了灰黑,反而露出雪白的肌膚。

那女子這時已經完全醒過來,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衣服有異,彷彿受驚的兔子一般,捂住胸口往後急退,用驚恐和戒備的目光盯着曹植。

見到這模樣,曹植忍不住摸了摸鼻子,暗道:“靠,我才一個五歲小孩,用得着像防色狼那樣防我嗎?就算我想做那事……”想到這裡,曹植不自覺地低下頭,暗暗嘆了口氣。

擡起頭來,用真誠的目光對那女子說道:“姐姐你不必害怕,本公子是着婦人來給你沐浴更衣的。”

聽到曹植的話,這女子才醒悟過來,眼前這個四公子還是一個小豆丁,確實對自己做不了什麼。臉色微紅,小聲道:“多謝四公子相救,小女子感激不盡。”

曹植乾笑兩聲,擺着小手道:“不必,也是我軍不好,胡亂將你徵入軍中,說起來還是那些軍卒的錯,讓姐姐受苦。本公子代他們向姐姐賠罪了。”

見到曹植要鞠躬,這女子連忙上前將曹植扶住,說道:“四公子言重了,小女子何德何能,當不得四公子如此大禮。”

曹植笑了笑,而後捧起旁邊的一個裝着稀粥的木碗,說道:“姐姐你三天沒有吃東西,想來也餓了,快吃點東西吧。”

見到曹植親自端木碗給自己,女子連忙搶上接過,說道:“四公子,小女子自己來即可。”搶過曹植手上的木碗之後,這女子也顧不得儀態,在狼吞虎嚥起來。

這時,曹植纔有心思看一下眼前這個女子。只觀相貌,這個女子其實並非太大,約是十歲左右。不過那經過清洗之後,已經不是之前那灰黑醜陋的模樣可比。曹植前生閱人無數,此女年紀雖小,然卻不失爲一美人坯子,再過數年,恐怕就是一出落的大美人了。

這女子邊吃,曹植便說道:“姐姐你慢點,餓了三天忽然吃得這麼急,容易出毛病的。”

那女子聽了曹植的話,果然放慢了吃粥的速度。曹植一見之下,心中驚訝道:“竟然知道這些道理,看來並非尋常女子?”

想到這裡,曹植便問道:“姐姐不知是何方人士,緣何會被強徵進我軍中?”

聽到曹植的話,女子神情一滯,良久之後,才嘆了口氣,用她那仿如黃鶯般的聲音說道:“小女子姓郭名嬛,乃安平廣宗人士。”

“郭嬛?”聽到這名,曹植喃喃地念了幾句之後,問道:“姐姐能以嬛字爲名,想來不會是尋常人家,怎會淪落到如斯田地?”

郭嬛再次嘆了口氣,說道:“四公子英明,家嚴曾任荊州南郡太守,只可惜後來黃巾大亂,家嚴和家慈還有嬛的兄姊還有弟弟都死於黃巾賊之手。嬛僥倖得以逃過大難,但也只能混入黃巾之中四處流浪。後來輾轉到了青州,隨大夥一同被曹大人收容,而後也不知道爲何,嬛便被招進軍中當民夫了,此次幸得四公子相救,嬛感激不盡。”

聽到郭嬛之言,曹植瞭然道:“原來是名門之後,只不知姐姐年歲幾何?”

郭嬛答道:“嬛虛歲十一。”

“虛歲十一?”聽到郭嬛之言,曹植心中驚歎。他實在想不到,眼前的郭嬛年僅十一歲,竟然就遭逢了父母兄弟皆亡,又顛沛流離的生活。驚歎之餘,曹植也覺得眼前的小郭嬛實在可憐。如若換了在一千八百年後,此時的郭嬛恐怕還在小學中,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但生逢亂世之下,她卻經歷瞭如此多,曹植心中也對她暗暗佩服,同時憐意大生。

眼珠子一轉,曹植說道:“郭姐姐既然是名門之後,就且在本公子這裡先住下,待戰事完結,植稟明父親之後再作安排。不知郭姐姐意下如何?”

郭嬛畢竟是小女孩,吃了這麼多苦此時得曹植收留,卻是喜形於色,連忙掙扎着下榻,向曹植磕頭道:“多謝四公子,多謝四公子……”

曹植開始不知,此時見得郭嬛磕頭,連忙將她扶起,說道:“郭姐姐不必多禮,植讓人多找一張榻來讓姐姐用。”

“四公子,不用了。嬛是粗人,睡在地上便可以,四公子不必大費周章。”

曹植聽得,連忙搖頭道:“郭姐姐是女孩子,植又怎可讓姐姐睡在地上,一切就按植所說去做即可。”說完,也不再管郭嬛反對,直接出帳找人去了。帳中,只留下滿臉感激之色的郭嬛。

曹植剛出行軍帳不久,就見到郭嘉和劉曄在外面等着。郭嘉比較八卦,見到曹植之後便問道:“四公子,可問出此女身世了?”

曹植也不隱瞞,將郭嬛所言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郭嘉和劉曄。二人聽完之後,劉曄並無任何異樣,反倒是郭嘉以手拍了拍腦袋,喃喃道:“荊州南郡太守,姓郭的?咦,莫非是廣宗郭永?”

劉曄點了點頭,說道:“虧得奉孝博聞強記,只怕是此人了。這麼說來,此女身上那玉佩也能說過去了,應該是清白之人。”

曹植白了二人一眼,說道:“植就說,郭姐姐身世可憐,怎會是壞人。”

聽得曹植此言,劉曄和郭嘉同時皺眉,不過這只是在一瞬間,曹植並未有見過。郭嘉擺了擺手,嘻嘻笑道:“四公子你還是快着人去爲你那個小媳婦準備牀榻吧。”

曹植聽得,白了郭嘉一眼,不服輸道:“父親說得不錯,奉孝先生果然是浪子。”說完躲過郭嘉揮來的一掌,撒腿跑開。

待得曹植走遠之後,郭嘉臉色一正,皺眉道:“子揚可是覺得,四公子太過善良了?”

劉曄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不止是曄,公達、孝先他們亦覺。若是盛世,四公子脾性當可造福一方百姓,只是如今亂世初臨,綱常倒轉。四公子如此心善,未必是好事。”

郭嘉長嘆了口氣,說道:“子揚所言不差,然而四公子生性如此,唉……可惜……”一旁的劉曄跟着搖頭嘆氣。

——————————————————————

衝上分類新書榜了~感謝大家支持~~明天三更答謝!!

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1章 徐州屠城第391章 袁營的分歧第336章 兄弟夜談第42章 曹植相勸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126章 戰後(上)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118章 誤會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360章 曹植的名聲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248章 再臨棲遲巖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136章 大漢風骨第379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上)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覽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180章 成平的反應(下)第166章 印刷術成(上)第442章 江東孫策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493章 趙雲VS甘寧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28章 算術(上)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97章 大旱(上)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25章 糜竺之謀(上)第89章 讓徐州(下)第145章 責罰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488章 糊里糊塗的婚禮第358章 大戟士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東襲淮南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369章 聯姻呂布之議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35章 夜襲彭城·破城第360章 曹植的名聲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313章 入長安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358章 大戟士第246章 關羽,讓你傲?第269章 經濟戰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247章 見陳家父子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512章 黃漢升箭射羣雄第354章 生擒荀諶第45章 夏侯淵到第323章 科舉之議第369章 聯姻呂布之議第148章 《權書》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460章 被劫了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第495章 劉備異動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73章 戰書第191章 推廣印刷術第361章 袁尚之謀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96章 有勇無謀第392章 孤身往漁陽第112章 去鄄城第41章 還是選擇中策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56章 針鋒相對第360章 曹植的名聲第166章 印刷術成(上)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242章 譙縣第43章 孫乾師徒第488章 糊里糊塗的婚禮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343章 曹操應對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345章 袁軍高人
第231章 高手老頭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1章 徐州屠城第391章 袁營的分歧第336章 兄弟夜談第42章 曹植相勸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126章 戰後(上)第356章 張頜突現白馬城下第118章 誤會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360章 曹植的名聲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108章 悍勇張遼第248章 再臨棲遲巖第305章 誤會?還是乖乖上賊船吧!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謙第136章 大漢風骨第379章 瘋狂,奪取幽州計劃(上)第480章 “闊”楊修之智第433章 陣斬顏良文丑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423章 四庭柱之高覽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470章 曹操的心意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180章 成平的反應(下)第166章 印刷術成(上)第442章 江東孫策第281章 燒你宗卷第493章 趙雲VS甘寧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28章 算術(上)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450章 曹植與司馬懿的暗鬥第97章 大旱(上)第404章 前往涼州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25章 糜竺之謀(上)第89章 讓徐州(下)第145章 責罰第34章 夜襲彭城·樂進第488章 糊里糊塗的婚禮第358章 大戟士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東襲淮南第115章 兄弟分歧(上)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369章 聯姻呂布之議第370章 多疑曹孟德第239章 車隊遇襲第35章 夜襲彭城·破城第360章 曹植的名聲第445章 壽春規劃第313章 入長安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165章 世家鼓譟第358章 大戟士第246章 關羽,讓你傲?第269章 經濟戰第355章 沮授出手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247章 見陳家父子第232章 商業構思(上)第512章 黃漢升箭射羣雄第354章 生擒荀諶第45章 夏侯淵到第323章 科舉之議第369章 聯姻呂布之議第148章 《權書》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460章 被劫了第172章 司馬兄弟密談(下)第495章 劉備異動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73章 戰書第191章 推廣印刷術第361章 袁尚之謀第285章 人口問題第96章 有勇無謀第392章 孤身往漁陽第112章 去鄄城第41章 還是選擇中策第439章 殘破的壽春第56章 針鋒相對第360章 曹植的名聲第166章 印刷術成(上)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242章 譙縣第43章 孫乾師徒第488章 糊里糊塗的婚禮第456章 品牌效應第475章 跨河建城,宏偉規劃第343章 曹操應對第321章 書院辯論(下)第173章 文稷的決心第345章 袁軍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