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一日千里

大華研究室由一組小型樓宇構成,它與總部相連的馬路綠樹成蔭,被研究員們戲稱爲胡志明小道。

每天,小道上都有研究員興沖沖的抱着文件資料,到總部那邊申請項目和經費,然後再抱着文件資料,或者垂頭喪氣,或者興高采烈的回來。

大華實驗室的項目申請通過率大約在8%到12%之間浮動,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研究院裡,都不能算是低的了。而大華實驗室,也是依靠着這些項目經費維持發展,因此,胡志明小道就是大華實驗室的後勤通道,來來往往的研究員,都有順利申請經費和申請失敗的經歷,通過這條小道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加快腳步。

可是今天,胡志明小道是完全擁堵的。

首當其衝的,就是一臺碩大的高溫裂解爐。

年輕的助理們負責搬箱子、儀器,年紀大些的研究員大都是圍着高溫裂解爐嘖嘖讚歎。

一個留着鬍子的男人,忍不住敲敲合金外壁,說:“這不像是800合金吧。”

王贇急吼吼的打掉他的手,傲然道:“你還以爲是水平管式爐啊,這是HK40的特種合金,裡面加了Gr的。”

“你個老小子,用我們實驗室的離心機的時候怎麼不這麼獨。蘇董還沒說把爐子給你們吧。”留鬍子的男人不樂意了,圍着高溫裂解爐邊繞圈邊摸,醋味十足的道:“你們一個實驗室才幾個人。我看也不可能24小時工作吧,不如一家一天……”

“想都甭想,這就是說好給碳纖維研究所的東西。以後。碳纖維測試,高溫裂解爐是要全天運轉的,一個工時都不會空出來的。人不夠我招就行了。離心機我也不用你們的了,研究所配了。”王贇一副用不上你了的模樣,看的周圍人牙癢癢。

三次採油研究所的姚澤凡卻是瞪大了眼睛,問:“離心機也配了……沒見到啊,什麼型號的?”

他當年就是設備組的組長。如今接任三次採油研究所,對設備可是熟悉的很。離心機在各種研究室裡面,差不多都是標配。從機械到化學再到生物,離心機的用途是越來越多,姚澤凡想要一臺新的離心機有段日子了。三次採油所當年配的那臺,在幾年不間斷的使用當中。不僅破舊了。而且也落後了。

王贇的性格本來有點木納的,但在一羣同樣木納的研究員中間,倒是顯的正常許多。他呶呶嘴,裝作渾不在意的樣子,說道:“那邊堆着呢,我們做的是瀝青基的碳纖維,離心機也是關鍵設備,你別打主意了。”

姚澤凡一言不發。順着王贇指的方向就去找。

木箱的外殼都標明瞭廠家和型號,具體的參數也有部分註明。當然。對精研設備的姚澤凡來說,只要有了型號,參數什麼的都不用標了,他幾乎是瞭然於胸的,就像是狂熱的電腦宅對新出的硬件數據如數家珍一樣,姚澤凡沒少花時間捧着期刊和廠商們的說明資料流口水。

姚澤凡讓出來的位置,迅速被人填補了起來,追着王贇剛纔的話問:“那你哪個是非關鍵的設備?”

一圈書生氣十足的研究員,如同讀夜校的狼似的,眼睛或者眯着或者瞪着,精光四射。

研究室就是研究員的叢林,找不到設備的研究員就像是捕不到獵物的狼,不被餓死也會被拖的瘦弱。一個好的設備,能讓複雜的研究簡化許多,省時省力,還能得到更準確的結論。

歷史上,自豪的中國人發明了很多精彩絕倫的試驗方法,就是爲了繞過設備缺乏的窘境,尤其是在追趕發達國家的腳步的過程中,中國研究員的很大一部分經歷,就耗費在如何重複對方的實驗的問題上。

國外的實驗方式不一定是秘密,但設備卻是秘密。缺乏設備的中國研究員,爲了驗證或重現對方的實驗結論,往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才能用落後的設備完成和大量的時間,完成對方的簡單工作。這裡面的許多方式方法都堪稱經典,但是,由於作用單一,那些閃光的智慧,只能無奈的歸於故紙堆,再沒有利用的價值。

隨着時代的發展,到了90年代,這種尾行戰略甚至都難以奏效了。越來越精密的儀器和越來越高的實驗要求,令許久沒有更新實驗設備的研究員無所適從……

如果能有一臺先進的設備,對一個實驗室來說,不啻於節省一年半載的時間,解放三五名優秀的研究人員。

這樣的設備,大家怎麼可能不去搶。

研究員也許可以暫時忽視金錢的回報,將目標放在建功立業,或者探索未知的角度上,但不管怎麼說,研究員終究是有追求的。而在現代科學麪前,設備都是追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載具。

大華實驗室之所以能夠匯聚大量的研究員,能夠得到如王贇這樣的強悍研究員,一半以上的原因,是大華實業的研究資金投入的夠多,而這些資金中的大部分,是要體現在設備上的。

90年代的研究設備的價格還不算太誇張,幾百萬一臺的裝備,就足夠國家級實驗室使用了。大華實業每年數億元的經費,能夠支持幾百個項目,幾十個研究實體,平均到每個研究實體,也就是百萬的規模。

儘管如此,這也是正在收縮狀態下的中國研究集團不能比擬的。幾百萬的經費對大多數研究院來說,不光要維持項目運行,還要養活上百名無所事事的機構附屬人員,許多以前的大單位,興許發個工資就沒錢了,更別說購買新設備了。

王贇以前也是四處尋找設備的一員,此時闊氣了。心態仍舊是以前的心態,只是甩手說:“別說沒用的,少了哪個不見。碳纖維研究所都玩不轉,沒有不關鍵的部件。”

說着話,姚澤凡已經把離心機翻了出來,瞅了兩眼上面的符號,他就是一聲嚎叫:怎麼比我們的先進兩代?

“你們實驗室的設備老化了吧。”邊上一人說。

“對啊,不能就不管我們了吧。”姚澤凡盯着地上的T160的編號,饞的雙眼冒光:“我們三次採油所的離心機都是人家80年代初的產品了。其實也能用,還挺好用的,要不咱先換換?”

“想都別想。”王贇斬釘截鐵的說着話。不顧地上的箱子落灰,招呼一個助理過來,就用蠻力抱起它,放在大推車上。囑咐道:“中間不要停。直接送到實驗室,實驗室裡要留人,誰來都不好使,除了我之外,不許把儀器轉交任何人。”

“明白。”助理研究員是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雖然經驗很少,也知道設備的重要,他用少年先鋒隊員似的警惕的眼神看着周圍。

93年的大華實業。無論是研究素質,同事水平還是個人待遇。甚至是社會地位,都比窮颼颼的中科院等機構要強。大華實業的人事部門已經開始面向全國的研究機構做人事檔案,通常被他們選中的研究員,鮮有不能挖角的。這種情況下,大華幾乎能順利的招募每一個他們需要的畢業生,而激烈的內部競爭,差不多從他們進入大華以後就開始了,每個人,無論是大牛小牛還是普通牛,都要竭盡全力的參與競爭,否則就有可能被淘汰到下屬分公司,或者關聯企業去。

年輕人的眼中,往往閃爍着更多的競爭火花。

姚澤凡望着裝載着離心機的木箱消失,嘆聲道:“我們的設備申請就沒有通過,人比人氣死人啊。”

王贇笑笑,道:“不錯了,我印象裡,三次採油所的編制都不是大華實驗室裡的吧,蘇董願意提供設備,不錯了。”

“怎麼不是大華的,我的編制就轉成大華的了,三次採油所裡面,七成研究員是大華的編制。而且,三次採油所的全部專利和研究成果的所有權都是屬於大華實業的,勝利油田只有免費的使用權,且不能轉讓,這和大華實驗室的研究所有什麼區別?”

王贇的想法單純,道:“不管怎麼算,總有三成不是的,勝利油田現在幾乎不提供經費了吧,你們還有三成落在勝利油田那裡,總是要有點區別的吧。”

王贇其實沒怎麼考慮這件事,隨口就說了出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姚澤凡登時就琢磨起來了:大華和勝利油田現在的關係好,不分彼此也沒事,以後林總要升總經理了,但總有退的時候。蘇董纔多大年紀,怕是還有幾十年好活……呸呸……萬一有點芥蒂,還真不奇怪。

這麼琢磨着,他的心思就動了起來:要不,真的結束合作關係,徹底轉到大華這邊來?

現在不願意到大華來的,多是50歲以上的臨退休研究員。他們有醫療保險和退休金的考慮。大華實業的規模畢竟不能和國家相比,誰都擔心有個萬一……

但是,如果以大華實驗室的名義,把這些人轉聘過來,倒不是不行。

姚澤凡想的多了,卻是對後面的設備不關心了。

設備搬運只要大半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安裝卻是個慢功夫。許多設備爲了追求精度和穩定性,都是要用鑽頭接地的。有過分的,要澆築混凝土才行。測水平測垂直更是理所當然的,躲開陽光或者安裝絨布等等要求,也是各有不同,施工的進度是想快都快不起來。

因此,大部分的設備在確定了位置以後,再想遷移都非常困難,設計和安裝的要求就高多了。

爲了避免失誤,王贇吃住都在實驗室裡。其他的助理研究員,以及新招募的研究員也是一個模子,邊盯着邊幫忙,就想讓施工進度快一點。

一個星期左右。兩臺紡絲機首先就位,接着是重中之重的高溫裂解爐。

王贇立刻開始準備實驗設計,上廁所的時間都要用來思考,回家什麼的更是拋擲腦後,逼的他老婆只能每天來送飯。

在這樣的氛圍下,碳纖維所出人意料的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開始了工作。

王贇心裡憋着一股勁:他要在蘇董下次詢問以前,就做出各向異性的碳纖維。只要成本維持到目前的水平,以各向異性的瀝青基碳纖維的質素,一定能成爲大華實驗室新一代的搖錢樹吧,就像是資金充沛的海上石油研究所一樣!

到了那時候,誰敢說新成立的碳纖維研究所名不副實!

爲了達到這個目標,王贇根本沒有吝嗇研究經費的意思。在設備齊全的情況下,火力全開,這邊還在用1100度的高溫對石油直餾渣油進行高溫裂解,那邊就開始將1000度的裂解瀝青調製成紡絲用的瀝青。再一邊,簡單兩段熱處理的聯炭法又開始試驗,溶劑抽提法的埃克森法則開始準備資料……

早在加入大華實業以前,王贇就開始研究碳纖維了。事實上,中國本身就是研究碳纖維很早的國家,50年代的時候,中國就有了專門有關碳纖維的項目組。那個時候是以追蹤研究爲主要目標,可惜的是,到了90年代,中國進行的仍然是追蹤研究。

碳纖維的研究太貴了,而國家需要研究的東西又太多了,哪一樣都少不了。只有大華實業這樣的私人公司,纔可以不用考慮門類齊全,一門心思的搞自己的深入研究。

王贇以前多是在紙面上研究碳纖維,實驗多半是在腦袋裡一遍又一邊的做。加入大華實業以後,碳纖維的項目組也不是資金無限的,只能先做簡單的同向異性的瀝青基碳纖維。而他存在抽屜裡的研究計劃,已經不知修改了多少遍。

有了研究所級別的經費注入,王贇哪裡忍得住,如今外部條件齊全了,內部又擰成了一股繩,以前的種種設想,一一在試驗中得到驗證,實驗進度一日千里,進一步的刺激了他們。

大華總部的財務部門不得不連續提醒王贇:注意開支!要不是隻有身在阿拉木圖的蘇城纔有取消研究所的研究計劃的權限,總部說不定就會卡住王贇,即使如此,超常規的學術委員會也立刻成立,開始考察王贇的研究。

蘇城知道此事,但也保持着沉默。而在他明確表態以前,碳纖維研究所的確爭分奪秒的想要拿出成績來。

早一天研究出各向異性的碳纖維,都可能帶來數以百萬計的收益。對一個新的研究所來說,這就是硬梆梆的業績。對新晉研究員們來說,這也是他們進入“特殊貢獻”名單的最好的投名狀。

……

第481章 新徵程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446章 主業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27章 友誼第225章 調研第225章 調研第123章 勘探隊第444章 崩盤第62章 分包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592章 LNG訂單第159章 開標第60章 自噴井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32章 技術驗證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582章 展團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392章 ……媒體戰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623章 貢獻第304章 深交所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57章 華僑優惠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56章 抗偏磨第42章 大領導第36章 地頭蛇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370章 勘探地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96章 拉風第435章 評估第265章 再增產第478章 被卡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84章 直供產品第274章 炮灰第580章 測量船第443章 結論第51章 酒宴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52章 百萬富翁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92章 掀桌子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06章 漁政船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52章 百萬富翁第24章 自由人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265章 再增產第72章 這貨是誰?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87章 誘*惑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286章 暴利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56章 抗偏磨第45章 撒餌第553章 作弊日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85章 供貨方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198章 建廠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73章 巨單第372章 鑽井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387章 定性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197章 大會戰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512章 小瞧嗎第193章 檢查團第499章 宴會場第633章 延產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502章 找人
第481章 新徵程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446章 主業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27章 友誼第225章 調研第225章 調研第123章 勘探隊第444章 崩盤第62章 分包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592章 LNG訂單第159章 開標第60章 自噴井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32章 技術驗證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582章 展團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392章 ……媒體戰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623章 貢獻第304章 深交所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57章 華僑優惠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56章 抗偏磨第42章 大領導第36章 地頭蛇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370章 勘探地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96章 拉風第435章 評估第265章 再增產第478章 被卡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84章 直供產品第274章 炮灰第580章 測量船第443章 結論第51章 酒宴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52章 百萬富翁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92章 掀桌子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06章 漁政船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52章 百萬富翁第24章 自由人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265章 再增產第72章 這貨是誰?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87章 誘*惑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286章 暴利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56章 抗偏磨第45章 撒餌第553章 作弊日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85章 供貨方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198章 建廠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73章 巨單第372章 鑽井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387章 定性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197章 大會戰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512章 小瞧嗎第193章 檢查團第499章 宴會場第633章 延產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502章 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