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再增產

王永慶到大陸,肯定是去京城了。他談判的對象都是國家領導,和蘇城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蘇城影響不到大佬,只能在王勝身上下功夫,問:“臺塑的目標改變了嗎?”

這句話問的沒頭沒尾,但知情人都明白。臺塑以前的目標是要大陸提供好政策,保證低成本,不求快速投產,順便促使臺灣政府通過六輕的提案。

這樣的目標,要想得到國內的認同確實不易。臺塑其實是藉着西方國家對中國大陸的封鎖,伺機賺取平時難得的好處。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大陸未嘗沒有利用臺塑的意思。值此封鎖期間,有70億美元的投資意向,也能說明企業主對大陸的信任。

雙方空對空,除了引起嘴炮之外,全是政治上的東西。蘇城委實是無心搭理。從他個人的角度來看,海滄計劃施行下來還是很好的,70萬噸的乙烯和1000萬的煉油廠,對國內的石化產業是一次不小的衝擊,於公於私皆不錯。

但是,基地拖延的太晚就沒意思了。1990年的70億美元很稀罕,1995也許還是稀罕的,但2000年就只是一般了。到時候,有錢有勢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估計都不會讓臺塑主導這樣大的一個項目,他們自會去建石化基地了。然而,這麼大的項目,以臺塑的慢性子,浪費四五年時間真不稀奇。還有各種來自臺灣的下游工廠,受制於臺灣政局的變化。肯定也是慢吞吞的。

歷史上,臺塑在兩年後放棄海滄計劃,專攻六輕,到了1999年纔開始建設,而六輕計劃提出的時間是1973年,相隔26年。

一個工廠,用20年的時間蓋鋼印。做籌備,這份堅韌和雄心,即使是蘇城也唯有歎服。歎服過去。則要擔憂,用經驗的說法,王永慶能等20年的六輕。又如何等不了20年的海滄計劃?

如果不是他年歲大了,臺塑說不定真能登陸大陸,那時候也許不是70萬噸乙烯,而是140萬噸了吧。

蘇城建立在“先知”基礎上的目標簡單明確,然而,王勝和王克嶺是很難理解的。

王勝躊躇片刻,答道:“具體情況我不知道,想來只是例行的會面吧。”

能與國家領導人例行會面的人真是不多,蘇城感慨中又有些失望,道:“這麼說。目標還是沒有變化嗎?”

“如此重大的投資,怎能不慎重考慮。”王克嶺站了出來,正容道:“我們要充分考慮各種風險。”

“你贊同慢慢來?”蘇城並不奇怪王克嶺的態度,只是很平常的問。

王克嶺“哼”了一聲,道:“市場經濟有自己的規律。雙方談判,當然要慢慢來了。”

蘇城苦笑一聲,道:“就怕你們慢慢來,最後徒費時間。”

“什麼意思?”

“中國經濟發展快的很,你們現在投資70億,中央很高興。但你們不滿足,還想要更好的待遇。再過幾年,你們投資70億,估計就只是高興了,那時候,要保住現在的待遇也不容易。再過幾年,70億美元也許只能在省一級得到這樣的接待了。”蘇城說的全是大實話,卻讓周圍的人迷惑不解。

王克嶺就嘿嘿笑了兩聲:“吹牛吧。那是70億美元,大陸一年的投資纔多少?”

“經濟是發展的。”

王克嶺表示不相信。

蘇城無可奈何。中國經濟增漲每年保持8%以上這種事情尚未開始呢。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個人相信,中國能夠連續20年的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漲。中國人自己都不信。

西方國家最喜歡用來與中國類比的國家是印度,後者的gdp年增長是4%左右,起步基礎還比中國好。所以,當中國發布8%或者9%的gdp增漲的時候,質疑聲不斷。然而,經過10年和20的發展,中國和印度的差距已經拉開了,但就像是蘇城所說的,到了2010年,中國中央政府又豈會因爲70億美元的投資而折腰?

1992年以前的中國,是臺塑大筆投資的最後機會。他們如果拿穩了,不僅能夠賺到大筆的利潤和政治聲望,還能擴展自己的產銷網絡到大陸。同時,中國也可以藉助臺塑,發展自己的石化產業。

但是,過了這個節點,好事就不再了。

看着王克嶺的表情,蘇城有些好笑又小氣,轉念一想,自己在這裡瞎擔心,給一個毛頭小子說什麼啊,甩甩手告辭。

王勝將他們送了出去,回來後,王克嶺也抱怨:“這麼個冒頭小子,有什麼好說的,你還送出門了。”

王勝本不想說話的,看他的態度,轉念一想道:“克嶺,你記得集團建榮達工廠的目的嗎?”

“說明我們是真心談判。”王克嶺吐了一口氣,道:“這麼一來,我們在島內的壓力就更大了,要我說,是不建這個工廠的。”

“建榮達工廠,讓我們在島內的壓力大了,但是能減小我們在大陸的壓力,促使協議儘快簽訂。你知道,我們在大陸的壓力爲什麼增大了嗎?”

“大華石化。”王克嶺做了工廠的負責人,怎可能不瞭解內情。

不用王勝再說,王克嶺就深思了起來,一會兒,說道:“這麼說,蘇城這個毛頭小子,是壓我們加速的人?”

“沒錯,就是通過甲醇罐子,12萬噸的擴到20萬噸,而且要擴到50萬噸。咱們要是不管不問,真說不好海滄基地會不會被他佔去了。”王勝不是隨便說說的。像是臺灣六輕計劃,算到1990年,也有17年了,還沒有動工。大華若是以每年12萬噸的速度增產,10年以後就有120萬噸。在東南亞範圍,這是能夠支撐上百家小廠的產量了,佔據海滄計劃的撥地,也不是不可能。

王克嶺卻不相信,道:“他怕是沒這個本事。”

王勝苦笑。本事這個東西,又是怎麼說的呢。

兩人相對無言。過了會兒,王克嶺略帶後悔的道:“要不是甲醇漲價,大華石化的資金估計要出問題。再早半年,或者晚一年就好了,正好讓他們賺到一個包銷合同,穩固了後方。”

包銷合同是王勝去談的,而且得到了董事會的同意,這下子被拿出來,王勝又羞又怒道:“大華名下是有油田的,哪裡會現金枯竭。”

“他們不是還有一個花錢的大華燃氣公司?再說了,聯合國都通過了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開戰以後,阿聯酋的油能不用運出來還是兩說。伊拉克進攻科威特的時候,公告裡是帶着阿聯酋的。”王克嶺確實是去國外讀書回來的,不是泡吧泡滿回來的,對於關係的問題,瞭解的相當多。

王勝雖是王系旁支,不耐譏諷,直接道:“大華租到了阿聯酋的輸油管道,原油轉往沙特運輸。”

“哦?有點本事啊。”王克嶺捻着下巴,這招明顯是父輩那裡學來的,他的年紀太嫩,有點不倫不類。

王勝無語的退出辦公室,讓王克嶺一個人玩去了。第285章團宣佈同時再次投資4000萬美元,安裝8萬噸甲醇設備,將產量提升到30萬噸每年。

王勝並不奇怪蘇城有這樣的動作,只是快速的瀏覽下去。

“你看到了。”不知何時,王克嶺站到了他身後。

王勝點頭道:“就知道蘇城不省心,看樣子是昨天放出的消息。”

“只是宣佈投資,既沒有設備也沒有投產,不知道怎麼有這麼多人捧他的臭腳。”

王勝有些奇怪的擡起頭。心想:咱不是也只宣佈一個投資的消息,就有無數人接見嗎?

王克嶺一無所覺,發泄了兩句,低頭道:“董事長讓我邀請蘇城去北*京。”

“董事長?”

“大概是要談一談吧。”

“30萬噸甲醇,確實不少了。偏生他選的是氣頭甲醇,設備單價高,他又有包銷來的天然氣。價格便宜,數量又多。”

“讓他沾到了便宜了,戰爭一起,天然氣的價格就漲了。”

“還好漲的不多。”王勝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王克嶺坐了下來,道:“也好,爺爺要是出面的話,不管哪種交易方法,都能把事情捋順了,免得我們在這裡不好下手。王總,你去邀請蘇城吧,你們兩個的關係好像不錯。”

“我們和大華的400萬噸的原油合同,也是我談的。”王勝提點的說了一句。石化行業對原油的渴求幾近無限,能夠簽下長期的原油合同都算是立功。而且,臺塑借給蘇城的錢也付息返回,從結果上看,王勝談的合同無可挑剔。

王克嶺見王勝的表情認真起來了,想到兩人還要一起工作,臭臉轉眼消失,換上了笑容

第36章 地頭蛇第23章 明星工程第446章 主業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193章 檢查團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435章 評估第211章 山寨化第30章 採油機第201章 退休第633章 延產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358章 新油田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72章 滿足誰?第164章 簽約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66章 回家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59章 開標第363章 秋明市第208章 質問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472章 滿足誰?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192章 策劃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265章 再增產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89章 挖坑第59章 賭油第191章 接待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44章 蘇廠長第633章 延產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512章 金母雞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350章 遊行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488章 踢出局第279章 戰前第233章 對着幹第78章 求包養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481章 新徵程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62章 分包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25章 部門利益第445章 拒絕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116章 參觀團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416章 競標日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529章 回饋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9章 東*營市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191章 接待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72章 鑽井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358章 新油田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639章 國內第150章 包銷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496章 設備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448章 二選一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203章 併購案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437章 伊藤船業
第36章 地頭蛇第23章 明星工程第446章 主業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193章 檢查團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435章 評估第211章 山寨化第30章 採油機第201章 退休第633章 延產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358章 新油田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72章 滿足誰?第164章 簽約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66章 回家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59章 開標第363章 秋明市第208章 質問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472章 滿足誰?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192章 策劃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265章 再增產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89章 挖坑第59章 賭油第191章 接待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44章 蘇廠長第633章 延產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512章 金母雞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350章 遊行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488章 踢出局第279章 戰前第233章 對着幹第78章 求包養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481章 新徵程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62章 分包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25章 部門利益第445章 拒絕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116章 參觀團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416章 競標日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529章 回饋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9章 東*營市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191章 接待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372章 鑽井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358章 新油田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639章 國內第150章 包銷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496章 設備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448章 二選一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203章 併購案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437章 伊藤船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