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責任感啊

在海滄一地,新興集團的力量極強。作爲軍辦企業,它們有跨地區的特權,在批文、計劃內物資調撥等方面優勢突出。它們在海滄經營兩年之久,不僅熟悉特區的地理條件,也熟悉特區的行政人員。大量的裝備、資金以及人員聚集,同樣有類似屬地的好處,像是搬了一個行營過來似的。

在90年代,地方和企業矛盾最突出的交通方面,新興集團更加出彩。公路且不用說,軍車通行不僅方便且安全,距離海滄特區十幾公里處的鐵路,本沒有當地政府什麼事,軍辦企業卻能通過上層渠道,在這裡設一個小型的客貨兩用站。在臺塑尚未入駐之前,客貨兩用站是新興集團獨享的,僅此一點,就非常有利於物資流通。

對於要在海滄建立特區的工廠來說,新興集團就像是機械中的潤滑油。沒有它的幫助,機器也許能夠短時間運轉,終究會因爲硬碰硬的關係而磨損。有了它的幫助,不僅機械運行的更穩定輕鬆,產率也會增加不少。有些時候,機械故障用一點點潤滑油就能解決。

蘇城取得了新興集團的支持,頓時安心不少,擴產的動作同時加快。大華石化集團內也掛出了橫幅,要加快投產的速度。12萬噸甲醇每天的產量就有300多噸,早投產一天就有數十萬元的營業額,近10萬元的盈利,比普通的油井還賺錢,這種時候。“大幹60天”一類的詞彙就不是賣萌,而等同於賣淫了。

張建軍也友好的派了一些人車來幫手。像是吊車和大型平板車一類的大型機械,在運輸和安裝的過程中必不可少。借用新興集團的裝備,總比外地借來的便宜。

12月的第一個星期,大華化工公司院內,全是乒乒乓乓的裝卸聲。

拆解而來的石化裝備顯的老舊滄桑,體積龐大。將它放在卡薩利公司的裝置旁邊。就像是粗糙漢子和嬌柔美女站在了一起似的。

張建軍欣賞的正是傻大黑粗的老派機器,沒事就到大華化工公司的工地上來遛彎。他也沒別的地方可去,海滄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空地。只有大華化工的廠區人氣旺盛,偶爾和蘇城聊天,也不至於太過於無聊。

這日再來。張建軍走下座駕,突然覺得有些變化。

仔細審視了一圈,張建軍才意識到,半空中竟然全是管線。腳邊挖開的溝渠也鋪上了防滲混凝土,混凝土已經晾乾的地方還鋪了防滲膜,這可是頗昂貴的東西,張建軍在做石化基地的基建的時候,專門考察過此類產品的價格,當時看的很是讓人揪心。

繞過一個大罐子,百米外又在打井。做事的工人還穿着軍裝,正是新興集團派遣來幫忙的員工。

張建軍挺着個將軍肚,累哼哼的走過去,好奇的問道:“這個是做什麼的井?”

“張總!”認識他的人連忙打招呼,並道:“這是檢測井。聽說是用來對地下水進行實時取樣檢測的。”

“檢測地下水?”

“據說是一旦發生滲漏,馬上就能檢測出來,不會污染水源。”

張建軍“哦”的一聲,怪道:“這是新技術?怎麼沒聽臺塑提過。”

工人一曬,說:“臺塑什麼都用便宜的,哪肯打檢測井。這麼小的地方就要9個井。還得配設備和工人,得好幾百萬。”

張建軍知道臺塑的要求和習慣,人家考察基建的時候,對項目經費就卡的死緊,他頗有興趣的問工人:“你怎麼知道臺塑要用便宜的?”

穿軍裝的工人不好意思的一笑,說:“大華這邊每天晚上放電影,還搞培訓,說技術也介紹公司,還有各國的風土人情,我去聽了幾次,正好聽到了。”

張建軍若有所思的點頭,問:“是蘇城主持的?”

“是一個黑臉的,副廠長什麼的。”

這更在張建軍的意料之外。國內企業說起培訓,往往就是老總突發奇想而來的培訓,沒有高層或中層員工對一線員工的培訓,更沒有常態化的培訓。與其說1990年的國企擁有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不如說擁有了現代企業的會計制度。能在財務上做到現代化的國內企業已經不容易了,培訓和客戶等等國外普通企業都難做的地方,纔有10年經驗的中國企業根本難得涉及。

張建軍覺得抓住了些什麼,下意識的問:“你覺得有用嗎?培訓。”

“有,有用。”軍裝工人連連點頭,道:“光是這個滑輪就有好幾種,具體舉例都有好些。我們以前就用個手拉葫蘆什麼的,您看大華用的,好像有點複雜,明白了就好用了。”

“你覺得咱們是不是也該搞培訓?”

“應該!”軍裝工人斬釘截鐵的說。

張建軍驚訝的道:“爲什麼?”

新興集團其實也有搞過培訓,但那都是應付工作的。好多工人還藉故不來,要求嚴了就睡一覺回家。張建軍也想不明白,搞培訓能搞出花來。

軍裝工人說了幾句,覺得說不清楚,含混的道:“他們培訓過的工人,年輕的很,打井比我們還快。”

軍人向來是爭一爭二的,主動退讓的少之又少。張建軍似有所覺的點點頭,繼續鼓勵了幾句,向前去了。

沒走多遠,就見蘇城在一間平方里忙忙碌碌。房間半身高的位置全是大玻璃,能清晰的看到工地的場景,同樣也能看到裡面的陳設。

張建軍一眼就看到了好幾個電腦顯示器,眼皮一跳來了興趣,示意了一下,手下立刻去敲門。

蘇城不知在忙碌着什麼,等門敲響了兩遍。才轉身看了一眼,然後笑着將門打開了:“張總來了,正好看看我們的可視化管道。”

一排桌子上的電腦屏幕,閃爍着幽幽的綠光。走近去看,屏幕上盡皆是縱橫交錯的暗綠色線條。

“這些線條就代表管道。”蘇城向張建軍介紹。可視化管道就是把管道的狀況顯示出來,是否滲透是否堵塞是否腐蝕等等狀態,都能在屏幕上看到。從而方便進行處理。

“這個技術難度很高吧。”張建軍看着電腦屏幕,看着屏幕上的點點星光,覺得像是衛星發射一樣的高科技。

蘇城確實一笑。道:“只是一些傳感器而已,我以前在勝利油田就做過溫度傳感器的聯網,用來防止偷油和漏油。石化廠的管道也差不多。就是要多一個壓力傳感器,免得腐蝕滲漏。”

實際情況比他說的要複雜一些,但也複雜不到哪裡去。管道內運行的液體和氣體,往往都有一定的溫度。只要分別進行分析設定,就可以在溫度超過合理區間的時候報警,從而發現滲漏。這種聯網的系統,不會比小遊戲難多少。

張建軍卻不覺得簡單,一眼看出關鍵,說道:“拍成照片的話,誰敢說不是高科技。檢測井、混凝土防滲。還有防滲膜和這個可視化管道,報導在一起,大華石化公司就是全中國最環保的公司了。”

蘇城呵的一拍手,道:“我要記下來,就讓記者這麼說。”

張建軍也笑了。身子轉過來一些,卻道:“蘇董在環保上投資,能收回來嗎?”

“看怎麼說了。拆解自巴西的裝備,由於年代久遠,環保指標落後,非得重新配置一些污染處理環節不可。若是添加到裝備購置的成本里面,就按月折舊好了。”蘇城說的也不盡其實。重做一套環保體系的成本確實不低,但不光能用在拆解的裝備上,還能用在以前和以後的裝備上,將環保標準拉的更高。

這一點,短期內看不出效果來,長期的利益不容忽視。做化工廠最難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環境保護。或者說,做化工廠最難花的錢是環境保護。環境保護肯定要投錢,但要投的有效果是一門藝術。空口白牙的說我花了多少錢沒有意義。在普通人想來,做石油石化的都是有錢人,花的錢多也是理所應當的。

越是如此,就越要把錢花出價值,花出花來。因爲化工企業的環境保護不光是官方關心,民間同樣關心。臺塑的六輕項目卡殼許久,就是因爲他們的環保標準符合政府規定,卻不符合民衆的預期。這一點,其實是臺塑高層都沒有考慮到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90年代是一個世界環保的分水嶺。

90年代以前,人們尚處於對環保的理解當中,同時也認可環保和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非洲某國的部長在參加國際會議的時候,就飽含怨懟的說:“我們變成了世界的動物園,我們的人民卻處在饑荒當中。”然後要求降低本國的環保要求,開展大規模的工業。

90年代以後,氣氛則陡然一變,成了寧可不要經濟發展,也不願污染一片土地。尤其是經過了西方民主改造的貧窮國家,一邊因爲燃料不足凍死人,一邊把想搞化工廠的官員票選下去。當然,要是化工廠建在別家的城市裡,他們是樂見其成的。然而,人人都是如此想法,工廠的選址自然難產。

這種變化是如此的急劇,以至於90年代前後建造的大型化工設備往往要進行二次改造。即使是建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化工廠也不得幸免,不僅因爲第三世界的環境立法,還因爲很多發達國家對進口產品的環保性都有了要求,所謂綠色壁壘是也。

石化基地一旦投產,再停產改造的成本就太高了,蘇城因此召集人馬,不惜重金打造環保標準,給出的預算也是高於普通標準,低於二次改建的成本。

但在張建軍看來,蘇城原本不必投入如此巨大,君不見臺塑都捨不得打檢測井嗎?

他望着電腦屏幕上的點點綠色,暗暗佩服:這就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啊。比起來,臺塑實在吝嗇,落了下乘。

……(未完待續。。)

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51章 考覈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532章 資助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356章 亞洲人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392章 ……媒體戰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73章 完井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3章 敲定去向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376章 替噴法第395章 ……蓄力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339章 登記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76章 替噴法第592章 LNG訂單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388章 落實第574章 開標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189章 發佈會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270章 國儲局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10章 軸套聯接第42章 大領導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8章 外匯吶第523章 推箱子第548章 捐款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145章 調研員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80章 生產標兵第529章 回饋第435章 評估第280章 平倉第226章 掙扎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2章 技術驗證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98章 建廠第133章 炫耀第214章 維修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72章 這貨是誰?第230章 供應鏈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579章 初探井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12章 心血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392章 ……媒體戰第68章 高水平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48章 二選一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6章 去油田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532章 資助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315章 有信心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573章 疑探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1章 丟骨頭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499章 宴會場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459章 中哈線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457章 阿拉木第446章 主業第619章 異夢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103章 外戚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618章 平臺一日
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51章 考覈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532章 資助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356章 亞洲人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392章 ……媒體戰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373章 完井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3章 敲定去向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376章 替噴法第395章 ……蓄力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339章 登記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76章 替噴法第592章 LNG訂單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388章 落實第574章 開標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189章 發佈會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270章 國儲局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10章 軸套聯接第42章 大領導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48章 外匯吶第523章 推箱子第548章 捐款第297章 安全危機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145章 調研員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80章 生產標兵第529章 回饋第435章 評估第280章 平倉第226章 掙扎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2章 技術驗證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98章 建廠第133章 炫耀第214章 維修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72章 這貨是誰?第230章 供應鏈第571章 標書製作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579章 初探井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112章 心血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392章 ……媒體戰第68章 高水平第536章 美女圍城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48章 二選一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6章 去油田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532章 資助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315章 有信心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573章 疑探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31章 丟骨頭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499章 宴會場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459章 中哈線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457章 阿拉木第446章 主業第619章 異夢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103章 外戚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618章 平臺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