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中國列車

莫斯科雅羅斯拉夫火車站。

兩名鐵路工人,一邊慢悠悠的用扳手敲打着火車的底部,一邊大聲聊着天他們雖然在上班,但心思就沒有放在工作上。

“嗚——嗚——”

長長的火車汽笛聲突然響起,霎時間蓋過了扳手錘擊車輪的聲音。

兩名鐵路工人驚喜的直起腰來,右側的俄羅斯大媽,踮腳喊:“今天有火車來嗎?”

“聽說增加了中國的車次。”

“來的肯定是國際列車,這個方向,你覺得呢?”俄羅斯大媽擡頭張望,她的腰腿看起來比男人還要強壯,語氣中帶着驚喜。

與她一起工作的是個斯拉夫漢子,雖然身材壯碩,但比旁邊的俄羅斯大媽來,就有點小巫見大巫,如同肥鴨見到了肥鵝。他兩步跳上月臺,放眼看了會兒,喊道:“是中國來的車,沒有錯,快點。”

“好,我們走,你帶錢了沒有?”俄羅斯大媽丟下扳手就往卸貨區跑。

斯拉夫漢子跟在後面,一摸口袋,道:“全帶着了。運氣太好了,竟然碰到增加的列車。”

和他們同向奔跑的還有好幾個人,大家你追我趕,間中說說笑笑的,恍惚間有點回到10年前的感覺。

到了卸貨區,國際列車也剛好到站,一名火車工人不等它停穩,就衝上去撬開了車廂,露出裡面滿滿當當的皮鞋。

一羣人發出了歡呼聲,完全不在乎這些皮鞋連基本的包裝都沒有。或許正是如此,纔給人以更強的衝擊力。

俄羅斯大媽第一個伸出手來,高喊:“我買,我要10雙。”

另一位身材矯健的大媽喊都不喊,衝上去先搶幾雙抱在胸前,然後喊:“算錢算錢。”

後面的人一看,那就上吧。還等什麼呢。

於是,不光是遠處跑來的火車工人,就是本該維持秩序的卸車工人。也跳了上去,抱下數量不等的皮鞋。

押車的中國工人笑呵呵的站在卸貨區的幾個方向,令人不至於拿着貨離開即可。一會兒,就有人帶了紙筆過來,趴在車廂上做記錄:“熱尼婭要10雙皮鞋是嗎?每雙4000盧布,或者是40元人民幣,你選哪個?”

“4000盧布。”俄羅斯大媽將一卷盧布遞了出去。這些錢在1年前,還能換到1萬美元,能買幾百雙皮鞋,現在能買10雙,已經令人感到很高興了。

這是大華給火車站職工的優惠,允許火車工人優先用批發價購買物資。由於中國貨本來就便宜。再算上批發價的差額,很多火車工人搶到中國貨,並不是給自己用,而是交給家人出去擺攤。

大華中國方面,並不在乎這個。交給誰來擺攤不是擺攤。只要能把中國貨銷出去,那就可以了。而且,這招還能順利得到蘇聯鐵路工人的擁戴,令大華的貨運渠道變的順暢無比,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我要20雙!”斯拉夫漢子也擠了進來。大冷的天,他脫掉外套。露出半截胳膊。

大華聘來的俄羅斯留學生,不用等人數錢,就記下了他要的數量。俄羅斯人的操守還很不錯,虛報或者短少金額的情況很少發生。

“還有我的。”後面的人不停的喊。

按照火車站的規矩,他們原本是不能這樣擁塞在卸車區的。但是,蘇聯都解體了,這些規矩誰在乎呢。

如果不是鐵路部門仍然能夠發出薪水,這些職員說不定都不會來了,就像是很多國企工廠的工人那樣。

不過,雅羅斯拉夫火車站的員工們很慶幸自己來了,或者說,是慶幸自己在雅羅斯拉夫火車站上班。

蘇聯的鐵路系統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他們一個城市往往有多個火車站,開往不同方向的火車分別在不同的火車站內。僅僅莫斯科一個城市,就有9個火車站。雅羅斯弗拉火車站旁邊就是列寧格勒火車站,有開往列寧格勒的快速列車——假如快速列車的司機來上班了的話。

同樣的,莫斯科開往喀山的火車線路,要在莫斯科的喀山站乘坐,開往白俄羅斯的火車線路,在莫斯科的白俄羅斯站乘坐,還有基輔站,庫爾斯克站等等……

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佔有世界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上蒼給予他們無與倫比的資源的同時,也給予了他們的交通以無與倫比的壓力。

光是莫斯科前往15個加盟共和國的火車線路,就比歐洲15個國家的線路還要遠,建設難度和資金需求,也高的令人難以置信。

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自70年代以來,就進入了入不敷出的狀態,依靠出售石油和天然氣過活。如果說,赫魯曉夫時代,蘇聯還可以和美國進行全面競爭,那麼,勃列日涅夫時代,只能說是軍事輝煌下的苟延殘喘……那個時候,中蘇之間的政治論戰此起彼伏,兩國關係正常化都無從談起,開往中國的國際列車雖然還存在,其實只是出於政治利益,雙向空跑而已。

雅羅斯拉夫火車站的工人,也因此成爲了最清閒的火車工人之一。

但在最近幾年,雅羅斯拉夫火車站工人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因爲來自中國的列車總是很有油水,帶着大批的輕工產品,全是莫斯科最緊俏的,這些企業,大都允許允許火車工人低價購買一些產品,令雅羅斯拉夫火車站的工人賺到了不少錢。

雖然不能和蘇聯時代相提並論,但要是和鄰居比起來的話,那好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還有別的東西嗎?”俄羅斯大媽忽然喊了起來,大概是看到皮鞋太多了。

記賬的會計看向後方。

負責此事的五郎想了一下。命令道:“去把12號到16號車廂都打開。”

二舅家的老七靈活的像是猴子似的,兩下跳上了車廂,拉開厚重的鐵門,露出裡面的商品。

老七讀了大專以後,尋死覓活的不願再讀書了,老五沒辦法,就把他給帶了出來。正好俄羅斯這邊用人。

不過,老七和家裡人的形象有點不同。老四老五都是肩寬體厚的雄壯身材,老七卻長的瘦巴巴的。脫掉衣服,都能看出肋骨來。只是在性格上,老七仍然有着荊山人的作風。一點不因爲到亂糟糟的前蘇聯而害怕,反而興奮的厲害,不僅與認識的俄羅斯人打成一片,還以純粹的死記硬背的方式,學會了幾十個俄語句子,比在學校裡的精神頭足的多。

這邊上,俄羅斯人都涌到了新打開的車廂處。

只見12號和13號車廂裡裝滿了鞋帽等衣物,14號車廂內則塞滿了臘腸和燻肉,15號車廂裡卻是成箱的藥品,16號車廂裡是肥皂等日化產品……

蘇聯經濟雖然癱瘓了。總算還是依着慣性在運行。以高價銷售的產品,比賣到西方國家都划算。

有好幾個鐵路工人丟下皮鞋去選購其他產品,五郎也不在乎,只是讓人收拾起來。

火車運輸對他們的出口工作無比重要,因爲蘇聯是一個大陸國家。港口和大城市的距離非常遠,沒有火車的話,物資根本無法運抵。因此,協調列車,保證這些車輛的安全和穩定,就成了五郎考慮的重要事情。爲了讓中蘇火車能夠加開列車。且正常運行,大華投入了相當的精力,甚至免費派遣技術人員來幫忙維護,優先挑選商品又算得了什麼,這個價錢賣給火車工人,大華已經賺的鉢滿了。

混亂持續了30分鐘,鐵路工人才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卸貨區。大型機械開始入場,四郎也把精力放在了早等在外面的小商販身上。

此時的莫斯科,有實力的批發商,財產也不超過1萬美元,能擁有1000美元的商戶就算是不小的了。這並不是說莫斯科沒有有錢人了,只不過,俄羅斯本國的有錢人,寧願捏着外匯等着物品降價,或者去低價購買工廠,卻不會來做這些小買賣。

大量的購買者和少少的資金,就是中國商品買主的特色。有些商販購買的數量甚至比不上鐵路工人,但大華還是公平的接待他們。

一輛火車的物資,要用一天的時間,才能全部分發完。少說有數千人買到了中國商品。

大華的翻譯們也沒閒着,每記下一筆帳,就會用俄語告訴對方:“歡迎你們貸款購買大華的產品,如果使用人民幣的話,我們還會優惠三成。”

說的多了,總有人去銀行,要求貸款人民幣。

別看俄羅斯的金融崩潰了,但銀行的業務並沒有停止,尤其是貸款業務,做的更多了。因爲銀行也存着盧布呢。尤其是那些私人銀行,他們的存款準備金也在貶值,那雖然也算是儲戶的錢,但是,如果儲戶的盧布都貶值了,銀行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另一方面,由於通貨膨脹的影響,銀行存款的利息也增加了。他們如果不想關門大吉,或者賠錢給儲戶,就必須想盡辦法把錢貸出去,同時收取高額的利息,如今的年息已經漲到了100%,而且隨着通貨膨脹的比率還在上漲。

這種時間,貸款卻是比平時更容易。

同樣的一幕,幾年前其實就在中國上演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國,也陷入了惡性通貨膨脹中,銀行給出了20%以上的高息,結果許多人不顧通貨膨脹的影響,寧願存錢到銀行,並幻想,如果我有1萬塊錢,以後啥都不用幹了,每年光吃利息就行了……至於本該划算的貸款,也因爲銀行的四處奔波,變的好像是不划算了,那個時間,想要貸款實在簡單,而且是被銀行求着貸款……

新生的俄羅斯,似乎在重演這些,所不同的是,他們的通貨膨脹更嚴重,以至於令人絕望。

只有販賣中國商品,或者有其他來錢方式的人,纔會去銀行貸款。這些未來的俄羅斯富豪們,在用實踐證明眼光的重要性的同時,也令俄羅斯銀行陷入兩難境地。

……。。)

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198章 建廠第142章 東京第612章 夜宴第397章 ……應對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1章 闖勁第55章 合資廠第225章 調研第515章 登記第33章 紅酒牛肉第523章 推箱子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19章 吉普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78章 求包養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573章 疑探第334章 德語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480章 勢力第579章 初探井第537章 選戰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33章 紅酒牛肉第492章 脾胃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251章 考覈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442章 聯合第83章 外方要求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279章 戰前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665章 大案第235章 論戰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2章 另類招聘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499章 宴會場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489章 有關係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44章 破局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388章 落實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473章 從容第625章 交易池第183章 我師父第457章 阿拉木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605章 歡慶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311章 開刃劍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75章 大肥豬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164章 簽約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211章 山寨化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64章 物探隊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387章 定性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73章 疑探第633章 延產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560章 公關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416章 競標日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160章 中標第362章 拜訪
第342章 和大華做生意第198章 建廠第142章 東京第612章 夜宴第397章 ……應對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1章 闖勁第55章 合資廠第225章 調研第515章 登記第33章 紅酒牛肉第523章 推箱子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19章 吉普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78章 求包養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573章 疑探第334章 德語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480章 勢力第579章 初探井第537章 選戰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33章 紅酒牛肉第492章 脾胃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251章 考覈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442章 聯合第83章 外方要求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279章 戰前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665章 大案第235章 論戰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2章 另類招聘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499章 宴會場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489章 有關係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44章 破局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388章 落實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473章 從容第625章 交易池第183章 我師父第457章 阿拉木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605章 歡慶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311章 開刃劍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75章 大肥豬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164章 簽約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211章 山寨化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64章 物探隊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387章 定性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573章 疑探第633章 延產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560章 公關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416章 競標日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476章 不下毒的寢室關係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160章 中標第362章 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