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油田規模

橫在裡海洋麪上的船舶,隨波微蕩。

獲得了油塊的公司,大都派人前來參觀大華實業的油井,剛剛受到控制的海上鑽井平臺略顯破敗,遭受原油洗禮的部分多有污漬,但是,幹勁十足的工人們足以彌補所有的表象。

再漂亮的鑽井平臺,沒有原油產出都是白搭,再髒亂的鑽井平臺,若是能得到原油,那就是最耀眼的明星。

無數人用迷醉的眼神望着一棟大樓似的海上鑽井平臺。

“大華實業的確發現了一個大油田呢,聽說井架被衝上了天?上次聽說這種事情,還是幾十年前呢,當年的德克薩斯油田好像也有這種情況,真是讓人懷念的好時代啊。”杜卡特拄着文明棍,首先提到的就是一天前的“事故”。

的確是事故,井架被衝起來,砸到人和花花草草的機率是很大的,即使沒有砸到人和花花草草,砸在純金屬製作的鑽井平臺上,濺起的火花就有可能引起巨大的火災,頂在井架下面的,可都是易燃的石油。

而在海上,一旦發生難以控制的火災,海上鑽井平臺通常只有放棄一途,那造成的惡果也是連續性的。

好在大華的“事故”並沒有引發第一個惡果,而這種有衝擊力的故事,即使是石油人也是喜聞樂見的,隱藏在海面以下的油田竟然有如此大的井下壓力,再怎麼想也知道,它必然是一個大油田。

蘇城對此毫不避諱,笑道:“現在仍然是一個好時代,至少,還是能夠發現了不起的油田的時代,說不好,就是又一個秋明油田……”

“又一個秋明油田?蘇董是這樣看待新油田的?”杜卡特見多識廣,但他和同時代的石油人一樣,都沒有意識到裡海油田的重要性,事實上,正如21世紀的許多業內人士一樣,90年代的石油人也以爲自己已經發現了地球上所有的超級油田,“中東那樣的石油寶庫再也不可能出現了”的論斷,在裡海地區大開發以前喧囂一時,幾乎變成了普遍的認識,身爲英國人的杜卡特,身爲BP公司職員的杜卡特,很自然的認爲,BP目前掌握的秋明油田,應當是人類發現的最後一個超級油田。

至於大華實業的新油田,它雖然具有難能可貴的井下壓力,但那隻能說明它是一個大型油藏。

秋明油田那種性感絕倫的超級油田,又哪裡能通過一塊油田的初潮來判斷。

秋明油田,可是一個龐大的油區,就像是大慶油田,或者勝利油田一樣,由一連串的大型油藏組成,大華實業充其量發現了一個大型油藏罷了,而這個大型油藏究竟是孤立的大油藏,還是一個大油藏和一串小油藏組成的正常油區,又或者真的是一連串大油藏中的一部分,只有開採過後才知道。

世界各地發現的大型油藏不少了,BP目前的政策,就是不斷的狩獵“大象”,即蘊藏儲量超過10億桶原油的油田,但要說如秋明油田一樣,沒有誰真的報以希望。

蘇城卻是自信滿滿,感慨的說道:“阿齊久的產量只會比秋明油田高的,以後,這裡就是裡海石油的標杆了。”

“您是認真的?”杜卡特吃驚萬分,轉瞬又有點笑意的想:以前總覺得蘇城有超過同齡人的成熟,沒想到,終於還是天真了一把。大約,是出油的成績,讓他放鬆了心情吧。

杜卡特笑着問道:“井下壓力這麼大,第一天的產量很高吧?”

“日產7萬桶吧,含水量很少。”蘇城確實輕鬆的很,自阿齊久出油以後,隱藏在心底最深的恐懼,也就是擔心阿齊久油田並不像是預想的那樣出現的恐懼消失了,剩下的就只有豐收的快樂了。

對現在的大華實業來說,前期超過5億美元的投入若是失去了,過去一年多兩年的付出就白費了,相反,若是能夠見到阿齊久產油,每早半年的時間,也許都會讓大華實業的發展快上一年。在中國這片剛剛改革開放不久的土地上,若是能領先一年的發展,帶來的將是以倍數增加的企業規模,就是從世界方向來看,20年後的中國規模企業,也將是世界級的企業了。

杜卡特則爲了7萬桶的單井日產量嘖嘖了兩聲,笑道:“這可是萬噸井啊,萬噸井。這麼說,是一個大油田無疑了。”

萬噸井通常只在原油非常豐富的地區才能見到,例如波斯灣和墨西哥灣,以及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等國,所以,用萬噸井來判斷大油田的存在是正常的理解。

不過,杜卡特心裡仍然只承認這是一個大油田,並不承認大華實業會見到一個大油區。

事實上,由於競標得到的面積有限,相比附近的幾個油塊,大華實業得到大油區和其他公司得到大油區的機會相當,說不定,大油區尚在阿塞拜疆手裡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杜卡特不會就此來反駁蘇城,而是笑笑道:“蘇董的投入收回無疑了,對了,你們還是用的高簽約金低分成的模式?是百分之五十幾呢?這下子,用不了一年時間,多支出的簽約金就能收回了,然後,是30多年的收益期,哈,世紀合同呀……也就是蘇城董事長,纔敢選擇高簽約金低分成的模式吧,粗粗一算,每年都要多得數千萬美元。”

說着,杜卡特的神經也被觸動了,短暫的停頓後道:“仔細想想也不是,就算我是公司的董事長,也做不出這樣的決定,職業經理人只會有職業經理人的思維,爲了安全,我寧願選擇低簽約金高分成的模式,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風險,是公司的大敵呢。”

“如果不是公司的規模太小,我也有很大可能選擇普通的簽約方式。”蘇城抓着船幫,看向外間。

杜卡特笑了,道:“有了這樣的油田,大華實業的規模想要變小都不可能了。”

“還不能立刻變現呢。對了,阿利耶夫閣下承諾的桶油補貼,還沒有發出去吧?”蘇城問的是阿利耶夫當日承諾的,第一個採油出來的石油公司,能夠得到每桶油50美分的補貼。依照桶油20美元左右的成本來看,相當於補貼了2.5的採油費,算是不少了。

在船上的人聽到蘇城的話,都不自覺的咧了咧嘴。還是杜卡特小聲道:“大華實業是第一個見到原油的公司。”

大華實業的準備充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兩三年前的準備,包括海上鑽井平臺等設備,都是做好了長途運輸的策劃案,並且實驗合理。相比之下,好幾個公司直到數個月後的現在都還沒有立起鑽井平臺。

當然,大華實業採取的新式勘探方式,以及密集鑽井也有極大的幫助。

考慮到阿齊久油田可能爆表的產能,阿利耶夫將爲此支付的補貼,絕對超出他的預料。

哪怕是日產50萬桶原油,也意味着每天25萬美元,卻是比他們一個普通的城市,或者幾家大型國企的日支出要高的多。若是日產100萬桶的話,阿利耶夫一年給予的補貼金將有1.5億美元,會抵消掉不少的稅款。

蘇城把心情擺在臉上,樂的嘴角翹起,道:“看來是要賺一些了……如果接下來的鑽井順利的話。”

“那可不是一些了。”

“嗯,如果石油產量很高的話。”蘇城說着頓了一下,笑道:“杜卡特先生,你說,假如我們真的發現了一個秋明油田一樣大的油區,原油市場會有什麼變化?”

“原油市場?如果沒有其他的情況出現的話,一個秋明油田,可是會對油價產生巨大的壓力……”杜卡特不用說完,就有點明瞭蘇城的意思了,呵呵笑了兩聲,老話重提說:“當然,首先是要發現又一個秋明油田。”

蘇城點點頭,道:“如果真的發現了又一個秋明油田,各位可不要囤積居奇哦。”

“如果……“杜卡特臉上的笑容慢慢收了起來,意外的道:“蘇董如此認真,地下勘探的結果很好?”

“結果很難說。”蘇城用的英語,聽在大家耳中,就是地下勘探的結果不能說。

船上的人望着前方的鑽井平臺,不約而同的陷入了沉默。

90年代的石油市場並不緊俏,自伊拉克戰爭結束以後,總體局勢就趨於穩定,若是出現大量的石油供應的話,下行是理所當然的。

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樣,石油價格的波動,往往並不是由交易比例佔92的長期合同而決定的,卻是由只佔交易數量8的現貨合同來決定的。所以,每當石油的產量出現1的波動,對全球市場來說,就相當於10的波動,像是秋明油田或者阿齊久油田這種恐怖產量的油田,一旦出現,對市場價格的打擊是相當嚴重的。

從攫取利潤的角度來說,預知有大油田出現,賣空中長期的石油期貨是最容易賺錢的。

當然,這種方式是違反大多數國家證券法的,蘇城因此說的委婉了一些。對石油公司的傢伙們來說,爲了獲得油田,甚至敢於涉足軍火走私,違反證券法又算得了什麼。

至於大華實業、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的石油公司,更是對歐美證券法沒有畏懼感。

在場的石油公司足有十幾家,幾十個人互相看看,又頗有默契的轉過頭去。

其實,不用出現超級油田,即使是一個大型油田,若有好幾個大型石油公司配合,也能將期貨價格甩下去。

應該說,油田更像是默契的潤滑劑。

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304章 深交所第117章 高科技第369章 你不懂第308章 狼來了第639章 國內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39章 國內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233章 對着幹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643章 收網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16章 競標日第529章 回饋第378章 泉涌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61章 招工第626章 有消息第6章 去油田第555章 真相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91章 困獸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09章 大優勢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13章 橄欖枝第346章 抵蘇第160章 中標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84章 出國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21章 闖勁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34章 實測數據第188章 壓價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79章 吃丸子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397章 ……應對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435章 評估第191章 接待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77章 崩盤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532章 資助第201章 退休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361章 規模戰第79章 吃丸子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189章 發佈會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47章 配件廠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576章 中標第409章 大優勢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3章 敲定去向第410章 天變了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496章 設備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586章 副產品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209章 會場第281章 新觀點第333章 來考察
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304章 深交所第117章 高科技第369章 你不懂第308章 狼來了第639章 國內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39章 國內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233章 對着幹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643章 收網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16章 競標日第529章 回饋第378章 泉涌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61章 招工第626章 有消息第6章 去油田第555章 真相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271章 拿不上臺面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91章 困獸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409章 大優勢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13章 橄欖枝第346章 抵蘇第160章 中標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184章 出國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21章 闖勁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34章 實測數據第188章 壓價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79章 吃丸子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397章 ……應對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435章 評估第191章 接待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77章 崩盤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532章 資助第201章 退休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598章 這羣狗大戶!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361章 規模戰第79章 吃丸子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189章 發佈會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47章 配件廠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576章 中標第409章 大優勢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3章 敲定去向第410章 天變了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496章 設備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586章 副產品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209章 會場第281章 新觀點第333章 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