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淺海油田

當林永貴說到好運氣的時候,語氣略略有點不同。

同坐車內的蘇城不由暗暗奇怪,心想:林的仕途已經很順利了。從正廳到副部,這麼難的坎都邁過去了……或者,認爲石油部改作“中石油”是運氣不好?

他想想又覺得不對。現在的中石油和日後的中石油可有不同。第一次改組後的中石油,全稱是“中國石油總公司”,統領全中國的石油資源,地位沒有多少降低。要到1998年,中國石油總公司改組爲中國石油集團,再將一部分企業和資源甩給中石化,並將海洋油氣田讓給中海油,三家分晉後,“中石油”才變成了純粹的央企。

石油高層仍然是行政編制不變。就林永貴50剛過的年齡來看,若是有想法的話,跳出石油圈子做個普通省份的省長,都是很有機會的。

不是仕途,那就是業務了。

從蘇城的角度來看,整治了油耗子,解決了三次採油的問題,勝利油田的發展應當是一片坦途……

只是看林永貴的表情,明顯不是這樣。

蘇城於是再次回憶1988年發生的油田大事,想破腦袋也沒有頭緒。

這也是因爲石油部的改組太重要了,有這種關乎帽子的大事發生,各級領導又哪有心情做其他的大事。

片刻間,林永貴也不知蘇城腦中轉了如許多的念頭,只續問道:“你對石油勘探有什麼想法。”

“我自己看過幾本書。”蘇城摸不着頭腦的道:“您知道,我是中文系畢業的。”

林永貴氣笑了,道:“你這一年做的事,哪點像是中文系的?”

“中文系就是萬靈丹,哪裡都能用一下。”蘇城說的也是80年代的普遍思想了。80年代的中文系學生哪裡都能去,重點大學的中文系錄分高,部分也是因爲這個原因能到任何一個想去的單位和崗位可是極大的優勢。

林永貴“唔”了一聲,道:“那要是給你一批人,你敢做石油勘探嗎?”

“膽量肯定有。但是,我不懂技術……”蘇城的確不懂具體的勘探技術。

林永貴自然不指望蘇城親自下井勘探,頷首道:“讓你做管理,從大華實業的生產情況來看,你還是有點管理水平的。選中的油井,好像也沒有虧錢的?”

最後一句是問句。

蘇城於是滿足他的好奇心道:“除了特意換回來的超低品味井,沒有虧的。三次採油設備弄出來以後,我自己也買了一臺,基本上,0.5噸日產量的小井,能恢復到4噸左右。”

“這也是眼光,也是技術。在咱們石油業,佔住這兩點,就立於不敗之地了。”林永貴喘了一口氣,又道:“下午的時候,管理局黨委會準備討論下一階段的勘探重點,海洋和內陸是兩個不同的方向,你也考慮一下。列席參加吧,你現在是總公司的獨立董事,多聽多看。”

隨着石油部改組,勝利油田的會戰體制也宣告結束,總部由勝利油田會戰指揮部,改稱勝利油田管理局。

不過,換的也就是一個名字罷了。

蘇城知道重點是“多聽多看”,於是說道:“我明白”。

他心裡卻在奇怪,勝利油田開發海洋石油是10年後的事了,怎麼現在就提出來。

就技術來說,歐美的確有能力開發海洋石油資源,中國就落後太多了,沒有10年的時間,根本開發不出相應技術。而且也沒必要,就現在的油價來說,海洋石油的經濟性並不好。國家也許可以從政策層面考慮海洋石油開發的問題,勝利油田管委會湊什麼熱鬧。

一會兒,車就停到了管理局院內。

林永貴先回辦公室了,他的秘書帶蘇城到會議室,指給他靠牆的一圈椅子,笑道:“20分鐘後開會,你坐這邊就行了,今天估計還有別的部門領導來旁聽。”

蘇城道謝後,主動坐在了靠門邊的椅子。無論他的頭銜有多花哨,行政級別終究是正科,與隔壁辦公室的主任科員們一模一樣。在這件充滿了體制化的會議室中,“獨立董事”只是個有色外殼。

秘書笑笑出去了。

會議室內,一片壓抑的深紅色,沉重的好像實木桌椅對地毯的壓力一樣。

蘇城乾脆閉目養神。

今天的節奏太快了,以至於他都不能理順各方關係。這也是中國特色的簽約,沒有討價還價,只有籤與不籤。

要多謝國內對股份的輕視,再晚上兩年,等到中國股票市場如火如荼的時候,等到人們驚訝的發現股份竟能如此輕易的漲價,丁司長應承的換股之事估計也會黃掉。

好在,這是1988年,股票交易所初開,所有人懵懂的時代。

在保留了大華實業的名稱,置換出黎渙祥等技術人員之後,蘇城付出的實際成本少的可憐,不過是兩三千萬元人民幣,以及一些訂單和設備罷了。

但他得到的,卻是中國石油總公司0.27%的股份。後世中石油在a股發行的股票也只佔其總股本的2%,香港h股也只不過佔中石油總股本的10%。換言之,蘇城所擁有的股份,比中石油a股的10%還要多。

不僅如此,中石油也只是中國石油總公司的一部分。後者還應包括中石化的一部分,以及中海油的大部分。光是30億噸的石油儲量,就能說明中國石油總公司的價值。

換算到蘇城手上,他理應能分到810萬噸的石油儲量。現在若是挖出來分掉,立即就是億萬富翁。

必須要感謝80年代的財務計算方式,就像是土地價值不被認可一樣,沒挖出來的石油,也不怎麼被算做是錢。

其實,財務人員的想法也沒有大錯。國企挖油的成本是很高的,去掉水電費,去掉油田建設費,去掉稅費,剩下的錢發一點工資獎金,蓋兩棟福利房子,也就所剩無幾了。要是把國企的石油儲量算錢,那就太坑人了。

耳邊傳來椅子輕輕挪動的聲音,打斷了蘇城的瞎想。

他睜開眼睛,就見魏孔在笑。

這白臉的傢伙一副喝飽了茅臺的模樣,散發着淡淡的酒味,笑道:“蘇廠長來了。”

蘇城嗅嗅鼻子,笑道:“魏主任,你就像是10年陳釀的杏花蛇,剛從藥酒裡逃出來吧。”

魏孔趕快聞自己的衣服,苦瓜臉道:“味道很大?”

“你坐下風口好了。”

魏孔尋着位置,無奈道:“現在的飯局真是去不得了,一口菜都不吃,先來一箱酒,不喝都不行。”

“那不是你的最愛?”

“品酒是高雅的事,拼酒就粗俗了。”說到這裡,魏孔換了個臉色,微笑道:“蘇廠長,今天的會,是什麼主題?”

“你不知道?”蘇城略顯驚訝。

“不知。”魏孔輕輕搖頭。他表面上雲淡風輕的,但能做到辦公室副主任的,哪個不是八面玲瓏的角色,對信息的敏銳性極強。

Www _тт kдn _℃o

這個不知主題的會議,自然讓他緊張起來。

怪事往往就發生在這種會議裡。

此時,副書記們都坐上位置了,蘇城想了一下,壓低聲音道:“估計和下階段的勘探方向有關。內陸或者海洋。”

“開發淺海?”魏孔只來得及說了這一句,就趕快坐直了身子。

林永貴進門了。

蘇城心裡卻翻江倒海起來,暗道:我也真笨,想什麼海洋石油,那是中海油做的事!勝利油田如今考慮的,自然只可能是淺海石油,水深5米,10米的淺海是現有技術能解決的問題。

1988年的後半年,勝利油田的確開出了一片淺海油田。

蘇城總算記起了這件事埕島油田。

“埕”字只在南方纔有意義,他因此有些印象。畢竟,中國每年新開的油田實在不少,一個20多年前的油田,若非刻意去記,誰能弄得清楚。

蘇城悄悄寫了張紙條,遞給魏孔。

此時會議已經開始,的確是討論勝利油田下一階段的勘探重點。魏孔身體做的板直,將蘇城的紙條在膝蓋間打開,戴上眼鏡,纔看清上面的內容:咱們油田,是否有淺海油田。

魏孔輕輕搖頭。

他那認真樣子,比學生還拘謹。

列席的官員都是級別不夠的,一個比一個拘謹,若是將中學生拉到這種會場上,怪叔叔們的表情姿態定能使之汗顏。

蘇城用嘴角翹了一下,表示謝意,沒有再寫紙條。

他也沒空寫紙條了。

前面,劉副書記已經火爆開火了:“淺海的勘探的成本有多高,你知道嗎?我假設你能在淺海找到油田,要想確定油藏的大小,那也難得很,海上鑽探的成本高,難度大,費時長,你不可能靠多打井來認識油藏規模。不勘探清楚,你敢建鑽井平臺嗎?打出來的油不夠你燒的!所以我說,先陸再海,先把北面探清楚再說。”

“北面出現大油田的機會很小了。淺海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被教訓的是採油四廠的廠長於寶明,他不能和副書記對罵,但也據理力爭。

蘇城聽他們的對話,立刻知道埕島油田尚未被發現。

這可是中國第一個200萬噸級的淺海大油田,是少數能在2000年前直接開發的海上油田。

再看站出來支持淺海油田的都是林永貴一系的,蘇城頓時理清了思路,悄悄寫起了紙條。

……

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02章 找人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02章 院士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40章 擋路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161章 聯絡第155章 共贏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72章 這貨是誰?第140章 b計劃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18章 升官第102章 暗標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428章 父子第12章 實物獎勵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576章 中標第534章 協商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63章 秋明市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308章 狼來了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84章 出國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533章 迷霧第192章 策劃第9章 東*營市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180章 合併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164章 簽約第553章 作弊日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446章 主業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346章 抵蘇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80章 生產標兵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94章 技術手段第265章 再增產第281章 新觀點第632章 價差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356章 亞洲人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435章 評估第592章 LNG訂單第370章 勘探地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395章 ……蓄力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582章 展團第171章 甲醇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189章 發佈會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399章 ……造船法第646章 將軍第392章 ……媒體戰第222章 敗途第300章 零成交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
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502章 找人第94章 技術手段第302章 院士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40章 擋路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161章 聯絡第155章 共贏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72章 這貨是誰?第140章 b計劃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18章 升官第102章 暗標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428章 父子第12章 實物獎勵第185章 輪椅上的小胖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576章 中標第534章 協商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63章 秋明市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308章 狼來了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84章 出國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533章 迷霧第192章 策劃第9章 東*營市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180章 合併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164章 簽約第553章 作弊日第252章 招聘完成第446章 主業第320章 舉手投票第346章 抵蘇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80章 生產標兵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94章 技術手段第265章 再增產第281章 新觀點第632章 價差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591章 充分競爭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542章 論功行賞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356章 亞洲人第261章 波瀾微起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435章 評估第592章 LNG訂單第370章 勘探地第322章 高歌猛進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395章 ……蓄力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582章 展團第171章 甲醇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189章 發佈會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399章 ……造船法第646章 將軍第392章 ……媒體戰第222章 敗途第300章 零成交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