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

“蘇董,田棟樑來了。楊明推開的房門,特別說明道:“是中國銀行外匯部的經理。”

“來勸我省錢的?”蘇城說話的時候都沒擡頭,他的手邊有太多的文件要簽署了。

楊明笑着點頭,道:“祁霄準備把中國銀行的外匯賬戶提空,以免用的時候不方便,總數大約是2億2000萬的樣子,昨天遞出去的申請,今天就有外匯部的經理來了,看來是真急了。”

聯絡期貨業務的祁霄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與各大銀行做溝通,從而將大筆大筆的資金投入到倫敦期貨市場上。

無論是多少錢,要在期貨市場上發揮作用,必須通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純粹用自有資金涉足期貨市場的駑貨,大約在100年前即已死絕了。

給泛亞基金提供金融支持和融資槓桿的主力銀行皆是歐洲銀行,包括了荷蘭富通銀行,瑞士聯合銀行,英國勞埃德銀行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等,他們將會提供總數超過3000億美元,也許高達6000億美元的金融槓桿。中國銀行因爲不能提供融資服務,其所存有的大華實業的外匯,也都要被提取出來。

不過,對於視外匯如生命的中國銀行,被一次性提取2億多美元,實在是要老命的事,尤其是田棟樑所在的外匯部更是壓力山大,上級可不管這筆錢被提取的有沒有道理,他們只要看到外匯總量下降,各種督責就會接踵摩肩而來,更不要說,外匯部的業務可能真的被影響到。

要是國企這樣做,田棟樑一定會通過地方分行施加巨大的影響力,至少是採取分期提取的方式減弱己方的壓力。現在的國企基本都是靠着貸款在生存,尤其是政策性的低息貸款,不光是國企需要,部委和地方政府也是少不了的,沒有哪一個國企能特立獨行到不需要銀行貸款的支持,即使是那些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也備不住有狀況不良好的上級部門和下級部門。

要是其他的私企,更是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國家規定的強制結匯,早在第一時間就將萌芽給蓋死了,想要取錢也只能取人民幣,對銀行總部來說,愛取多少取多少,不夠到印刷廠取去。

偏偏大華實業早年就有了自己的外匯賬戶,既不存在強制結匯的問題,也沒有上下級的羈絆。

至於大華供應鏈上的企業,且不說能不能用他們來威脅大華實業,其本身的經營狀況也不是靠着銀行貸款來生存的,許多企業因爲收入頗豐,甚至是地方分行竭力籠絡的存款大戶,或者貸款優質戶,由不得田棟樑隨意施壓。

然而,中國銀行無論如何是不希望蘇城將2億多美元的外匯都取出去的。如此一來,所有的壓力全都集中在了田棟樑身上。

事實上,田棟樑比想象中的還要着急,他是昨天下午纔看到的申請書,兩通電話聯繫以後,就明白了情況緊急,只帶了一名助手,就坐着紅眼航班來到了倫敦,風塵僕僕也不去休息。

跟着楊明進入套房,坐在蘇城面前,田棟樑倒時差所帶來的睏倦全沒了,低眉順眼小心翼翼的道:“蘇董,您用自己的錢,我們不敢說反對,但的確是有一些擔心的,期貨市場風雲莫辯,深諳此道的人都有失手的時候,您剛剛開始涉足,把全部的資金都拿出來,多少有點太冒險了吧?”

田棟樑語氣像是替蘇城着想似的,但語速很快,終究是露出了焦灼。

蘇城的視線離開了桌面上的文件,首先打量起田棟樑。

這是個年輕的銀行幹部,至多35歲,也許只有三十歲也說不定,面色蒼白身體瘦弱,放在雙膝上的指節粗大。

沉默了差不多兩三分鐘的時間,蘇城纔在田棟樑的焦躁中道:“田經理既然知道大華實業在期貨市場上的準備,那也應該明白,籌措資金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中國銀行的賬戶裡放着2億多美元,不可能沉積在那裡不動的。”

“我明白,我明白。我的意思,當然不是不讓大華實業動用這筆資金,不過,用一點拿一點不是更好?另外,我聽說資金是要轉入到歐洲銀行的賬戶裡,其實,蘇董要是能將資金分批取出來,那就太好了。”田棟樑雙手放在膝蓋上,胳膊用力繃緊,坐的端端正正。他也不期望能讓蘇城真的將資金全部留下來,所以,分期提取就是最好的結果了。上峰雖然嚴苛,但在心裡,估計也能理解這個結果,大銀行面對同樣龐大的國企和部委的時候,通常也只能採取這種做法。

蘇城的臉上看不出贊同與否,問道:“你說分批取出,是多長時間?”

田棟樑一聽有門,忙道:“據說期貨買賣經常要持續半年左右,大華實業如果不是特別需要的話,分成五六個月提取……當然了,三個月時間也是很好的,給我們一點時間準備,上下都比較好交代。”

楊明瞅了蘇城一眼,喝道:“別開玩笑了,三個月以後,這筆錢還有用嗎?”

“那兩個月分成三次也行。”田棟樑從善如流,並幫忙設想道:“第一筆先取3000萬美元,下次再取6000萬美元,再下次取1億2000萬,這樣正好。”

楊明的臉黑漆漆的道:“加起來是兩億一千萬吧,剩下的2000多萬美元怎麼辦?”

“哦,零頭放在賬戶也不錯啊,要是下次想取也能再取。”田棟樑說的很自然,笑的也挺自然的。

蘇城聽的也不由嘴角掛笑,心想:現在的銀行也不容易,臉面都沒有存款重要。

見到蘇城的笑容,田棟樑更受鼓舞,一個勁的傻笑。說起來,銀行的權力雖大,卻是與責任相對應的,尤其是90年代前後的銀行職員,都有過拉存款拉儲蓄的經歷,再早一點的,還有拉貸款的任務,底層的儲蓄所免不了還有各種奇怪的銷售任務,向親戚朋友做推銷怕是比傳銷集團實行的還要早,臉皮什麼的早就練出來的。

楊明也見到蘇城的笑容了,怕他的答應,趕緊道:“田經理,我們現在正是用錢的時間,等不住兩個月,留點零頭在賬戶裡可以,但不能超過100萬美元,2000多萬不可能不用的。”

“這麼緊張啊。”田棟樑尷尬的笑笑,話鋒一轉道:“要不,你們多留一些資金在賬戶裡,我想辦法給你們貸款?”

楊明眼睛一亮:“貸美元?”

“這個……人民幣吧,我多貸一點給你們,20億人民幣怎麼樣?”按照牌價算,兩億兩千萬也有18億了,何況,90年代的人民幣還是被高估的,銀行的貸款也相對隨意,像是中國銀行這樣的機構,要批20億人民幣也簡單的很,大華實業通過中船重工一度貸有200億人民幣,利息差都有不少。

而在期貨市場上,人民幣是沒什麼作用的,大華實業本身的人民幣資金也是不少,理所當然的被蘇城給拒絕了。

田棟樑滿嘴的苦味,又說了兩句,仍然沒有得到同意,頹然道:“既然蘇董堅持,銀行會如期轉賬的。”

得到痛快的迴應,倒是讓蘇城驚訝了一點點,轉瞬一笑道:“還以爲你有什麼大招呢。”

“大招?”田棟樑想了一下,才明白這個詞,撓頭道:“是我們的要求過分了,再怎麼樣,也是儲戶最大。”

“你倒是挺好說話的。”蘇城拍拍他的肩膀,語帶讚賞。

田棟樑受到誇獎似的露齒微笑。轉瞬,田棟樑的笑容就僵硬了,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心道:我得多賤啊,啥事都沒辦成,就爲了小年輕的話還沾沾自喜的。

說話的時候,田棟樑將蘇城看作是董事長,可回過神來,眼前的蘇城畢竟是不滿30歲的年輕人。哪怕是在推行知識化年輕化很認真的銀行系統,不滿三十歲也是難以做到經理職位的,低兩級都是非常困難的,今天以前,田棟樑很難想象自己今天的工作狀況。

蘇城卻是覺得滿意,就國內目前的政策和服務,再來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比田棟樑做的更讓人舒服了。

他很快做出決定道:“提款就晚幾天吧,分成兩次,每次一半,月末再提完,這樣你也輕鬆一點?”

“啊?啊,太好了。多謝蘇董。”田棟樑短暫失神後樂了,從不抱希望到小小的回饋,卻是比開始得到同意還要高興。

蘇城雙手插在褲袋裡,用帥氣無比的姿勢起身,問道:“剛到倫敦吧,預計要留幾天?”

“還能留幾天……”田棟樑不明白蘇城想做什麼。

“既然來了,多呆一段時間如何?”

“這個……我應該還能留幾天。”

“你們在英國期間的住宿費,由大華實業報銷。”

“留兩個月都沒問題。”田棟樑反應快的像是被砸的鼴鼠似的。

“那就好,這段時間,就和我去交易所看看吧,倫敦的期貨交易所你沒去過吧?”蘇城不等他回答,擡腿就走。

田棟樑只好跟在後面,暗忖:雖然只是延遲了半個多月的提款,但老大們應該滿意了,總比沒有強不是?按說,蘇城也是面子裡子都給照顧到了,不過,說明的時候應該用點技巧。

他渾渾噩噩的坐車到了倫敦期貨交易所,渾渾噩噩的跟着蘇城走進了大圓柱後的房間大廳,然後渾渾噩噩的聽蘇城給旁人介紹他:“這位是中國中央銀行外匯部的經理田棟樑,也是我們大華實業在主力銀行的聯繫人……”

……

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106章 漁政船第362章 拜訪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582章 展團第8章 維修工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560章 公關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50章 專利費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235章 論戰第657章 投名狀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8章 高水平第372章 鑽井第228章 爆發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98章 建廠第161章 聯絡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480章 勢力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630章 前菜第20章 話國企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511章 不行!第466章 大小會第61章 招工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191章 接待第55章 合資廠第633章 延產第145章 調研員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61章 規模戰第47章 配件廠第32章 技術驗證第6章 去油田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409章 大優勢第296章 大富貴第127章 井涌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8章 維修工第25章 部門利益第531章 金錢雨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409章 大優勢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605章 歡慶第637章 陰謀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163章 廣告第16章 化緣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12章 金母雞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530章 干涉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296章 大富貴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478章 被卡第537章 選戰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286章 暴利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94章 技術手段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478章 被卡第533章 迷霧第61章 招工第198章 建廠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
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106章 漁政船第362章 拜訪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582章 展團第8章 維修工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560章 公關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50章 專利費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90章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第235章 論戰第657章 投名狀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68章 高水平第372章 鑽井第228章 爆發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98章 建廠第161章 聯絡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480章 勢力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630章 前菜第20章 話國企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511章 不行!第466章 大小會第61章 招工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191章 接待第55章 合資廠第633章 延產第145章 調研員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52章 百萬富翁第361章 規模戰第47章 配件廠第32章 技術驗證第6章 去油田第343章 高層幕僚第409章 大優勢第296章 大富貴第127章 井涌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8章 維修工第25章 部門利益第531章 金錢雨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409章 大優勢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605章 歡慶第637章 陰謀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163章 廣告第16章 化緣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12章 金母雞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530章 干涉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296章 大富貴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478章 被卡第537章 選戰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286章 暴利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94章 技術手段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478章 被卡第533章 迷霧第61章 招工第198章 建廠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13章 有特級廚師的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