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論戰

2月21日。蘇城撰寫的《三角債的危機》在《經濟日報》發表。由於是熱門事件,緊貼時政,又有大華實業的背景傍身。這篇文章出現在了二版。

緊接着,由筆桿子們撰寫,蘇城審閱的數篇文章,出現在了數家全國性報刊上,徹底引爆了“三角債”話題。

短短的幾天裡,關於三角債的稿件雪片般的投向各大媒體。

在國務院的摸底結束之前,三角債的問題究竟有多嚴重,沒有人真的清楚。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上,處於不同的地區環境,就會有不同的認識。

越是面向企業,處在上游的工廠,債務狀況就越糟糕,如煤炭、鋼鐵、機械製造等行業,不討債就發不出工資,自然覺得三角債可惡糟糕至極。越是面向終端用戶,處在下游的企業,債務問題就越輕鬆,如家電、外貿、交通、電力等企業,往往是他們拖欠供貨單位的款子,不僅現金流充沛,還能獲得不少的隱性收入,於是就很難感受到三角債的危險,甚至暗自欣喜。

着眼於局部地區,重工業和原料企業多的地方,三角債問題就嚴重,輕工業和商業發達的地區,三角債問題就輕鬆。國家撥款的非生產部門人員,如軍隊和行政機關,倒是覺得手上現金的威力大增。

各方感受不同,也就有了媒體間的論戰。

反對者並不止童大林和周市長。自覺輕鬆並覺得全國都輕鬆的高層不在少數。上至國務院。下至鄉鎮區縣,不停的有人發表署名文章,抨擊蘇城和其他“危機論”者。

這些文章,或批駁、或寬慰,其中又以外經貿部的某領導的提法最有市場:“相信國家能夠解決三角債問題”一度喧囂直上雲端。

就連秦筠私下裡也覺得,三角債問題就算再嚴重,國家只要出面,就一定能處理好。

對此,蘇城只能報以苦笑。任何政權,都有無法處理的經濟問題。以中國現在的家底。要想處理三角債,就得由銀行無限制的放貸,不僅再造通貨膨脹,而且要承受更多的壞賬和呆賬。最糟糕的是。1990年的中國已經進入了通縮的通道,等於說,要想和平解決三角債問題,就得承擔重回1989年經濟的惡果。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1989年近乎崩潰或者已經崩潰的經濟,最終由全社會買單,而三角債問題再嚴重。也不過是由企業買單。

因此,和平解決三角債問題並非不可能,而是成本比爆發還要高。最終的結果,只會着眼於損失多少。

蘇城覺得,提前兩個月引發三角債的論戰。也許能挽救一些有心人。至於泥足深陷者,就不是他所能影響的了。

3月剛過,天氣乍暖還涼。

祁蒙等人風塵僕僕的回到了京城。連續走訪了三個月之後,十數只調研組完成了摸底工作,集合在一個房間裡,開始彙報工作,彙集結論。

這一彙集,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

情況之嚴重,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們每個人都調研一個省到兩個省,分別到下面的區縣地區。以及國營大廠深入調查,得出的報告也是本地區的。在信息沒那麼通暢的情況下,互相之間也不好通消息,因此,調研組即使得到了糟糕的結論。也會私下裡安慰,我們調研的地區可能是最嚴重的。

如今。大家的報告都出籠了,簡單的互相印證之後,大家才明白,原來我們調研的地方,問題還不是最嚴重的。

或者說,每個地方的問題都是極嚴重的。

剛出差回來的人,本想報告一番就回去洗澡睡覺。可是把各地的數據一看,主任就發話了:“得,都別休息了,開會吧。”

連續兩天,開了三場會。頭天還是體改委的人,接着就包括了國務院和發改委,然後又增加了相關的部委。

信息很快報告到了上面,會議的規格也越開越高,時間越開越長,最後上了常委會。

這個時候,媒體間的討論還在繼續,參與的人數看似沒有減少,但參與者的級別卻降了一個層級。

先前還發表署名文章的外貿部、政策研究所、國務院的同志,再也沒有出現過。即使是論點正確的人,也不再出言了。

瞭解內情的人都知道,論戰已然塵埃落定,剩下的是如何處理實際情況了。這個時候,反對者不敢說話,贊成者也不想被捲入其中——若是被派遣治理三角債,說不定會好事變壞事。這可是火山口上的買賣。

中央的調子減弱了,並未立刻傳導到地方上。

只有少數對政策敏感且熟悉高層動向的有心人,才能通過報紙上沒有寫出來的東西,查探到了上層動向。

這裡面,自然不包括周市長和他的親信童大林。

他們兩個人,都是從運動年代走過來的“年輕幹部”。在革委會的時候,就擅長以粗糙的手段戰勝高明的戰術。經過十多年的訓練,兩人如今手法已經政治許多,但仍不免用力過度。

周市長早些天就赤膊上陣,在《大衆日報》上發表了文章,童大林更不用說,借了一屋子的人給他寫文章,寫一篇發一篇,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少說發表了10篇稿件,簡直和連載差不多的。

有他們兩個挑大旗,濟南市府和地方國企以下,再沒有說“三角債危機”的人。倒是一些不在地方管轄範圍內的國企,如勝利油田或者大華實業這樣的企業,纔會頻頻露頭肆意表達。

周市長對勝利油田無可奈何,林永貴的行政級別比他還高。但是,他對蘇城的不聽話就很不滿意了。

不滿積蓄醞釀着,到了3月中旬,終於爆發——周市長親自署名的文章被《經濟日報》拒稿了。

經濟日報》是中央大報,在經濟領域的地位超然,乃是中國主流經濟研究的橋頭堡和要塞,由於它直接受中宣部的領導,不理地方領導也是常事。周市長的文章被拒,放在任何時候都不奇怪。問題出在蘇城的第一篇文章,就發表在《經濟日報》,而且是相對顯眼的二版。

鮮明的對比,令周市長近乎惱羞成怒。他對這篇文章充滿了信心,自覺嘔心瀝血都不爲過,竟然連報尾都沒登上。“有人從中作梗”的想法,第一時間就塞滿了他的腦海。

“去把蘇城找來,我要問問他清楚。”周市長深吸了兩口氣,才把胸膛的悶氣吐掉了。

秘書出去打了電話,沒有找到人,又親自跑了一遍大華實業,也沒有找到蘇城。

童大林自告奮勇,開車去大華實業,要把蘇城給揪出來,折騰了一天,還是未能如願。

他回報周市長,倒是讓後者的心情好了不少。

周市長自言自語的說:“這傢伙可能是躲起來了。我還以爲他是孫猴子要大鬧天宮呢。”

童大林一股子悍勇之氣,說道:“要我說,咱們給大華實業丟幾個罰款,立刻就能把他給炸出來。他要是不出來,咱們一天丟10萬罰款給他,甭管什麼企業,一個星期就得跪下來。”

“這個不行,其他的企業,你可以罰款,你要是莫名其妙的罰了大華實業,石油總公司之類的央企是要來找麻煩的,不能授人以柄,這樣,你先等機會,另外,再找全國的報紙發文章,我就不信他能把所有的媒體都買通了。”周市長拿定了主意,就坐回了椅子上,重新拿出他的文章,丟給童大林道:“這篇文章,你想辦法找個全國報紙,發出去。”

“好嘞,我想辦法,周市長的文章,肯定是沒問題的。”童大林是野路子的運動員,認識不少三教九流的人物,正常途徑辦不成的事,他用不正常的途徑總能辦成。讓他做企業局的局長,就是爲了對付不走正路的民企和國企。

童大林興致勃勃的出門想辦法去了。

沒兩天功夫,他就找了個老關係,拿錢疏通了一個《光明日報》的版面,儘管放在了第六版有點磕磣,但有總比沒有好。

童大林就守在門房,等《光明日報》送到,翻到地方一看,就樂呵呵的去找周市長了。

市長大人也覺得不錯,這年月要在中央報紙上發表文章是相當不容易的。正常的大報也就是8版,小些的還有4版的,去掉中縫的廣告,剩下的版面真得精打細算不可。

國家級的中央大報,算上只有海外版的《中國日報》也就是8個罷了。全數加起來才64個版面,周市長的署名文章《三角債不足爲懼》一篇就佔了四分之一的版面,攤在全國範圍,頗有些了不起。

周市長將報紙攤開在辦公桌上,孤芳自賞的重新閱讀了一遍,越讀越有味道。

正準備說兩句評價的時候,童大林突然揉揉眼睛,指着下面說道:“那不是蘇城嗎?”

“嗯?哪一個?”周市長的辦公室位於三樓,正好能看到大門全景,不管誰進,都能看個一清二楚。順着童大林手指的方向,能看到兩個年齡相仿的青年人,全都穿着厚呢子大衣,縮頭縮腦的。

“左邊那個,我去給您提溜上來。”童大林擼起袖子,氣勢洶洶的奔了出去

第152章 大臺北第468章 設局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52章 大臺北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273章 截止日第596章 只看看第59章 賭油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547章 門檻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4章 自由人第214章 維修第32章 技術驗證第625章 交易池第32章 技術驗證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387章 定性第166章 回家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19章 吉普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51章 酒宴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356章 亞洲人第103章 外戚第61章 招工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77章 崩盤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511章 不行!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222章 敗途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48章 外匯吶第308章 狼來了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45章 調研員第104章 船廠第492章 脾胃第223章 三角債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60章 自噴井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203章 併購案第514章 挖空第8章 維修工第3章 敲定去向第421章 分紅第607章 備份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555章 真相第82章 跑部進京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465章 計劃C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36章 地頭蛇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315章 有信心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586章 副產品第15章 靠山吃山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19章 吉普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83章 外方要求第480章 勢力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103章 外戚第350章 遊行第319章 畫外音第333章 來考察第211章 山寨化
第152章 大臺北第468章 設局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52章 大臺北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273章 截止日第596章 只看看第59章 賭油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547章 門檻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24章 自由人第214章 維修第32章 技術驗證第625章 交易池第32章 技術驗證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387章 定性第166章 回家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19章 吉普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51章 酒宴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356章 亞洲人第103章 外戚第61章 招工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77章 崩盤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511章 不行!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222章 敗途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506章 成功的秘訣第48章 外匯吶第308章 狼來了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45章 調研員第104章 船廠第492章 脾胃第223章 三角債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371章 前往井站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60章 自噴井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203章 併購案第514章 挖空第8章 維修工第3章 敲定去向第421章 分紅第607章 備份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555章 真相第82章 跑部進京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465章 計劃C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36章 地頭蛇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315章 有信心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586章 副產品第15章 靠山吃山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19章 吉普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83章 外方要求第480章 勢力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103章 外戚第350章 遊行第319章 畫外音第333章 來考察第211章 山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