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治所之爭

“壽春乃是先秦時楚國故都,如今雖被賊人佔據,但底蘊猶存,江淮菁英之所在,極盡繁盛,日後主公擊敗袁賊,自當返回壽春,豈不是好過江東之地?”虞翻雖然支持白圖,但在遷治所的問題上,屬於壽春派。

魯肅聞言反駁道:“虞長史此言差矣,楚考烈王是爲了避開秦國的鋒芒,所以才從郢都遷都到壽春,而且遷都之後,國運三年而衰,不到二十年就被秦國所滅……”

“子敬這話便說遠了,先秦時諸侯紛爭,與如今怎能等同而視?自董賊之亂後,關中疲敝,李傕、郭汜之輩已經坐困其中,反而中原之地乃是天下腹心,主公欲匡扶漢室,又怎能不北望中原?”陸康也是壽春派。

此時大家的言論都很剋制,無論心裡怎麼想,但嘴上都把漢室奶的溢出來。

“中原之地,曹阿瞞迎天子駕,劉徐州與主公也交情不錯,想來都是要匡扶漢室的,主公又何必多與他們齟齬?反而荊州劉表,其人仗着宗室身份,屢有僭越之舉,又修養名望,遺禍甚大!”陳宮這時開口道。

在座各位聞言,都多看了陳宮幾眼——不愧是陳公臺,睜着眼睛說瞎話,要不是你開口就叫曹操小時候的賤名,我們都快信了你的邪!

白圖現在是穩居上座,先讓大家暢所欲言。

畢竟遷徙治所,也是遷徙今後的統治中心,對一方勢力來說,和確立繼承人一樣、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從前……不,“從後”有一個開國皇帝叫趙匡胤,他要遷都,羣臣不同意也要遷,後來他就死了。

當然,現在白圖只是遷個揚州治所,雖然內部意見有衝突,但還沒有激烈到那個程度,只是大家的想法,還是說開了比較好。

秣陵是在長江南岸,可以說選壽春和選秣陵,也意味着之後的戰略聚焦,是望眼中原,還是聚焦荊楚。

陳宮雖然是在睜着眼睛說瞎話,但是中心思想已經點明瞭出來——我看不慣曹操,但我不認爲現在應該和曹操爲敵。

看似是秣陵與壽春之爭,其實背後是北望中原、還是西進荊楚的戰略分歧。

白圖本身是“金陵派”,等收復了淮南,白圖就想要上表朝廷,恢復金陵之稱——至於“建業”還是算了吧!孫權改稱“建業”,那是赤壁之戰後,現在叫建業……想建什麼功、立什麼業?太明目張膽了吧?

“幼平,將地圖換成另一張。”白圖趁着雙方辯論的空檔,對周泰說道。

原本在白圖身後掛着的地圖,是以江東和淮南視角爲主,西面是荊州、北面是中原,西南還有個沒什麼存在感的交州。

而選擇秣陵也好、壽春也好,無非是今後的戰略重點,選擇荊楚還是中原,掛這張地圖看似沒什麼問題。

不過接着周泰換上來的地圖,範圍卻是更大了許多,而且也簡化了許多,正中的“天元一子”是關中地區,也就是東南西北被“潼關”、“武關”、“散關”、“蕭關”包圍的三秦之地——秦國就是從這裡起家。

這地圖不僅勾勒的沒什麼細節,而且重要的河流和關塞格外突出。

在上半部分,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幾”字形河流,也就是黃河。

“幾”中間被裹着、像一個“套子”的部分,正是所謂的“河套”,漢室紛亂之後,河套地區現在是南匈奴和諸羌活躍的地帶。

白圖也不搞那些虛的,直接標明南匈奴、諸羌的字樣,在座都是自己人,不用照顧漢室的面子,在地圖上粉飾太平。

關中幾乎是在“幾”字的正下方,稍偏右一些。

“幾”字的“丿”的左邊,也就是“河西”,這裡現在主要是河西鮮卑在活躍,但是順着河西的西南衍生到西北,依舊有在漢室控制的一個小窄條,也就是“河西走廊”,一直溝通河西以西的西域,這一代就是“西涼”、也就是涼州。

“丿”的下方,就是漢中、巴蜀,兩者交界處以東,就是“關中”。

以上,現在都不重要。

“幾”字右邊如果加兩個點,看做一個“飛”字,那麼這兩點所在正是“河北”,也就是青冀幽並四州所在,最北端是“幽”,下面是從西到東的“並”、“冀”、“青”。

至於最上面的一橫再往北,那就不是河北,而是河朔。

“飛”的下面,也就是“河南”,狹義上的中原地區,也就是大體爲品字形的兗豫徐三州,最上面是“兗州”,下面是右豫、左徐。

豫州、徐州的南部,還有一條粗大的河流——淮河。

淮河以南就是淮南,準確的說是“淮河下游南部”稱爲“淮南”,淮河上游的南岸,則是荊州的北部,常見的稱呼是“荊北”,主要是南陽郡和南郡。

在向下自然就是長江,因爲長江下游是從西南流向東北,所以下游的南岸被稱爲“江東”,上游南部是荊南,也就是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而順着長江,荊州與江東交匯之處,就是江夏郡。

魯肅這時指了指廣沃的北方,並且說道:“袁紹和公孫瓚的戰鬥,想來形勢也日漸明朗,公孫瓚雖然文韜武略足以爲依仗,但卻自尊自大,對百姓不思體恤,對屬下記過忘功……

爲邊關一猛將,足以震懾胡虜;但爲一路諸侯,卻是自取滅亡,袁紹雖然也有其缺陷,但若是以諸侯之道而論,勝公孫瓚良多。至於張燕之輩,不過是癬疥之疾,難以獨立與袁紹相爭。

一旦河北落入袁紹之手,則其坐擁四州之地,民戶百萬,仗袁氏四世三公之積威,戰將、謀臣雲集,又有幽、並的戰馬之利,爲禍甚巨,其與曹劉的聯盟也不過是廢紙一張,我們這時又怎能對中原落井下石呢?”

魯肅對着地圖侃侃而談,所言無非是令衆人的目光,從“江東、淮南、中原、荊楚”這一隅,展望到整個“天下”!

若是僅僅看上一張地圖,北望中原也好、西進荊楚也好,其實各有各的道理。

不過從更廣闊的視野角度來看,看似遙遠的河北之爭的結果,纔是魯肅鐵站“西進荊楚”的原因!

“公孫瓚也是一時豪傑,袁紹其人不過是袁氏庶子,即使……也不會這麼快就分出勝負吧?”陸康有些拎不清河北戰局。

在他看來袁氏的嫡子都這麼坑,庶子應該更坑,而公孫瓚手下,又都是經常與遼東烏桓交戰的精銳之師,兩人贏面應該五五開纔對。

“我以‘遲智’推演過,公孫瓚已經快要退到右北平了。”陳宮這時說道。

陸康等人這時也明白一些“遲智”的能力,也就沒有再反駁。

白圖則是心裡暗暗盤算着,情報體系也要儘快建立才行——不能什麼都靠陳宮的“遲智”推演!簡直太不科學了!

江東的世家豪右,之前更希望白圖能夠回壽春——這樣一來,江東就又是他們的天下,這纔是江東本地豪強們,所熟悉的模式。

這固然是私心作祟,但這種程度的私心,也並不至於令白圖排斥。

即便是陸康、張昭等人,也明白在默認袁紹坐擁四州的情況下,再去打中原的主意十分不智——玩過全戰三國的都知道,這時再給中原和關中諸侯壓力的話,袁紹會化身狗王。

歷史上曹操都差點就給袁紹送質子,如果這時江淮再給中原些壓力,怕是袁紹就要左手牽着關中諸侯、右手牽着中原諸侯……

到時再分析袁紹有多少性格缺陷都是空話,絕對實力面前,就算袁紹是一頭豬,都能拱得江淮欲仙欲死!

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三百二十五章 袁、曹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四十一章 高朋滿座袁公路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三十五章 我白圖只憑一顆真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三百九十六章 諸葛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四百章 給孩子的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四十七章 約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封推感言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義任俠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二百二十一章 修羅監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虎祭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四百四十九章 袁氏流亡第二百二十三章 拋棄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三章 開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三百六十八章 納吉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氣有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
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五百七十二章 襄平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三百二十五章 袁、曹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五百一十三章 蓄電池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九十二章 “溢價”收購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四十一章 高朋滿座袁公路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一百零七章 名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三十五章 我白圖只憑一顆真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二百九十七章 薄恩寡義?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三百九十六章 諸葛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四百章 給孩子的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四十七章 約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封推感言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義任俠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五十二章 伏賓入場第二百二十一章 修羅監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虎祭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劃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四百四十九章 袁氏流亡第二百二十三章 拋棄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三章 開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三百六十八章 納吉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氣有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