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開門,送仁德

僞帝袁術,倒行逆施,寵信奸佞,害民無度,指使族侄袁琳,向廣陵百姓投毒,欲陷害白公……

幸而太守袁渙,雖大忠大勇,但不忍見黎民爲袁賊所害,懲奸除惡,當機立斷,擒下袁琳,歷數其罪,具火刑而殺之。

後欲託廣陵於副官,自縛向壽春請罪,百姓慟哭於道、充塞城門相阻,求袁渙開門迎白公入城。

袁渙感百姓苦袁久矣,乃開城門,白公感其真誠,欲使之仍領廣陵,然袁渙自感背主降將,無顏復爲一郡之守,再三辭讓。

……

廢話!之後廣陵就是和袁術、甚至與中原作戰的前線。

怎麼可能讓袁渙執掌此地?

袁渙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假戲一番之後,陳宮暫領廣陵太守之位,而“暫時”想要歸隱山林的袁渙,則是在陳宮的引薦下前往合肥,去拜見白圖。

沒錯……不僅是廣陵這一路,在合肥、蘄春城外,同樣有送糧的大軍——所以袁渙才直接來合肥城外,面見白圖。

三路救災軍中,陳宮負責廣陵、孫策一部負責蘄春,而合肥則是白圖親自領軍,呂布爲其副手,陣容最是豪華,也是這一路到的最晚。

袁渙獻城前三天,白圖和呂布纔在城外駐紮。

因爲原本在出兵之前,車騎將軍府的幕僚們,都並不認爲,合肥會主動獻城,畢竟此時鎮守合肥的是袁胤——袁隗之子,與袁術關係極近的族弟。

袁渙的獻降,將直接影響到蘄春、影響到袁術治下的每一座城池、影響到袁術麾下每一位在外鎮守的將領!

然而作爲袁術的心腹,袁胤身上的仲氏皇族的標籤太重,根本沒有投降的餘地……

並且作爲仲氏的宗親大將,袁胤麾下是有南陽精銳的,這可是袁氏的家底,軍心遠比普通的淮南軍要穩固。

相反像是蘄春城的情況,之前就並不比廣陵要好。

而當廣陵袁渙,已經以身作則的做出表率之後,陸勉的日子就更不好過。

一片救濟糧雨下之後,陸勉的副將勸說道:“將軍,再這樣下去,城中恐怕會生亂……”

徐行是陸勉的副將,更習慣於稱呼陸勉“將軍”,而不是“太守”。

畢竟陸勉這個太守,也是有名無實——整個江夏只有不到五分之一,在袁術勢力影響範圍內,主要就是這蘄春縣。

“再……等一等。”陸勉掙扎的說道。

徐行聞言,也明白陸勉在猶豫什麼,遺憾的同時勸說道:“如果將軍想要繼續守城,請替換末將來負責甕城中軍的防務吧!”

陸勉看了看他,點頭應下——徐行是他最信任的副將。

果然沒過兩天,軍中便發生動亂,一名別部司馬突然襲擊陸勉在甕城中的中軍營帳,幸好徐行始終沒有放鬆警惕,及時平定了叛亂。

不過陸勉也算是看出來,再不獻城也沒有活路,不僅是民心淪喪,甚至麾下的淮南軍,除了徐行、還有自己的親兵之外,他也不知道誰可信。

當夜陸勉向徐行耳提面命之後,自縛於府中,而徐行則是上城樓喊話孫策,希望獻城投降。

“獻城?哈哈哈,可需要孫某一人入城?”孫策聞言,在城樓下大笑喊道。

徐行:???

徐行見孫策躍躍欲試的樣子,還真有些心動的感覺……

不過最終徐行決定,還是老老實實開門,萬一惹怒了孫策,可不是開玩笑的。

以現在的形勢,即使真的將他誆進城來、真的圍殺成功,也只是讓自己死的更慘一些吧?

“孫將軍說笑了,還是末將出門遞送降書吧……”徐行說道。

孫策看到他真的打開城門出來之後,還有些好奇的問道:“陸勉那傢伙呢?被你活捉了還是宰了?”

徐行原本還擔心,孫策會因爲之前的一些恩怨,而難爲陸勉,有些忐忑的說道:“孫將軍,陸將軍是因爲家眷在壽春,所以……才自縛於府中,讓末將代其投降的。陸將軍之前還說起過,孫將軍之前拜訪蘄春時,少年英豪的氣概,令其頗爲心折……”

袁渙是名士,陸勉是袁術的部將,對前者袁術很難做出扣押親屬這種事情,但是……陸勉的妻兒,可都在壽春!

現在陸勉是軍心已亂,不得不降,勉強算是非戰之過,但是如果他堂而皇之的拜入白圖帳下,怕是袁術那廝不會像劉備一樣仗義。

“哈哈哈,陸勉還會爲我而心折?看不出、看不出!那你的妻兒呢?”孫策再怎麼耿直,也知道徐行說的是客氣話。

徐行靦腆一笑道:“末將是孤兒,而且單身。”

如果是其他主將,如此孑然一身,袁術或許會安排下親事,但許行只是個副將,袁術都未必認得他。

孫策進城之後,先是例行發榜安民,之後接管了府庫,同時佈置下分發救濟糧的事宜——至於府庫中的糧食?當然要先加工成“磚頭”再說……

不過對於陸勉,孫策非但沒有因爲之前交換人質時的事情,而遷怒於他,反而備下牛肉和酒水,差黃蓋送去府中。

特地沒有親自前往,以免陸勉無顏以對。

之後據黃蓋所說,陸勉受牛酒之後,痛哭流涕,當着黃蓋的面,大吃大喝了起來——以實際行動,接受了孫策的賞賜、也就是表達了歸附之意。

當然,在袁術徹底敗亡,迎回陸勉的家人之前,他還只能繼續被“軟禁”。

袁渙來到合肥時,蘄春獻城的消息,也同時來到了合肥。

在拜見白圖的時候,袁渙始終將自己放在“迫不得已、爲民請命”的名士的位置。

“曜卿真乃高尚士也!若能得曜卿相助……”

不等白圖說完,袁渙便主動拒絕道:“惟願在金陵左近,結一草廬躬耕。”

袁渙心裡明白,他的“高尚品德”之舉,爲白圖營造了多少便利,但嘴上卻半句也不居功。

也不需要白圖多認親戚……咳,不對,是不需要多拉攏。

畢竟袁渙的定位,本身就是陳郡袁氏的“投資”籌碼……之一,以現在的形勢,自然而然的已經押注在白圖這邊。

雖然按照白圖心裡的排序,信任指數只能排到第三梯隊,但是……同樣是在“只要白圖不敗亡、不大劣勢、無激烈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可信”的範疇。

綜合其能力的話,負責個不太重要的郡、或是擔任些非機要的六部主簿屬官,都是可以的。

當然,人家袁渙可是名士,怎麼可能做得出獻城求官的事情?

再如何……也要先養望一段時間,明年再出仕!

袁渙的功勞……不對,應該說是“高尚品德”,白圖自然也會記在心中,畢竟這次袁渙的義舉,的確給了白圖極大的運作空間。

正如白圖之前所言,這次可是百姓主動要獻城的,而且是“慟哭於道,充塞城門”的央求袁渙,後者“大義驅使”之下,打開了城門,迎江東軍入城……

換個說法就是,如果合肥、蘄春的守將,不願意開門,那就不仁不義,制止百姓開門相迎,那麼……就是需要江東軍一些小小的幫助——這能算是用刀兵相逼嗎?顯然不能!

之前還有人能拿白圖自己的話來卡他,但是現在……白圖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送仁德”。

對於袁渙要去金陵種地的想法,白圖同樣表示了支持,並且感嘆道:“哎,昨日蘄春的徐行,同樣也已經在大義的感召下,綁縛了陸勉、獻降於蘄春……但可悲如今淮南蒼生,已經大不易的時候,依舊有些魍魎之輩,想要螳臂當車!”

這話說的,袁渙有些不大好接,同時也有些疑惑,怎麼昨天蘄春的事情,這麼快就傳到合肥……但還是附和了一句:“白公仁德。”

“爲百姓盡心而已。”白圖隨意的擺了擺手,表示這些都不算什麼。

同時念頭一動道:“曜卿回去之前,不妨先看看,我如何將仁德,送進這被袁賊圈禁的合肥?”

“固所願而。”袁渙點了點頭。

和陳宮、孫策去送糧的數千人不同,來到合肥城外的,可是三萬江東精兵,畢竟對於合肥,白圖一開始就知道,不可能兵不血刃,只是在等蘄春和廣陵,誰先帶個頭兒——陳宮之前所料沒錯,果然還是袁渙機靈。

袁渙陪在白圖的身後,最後檢閱了一下軍中的投石車——今天這裡面,可就不會再投救濟糧了,袁渙已經看到了旁邊準備好了簡單打磨的石彈!

而且……袁渙總覺得,白圖軍中的投石車,似乎與廣陵城外他見到,有些不大一樣。

雖然在廣陵時,袁渙沒有距離看過投石車,但也從城樓上俯視過,那些投石車應該是好像“斜立的勺子”一樣的投擲臂纔對。

然而合肥外的投石車,一個個投擲臂不僅更長,而且還是中段固定在更高大的架子上,似乎長短不同的兩端,都可以填裝重物的樣子……

此時江東軍也厲兵秣馬,袁渙隱約發現,軍中似乎有很多能說會道的軍官,對三五成羣基層軍官,唾沫橫飛鼓動着這一戰的意義,就和……發榜安民時讀榜文的人差不多,不過眼前這些人,顯得更接地氣。

對於冥頑不靈、荼毒百姓,將白公的仁德,關在城門之外的袁胤,白圖忍痛決定——這個仁德……我一定要送!

你不開門,那我可就硬闖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十一章 尷尬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二百四十一章 鴛鴦陣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陵開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糧之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敵自潰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四十七章 約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四十一章 高朋滿座袁公路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川歸降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三章 開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萬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
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十一章 尷尬第九十九章 埋伏第二百四十一章 鴛鴦陣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三百四十七章 江陵開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一百三十七章 曹操的騷操作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興未艾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糧之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敵自潰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錘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五百三十二章 規矩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蠻之亂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四十七章 約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禮物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六百一十四章 隴右之盟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四十一章 高朋滿座袁公路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川歸降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三章 開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萬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白公炮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九十一章 談判的藝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