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助人爲樂

楚國的核心施政大臣們,達成了對“真氣列車”、“真氣船”的一致意見之後,秦宓變得“香”了不少。

畢竟秦宓的背後,可是蜀侯府這一等宰的大肥羊!

沒有財貨,什麼計劃都是瞎比劃……

故而這位蜀侯的使者,在金陵留駐了一個多月之後,終於在拜遍了山頭之後,見到了楚王!

只是令秦宓稍感不安的是,之前他拜會的所有楚臣,要麼是最開始的時候,大多不怎麼搭理他,要麼是最近……都在暗示他,想要打動楚王的最好辦法——錢!

秦宓也心中也有疑惑,在金陵的一個多月,他已經切實的感覺到,楚國的富有。

如此富有的楚國,難道還缺錢?

果然……人的貪慾是無限的,尤其還是楚國這種篡改聖學的地方!

想到這裡,秦宓憑空又多了些信心,令白圖見到他的時候,心裡還有些嘖嘖稱奇——明明晾了一個月,這條“魚”似乎還挺支棱?

“外臣秦宓,拜見楚王。”秦宓見到楚王之後,禮數週全的行着禮。

“蜀侯不是要‘先平漢中,再滅荊揚,活捉楚王,殺盡楚兵’嗎?爲何又派你來此?”白圖義正言辭中帶着些憤怒的說道。

彷彿這話真的是劉璋說的一樣……

“益州與楚國山水相隔,難免有所誤解,宓可以項上人頭擔保,蜀侯與蜀侯府中的同僚,對楚國絕無惡意。”秦宓倒也不敢挑明這是誰造成的誤解,畢竟還要以完成任務爲主……而且他還有些別的想法!

“哦?那爲何蜀侯斷絕與我大楚的往來,春華。”白圖叫了張春華一聲,之後張春華還是給秦宓用舉數據的方式,明確的指出蜀侯此舉的影響。

見到白圖不僅任用女官,居然還讓女官和自己答話,秦宓心中不滿的同時,表面壓下不滿的藉口道:“此事乃是奸人挑唆,蜀侯也早有廢棄禁楚令之意,只是被楚軍的神兵天降耽擱了而已。”

白圖聞言,稍有差異的動了動眉——這麼形容敵軍,倒是不常見。

“呵呵,口說無憑,蜀國如果真有誠意,我大楚也可以將大宗貨物,專門與益州府對接,免得擾亂益州民生。”張春華窮追不捨的說道。

然而秦宓這時卻令人驚訝的、直接對白圖說道:“大王,外臣有一策,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楚國錢貨不足的問題,不需如此廢力。”

白圖剛剛的意思,顯然是要他與張春華對答,秦宓此時直接又繞過張春華來向楚王進諫,顯得有些僭越,不過……秦宓的話,的確吸引了白圖的注意。

雖說……

白圖覺得應該沒有這種辦法——你知道楚國的幾個大項目,都有多大的口子嗎?

更不信秦宓能勝得過楚國朝中的滿堂青紫,能力上的差距就不提,秦宓根本就沒有接觸過工業化吧?

張春華看秦宓的眼神也有些怪異,總覺得……秦宓稱呼“大王”有些怪怪的。

只是既然秦宓敢這麼大口氣,白圖也被調起了興致:“何策?”

“楚國民富國強,鼎盛之世,又怎會缺錢少貨?缺的是安穩人心之策!只要溯本清源,復先聖之學,摒邪祟魍魎之說,教民有度,自可成千秋盛世!”秦宓聲音洪亮的說道。

鼻腔共鳴、胸腔共鳴、腹腔共鳴的聲音,體現了他的自信。

可惜,除了他自己的三腔之外,卻沒有引發白圖或是張春華的共鳴,甚至兩人還用古怪的眼神看着他,令秦宓的神色,漸漸從自信,變得有些惱羞成怒起來。

如果只是出使的問題,他還能儘量忍耐,以公事爲重……

然而……

之前秦宓其實是對自己的“良策”,十分有信心的,心裡還想着,如果楚王真的願意接受他的“良策”,廢止了王肅小兒的邪說,那自己也不用回去之後辭官著書。

甚至如果楚王到時對自己足夠重視的話,倒是可以考慮辭官之後入楚爲相,親手爲大楚打造盛世……

恩,不是秦宓不忠貞,實在大楚太迷人!

入楚之後的這一路、還有來到金陵的一個月多的見聞,令秦宓切身感受到了楚國的強大。

別說是和益州相比,眼下的楚國,這分明就是觸手可及的盛世!

可惜這觸手可及、卻偏偏沒有人去“觸”,這時只要宣揚聖學,教導百姓以耕讀爲樂,還不是分分鐘的盛世太平?

楚國難道沒有能人?

不對!一定是因爲我太出衆,所以才顯得他們短視……

秦宓覺得,相比於益州,還是楚國更適合自己!

可惜,這秦宓自信滿滿的獻策之後,得到的卻是白圖無聲的羞辱。

當然,羞辱旁人的獻策、哪怕只是外臣的獻策,也並不符合白圖的“人設”,白圖也只是一時沒忍住,沒能控制住眼神而已!

很快白圖還是收斂了目光,按下了嘴角,強行正經起來的說道:“咳咳,秦先生說的不無道理……好了,繼續說貿易的事情吧。”

秦宓:!!!

秦宓感覺自己遭受了背叛,在他的人生預期裡,自己都已經是協助楚王,開創楚國數百年盛世的楚相,比肩張良、蕭何的那種。

然而白圖居然還和他談貿易?

難道我大楚的盛世要毀於一旦?秦宓心裡很委屈……

心灰意冷之下,對張春華提出的貿易要求,也都只是簡單看看、聊聊,半死不活的反駁幾句,就表示原則上可以同意,之後會向蜀侯傳達楚國的意思,並且和禮部、戶部商談細則。

反正在秦宓看來,只要楚國有停戰的要求,劉璋就一定會同意。

不僅答應重新開放通商,並且……還會進一步要求,益州府必須每年採買一定量的楚貨。

在進一步與禮部、戶部洽談期間,秦宓還沒有放棄,動用自己的人脈,再次拜訪了不少楚臣——秦宓畢竟是蜀中大儒,這點情面還是有的。

期間也和楚國的幾位重臣,宣揚了自己的觀點……

秦宓還沒有放棄——或許只是因爲自己身份,令楚王無法接受呢?如果能夠說服楚國的重臣,接受自己的想法,再去勸說楚王,或許就成了呢?

實在做不了楚相,做未來楚相的重要幕僚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官職名聲什麼的無所謂,我秦宓只是想要經營盛世!

可惜,雖然楚國重臣都很有素質的沒有給白眼,但大多也只是表面笑嘻嘻的應付過去,背地裡……金陵開始有蜀侯使者腦子不好的傳聞出現。

其實倒不是秦宓有多古板愚昧,如果將益州與楚國的情況對調,乍然讓某位楚臣,在類似現在益州的環境下,看到如今楚國的景象,其中一大部分……也都是無法迅速同步的!

原本就是山水相隔,尤其是蜀侯的禁楚令,更是令益州錯過了楚國發展最快的這兩三年,導致訊息有極大的不平衡,不像魏國、中原,至少是漸漸在適應。

而秦宓與禮部、戶部洽談之後,最終商定的結果是,在重新恢復民間通商的同時,每年益州府需要採購至少兩億楚幣的鹽和織錦類商品!

一開始秦宓的確被這數字嚇了一跳,不過後來步騭給他分析了一下……

益州府百姓有近五百萬人口,也就是百萬戶,平均下來每人40楚幣、相當於每戶多收一石米而已!

並且還不是白要益州府的,而是讓益州府來買鹽和織錦,到時候說不得益州府還有的賺。

秦宓想了想,的確有些道理,就先答應了下來——當然,具體是否敲定,他還要上奏蜀侯。

談判過程還算順利,只是步騭總覺得,秦宓看他的眼神怪怪的,就像是一邊認同他的話,一邊在罵他一樣?

後來步騭聽戶部的門衛說,秦宓離開的時候,還在門口啐了他,說什麼“就是有太多這種精於算計、利慾薰心的臣子,楚國纔會錯失盛世,嗚呼哀哉”……總之說得步騭是一頭的問號。

同時在心裡越發確信——蜀侯來使腦子不好的傳聞,果然是真的!

當然,秦宓也沒有完全忘了自己的職責,在心傷的同時,也幫蜀侯爭取了一些有利條件。

比如蜀侯採買鹽錦的價格,比如軍備採買授權,比如“楚巴東郡”……

劉璋當然是想楚國將巴東郡讓回來,不過想也知道楚國不會答應,所以最後有個折中的辦法——巴東郡依舊是楚國的,但要立刻撤回一個師的兵力,並且在三年內,撤回另一個師,只留當地招募的守軍。

這還是楚國主動引導出來的結果,畢竟神農精華都已經入巴東郡,楚國人、益州人,大家又本來就是廣義同胞,沒什麼文化隔閡,楚國根本不擔心巴東郡的民心。

如果順利的話,對益州……楚國很可能不需要太發力!

前提是蜀侯真敢接受鹽錦採買的事情……

爲此戶部得到白圖的授意,甚至給了蜀侯一個“相當良心”的價格。

一來是蜀侯的採買夠多,而且這賺的可是楚國之外的財貨,價格壓低到令秦宓都無話可說,二來……蜀侯一旦答應,可是需要每年將益州的其他資源,換成鹽和錦——鹽、和、錦!

益州最特色、最有競爭力的物資,無非就是井鹽、蜀錦、益州馬,到時蜀侯進了這麼多楚鹽和楚錦,還都是近乎成本價給他的……

益州那些以兩者爲命脈的世家豪族,會是什麼反應?

白圖感覺自己繼給劉表送菜譜之後,又做了一件助人爲樂的大好事……

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百五十四章?魏國朝政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一百三十一章 審判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將之戰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百章 給孩子的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四百一十一章 絕戶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五百三十章 呂布很心冷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袁氏流亡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
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百五十四章?魏國朝政第五百五十二章 超脫vs超脫第一百三十一章 審判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三百四十五章 父子相見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換帥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假威白馬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二百八十二章 要想學得會第六十章 藺相如慘被黑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百六十二章?新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五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四百七十七章 陽光太刺眼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一百六十章 代理商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將之戰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四百章 給孩子的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醫薈萃第四百一十一章 絕戶第三百七十八章 法正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闢南疆(大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五百三十章 呂布很心冷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袁氏流亡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