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敵自潰

荊南四郡,以長沙爲貴。

雖然和荊北的南陽郡、南郡比不了,但長沙郡在南四郡裡,還是出類拔萃的。

另外的零陵和桂陽,都屬於不毛之地,至於武陵……默認是鎮撫蠻族的地方。

歷史上劉備借荊南四郡,加上南郡南部,結果一借不還,雙方扯皮的時候,東吳也只提到零陵、桂陽和長沙三郡,不曾提到武陵郡。

武陵郡其實和益州的南部的南中地區是連着的,雖然分屬於益州和荊州,但實際上都是南中蠻、武陵蠻的活動範圍,就和山越和五溪人在章陵和桂陽一樣。

只有北部的幾個縣,還算繁華——之前荊州刺史的治所,就在武陵北部,這幾個縣就是駐兵應對南中蠻、或者說是武陵蠻的。

劉磐這荊南都督,名義上的官職,也正是長沙太守,和孫堅生前一樣。

而對於劉磐來說,真正重要的範圍,也是長沙和武陵北部。

既然將軍府是從南面繞過來的,那麼能夠禦敵於桂陽,就已經算是大成功。

然而……建安五年四月,沙摩柯初步整合了五溪人,率領五溪蠻軍進入了荊南戰場,象徵着劉磐在桂陽的防守徹底告終。

劉磐接受了韓玄的建議、或者說是“臺階”,將防線回縮到長沙。

如此一來,便造成了五溪人深入漢民郡縣的情況,一旦五溪人與當地的漢民產生什麼衝突,都將造成將軍府與五溪人之間的矛盾!

這招之前劉磐在平定荊南四郡叛亂時也在無意中用過……

當時劉磐在長沙與張氏爲首的荊南士族交戰,後者因爲實力不濟,引五溪蠻北上支援,結果卻因爲無法約束五溪蠻的行爲,桂陽、長沙不僅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幾個士族都深受其害,因此反水捅了張氏兩刀。

並且將軍府的軍隊,是從五嶺之地過來,即便將桂陽郡讓出來,對方的糧道也十分艱難,只要桂陽郡今年再產不出糧食,要麼將軍府在荊南的孤軍被拖死,要麼……將軍府爲了養這支孤軍被拖死!

荊北也在開戰,將軍府就真的有那麼多糧食可以浪費在從五嶺之地運糧上?

同樣一旦斷糧,也將會更加促進五溪蠻兵的不穩定性……

韓玄深諳此理,故而建議劉磐不爭一縣一地的得失,直接退回長沙。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也是……打不過。

有之前荊南叛亂的前車之鑑,桂陽沒拆城牆就不錯,自然不會再做加固。

荊南也歷來都是“望風而降”的多發地。

在沒有“白兔效應”(白圖效應)的歷史上,曹操南下時,荊南四郡和劉琮一起降了,曹操敗走之後,荊南四郡又一道降了劉備,呂蒙攻打荊州時,長沙和桂陽又是直接降了東吳……

原本以爲大將軍府兩萬人孤軍深入,只要能夠扛住幾輪,對方遲早後繼無力,怎料五溪人這時居然橫插一腳。

五溪人在平地上的戰鬥力,雖然比不上漢軍,但是卻填充了將軍府的兵力空虛,通俗點說……當炮灰至少是能勝任的!

如此一來,劉磐也接受了韓玄的“臺階”,北歸長沙郡,準備守住長沙和武陵北部的幾個縣。

臨走時也不忘了急割青苗……

這才四月份,就算是以荊南的氣候,稻子也還沒有成熟,至少要再等一兩月才行,然而反正今年也不可能打回來,人不吃餵馬、馬不吃燒火,也不能給將軍府的軍隊留下!

至於百姓?

自然交給將軍府救濟。

因爲之前荊南四郡士族叛亂,被劉表沉重打擊過,故而民間世家豪族對荊州府的反抗力量也很小。

南郡士族與劉表合作,正是爲了收割荊州其他各郡的利益,而南陽郡與荊州一向格格不入,最初還是袁術的老巢,故而荊南四郡是他們的主要目標。

劉磐帶人連吃帶拿的離開桂陽,和袁術相比好些的是,劉磐在透支人力時沒有做絕,更沒有入城劫掠。

一來是劉磐要臉,二來也是將軍府對袁氏遺部的追殺,起到了震懾作用。

張遼帶來的兵力只有兩萬,打打傷傷現在還有一萬五,又不敢讓五溪人入駐城防,要控制桂陽和零陵的二十幾個縣都很勉強,也無力進圖長沙。

沙摩柯率領的白虎部,以及其他附庸各部,總計三萬蠻兵,始終與張遼的五千主力,以及高順的三千陷陣營駐紮在同一座縣城。

沙摩柯雖然自認是漢鎮南將軍、將軍府南中安撫使,但是……軍紀這東西,也不是一天一日就能歸置的,指望這些蠻兵不擾民容易,指望他們在沒人看着的情況下,還能自覺不擾民……那就有些要求過高。

張遼和陳宮的目的,也已經達到——有桂陽郡、零陵郡作爲“終點”的休息站,將軍府可以源源不斷的派兵過來。

只是從五嶺之地行軍,效率別想有多高,而且長途跋涉的作戰,還無法就食當地,軍糧的消耗也十分恐怖。

別看從章陵繞路五嶺之地到桂陽,距離來說還沒有章陵去金陵遠,但因爲盡是山地、丘陵、山林,軍糧消耗三四倍以計——三萬多石軍糧,運到桂陽郡,刨除了消耗之後,只能到一萬石!

這還是有黃月英改良的山地推車,否則消耗會更高。

此間道理,的確和韓玄、劉磐所預料和期待的一般無二。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

將軍府還真的不缺糧食,如今揚州不僅畝產比五年前,提高了近三成,而且耕地面積也不減反增,尤其是軍屯、官屯的田地開闢了許多,這部分畝產都是全部充塞軍資的。

同時有江東鹽和白糖、軟琉璃、江東錦等利器,還能夠虹吸其他地區的糧食入揚州。

以揚州的糧產量,如果不加控制,糧價怕是早就已經跌落回黃巾之亂前的水平。

到時士族糧商自然不會腦洞大開的去外地買糧食運回來,每石糧從中原運到揚州,至少虧個幾百錢,圖什麼?

畢竟其他地區,糧價都是上漲的,反而應該從揚州倒騰糧食出去纔對!

不過架不住鹽引和官坊出產的白糖、冰糖,還有甘氏的江東錦等等,都是糧本位,而且的確揚州的養殖業更發達、需要更多的飼料,增加了糧食的消耗,強行穩住了糧價,尤其是鹽引,還有“進口糧”優惠價,更是大大令揚州彷彿吸糧機一樣運作。

隨着商品經濟的復甦,白圖也早就想令貨幣重新“硬”起來,奈何現在還放不開糧食,只好暫且先放一放,等到糧產量徹底穩得住,再扶持五銖錢……

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二百二十章 連弩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一百零一章 交換第四十九章 鬥陣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將之戰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三百二十六章 闖關中第六百零五章 理想幻滅的孔明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二百四十九章 夷姬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九十八章 信你個鬼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國的制勝點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四百五十四章?魏國朝政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東郡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封推感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一百章 大捷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殺猴儆雞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陵風采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四百八十九章 漢末三仙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
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二百二十章 連弩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一百零一章 交換第四十九章 鬥陣第四百零五章 元讓的女兒也不錯!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來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將之戰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三百二十六章 闖關中第六百零五章 理想幻滅的孔明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四百二十八章 學考宣傳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二百四十九章 夷姬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嚼慢嚥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三百章 發展緩慢將軍府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四百五十六章?歸來第四百六十九章 瞿塘關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建安四年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九十八章 信你個鬼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紀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國的制勝點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五百一十五章 士燮的驚異第三百六十三章 立國八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九十六章 內應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諸呂第四百五十四章?魏國朝政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一百七十八章 馳援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四百七十八章 楚巴東郡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封推感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一百章 大捷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二百零五章 賈文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第五百九十七章 脫離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殺猴儆雞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三百九十一章 槍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陵風采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四百八十九章 漢末三仙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一百五十五章 龐士元第一百七十章 合肥姬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