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絕戶

“你是不是很得意?”

清晨,呂玲綺一邊穿起衣服,一邊對白圖問道。

昨晚兩人算了算夏侯涓一事的帳,不過衆所周知,晚上的算賬,是不能寫出來的。

“從成婚那天起,我就很得意。”白圖情商上線的從後面抱住呂玲綺說道。

“呸!”呂玲綺臉色一紅,輕啐了一聲。

“好了,不要抱着你的宿衛長不放,之後楚王殿下還有事情要忙吧?”呂玲綺提醒道。

白圖聞言,臉色一陣苦悶……

晚上“算賬”的時候,說的也好好的——楚王殿下不是說什麼“婦女能撐半邊天,在楚國的富強與發展中,男性與女性的地位同樣重要”嗎?

那王妃的事情,暫且不和你一般見識,最近王朗上表的事情,儘快妥善解決吧!

的確頭疼,但即使沒有此事,白圖在這方面,也是要頭疼的,畢竟這纔是楚王的正事兒。

用極快處理政務當條件,呂玲綺這是什麼精神?

不用美化,都可以直接寫進史書裡!

至於白圖在頭疼什麼……

其實總體來說,並不是孤例,而是現在楚國必須面對的事情——爲什麼白圖在楚國勢頭正勁的時候,將立國初期的要點,集中在了“休養生息”上?

最需要修養的,其實並不是民力,除了爲了兌換初步工業化的紅利之外,也是要修掉初步工業化,所帶來的種種隱患!

比如工坊羣令人口集中之後,帶來的信息交流大提速的問題——不僅僅表現在傳遞白圖的八卦變快上,這也意味着百姓有更多的機會被煽動。

就像是蒙元的“歷史經驗”那樣,朝廷在民間普遍招人恨的時候,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將百姓集中其中,否則修個河道都能修出義軍。

實際上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一次響徹在華夏開始,這種教訓也很多,秦末的陳勝吳廣是帶着戍卒、隋末有數不清的修運河勞工的起義、唐時的黃巢最初也是和服徭役的百姓一起起義……

大部分起義,最初集聚往往是朝廷自己組織的。

爲此在像是張昭爲代表的一批守舊派觀念中,這就是工坊的“原罪”,如果不是白圖力挺工業化,而且已經見到成效,恐怕僅是這一條原罪,就夠工業化無限期的被拖延下去。

當然,這方面楚國還很有優勢,那就是百姓對楚國朝廷的接受度很高,只是要防微杜漸……

不僅是白圖明白這意味着什麼,御史臺、禮部也都向白圖示警過,哪怕他們不知道蒙元是怎麼死的,也知道這方面的重要性。

爲此白圖也專門叮囑過民部和禮部,及時關注信息爆炸、建立疏導與引導渠道。

曹……夏侯涓這時候回來,不得不說,的確幫了白圖的忙,多看看戲曲,總比被一些稀奇古怪的教派煽動要好。

這還只是一方面、一個縮影,一直都砥礪前行的刑部,最近也再次遇到了困難……說“再次”不是很準確,刑部的困難就沒有停過。

王朗這次向白圖上奏的事情,也正是和呂玲綺之前提起的“難題”有關!

《楚律》早就已經落實,在新法中更加強調夫妻一體,甚至由刑部牽頭,直接下到地方,辦了幾起涉及到“吃絕戶”的案件作爲典型。

吃絕戶,一種舊社會惡習,也就是男丁夭折後,如果沒有繼承人,則親族兄弟、左鄰右里,會將其家產瓜分,有些不好分的就賣掉,就地用這錢來擺流水席,吃幹抹淨爲止。

按說如果真沒有繼承人,如此處理倒也無妨,只是在基層宗族民俗中,繼承人特指兒子或者孫子,妻子和女兒不在其列,只能看着人亡之後家破,本質上是宗族制維護其權威——宗族制中,強調同姓兄弟比外姓的妻子是要更親近的。

之前刑部雖也遭遇了一些阻礙,不過之前辦的幾起案子,牽連大多並不廣,最多是兄弟幾人、頂風作案,都被縣刑司、郡刑堂拿辦。

然而前天白圖在宛城,收到王朗的上奏……

有一起案件讓他很爲難,是棘陽縣一個宗族中,一房男丁青年早夭,其內部廣泛抵制女子繼承權,沿襲舊俗,將“無後”的族人家產充作族產,無視其遺孀與年幼的兒子,在契產處理時賄賂縣吏。

按說這也沒什麼爲難,依律處理?

然而還是有些特殊性的,之前白圖在棘陽的時候,當地的刑司自然不會拿這種小事兒勞駕楚王,而是逐級上報,結果到了王朗那,王朗拿不準主意,又轉回到白圖這兒。

什麼特殊性?

一來是涉事宗族規模很大,不過也只是單純的“大”,沒什麼了不得的人物、門第;二來這不是普遍意義上的吃絕戶,絕的不是一戶、而是一支,而且注意死者有一名幼子……

爲什麼說絕的是一支?

Wωω¤ ⓣⓣⓚⓐⓝ¤ ¢Ο

這一支已經四代單傳,但是底子很厚,在宗族中算是偏嫡系的小地主,名下田產數十頃。

而死後留下的幼子才五歲,並且似乎還有些癡傻、五歲說話還不利索,又沒有成年的親近兄弟、叔伯,本身就是“好欺負”三個字的模板。

故而族中只給其子留下百畝地,其他的充作族產——也就是算是全族的公產,不是找差役去幾家幾戶勸勸或者勸勸(物理)就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是放在一年前,那這事情可以到此爲止,宗族自律就是公道,告到縣衙人家只會鄙夷這婦人沒規矩、不守婦道。

不過如今有楚國的國法撐腰,遺孀將宗族告上了棘陽縣刑司……

這也涉及到這案子的另一起“特殊”之處——相比於之前幾起典型,棘陽是在荊州南陽郡,位置在宛城和新野之間。

因爲納入白圖治下較晚、屬於對楚國認同感相對較弱的地區,民間觀念也更爲守舊。

這婦人能想到狀告,的確有些見識……

至於如何處理,王朗有些拿不準主意,畢竟棘陽本就是新納之地,這次還涉及一族,太急的話恐怕會激化矛盾,太緩……影響刑部執行新律的決心,以及百姓對新律的信心。

甚至不僅僅關係到繼承法,也關係到“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國策。

呂玲綺之前也看到了這上奏,不過這不是宿衛長應該關心的,她也沒有太在意。

只是夏侯涓一事過後,呂玲綺順勢將這難題,給白圖提了出來,催他儘快處理……

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四十五章 蟻附攻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二百四十八章 兼弱攻昧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一十八章 容陵勇將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六十四章 白虎授首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二十三章 鐵骨錚錚白硬盤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五十一章 憋屈的埋伏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一百四十九章 處置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國的制勝點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十五章 硬盤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六十八章 魯肅之謀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國的制勝點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時務識我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四十六章 狼牙懟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五百四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發佈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三百三十五章 匯合
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二十八章 辭行第四十五章 蟻附攻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二百四十八章 兼弱攻昧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一十八章 容陵勇將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安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四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五百章 楚國的祭禮第六十四章 白虎授首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二百七十七章 條件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五百五十章 神兵天降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二十三章 鐵骨錚錚白硬盤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五十一章 憋屈的埋伏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一百四十九章 處置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三十九章 護衛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七十八章 烏江鬥,遺甲出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國海船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五百四十八章 炮!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國的制勝點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州胡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十五章 硬盤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六十八章 魯肅之謀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四百二十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國的制勝點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一百二十八章 時務識我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四十六章 狼牙懟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形船錨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九十三章 魯肅:讖緯之事不可信!第五百四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發佈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七萬換一第六百零九章 差距第三百三十五章 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