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

“龐尚書,所以這精神波動傳信器……效果就是令兩個人,可以無聲交流?”虞翻看着眼前兩個帽子連在一起的文官,正在相互用“精神力”交流,臉色有些難看。

一來是虞翻常年皺着眉、苦着臉,這屬於標準表情,二來……就是這麼個東西,需要戶部撥下大筆的款項來研究、來生產,令虞翻很難受。

此時白圖正召開殿閣會議,準備令龐統的“精報”,在朝堂層面先取得認可。

“主要效果並不是無聲,而是距離……理論上只要能連多遠的靜蘭,就能夠將信息,在多遠的範圍內,近乎同步的傳遞。”龐統同樣板着臉說道。

對於摳摳搜搜的戶部,作爲工部的長官,龐統一向沒有好印象!

別看龐統沒有入閣,但以地位而論,在楚國可以說已經達到了“超然”的程度。

龐統也還有半句沒說,因爲沒有橡膠的原因,精纜的耐久很差,所以最終肯定要小段、小段的鋪設。

“也就是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取代原本的信號塔?不……如果能夠直接鋪設城際‘精纜’的話,甚至就不需要信號塔,令主要城市之間,可以實時聯絡?”魯肅聞言眼前一亮道。

如果真有這種效果,對於楚國來說,將意味着何等的重要性,在場之人都知道……

當然,也只是“知道”,現在還無法徹底理解,這種能夠令“國土”的概念,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的信息傳播方式,究竟能帶來什麼!

“理論上是這樣,不過前提是精纜不被破壞,所以最好不要太長……但肯定比信號塔要遠得多。”龐統說道。

與“精報”類似的“電報”體系,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是19世紀中葉的產物。

同樣最初是以“有線”的形式建立,直到19、20世紀之交時,無線電報開始出現,也就是各種諜戰片中,那種看起來不大,就可以各種遠距離通信的設備!

不過現在龐統的“有線精報”,還在起步階段……

首先接收與發出信號的門檻,就需要降低——否則難道每個信號站,都要放一個二**神力的官員?

哪怕是楚國的人才儲備,也不夠這麼禍禍!

“既然如此,臣請命先在金陵府內鋪設,以觀後效,若是真有如此神效,再按照優先級,準備在各府、各州之間鋪設。”魯肅建議道。

呂布則是將精神波動傳信器取過來,在手上端詳了一番,雖然沒有什麼發現,但還是說道:“這是不是與戰甲上的傳令器有些相似?不過戰甲上的傳令器,不需要線……龐尚書可以從戰甲方面參照一下。”

“呂樞密使言之有理,其實我之前就觀察過……可惜沒能發現戰甲上的傳信器的波動,或許並不相同吧。”龐統聞言也露出了些思索的樣子。

的確這種效果,不可能不令人想到戰甲的功能之一——傳信。

在一定範圍內,將領可以通過戰甲,向所屬的其他戰將傳信,當然……戰甲的傳信是無線的,傳播能力與將領本身能力有關,並且可以得到“帥旗”的增幅。

按照龐統的實驗,這種傳輸信息的能力,和“精波”應該有本質區別,不是有線無線的問題,而是戰甲傳遞信息的波動,龐統完全無法通過現有實驗手段來發現,唯一能夠確認的是,在軍心不穩、戰局混亂的情況下,這種傳信能力會削弱。

也就是說……這種信號會被散發的“情緒”所影響,那麼是不是可以推導,這種信號本身也是類似“情緒”的波動?

相比之下,這更接近“精神力通信”!

而且是純粹的精神力通信,龐統的“精報”終究是在將精神力波動轉化爲“電波”,或者說是令精神力,在電場中傳播。

至於憑空傳播的精神力,別說是如何接收,以現在的手段,龐統甚至無法發現這種波動!

並且要知道戰甲的信號傳播,範圍只與將領有關,作爲接收信息一方的中基層戰將,並沒有什麼精神力方面的要求——當然,他們也無法主動逆向的發出信息。

雖說暫時無法理解,但的確給了龐統一些啓示,比如無線電波的傳播……

只是現在有線都還在起步階段,龐統也沒有好高騖遠。

黃承彥思索再三,之後特地提議道:“若是真能推廣的話,江陵與襄陽當在第一優先序列。”

楚國內部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和諧的,不過也有不同的聲音。

畢竟和一地一城時不同,隨着勢力的擴張,不斷有新的利益集團加入,完全沒有分歧是不可能的。

在三國時期,魏蜀吳在這方面,都是到了血流成河的地步——魏國的高平陵之變、吳國的二宮之爭,哪個不是朝堂大洗牌?蜀國相對好些,不過……姜維後期帶兵在外,甚至不敢回城都,唯恐被其他奸臣扣住,內部之亂也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楚國現在問題不大,最尖銳的分歧,就是荊揚之爭,或者說是南郡士族與江東士族之爭。

畢竟雙方在楚國建立之前,長期處於對峙狀態,而楚國建立之初,江東士族又利用對工坊建設的瞭解,趁着荊州的工業化建設起步階段,狠狠的薅了一把羊毛,現在荊州不少工坊,都是江東士族建立的!

白圖對此也沒有過於制止,畢竟江東士族是楚國一開始的班底,能夠平等對待荊揚士族,就已經很夠意思,難道還要白圖必須打壓自己的親信、扶持那些投降得不情不願的傢伙?

何況在法規方面,顯然也是江東士族的理解更深刻,往往真的鬧到官面上,也都是荊州士族吃虧。

楚國也藉機在荊州,扶持了一批原本的二流士族,來“稀釋”原本南郡各家的威信。

當然,相比於其他諸侯治下,荊揚之爭的程度,甚至可以用“正能量”來形容。

畢竟在其他方面——無論是官坊開設,還是官員任用,白圖還是一碗水“儘量”端平的,尤其是基礎建設方面……漢水堰可就在荊州!

僅此一點,就誰也不敢說,楚國對荊州偏心……

而黃承彥此時提出先將襄陽與江陵,納入到未來將形成的信息網中,顯然也是爲了進一步拉近荊州與中樞的“距離”。

交流越方便,壁壘越薄弱。

賈詡則是提了一句:“如果是深山、海底的話,鋪設容易嗎?”

“深山施工有些難度,不過考慮到人跡罕至的話,不容易被破壞,可以考慮淺層鋪設,海中的話理論上其實最簡單,但需要有蒙受損失的決心和一些運氣……以及更出色且抗腐蝕的絕緣物質。”龐統回答道。

賈詡沒有再說什麼,不過大家都明白,他是想說夷州、亶州、州胡這些海外之地,以及密林廣佈、道路難修的荊揚南部!

只是賈詡不會說的那麼透,之後要等別人提起。

相比之下,魯肅等人顯然對深山老林更有信心,畢竟……海洋的話,哪怕是現在的楚國,也不敢說一聲“瞭解”。

在海中鋪設這種“精纜”,而且要橫跨萬里、毫無中轉,在他們的想象中,這要比去深山老林鋪設更困難。

雖然龐統提到“最簡單”,但後面又說了什麼運氣、決心,還有不明覺厲“絕緣物”之類的,顯然並不是能現在就完成的吧?

其實就這一點來講,海底電纜的鋪設,遠沒有他們想象中困難,尤其是這種只是傳遞信號、而不是傳輸大功率的電能的電纜!

歷史上在有線電報出現沒多久,便開始有人嘗試跨洋鋪設,並且在十幾年之後、同樣19世紀中葉便宣告成功……

原理很簡單,不需要什麼海底作業,就是在船上準備足夠長的電纜,之後在航行中一點點用絞盤放下去,船隻開到目的地之後就成功了。

歷史上鋪設第一條跨洋電纜時,中途唯一的“技術升級”,就是從一艘船穿過大西洋,升級爲兩艘船各自帶一半的電纜,在大西洋中心匯合後,連接電纜,之後分別向兩端的目的地航行。

聽起來十分兒戲,說的就像是在美國挖海底隧道一樣簡單,彷彿兩個人扛把鋤頭對着挖就可以……

然而第一條跨洋電纜,就是這樣鋪設成功的!

當然,成功的背後,也有許多心酸與打擊,正如龐統所說,這需要“運氣”——跨洋電纜的修建者“塞勒斯·韋斯特·菲爾德”,也是多次失敗之後才成功。

每一次失敗,不僅意味着大筆的航海支出沒有回報,並且……還有電纜被打水漂!

更重要的是,這事兒在當時的人看來,過於困難,所以心底對此是有質疑的,無論民衆還是股東,在失敗之後,都開始懷疑這事兒靠不靠譜。

如果不是菲爾德的堅持,恐怕原理簡單的海底電纜,還要再過不知道多久纔會出現。

也正是成功之後,大家才發現,海底電纜其實在同樣長度下,成本更小得多,畢竟只要沉到海底就可以,不用深埋、也不用架高!

只是鋪設的時候,容錯率極低,鋪設時來一場暴風雨的話,即使船隻沒事兒,電纜多半也廢了……

不過對於現在的楚國來說,海底電纜存在一個大問題——絕緣層!

還沒有引入橡膠的楚國,在這工業密封方面,本就一直很薄弱。

現在“精纜”的絕緣層,是“刷漆絕緣+厚油布防水”的模式,如果要長途建設,只能選擇埋入地下,耐久性極差,受不了風吹雨淋,海底……就別想了!

雖說現在大家還無法理解,海底精纜這種奇蹟一樣的建設,但工部的“精波傳信”依舊得到了殿閣的支持,並且正式立項……

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五百四十七章 鳳翼天翔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鳳翼天翔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十三章 沛郡太守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一百二十章 陪你吃豬!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糧之計第一百零一章 交換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二百二十章 連弩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射王中肩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一百四十章 信息戰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四十九章 鬥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戰第五十一章 憋屈的埋伏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六百零八章 雨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四十九章 鬥陣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五百五十八章 緣木求魚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十六章 狼牙懟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
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八十章 七勝七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五百四十七章 鳳翼天翔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二百四十三章 破冥阨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陽第五百四十七章 鳳翼天翔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劇目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四十九章 急報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十三章 沛郡太守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一百二十章 陪你吃豬!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糧之計第一百零一章 交換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智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三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官坊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漸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二百二十章 連弩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射王中肩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四百零六章 頭鐵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一百四十章 信息戰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四百零九章 晚上算賬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四十九章 鬥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三十章 親事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華歆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三十二章 江面激戰第五十一章 憋屈的埋伏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六百零八章 雨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十章 掎角開陣第四十九章 鬥陣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二百六十六章 沙摩柯第四十二章 勢大氣壯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五百五十八章 緣木求魚第五百一十七章 萬里之隔的“對話”第三百六十六章 招聘廣告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四十六章 狼牙懟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總督部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