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調研,升堂

閒散無業的人多,能夠出產糧食的糧田卻減少,最終結果是什麼?

蔣大少脫口而出的兩個字,是饑荒。而張琛則是在相同的兩個字快要出口之前突然停住了。他和張武張陸在下來邢臺之前做過無數預案,想過無數計劃,但說不如做,這次真正做了之後,面對那樣的連鎖反應,他才終於有些不同的收穫。

在想了又想之後,他的面色終於一點一點變了,最初那點散漫和自信全都丟到了爪哇國,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驚懼。

而張壽看到他這樣的反應,就知道張琛出身貴胄,哪怕從小紈絝,可耳濡目染之間,到底是見識比蔣大少要高不少。如果你拿着這一個問題去詢問現代人,那麼只要有點腦子的,十個裡頭有九個人會立刻回答你——最終結果是戰爭。

沒錯,是戰爭,不是饑荒。因爲饑荒的結果必定是導致戰爭。

張壽沒去看已經夠驚慌的蔣大少,對張琛微微點了點頭,彷彿是在肯定他的猜測。緊跟着,他就輕聲說道:“饑荒這點事,其實還好辦,我在滄州另外還有些收穫。如果真的成功,那麼日後就能有其他口感雖說遜色於稻麥,但產量卻高數倍的糧食作物。”

張琛和蔣大少對視一眼,全都覺得自己是在聽天書。要知道,往前追溯兩三千年,糧食確實並不止稻麥,還有粟米、高粱等很多種,但自從磨面以至於各種面製品在北地流行,而各種米飯也成爲南方的主流,稻麥就成爲了大多數人的主要糧食,其他的只是輔助。

還有什麼糧食能和稻麥相提並論?而且居然產量還能高達數倍之多?

張壽當然不會現在就透露出老鹹魚那裡就有玉米、紅薯、馬鈴薯這三種完全可以當成糧食的作物。玉米和馬鈴薯的畝產他不能確定,但紅薯……呵呵,他記得清清楚楚,在後世稻田能畝產上千斤的時候,紅薯早就能五千斤七千斤了。

而且,紅薯那層皮要比穀粒的那層糠要好對付得多。而且如果不那麼在乎的人,洗乾淨蒸熟後,把紅薯連皮吃,那也是完全沒問題的。當然,常年把紅薯當飯吃其實是一件很殘忍的事,但混在米飯中吃,卻在後世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司空見慣的。

在填飽肚子和美味可口中間,只能先選擇填飽肚子。

張壽心中不是沒有負疚,但他更知道,哪怕是身爲開國之君的那位太祖皇帝也沒能解決一切問題,更不要說他了。此時此刻,見張琛和蔣大少雖說滿臉迷茫,但到底沒有質疑,他就直截了當地說:“所以,歸根結底,最重要的不是糧食問題,失業人口才是大問題。”

“至於如何解決問題,目前可以在滄州試點,嘗試用各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新式紡機纔剛剛在這裡推行不久,而新式織機還沒有正式拿出來。也只有在滄州找到了應對之道,新式織機才能名正言順推廣到其他地方。”

直到聽見張壽這最後一句話,蔣大少方纔如釋重負,心想自己總算不至於看到天下處處烽煙四起。光是滄州這一場動亂,就着實已經快把他嚇壞了。

他立刻賠笑道:“那就好,那就好。總之張博士和張公子你們怎麼說,我就怎麼做,我都聽你們的。話說回來,我這一天一夜沒回家了,能不能先回家言語一聲?我娘早死,我那兩個弟弟沒用得很,兒子還小,媳婦也沒見過大世面,我怕家裡一團亂……”

張壽非常通情達理地點頭道:“你去吧,到外頭說一聲,讓朱宏或朱宜陪你回去,日後你進出家門,也就不會受限了。”

眼看蔣大少如蒙大赦地連聲道謝,告退離去,張琛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這什麼隊友?還沒開始幹呢,就已經打退堂鼓往後頭縮,一點擔當都沒有!這次小先生給他選的小弟不行啊……根本比不上張武和張陸!

“小先生,這小子膽小怕事,沒用極了……”

張壽笑着打斷了張琛:“你別拿張武和張陸的標準,來要求這麼一個在滄州也只能算是紈絝無能的富家公子哥。他能做到現在這樣,能主動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那就不錯了。”

“可他都已經知道新式織機的事了,萬一他嘴不緊說出去了,那我們就丟掉了一個砝碼!”張琛滿臉不忿,氣咻咻地說,“虧我今天在路上對他千般提醒,萬般點撥,結果他還是這麼一副爛泥扶不上牆的樣子。”

“人是要一點點培養的,更何況他本來也不是一塊好木頭,而是一塊爛了一半的木頭。至於新式織機的事,不走漏風聲最好,走漏也不要緊,你別忘了你的織坊是你秦國公府的家丁家將悄悄守着的,選點隱秘。至於我這裡,沒圖紙沒工匠,別人什麼都打探不到。”

“日後泄露出去,也許會召來覬覦者,但怎麼用好這些覬覦者,纔是關鍵。”

張琛見張壽彷彿智珠在握,立刻自以爲是地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小先生這是考驗蔣大那小子!他怕事不要緊,但如果用怕事的他來釣出一些能用的人,好歹他也算是廢物利用,沒白瞎這一番苦心。”

張壽無所謂地置之一笑,隨便張琛自己去猜。他纔不會說,用蔣大少最初是一時興起,然後是圖方便省事,覺得天真小蠢還有點孝心的這位公子哥有點意思,後來纔想到,使功不如使過。不過,蔣大少還是有想法的,只不過長久以來在家養得有點廢,於是怕事而已。

張琛還好意思說別人,想當初,他自己這個秦國公長子不也只會耀武揚威,招搖過市嗎?

但張琛來了,他多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幫手,張壽當然要人盡其用,當下就開始給張琛佈置任務——又或者說,佈置功課。

“邢臺那邊一時沒有你,你那些家丁家將也能繼續維持下去,你就先別回去了。滄州這邊復工簡單,重新僱人也簡單,但接下來要做一件相當繁瑣的事,你在滄州縣衙挑幾個穩妥人,去摸一摸如今城中各處有多少人無業,有多少人只是打零工,多少人工作穩定……”

舉出了多種就業狀況之後,張壽見張琛連連點頭,他就繼續說道:“當然,不用去所有地方,我給你幾個樣本。朱大哥今日格殺那些來歷不明死士的瓦市后街、老鹹魚那鹹魚鋪子所在的水市街,還有就是冼雲河那些紡工曾經聚居的紡市街、坊市最繁華的極樂街……”

一口氣拿出了五條街作爲樣本,他又細細解釋了爲什麼選取這些地方,見張琛心領神會,隨即二話不說答應了下來,他想了想,最終又加了兩句話:“你回頭可以帶上朱二,反正他本來要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多少能減輕一點你的負擔。當然,以你爲主。”

一聽說要帶上朱二,張琛頓時老大不高興。那個沒用傢伙,聽說他走了之後還頂了他齋長的位子,要不是憑藉裙帶關係,憑什麼?

可聽到最後那四個字,他這才心氣平了。只要能以他爲主的話,帶上朱二也不是什麼難事。他就勉爲其難……分朱二一條街讓他去幫忙幹活好了!

其實張壽最想在滄州做的一件事,是壯年勞力普查登記,可想想在這年頭要做這麼一件事,那簡直是難如登天,他最終還是放棄了,因此只打算做一做簡單的壯年勞力用工情況抽樣調查。而他選取的五個樣本,包括了富人區、商戶區、貧民區、集市區等等。

對於如何解決閒散勞動力,開發工作崗位這個問題,他還只是大略有個思路。

至於要說如果沒找到老鹹魚,沒有玉米紅薯馬鈴薯之類的糧食作物,面對國內經濟危機怎麼辦……嗯,其實他早在發現北征結果是我軍大勝,敵軍大敗虧輸之後就有的念頭……

四海昇平,高手寂寞,若是就這麼止戈息兵,那麼結果絕對不是埋頭練內功,而是埋頭內鬥,回頭必定是內憂重重,到外患發生時方纔傻眼。既然外敵無力,不趁機開拓更待何時?

這個開拓當然並不一定是對外打仗……如果真的能開啓工業化,總不能完全都靠內需吧?總得開拓海外市場吧?棉田一旦真的大批量增加,在稻麥產量沒有極大提高的情況下,總不能讓人天天吃紅薯,海外糧倉是一定需要的。另外,東北是個好地方,就是太冷了……

明威將軍朱廷芳在瓦市后街的這場廝殺,因爲目擊者沒有——聽到動靜的倒是不算少,但少有人敢聲張——因此當銳騎營兵馬匆匆趕到,清理現場那一具具死屍時,並沒有激起太大的波瀾,甚至連出來查看的人也沒有。而銳騎營也沒費事去問什麼口供。

因爲杜衡和他帶的四個人,從旁聽到目擊再到參與,從頭到尾什麼都沒落下。

城中雖說也有人熱議,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說明威將軍朱廷芳重傷垂死,可當朱廷芳公佈次日將親自審理幾樁案子,其中就包括齊氏幼子強搶好人家男子的時候,這種謠言不但沒了市場,甚至還有人去縣衙告發了散佈此言的人,結果被朱廷芳二話不說拉出去笞刑十下。

至於所有的屍首,則是被朱廷芳命縣衙內的仵作仔細驗看記錄過後,屍首焚化,首級一顆顆硝制,隨即送往京城。他殺歸殺,口供固然沒問,可總要送到京城讓某些人過目,說不定其中還有些人會被認出來。至於認出來之後如何,那朱廷芳就懶得管了。

與這些裝着頭顱箱子的馬車同行的另一輛馬車中,坐着形容憔悴枯槁的大皇子。當然,如果知道自己竟然是和如此恐怖的東西一同歸京,估計大皇子早就瘋了。

負責押送的,乃是杜衡此次帶出來的兩百銳騎營中挑的五十人。至於曾經隨同大皇子下滄州的一百人,出於鎮壓局面,以及讓人好歹有個將功抵罪機會的考慮,杜衡將人留在了滄州。僅僅這一條,杜衡就終於贏得了不少將士的心。

當然,他得人心程度,是和大皇子失掉滄州人心,又失掉銳騎營軍心的程度成反比的。

城中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大皇子禮送出境,蔣老爺次日也終於從行宮裡被放了出來——或者更準確地說,被提了出來過堂。親自主審的朱廷芳直接把包括蔣大少,齊家大少爺等各家倖存的代家主召了過來旁聽。而張壽卻沒有登堂露面,而只是站在大堂後頭的屏風陰影之中。

朱廷芳素來不是拖拖拉拉的性子,簡單的開場白之後,他就直截了當地說:“無端停工停業,燒燬民宅,激變良民,此罪一。又於我抵達滄州,命銳騎營看住各家宅邸時棄家不歸,也不去縣衙投案,而是攔住奉旨巡訪滄州的國子監張博士和銳騎營杜指揮使喊冤,此罪二。”

同樣在堂上的蔣大少本來膽子就不大,此時被朱廷芳這硬梆梆的言辭說得一顆心怦怦直跳,面色發白,甚至忍不住心想,是不是他之前急着回家那番話被張壽當成推脫,所以如今老爹才被朱廷芳當成靶子豎起來。就在他越想越擔心時,朱廷芳的話卻還沒說完。

“明明是你作爲各家之首和大皇子接洽,事無鉅細全都參與,卻委過於大皇子,此罪三。見欽差未曾表態便意圖自盡要挾,此罪四。”

雖然在屏風後頭,張壽看不見各家那些形形色色的代家主們此刻什麼表情,但他猜也能猜出來。人人都覺得蔣大少既然是那天晚上縣衙夜宴的唯一倖存者,被放出來拜訪各家,代欽差提條件,提要求,那麼蔣家肯定會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可沒想到事情卻截然不同。

他們也不想想,大皇子此番回京都沒好果子吃,蔣老爺作爲明面上的各家之首,又做出了那樣極端的事情——哪怕他說被人脅迫,可脅迫他的人都變成死不瞑目的腦袋了!

要是獨有蔣家因爲私德還湊合就脫罪,讓其他罪行累累即將遭到重處的各家情何以堪?

幾乎是下意識的,蔣大少直接橫跨一步出去,撲通跪了下來,直接大禮下拜道:“父親只是一時糊塗,父債子償,父罪子當,小民願意……”

他這願意的話還沒說出來呢,就被一聲怒吼打斷了。

“孽畜住嘴!”原本就長跪於地的蔣老爺一口喝止了長子,隨即就低聲說道,“犬子無知,請將軍恕罪!千萬罪過,都是草民一人之罪。犬子雖蠢,卻還可承擔家門之重!”

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二十五章 前驅和搭檔第三百七十九章 猶如陽光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殺人夜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師常背鍋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訓熊孩子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準女婿登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一百零二章 禮遇和麻袋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八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櫃做不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師,求救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四百零五章 君子行徑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錯,救急?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三百三十一章 鹹魚發威,賞錢開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
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二十五章 前驅和搭檔第三百七十九章 猶如陽光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殺人夜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師常背鍋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訓熊孩子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八百六十七章 準女婿登門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一百零二章 禮遇和麻袋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八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櫃做不成?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師,求救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四百零五章 君子行徑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錯,救急?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三百三十一章 鹹魚發威,賞錢開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