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

張壽的婚假說長並不長,但相對於朱廷芳這種工作狂人,那卻已經是多了兩倍。然而,哪怕朱大小姐在新婚之夜還曾經自詡爲絕不會貪戀於情愛,可食髓知味之後,要適可而止,對於這對年輕的夫妻來說,卻都實在是太難太難。

於是,當回門這一天,朱瑩在進了趙國公府之後,竟是破天荒乖乖改坐了轎子去慶安堂見長輩。而特地請假在家中等着這對小夫妻的朱涇和朱廷芳,當看到朱瑩和張壽一塊進來,她竟然還小小打了個呵欠,父子倆那臉色就立刻變了。

幸好,搶在他們之前,九娘就責備道:“瑩瑩,你怎麼就困成了這個樣子?”

“沒睡好啊!”

朱瑩下意識地迸出了四個字,等意識到自己說了什麼,縱使往日大方如她,卻也忍不住臉色通紅,隨即就嗔道:“娘,我是新婦,家裡很多事情要管的,就連阿壽今天這一身衣服,也是我給他挑的。我既然這麼忙,渴睡不是正常的事嗎?”

她說得振振有詞,而且衆人看張壽那一身赫赤色的行頭,再想想朱瑩一貫的顏色喜好,當然都知道她應該不是在信口開河。然而,誰都不信朱瑩真是因爲管的事情多,於是就廢寢忘食,要知道,朱瑩是最會享受的人,就算勤勉,也一定會有個度。

發現祖母和母親似笑非笑地看向自己,父親和大哥則是在那皺眉盯着張壽,二哥則是看看她再看看張壽,那眼神中滿是幸災樂禍的表情,大嫂張氏則是想笑卻又不敢,朱瑩終於意識到,自己那個倦怠的呵欠,祖母和母親甚至大嫂應該是懂的,二哥則是大概猜到。

至於爹和大哥……那就是兩根木頭!虧娘和大嫂這樣的女子能嫁給他們!

“爹,大哥,不就是一個呵欠嗎?你們別揪住不放好不好?阿壽對我好得不得了,婆婆也對我如同女兒,你們就別不放心了!”朱瑩不得不嗔怒地瞪向死板着一張臉的父兄,隨即就沒好氣地低聲說,“新婚燕爾,渴睡不是正常的事嗎?大概天底下只有你們不知道!”

見太夫人和九娘戲謔地看向他們,朱涇和朱廷芳這才意識到自己是被嘲諷了!

朱涇無論娶元配鄧夫人,還是九娘這個續絃,哪怕也曾琴瑟和諧,夫唱婦隨,但節制是主旋律。

至於朱廷芳……他對張氏最滿意的一點,無疑便是成婚後她從來不曾試圖拴住他,又或派人四處打聽他的動向,就連之前他又住在衙門裡的那兩天,她也只是派人送衣物飲食。

至於那些他曾經聽說過的,派丫頭侍寢又或者各種明示暗示的手段,那更是完全沒有。除了有個知冷知熱的妻子,他只覺得一切都和從前未婚時一樣,這也讓他覺得分外愜意。

所以,兩人對於牀笫之歡這四個字,全都缺乏深刻了解——朱涇當年老夫少妻的時候大概更懂一點,但和九娘分居那麼多年,如今年紀大了,更不可能日日春宵,本來在這方面缺根筋的他,現在就更缺根筋了。

而朱二雖說難得看見一貫強勢的父兄吃癟,心裡簡直是想哈哈大笑,但他總算還知道那是絕對找死的行爲,因此只是老老實實縮在後頭看他的熱鬧。

然而,見朱涇和朱廷芳開始裝啞巴,而太夫人和九娘則是叫了張壽和朱瑩過去問了好一些話,就連張氏也在那問了又問,他突然意識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除了太夫人之外,這裡竟只有他是單身!從來沒有這一刻似的,他覺得四周圍滿滿當當都是已婚者的惡意,那種孤寂淒涼,使他更加盼望自己那個傳說賢妻良母的未婚妻趕緊過門!

眼見朱瑩在太夫人和九娘面前提及新婚之後的生活,那是話比平時還要多,臉上笑容從來就沒斷過,朱涇想起那一夜朱廷芳從張園的婚宴歸來之後,雖說臉色不那麼好看,但提及婚事盛況,以及張壽早早就回房去陪朱瑩,他那死板的臉色終於漸漸化凍。

然後,當聽到張壽提及皇帝和三皇子悄然來過新房,皇帝還提到生孩子的問題時,他更是豎起了耳朵,直到朱瑩搶着替張壽說起那番回答,他這才暗自鬆了一口氣。

不論朱瑩是不是他的親生女兒,他眼看着那個猶如小粉糰子似的女嬰漸漸長大,又眼看着她嫁人,自然是將她當成了最心愛的女兒。

反倒是宮中的永平公主,那既然是身爲帝女的金枝玉葉,反而用不着他擔心。畢竟,不同於朱瑩,那個太過聰明的姑娘很早就知道,要和他們趙國公府朱家保持距離了。

然而,眼看朱瑩出落得國色天香,豔冠京城,甚至在太夫人和九孃的一力堅持下,嫁給了張壽這樣一個橫空出世的男人,他雖說也曾糾結,也曾反對,但最終還是不得不妥協了。如今看她果然過得很好,他在欣慰的同時,卻也不免憂心將來。

要知道,鄧夫人當年就是難產,雖然勉強救了回來,卻虧虛了身體,結果偏偏又懷上了二郎朱廷傑,大夫看過之後竟說,若是貿貿然打胎,興許母體同樣會受到很大損害,所以,在鄧夫人再三堅持生下孩子的情況下,他不得不選擇了冒險。

最終,鄧夫人固然平安產下了次子,但已然油盡燈枯,沒過多久便撒手人寰。而他等守了二十七個月迎娶九娘之後,九娘卻又在身懷六甲時遇到業王造反,差點和裕妃一塊遭遇不測。從此之後,他一想到女子的臨盆分娩,就覺得那是一道鬼門關!

因此,沒等其他人出言贊同或是反對,朱涇就率先說道:“男子漢大丈夫,確實不該只顧着兒女情長,該當以事業爲重。瑩瑩雖說是女子,但既然之前非要去插手女學這件事,就不能半途而廢。至於生兒育女,你們還年輕,根本不用擔心。”

朱涇這麼說,想到早逝生母,朱廷芳自然也跟着點頭表示贊同。

而張氏這會兒那心情,那就簡直是啼笑皆非了。她剛過門,太婆婆和婆婆全都在私底下委婉提醒她,子嗣的事情聽憑緣分就好,不用強求。她那時候還認爲,她們是爲了給她這個長媳減輕壓力,現在看來……

朱家人竟是真的對傳宗接代之事不着急!

張壽見朱瑩那表情簡直是哭笑不得,他就乾脆替自己的妻子欣然答道:“岳父所言極是,兒女之事隨緣就好。倒是趙國公府連續辦了兩樁婚事,接下來再操辦朱二哥的,那就駕輕就熟,容易得多了。”

“他的婚事隨便辦一辦就行了,也不用太鋪張。”朱涇習慣性地隨口說了一句,壓根沒注意到自己的次子此刻已經是面色發僵。

朱二確實沒辦法心理平衡。大哥和妹妹的婚事那就是盛大風光,怎麼到我這就變成隨便辦一辦就行了?可接下來朱瑩的話,卻讓他一下子就心裡熨帖了。

“爹你說什麼話呢?我二哥又不是撿來的,憑什麼婚事就要隨便辦,傳揚出去還當我們趙國公府是辦了兩場婚事就耗空財力沒錢了呢!再說,王大頭的侄女會怎麼看,會不會覺得我們一點都瞧不起他們王家?當然要辦得和我們一樣風光,大哥,你說是不是?”

見妹妹直接就扯上了自己,朱廷芳頓時苦笑。見父親被擠兌得完全不作聲了,他雖說一向對朱二很嚴厲,但這個時候,他卻還是選擇站在了朱二這一邊。

又或者說,站在朱瑩的這一邊。因爲他知道,朱瑩肯定能得到太夫人和九孃的支持。

“瑩瑩說的是,二弟畢竟也不能說是無官無爵,他很早就因爲父親的緣故得到了恩蔭,之前在通州也算是紮紮實實做了點事情,如果真的能把那些海外作物推廣開來,他就不用和那些閒散的勳貴子弟爭前途,也不用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拼戰功,一樣前程似錦。”

朱廷芳說着頓了一頓,隨即有些不確定地說:“而且,將來很長一段時間,未必有仗可打。就算真的打,我朝兵強馬壯,決計不會再需要冒之前那樣的風險。所以,爹不要覺得二弟沒出息,他其實已經很努力了。”

說這話的時候,他沒有去看朱二,當然也沒看到自己那個一向覺得自己是撿來的又或者是抱養的弟弟,這會兒那幾乎熱淚盈眶的表情。

沒錯,朱二從來沒有一刻像眼下這般覺着,自己的哥哥妹妹都相當貼心,關鍵時刻都能向着自己。

而張壽則是沒想到朱廷芳會從朱二的婚事,漸漸把話題轉到日後的局勢和戰爭上。他心中暗想,朱廷芳大概是因爲之前北征大勝,因而方纔覺得日後一段時間不用擔心外敵。

然而,張壽卻並不覺得,外患真的就已經階段性根除。如今的蒙古雖說不是歷史上明朝那個被打得滾回草原,卻依舊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物的蒙古,但也未必不會死灰復燃。

後來的清朝非常嫺熟地運用了宗教這種武器,但那也是一把雙刃劍……退一萬步說,就算北面的敵人再也不足爲患,就算女真也沒辦法崛起,然而,沒有外敵就真的高枕無憂了嗎?

滿清自從康雍乾三朝之後,外患幾乎都被收拾得乾乾淨淨,幾乎再沒有對外族的大肆用兵,看上去是外敵都沒了,但還不是每況愈下?什麼天理教白蓮教全都能出來鬧騰不休,最後被一大堆外國打得重新學做人之後,不是又有太平天國揭竿而起,席捲了整個東南?

王朝興衰數百年,不是亡於外敵,就是亡於內患,這幾乎是鐵律了。

腦海中轉着這些,然而,當朱瑩和朱廷芳先後表達意見,就連張氏也含笑說,一定會盡力幫忙籌辦朱二的婚事,張壽卻氣定神閒地說:“朱二哥這婚事,好好操辦自然是應該的,但是,明年過年之後,王總憲興許會回來。他這個人未必就看得上奢侈鋪張這一套。”

眼看朱二遽然色變,他就笑眯眯地說:“所以,要辦得奢華卻不奢侈,至少是不能讓赫赫有名的王大頭挑刺,那就要多一點特色。比方說,朱二哥不是好農嗎?那麼,派個人去四處訪求訪求,這些年來,有多少人出過多少出名的不出名的農學書?是否能請來?”

“這些年從北到南,那些農具有沒有改進過?是誰改進的,普通農人,還是那些致力於農田水利的地方官或者前地方官?是否可以去拜訪一下?請來參加你的婚宴?”

張壽還記得明代那一套堪稱鉅著的《天工開物》。然而,就算人不至於被蝴蝶翅膀扇沒了,可現如今也絕對沒有出生。而另一個比宋應星早出生二十多年的牛人徐光啓,這會兒連個影子都沒有,《農政全書》也肯定是沒影的事,他怎麼能不動心?

哪怕這兩套書他都不可能全盤讀過,頂多就是其中非常少數的一些小片段,但他卻很想在如今這個年代,把這些東西總結起來,讓這兩大鴻篇鉅著能夠提早問世。

至於等到百年之後,那兩位若是真的出現在這個世上,也絕對不會覺得被搶了風頭。因爲金子不會因爲另一塊金子而喪失了原有的價值!

因此,眼見朱二登時精神大振,而朱家其他人則是面色各異,張壽就慢條斯理地搬出了讓朱二去找人一同來編撰農工全書的想法。這下子,朱二那簡直是直接如同惡狼似的撲了上來,一把抱住張壽的胳膊,那簡直是覺得人比親爹還親。

“妹夫,你真是太好了,你真是我的救星!”

張氏見朱二竟是這麼一副光景,想到之前陪嫁的丫頭還悄悄告訴她,當初朱二那是對張壽最反感的一個,結果自從不情不願地在半山堂當過張壽的學生之後,人就一下子變了個模樣,她不禁暗自給自己提了個醒。以後不管什麼事,她也不能看輕小叔子和未來那位妯娌。

而朱瑩笑眯眯地見朱二在那纏着張壽問計,她不禁顧盼自得,恨不得到大街上對每一個人宣示,那就是我朱瑩的丈夫,是能夠憑着一己之力專治各種不服的人!看看父親和大哥此時那無奈的臉……他們一貫都對二哥沒辦法,可現在二哥卻真正被人降伏了!

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七百零五章 巡弋,攔截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點迷津?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二十八章 激將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飽腹,織者無寒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師,求救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九十二章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內強國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夠分!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趕集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七百七十四章 威脅?妥協?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寧宮下毒事件?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爭?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強勢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三章 挾持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
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七百零五章 巡弋,攔截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點迷津?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二十八章 激將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飽腹,織者無寒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師,求救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九十二章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內強國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夠分!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趕集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二百六十章 局中局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七百七十四章 威脅?妥協?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寧宮下毒事件?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子不爭?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強勢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三章 挾持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