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

儘管已經在國子監和興隆茶社接連見過皇帝兩次,但當正式召見的旨意傳到了那國子監附近專門闢給他們這四位受召大儒那宅院時,作爲召明書院的山長,嶽不凡還是不得不從頭到尾思量了一番屆時應該如何應對,當晚就早早睡下,生怕明日精神不濟。

而次日一大清早,他就起牀洗漱,卻還特意在院子裡打了一通據說是太祖皇帝遺留下來的太極拳,確信已經神清氣爽,這纔去用早飯。召見他的時辰是在早朝之後,而且會派車馬來接,所以他並不擔心會耽誤了。

至於最讓他得意且欣慰的是,因爲他到得早,其餘三人全都尚未抵達京城,因此他這頭籌算是佔定了。而且如今這偌大的地方只有他和兩個學生兩個隨從作爲住客,寬敞雅靜,當他裝束一新,穿了一件剪裁得體的天青色儒衫走出屋子時,立刻就迎來了兩位學生連聲讚歎。

雖然早已過了在意相貌儀表的年紀,但嶽山長知道,人靠衣裝馬靠鞍,第一眼印象尤爲重要。哪怕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見皇帝了,卻也不會更不能馬虎以對。然而,這種雖說重視,總體卻還算輕鬆的心情,卻只維持到他登上馬車爲止。

因爲那車廂中竟然不是空空蕩蕩,而是還有另外一個陌生的中年人穩穩當當坐在其中!

嶽山長原本還以爲,那是來接自己的某位小官,又或者乾脆就是宦官,可看到對方穩坐釣魚臺的姿態,他又覺得不像。帶着幾分驚疑坐定之後,他就只見馬車外剛剛迎接自己的那個銳騎營衛士笑容可掬地對他舉手一揖。

“原本這車是專門接您進宮的,但因爲這位豫章書院洪山長剛剛抵達京城,皇上得知之後,就吩咐順道接了洪山長和您一道入宮覲見。”

乍然聽說對面這個長鬚冷麪的消瘦中年人,竟然就是那個上書請求皇帝儘快爲大皇子和二皇子納妃,同時還推薦自家女兒賢良淑德,堪配皇長子的豫章書院洪山長,嶽山長登時心裡咯噔一下,起頭的意氣風發和從容不迫幾乎一下子煙消雲散。

好在他也是見識過大風大浪的人,此時竭力維持住了臉色,只是淡淡點了點頭。等到車簾落下,他眯起眼睛端詳了對方片刻,就笑呵呵地說:“洪山長大名,我早有耳聞,沒想到今天會這麼巧在這車裡遇上。要說你抵達京城的時間,這還真是算的剛剛好。”

洪山長就彷彿沒聽出嶽山長這話中的嘲諷之意,面上同樣紋絲不動,異常冷淡地說道:“我一路坐船而來,漕運繁忙,且走且停,自然比不得嶽山長帶學生周遊天下走得飛快。只可惜我不能早到幾日,沒有看到九章堂招新,也沒有看到皇上親自蒞臨興隆茶社。”

“天下制度,有的能變,有的不能變,尤其禮法二字,素來是國之柱石。想來嶽山長也是桃李滿天下的大儒,不會連這個都不懂吧?”

洪山長彷彿沒看到嶽山長那一下子僵硬起來的臉色,一字一句地說:“皇上不能因爲一時偏愛,日後給亂臣賊子留下可趁之機!”

“這天下太平,哪來的亂臣賊子!”嶽山長哪裡肯讓洪山長在言語上佔了上風,眉頭一挑就正色說道,“再者,皇上何嘗變了什麼制度?應該是這些年來,朝中某些賢達爲了一己之私,壞了太祖皇帝的祖制纔是!”

洪山長哂然一笑,針鋒相對地說:“太祖皇帝乃是一代雄主,昔日祖制大多乃是雄才大略,不可變易,但唯有一條立嗣……那卻是想岔了。長幼有序,嫡庶有別。此乃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繼嗣之法,歷朝歷代全都用血的教訓證明這是沒有錯的。”

“唐太宗迫父殺兄誅弟,則天皇后不但殺子,還大殺宗室,唐玄宗同樣也是迫父殺子,於是縱觀唐時兩百年,真正安定的日子,不過短短几十年,其他時候都在內鬥。歸根結底,就是因爲唐太宗給後代開了個壞頭!我朝至今亦是如此,若不想延續這場面,自當嚴明制度。”

嶽山長死死盯着洪山長,難以置信此人竟然會在外間全都是銳騎營將士的這馬車車廂中,如此放肆地談什麼立嗣,談什麼制度。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才終於冷靜了下來。

“皇上春秋鼎盛,洪山長不覺得自己杞人憂天了嗎?更何況,身爲外臣卻貿然提及天家內務,甚至推薦自己的女兒,如今卻又說什麼長幼有序,嫡庶有別,你又敢說自己不曾有私心?大皇子之罪,皇上已經公諸於天下,你莫非還在想放太甲於桐宮?”

“就是因爲皇上已經公諸於天下,方纔要讓天下人知道,這樣一個不賢不孝之子,雖不可繼嗣,卻不可棄之不顧。至於太甲……嶽山長還請自重,太甲乃是商湯之後正經繼位的天子,可大皇子卻連太子都不是,如今不過是有罪在身的庶長子而已!”

嶽山長雖說沒見過大皇子,但他很確定,如果大皇子人在此地,聽到這庶長子三個字,一定會氣得一巴掌直接甩在洪山長臉上,更絕對不會要這樣一個岳父。

難不成眼前這個人,真的願意犧牲一個女兒來成全皇帝當個仁德之君?而不是想要作爲岳父來輔佐大皇子東山再起?

馬車之外,隨車而行的衛士當中,裝束很不起眼的花七聽着車中動靜,忍不住微微嘬了嘬牙,心想這天下心思最複雜多變難測的,果然就是這些讀書人。

說什麼嫡庶有別,長幼有序,剛剛就連他聽着都覺得洪山長是希望皇帝立嫡立長,可結果呢?人家現在對嶽山長說的話那簡直是坦坦蕩蕩!

大皇子只不過是有罪在身的庶長子,算不得嫡長,更不要說入主東宮了。也就是說,正如坊間那種最不流行的傳言,這位豫章書院洪山長只是純粹希望有一個賢惠能幹的皇子妃看住大皇子,規勸或者說管束其不要繼續墮落。

如此一來,給長子挑選了一個賢妃的皇帝,就無需背上一個苛待兒子的名聲。而爲了其他那些不想嫁女兒給大皇子的人家爲難,提出這個建議的洪山長就主動把自己的女兒作爲人選報了上來。

聽聽這話,那簡直是光偉正,高大全,就差沒在臉上貼聖人兩個字了!

如果這位洪山長知道皇帝在收到這樣一道奏疏之後,本來就糟糕的心情更是壞到無以復加,氣得深夜出宮,去了一趟當年業王之亂時那座曾經遭劫的佛寺憑弔死者,還會這樣理直氣壯嗎?這幅坦坦蕩蕩,無愧於心的氣勢,到最後見了皇帝之後,還能剩下幾分?

想歸這麼想,花七今天只是受皇帝之命來看看洪山長和嶽山長這兩位名士兼名師,順便瞧瞧兩人在私下相對時會是怎麼個光景,如今看也看了,他就記在心裡,臉上卻分毫不露。

護送着馬車到了東華門,見前來迎接的一個司禮監隨堂笑吟吟地迎上了洪山長和嶽山長,他四下裡一瞥,看到楚寬一個人站在最不顯眼的角落裡,一躍下馬的他就走近了過去,笑呵呵地問道:“楚公公若是想觀察這兩位,該到乾清宮中去纔是,站在這遠看有什麼用?”

楚寬和花七也是老相識了,睨視了人一眼後,他就輕描淡寫地說:“皇上給皇子們請來的老師,當然是皇上親自考校,何必我一個閹奴在旁邊杵着多事?再說,不是有更合適的人在御前陪着掌眼嗎?”

花七頓時詫異了起來:“更合適的人陪着皇上掌眼?你是說葛老太師?”

“老太師什麼身份的人,要是皇上召見的四位一塊齊集京城,那興許還能勞動他老人家來看一看,如今請了他來,皇上可不好意思。”楚寬嘿嘿一笑,見花七露出了若有所悟的表情,他就聳了聳肩道,“皇上已經派出人去反反覆覆探聽,結果卻還是混進來一個假道學。”

花七頓時莞爾,隨即低聲把自己聽到的洪山長對嶽山長那番話對楚寬複述了一遍。而楚寬聽完之後,又問了召明書院嶽山長的應對,得知人最初反脣相譏,可之後就乾脆冷笑以對,他就微微頷首道:“和那個譁衆取寵的假道學比起來,這個嶽不凡倒是聰明得多。”

洪山長並不知道,自己在楚寬的嘴裡已經變成了假道學。此時和嶽山長並排走在領路的那個宦官之後,他就不像在馬車上那般言辭鋒利了,一路沉默是金。而他都不說話,嶽山長就更沒有興趣說話了,一面走一面在心裡思量,這位洪山長到底是幾個意思。

於是,當心思各異的兩人進了乾清門時,那一個個猶如釘子似的釘在地上的侍衛,心事重重的兩人甚至都沒有注意,直接跟着引路的那個司禮監隨堂來到了正殿前。隨着門前有人高聲通報,他們只不過是默立了片刻,就聽到裡頭傳來了宣見的聲音。

可正當嶽山長邁開步子打算往裡走的時候,他就只見洪山長昂首挺胸,硬生生搶在了他前頭。雖說對此大爲光火,可此時衝上去和人相爭,那卻也不符合自己一貫爲人處事的原則,因而他索性就任由洪山長打頭陣,自己冷着臉緊隨其後。

就他和皇帝兩次打交道之後的體悟來看,若是洪山長覺得竭力表現就能博得天子信賴,那絕對是小看了當今天子!

當嶽山長跟着洪山長踏進乾清宮之後,他並沒有和洪山長似的,恭恭敬敬地低頭垂手,顯得謹守禮儀,恭敬謙卑,而是大大方方迅速觀察了一下四周圍。緊跟着,他就注意到了兩個意料之外的人。

一個是皇帝右下首站着的,滿臉氣定神閒,彷彿只是陪家中長輩見客的張壽!

一個是張壽背後探頭探腦的小孩子,那赫然是他已然在國子監和興隆茶社見過兩次的四皇子,今天已經是第三次見了,足可見皇帝對這個幼子的喜愛。

事實上,如果不是張壽在人進來之前主動起身,這會兒嶽山長和洪山長看到的情景,應該是他正氣定神閒地坐在皇帝右下首第一張椅子上。考慮到嶽山長和洪山長的年紀比自己大一倍有餘,陪坐在一邊見人的景象不太好看,張壽這才站起身來。

而就在外頭通報時,四皇子更是突然從皇帝寶座之側一溜煙跑到了他身後,這也讓他有些始料不及,摸不清楚這個小號的熊孩子到底是幾個意思。

皇帝將四皇子的放肆舉動看在眼裡,卻只當沒瞧見。事實上,他找了張壽來替自己掌眼,原本就是想用常常會有出人意料之舉的張壽來刺激一下面前的兩人,藉此觀察他們的反應。果然,此時此刻,他敏銳地注意到,一前一後進來的兩人反應截然不同。

走在前頭的洪山長頭也不擡,眼觀鼻鼻觀心,那與其說是恭敬,不如說是肅穆。而走在後頭的嶽山長,則是不但坦然和他對視,甚至還在發現張壽之後,含笑沖人微微點了點頭。

這一對比,想到自己前兩次見嶽山長,人一直都表現得不卑不亢,皇帝不知不覺在心裡就有了偏向。雖說據楚寬所言,召明書院一個學生曾經在國子監和興隆茶社兩度大放厥詞,但皇帝在聽說張壽竟然收留了那個心直口快的年輕人後,他也就一笑置之,並沒有太在意。

此時此刻,見兩人並肩上前施禮,皇帝就淡淡吩咐了一聲賜座。眼見洪山長當仁不讓地在自己左手邊第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而嶽山長卻也不爭,在其下首的第二張椅子上坐下了,他不由得更是在心裡給兩人打出了截然不同的評分。

而當看到張壽已經施施然坐下,而四皇子卻依舊呆在人身後不肯過來時,皇帝就忍不住笑着衝其微微搖了搖頭,這纔開始了今天的正式召見。

相對於之前的非正式見面,今次召見,皇帝自然不像之前那樣平易近人到隨便了。他先是詢問了召明書院和豫章書院如今有多少學生,學生課業如何,貧富如何,科舉狀況如何,自食其力與否,乃至於學中費用、師資狀況等等細節,也全都不曾放過。

而這一次,不論是嶽山長還是洪山長,全都表現出了一個優秀山長的特質,對於自家書院的情況瞭若指掌,如數家珍,甚至還趁着這召見的機會不遺餘力地推介自己的學生。

對於這樣的場面,從前也常常藉機向皇帝推薦學生的張壽終於覺得遇到了競爭對手。可就在這時候,他突然就只聽皇帝笑容可掬地問道:“張壽,你覺得你爲人師長,可比得上這召明書院嶽山長和豫章書院洪山長嗎?”

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鍋和背鍋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學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三章 挾持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六百六十六章 放榜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異心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兩百一十二章 無趣和有趣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趕集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五百七十六章 妖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
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鍋和背鍋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學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三章 挾持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六百六十六章 放榜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異心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兩百一十二章 無趣和有趣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趕集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五百七十六章 妖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