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

這要是剛剛那杯子丟下來的時候,正好他們走在下頭,那豈不是遭殃?

最初那一瞬間,張壽的第一反應就是這麼一個念頭。可再細細一想,他就不由得暗自呵呵。阿六在他身邊不說,一旁還有個在滄州頗有名聲的曹五,別說擲杯子,就算擲刀子,也一定會被他們接下來。可這個路人卻何其倒黴,何其無辜?

人家恨他恨朱瑩都無所謂,可這行徑卻簡直混賬!他最恨這種高空拋物傷人的混蛋!

張壽見整條極樂街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車馬依舊川流不息,路人照舊走自己的路,兩側店鋪的夥計拉客的拉客,叫賣的叫賣,看熱鬧的看熱鬧……總而言之,只有那個手忙腳亂包紮傷口,卻只敢小聲咒罵的倒黴路人,彷彿被每一個人選擇性無視了。

他微微眯了眯眼睛,對阿六使了個眼色,見少年立刻上去查看那倒黴鬼的傷情,他就側頭看了曹五一眼。

曹五當然知道張壽這一眼是什麼意思,事實上,此時此刻,他把腸子都悔青了。考慮到人家萬一對自己產生惡感就虧大了,他只能低聲下氣地說:“張公子,我只不過是無意中得知河間知府家的公子前日狼狽回到滄州,就私下打聽是否有人和朱家有仇,所以……”

張壽簡直想爲那位河間知府掬一把同情之淚……養出這樣坑的兒子,那真是當到多高的官都會被拖累!被朱瑩打了,跑到滄州想要來抓朱家人的小辮子?你也不想想朱廷芳那個殺神如今是欽使!須知之前朱瑩都被這位長兄訓了一頓,道是應該把人拎到衙門吃一頓殺威棒!

可按照朱廷芳這脾氣和手段,至於放着這樣一位上竄下跳卻又不諳世事的公子哥嗎?要說朱廷芳不知道此人如今在滄州城,那纔是咄咄怪事!搞不好未來大舅哥是放長線釣大魚2……

按照張壽報仇不隔夜的性格,他最初是打算讓阿六上樓去把那個該死的公子哥揪下來,治其傷人之罪,可此時他卻改變了主意。見阿六已經快步回來,隨即附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他就點了點頭,隨即對滿臉忐忑的曹五說:“好了,我們走吧!”

曹五本來也沒指望張壽和那位河間知府公子直接面對面衝突起來,可剛剛那高空砸杯子的一幕實在是把他嚇了一跳,生怕張壽當場發作之後又拿他撒氣。

於是,此時張壽既肯善罷甘休,他哪裡還有不願意的?當下他就連聲應是,擠出笑容把張壽往前頭帶。然而,當路過他早就物色好的一家在滄州頗有名氣的館子時,他本待介紹此間的特色酒菜,卻不想張壽竟是擡手指了指對面一家還未下門板的綢緞莊。

“大晚上的,這家華氏綢緞莊居然還開着?晚上還有人會來買綢緞嗎?”

曹五微微一愣,等擡頭望去之後,他就賠笑說道:“那是蘇州華家的綢緞莊,全都是從蘇州運來的頂尖料子。其中不少都用了五彩絲線和金銀線,越是到了晚上,拿着燈光一照,越是能顯出五彩斑斕的顏色來,所以開在極樂街上,晚上也常常有人會去看貨。”

想到蔣大少就曾經提過,蔣家和蘇州華家乃是姻親,張壽頓時來了興致。反正他今天這一趟完全是晚上興之所至的散步消食,當下就徑直走了過去。而門前百無聊賴東張西望的小夥計一見有主顧來,立刻一個激靈站直了,卻只是微笑以對,並沒有招攬客人的殷勤言語。

一來是自家綢緞莊的定位擺在那裡,不是殷勤招攬客人的小門小戶,二來,他雖說瞅着張壽那相貌、衣着、舉手投足,怎麼看都像是高門大戶出來的,但既然他在這幹了三年卻從來沒見過,那麼就必定是外鄉人……

外鄉人路過極樂街卻買綢緞回去,那可能性實在是小得很!要知道,在滄州買蘇綢和蘇繡價格,相比在蘇州本地買,少說也貴了一倍!

直到他看見張壽身後那滿臉嚴肅的曹五。

雖說曹五不是這布莊的常客,但他是這極樂街上的常客,那小夥計當然認識他,原本略帶矜持的笑容立刻變成了熱情洋溢的笑容。

而等到聽見曹五用殷勤的聲音口稱張公子,請了人入內,他意識到那真是來頭不小的大主顧,就慌忙跟了進去,見張壽站在一塊金線繡彩蝶穿花的料子前,他連忙到一旁小心翼翼取了一盞琉璃燈。

他非常熱情地掌燈爲張壽介紹道:“這是咱們華家獨有的織法,而且,那金線在太陽底下瞧着只不過是金碧輝煌,但在燈光底下卻好似會變色,所以纔是彩蝶……”

他一面說,一面用眼角餘光悄悄觀察着反應,見這位年紀輕輕的客人,哪怕是面對這店裡最出名的巧奪天工綵緞,也不過淡淡地讚一句,他越發覺得對方非富即貴,可領着人看了一圈,介紹了好些最出名的料子,他卻聽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要求。

“你們這邊可有普通棉布?”

小夥計愣了一愣,本能地看了一眼曹五。緊跟着,他就見這位被極樂街衆多商家稱爲五爺的總鏢頭笑容滿面地說:“公子,這華氏綢緞莊只賣絲綢,隔壁再過去幾步倒有一家布莊,就是這天黑的時候已經關門了。”

偷看了口口聲聲叫張壽公子的曹五一眼,那小夥計卻也不詆譭對手,滿臉堆笑地說:“那家仁記布莊是松江的東家,賣的不是凡品,除了松江三梭布,有烏泥布、兼絲布,還有做襪子的尤墩布。全都是質料細密,又輕又軟,質量比得上貢品,但價格比本地棉布要貴得多。”

張壽頓時輕咦了一聲:“哦,貴得多也有人賣?看來這滄州的富貴人家還真是不少!”

曹五心裡咯噔一下,有些摸不清楚張壽的意思,可隨之就只聽那小夥計嘿然笑道:“滄州地處運河邊上,南來北往,無論是南邊還是北邊的好貨色,都會途經此地。咱們家是因爲和蔣家有親,於是借了少奶奶的陪嫁鋪子開了這麼一家店,掙錢其次,揚名第一。”

“畢竟,滄州產棉,卻不大產絲,咱們這綢緞,在滄州也算是獨一無二了,那些大戶人家買絲綢,當然首選我們家。至於那家仁記嘛……嘖,他們可不是隻顧着賣貴的,還想憑着品質壓北布一頭。要知道,滄州這兒用兩個錠子那手搖紡車的時候,人家那兒就已經上了四個錠子的腳踏紡車。他們那紡紗織布也大多是女人,不像咱們這兒連男人都幹這個……”

張壽沒想到這小夥計竟然還挺健談,此時也就樂得和人多聊幾句,這一聊他才知道,這小夥計並不是滄州本地人,而是蘇州來的,家裡有親戚在松江,所以對松江棉布的情形,卻也能津津樂道。

“松江那邊的男人,農閒的時候寧可滿大街閒晃也不幹活,反而是婦人一年到頭幾乎都在家織布,就連七八歲的女童也都會幫忙!其實真要是一家五口全都上陣,從棉花到棉布,一天就能織成一匹,賣給收布的,至少就是一百錢,一個月就是三貫,比種地安閒多了!”

“可那些男人就是沒幾個樂意給自家婆娘幫忙!就連前頭有一任松江府上海縣的知縣都說,‘本地民間男子多好遊閒,不事生業’!”

小夥計一面說,一面又嘖嘖說道:“反而是咱們滄州,男人去從事紡織的,比江南要多得多。我聽說,那是因爲早年太祖皇帝去往京城登基時,在滄州盤桓了小半個月,力促種棉,留下的祖訓。道是紡織不分男女,只要賺錢養家。所以滄州有挺長時間都是男紡女織。”

“真的,比種地賺得多多了!”

這也能扯到太祖皇帝?太祖您真忙……

張壽忍不住在心裡吐槽,然而,經這小夥計一說,他只覺得那位穿越同仁的形象一下子更豐滿了起來。反而是想到後世據說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上海男人,在這個年代給人的形象竟然是遊手好閒,他就不免有些唏噓。

想了想在人家這兒逛了這麼久,又聽人說了不少江南趣事,既然那家布莊晚上已經關門歇業了,他也就環目四顧,繼而笑問道:“來都來了,也不能入寶山而空回。你挑兩匹綢緞,一匹適合年輕姑娘的,要鮮豔奪目,挑最漂亮的!另一匹要端莊大方的。”

阿六原本倚靠在門邊上,整個人都隱藏在燈光的陰影中,此時聞言卻不禁眉頭挑了挑,嘴角浮現出一絲笑意。要鮮豔奪目最漂亮的,還要適合年輕姑娘,顯而易見,那是要送給朱瑩。至於另外一匹要端莊大方的,很可能是要送給吳氏。只不過……

少年的眼睛眨了眨,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他帶的錢夠不夠?幸好張壽還沒說要給太夫人和九娘也一人帶一匹……不過,他聽說京城那些大戶人家,一般都是讓人送上門時再給錢,又或者是一個月讓人結一次賬,甚至有人家在上門結賬的時候暴跳如雷家裡天翻地覆的……

阿六漸漸神遊天外的時候,那小夥計卻是喜出望外。

他天天要守着店鋪,當然沒見過張壽,可看到本地赫赫大名的曹五爺陪侍在側,對方又對紡織很感興趣,想到聽說曹五爺爲首的不少鏢局和武館中,有人進了三班當差役,還是經制正役,他就漸漸琢磨出了來者何人,因此打足了精神陪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可沒想到,人家竟然送了他這樣一份大禮,如果真的能做成這麼一筆大生意,他這個月在掌櫃面前不但能交差,興許還能拿到很大一筆酬勞!

小夥計一面想,一面一溜煙地衝到了那些樣品面前,東張西望了一會兒,他就徑直從後門出去了,不消一會兒,他就叫了另外一個粗壯漢子,兩人合力擡了一匹布回來,沒錯,是……擡!

張壽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一時興起,忘了這年頭一匹布足足十丈,一百尺,換算成公制,也就是三十多米,即便是綢緞,那重量也非同小可!見兩個人在自己面前展開那匹綢緞,哪怕沒了琉璃燈,只在四壁的昏暗燈光下,布匹卻依舊五彩輝耀,他就點了點頭。

這是他最初看的那匹彩蝶緞子,無論顏色還是式樣,都很適合朱瑩。

認可了這一匹,他接下來又用最快的速度敲定了另一匹寶藍的料子,這才吩咐道:“明日送去長蘆縣衙,對了,這兩匹綢緞多少錢?”

小夥計見這筆生意眼看就要做成了,又確定張壽真的就是長蘆縣衙中那位欽使,他頓時眉開眼笑,卻還是故作不識地笑道:“張公子,這兩匹料子,放在蘇州本地那也是頂尖的,要賣到八貫錢一匹,而水路送到滄州,價錢就要翻倍,您要的話……”

沒等人把話說完,張壽就點點頭道:“阿六,給他定錢,剩下的明日到長蘆縣衙再結算,就算三十二貫。”

一旁的曹五見張壽竟然絲毫不還價,頓時愣了一愣,等看到那小夥計臉都嚇青了,他暗罵一聲有賊心卻沒賊膽的小子——讓你報價你就報個實價,還獅子大開口乾什麼?沒想到人家這位欽使壓根不打算和你討價還價,直接就答應了吧?

這要是被你家東家又或者掌櫃知道了,非拍死你這個膽大包天的小子不可!

想着給蘇州華家賣點交情,他趕緊上前砍價,總算張壽似乎不太在意,聽到只要二十貫,也沒追問先前那浮誇的報價,點頭認可之後,就離開了這鋪子。他正擔心張壽覺得自己把人帶進了黑店,追上去想解說兩句,卻聽到張壽正吩咐一旁的阿六。

“明日你去一趟蔣家,讓蔣思源過來見我。我記得松江布之所以在北方行銷,是因爲朝廷用松江布來發北面邊鎮的軍餉。松江布中,價高質優的那些自然好,但平價布到了北邊至少就要多一分運輸成本,滄州又或者邢臺的棉布不可能比拼不過。說到底,事在人爲而已。”

聽到這裡,曹五登時輕輕吸了一口氣。這是打算破除松江布在諸邊發軍餉時的壟斷地位?等等,可這種話在他面前說幹什麼?

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四百七十六章 就是打擊你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不如疏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四百七十九章 務實的教育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釣魚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強勢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八百章 證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四百六十三章 奇葩,送禮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七百四十四章 連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見女婿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零五章 不簡單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四百七十六章 就是打擊你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不如疏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四百七十九章 務實的教育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釣魚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八百一十九章 淡然強勢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八百章 證明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九十四章 紈絝擅長的領域第四百六十三章 奇葩,送禮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七百四十四章 連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見女婿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零五章 不簡單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