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

沒了三皇子和四皇子這對礙事的電燈泡,那些侍衛也都離開了,當阿六和朱瑩的商量終於告一段落,當張壽從阿六口中得知,這偌大的萬歲山頂,眼下竟是隻剩下了他們三個人,他不禁有些錯愕。可再轉念一想,皇帝難道還會怕他們在這皇宮之中的禁山捅出什麼簍子?

剛剛鞦韆都已經蕩過了,此時雖說沒人打攪,朱瑩卻也沒興致再去了,此時倒是攛掇阿六上樹採紅葉來玩。對此,張壽看着上竄下跳找漂亮紅葉的阿六,忍不住覺得好笑。

他早已經過了少年爬樹掏鳥窩這種調皮搗蛋的年紀,對紅葉這種號稱浪漫的東西,卻也缺乏認同感,就連古書中信誓旦旦號稱紅葉傳情的傳奇,也同樣表示懷疑。然而,當他眼見得阿六下樹,朱瑩從中挑出了一大把紅葉,然後笑嘻嘻地說出一句話時,他還是瞠目結舌。

“萬歲山的紅葉很出名,這麼一把賣出去也值不少錢!”

見張壽那前所未有的呆傻樣子,朱瑩不禁撲哧一笑:“從前英宗和睿宗爺爺都曾經摘了萬歲山上的紅葉,然後晾乾處置了之後寫字賞人,皇上嫌麻煩,大多會摘了萬歲山的紅葉之後,蓋上隨身小璽賞賜給人做書籤,我家就有好多。阿六摘這麼一把,我回頭找皇上蓋章去。”

張壽忍不住擦了擦額頭:“我說瑩瑩,蓋上皇上的小璽之後呢,你不會真拿出去賣吧?”

“當然不是賣東西,是換東西。”朱瑩那張絕豔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容,“這書籤放不了太久,尤其是一旦蓋着的璽印淡了又或者品相破了,那就算是御賜的東西,也只能收進匣子裡存放,所以只有每年得到這賞賜的人,那纔有懟人炫耀的本錢。”

“今年事情多,皇上之前好像把這一茬忘了,我去討了人情一家家送過去,他們難道不該給我一點跑腿的酬勞?”朱瑩說得理直氣壯,那笑容更是燦爛而明豔,“這些人一個承諾,那可是很值錢的。而且他們大多是我之前要招攬的那些小子的長輩。”

“否則日後那些小子給我幹得好好的,家裡長輩卻來摘桃子,那我豈不是虧了?”

張壽終於服氣地對朱瑩豎起了大拇指,見大小姐立刻得意了起來,誇耀自己本來就很能幹,從前只不過是別人沒眼光,他就順口再誇了兩句。很快,他就覺察到阿六不知道什麼時候消失不見,於是東張西望找尋那小子的身影,卻突然聽到背後傳來了一句話。

“大小姐,這點紅葉夠不夠?”

猛然回頭的張壽就只見阿六正用雙手撩起身前衣裳的下襬,那裡頭赫然是滿滿一兜各式各樣的紅葉。面對這一幕,他見朱瑩也不由得愣了一愣,不由得啞然失笑:“我只聽說過薅羊毛,但第一次看到薅紅葉的……阿六,你不會薅到哪棵樹直接就禿成瘌痢頭了吧?”

薅紅葉這種說法,阿六還是第一次聽到,而張壽話中那戲謔之意,他還是能明白的,當即一本正經地對朱瑩說:“我每棵樹也就摘了十幾片葉子而已,反正日後葉子都要落光的,浪費了也可惜。我覺得,這些紅葉不用皇上蓋璽,少爺和大小姐送去公學當書籤不好嗎?”

張壽登時訝異地看着阿六:“你的意思是,對外宣稱皇上爲了勉勵公學中的學生們一心向學,於是採集萬歲山上紅葉,賞賜給大家做書籤,激勵大家勤奮苦讀?”

這回換成阿六呆滯了:“我就是覺得這紅葉很好看,掉在地上化成泥很可惜。”

朱瑩頓時被這主僕二人的雞同鴨講逗得笑了起來:“阿六是不想浪費好東西,阿壽你卻希望皇上恩澤公學,其實一舉兩得,挺好的。不過真要這樣的話,這一兜紅葉那還不夠吧?”

見阿六立刻轉頭盯着滿山紅葉,張壽趕緊一把拽住了人,就怕這個時而腹黑時而一根筋的小子真的去薅禿萬歲山紅葉。爲此,他迅速想出了一番說辭:“好東西也不適合人手一份,畢竟送出去太多,那也就沒意義了。別人不會想到皇上用心良苦,只會想到這玩意不值錢。”

說到這裡,他就若有所思地對朱瑩問道:“皇上賞賜給文武大臣的紅葉,真的只蓋隨身小璽,一個字都不寫?”這是不是太敷衍了?

“聽說睿宗爺爺是都寫吉字,他的吉字寫得可好了。皇上就懶得都寫,我爹又或者楚國公,那是有字的,葛爺爺也是,內閣閣老們時而有,時而沒有,尚書們和其餘勳貴也是。剩下的文武大臣得看皇上心情。他高興的時候寫平安如意,不高興的時候一個字也沒有。”

嗯,看得出來,睿宗很會籠絡人心,而皇帝……很任性!

張壽心中如此腹誹,但當朱瑩招呼了他和阿六一塊下山,興沖沖地要進宮去見皇帝時,他還是忍不住看了看阿六這滿兜少說幾百張紅葉,心想山下的人若是看到,那會是個什麼表情。然而,他很快就發現,他實在是想多了。

因爲當他們三個來到玄武門的時候,哪怕朱瑩手中拿着一大把,阿六懷中揣着一大兜色澤豔麗的葉子,可守卒全都當成完全沒看見,直接放他們一行人進了皇宮。然而,他們才從順貞門路過欽安殿,卻正好和迎面一行人碰了個正着。

認出是楚寬,張壽自然含笑打了招呼,而朱瑩就更是大大咧咧地叫道:“楚公公這是從乾清宮來?皇上這會兒有空嗎?我和阿壽正要去見他。要是他沒空,我們就先去清寧宮了。”

楚寬笑容可掬地回過禮:“我是從乾清宮來,不過這會兒皇上不在,聽說是去清寧宮見太后娘娘了。橫豎我也不是什麼要緊事,就先回司禮監了。”

見朱瑩嚷嚷一句這下可省事了,正好去清寧宮,隨即拖起張壽就走,張壽在經過他身側時,甚至還頷首一笑打了個招呼,而阿六老老實實揣着一兜紅葉緊隨其後,楚寬望着這看上去非常和諧的一家人,不由得眼睛閃了閃。

平心而論,張壽和朱瑩確實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這容貌風儀全都再般配不過。而他也曾經對張壽在算學上的能力給予厚望,希望人能解出太祖那些遺稿。如今看來,他的判斷也許沒錯,但是,張壽的出身來歷就算沒問題,師承卻十有八九有問題。

再加上張壽對他的一再暗示一點反應都沒有,他自然不能把注都壓在一個人身上。

大明不能再和從前那樣動輒來一場藩王反正,皇權更迭一定要平穩。英宗和睿宗是得天之幸方纔沒有在奪位時天下大亂,當今皇帝雖說還年輕,卻也需得未雨綢繆。所以,大皇子二皇子這等從小被養歪了,又有一個愚蠢母親的皇子,必須排除在東宮人選之外。

而那個愚蠢的女人也不能再霸佔後位,必須廢黜!如此才能保證日後皇位更迭平穩有序。

如果張壽知道楚寬的想法,他一定會嘀咕,這是皇帝不急太監急。而此時走在路上,他想到曾經和楚寬打過的幾次交道,忍不住向朱瑩低聲打探起了楚寬的出身來歷。結果,朱瑩皺眉想了想,這才輕聲給出了一個張壽愕然的答案。

“楚公公他好像是天閹,是身懷六甲的太后當年去寺中爲腹中的皇上祈福時,在寺廟門口撿到的,一時憐憫就帶了回去,從小就在睿王府長大,睿宗爺爺在的時候也對他另眼看待。王府一般都只有四五個內侍,所以只比皇上大五歲的他從小跟着皇上,算是看皇上長大的。”

“別看他這樣,他從小學文習武,武藝很厲害的,當年不過八九歲,就在關鍵時刻挺身守護過太后娘娘,差點沒命,所以睿宗爺爺很信賴他,太后和皇上也都很信賴他。雖說他手段厲害,下頭很有一批人,但凡事都是爲皇上着想,最崇拜太祖爺爺的人不是皇上,是他。”

張壽不由得面色極其古怪。這算是……忠孝節義的宦官嗎?從漢唐宋至今,有多少所謂的奸閹,就有多少這樣的義宦。虧得他還生怕這傢伙無孔不入,從來沒向人打聽過楚寬。

但此時打聽卻也不晚,因此他從朱瑩口中聽到了一個發憤圖強,樂觀向上的宦官成長故事——當然,因爲父子兩代皇帝和太后的偏愛,隨着睿宗坐了天下,楚寬在進宮之後,從一開始就沒有擔任過下級宦官,直接就是從司禮監奉御當起。

只用了十年時間,不過二十七歲的楚寬,就成了開國以來最年輕的司禮監秉筆。如果不是這年頭的大明,整個宮闈當中大概宦官數量也不會超過三百,所以司禮監也沒有太多人手可供使喚,秉筆更談不上什麼能和外相抗衡的內相,大概他的晉升會在外廷激起軒然大波。

“但楚公公這個秉筆一做就是十幾年,也從來都沒有和從前掌印的那位紅過臉,再加上他氣宇軒昂,又因爲舊日睿王府的關係,和不少勳貴都關係不錯。所以他在內外風評都很好。”

聽到朱瑩這麼說,張壽不由嘖嘖讚歎道:“這還真是一個挺傳奇的人。”

朱瑩這才突然想起什麼,連忙壓低聲音道:“對了,我聽花叔叔說,楚公公在皇上面前說過你很多次好話,誇過你很多次。”

對於楚寬這樣的厚愛,張壽實在是有些高興不起來,只能打哈哈道:“那還真是我的榮幸。記得第一次在月華樓的時候,就是他出來給我解圍,後來還和我說了不少奇聞軼事。”

他還記得,楚寬那段話中心意思只有一個,薪火傳承靠閹黨。那時候他覺得是標榜,可看楚寬這成長軌跡,如果人並不是什麼敵對勢力丟在太后當年進香的寺廟門口,然後讓太后把人撿回去,從而在睿王府埋個釘子的話,那人確實就是根正苗紅的睿王府舊人了。

有阿六在旁邊,張壽和朱瑩自然就一路走一路說着楚寬這點八卦,不知不覺就到了清寧門。朱瑩是常來常往此地的,張壽之前也來過幾次,通報的人飛也似進去,隨即又飛也似出來,卻是滿臉堆笑地說:“太后請張博士和朱大小姐進去。”

雖說沒有提及阿六,但在張壽和朱瑩進去的時候,阿六卻被一塊放了入內。可他卻突然快走兩步,縮短了自己和張壽朱瑩的距離,隨即用極輕的聲音在張壽耳邊說:“爲什麼是太后請少爺和大小姐進去,怎麼沒提皇上?”

此話一出,張壽頓時腳下一停,見朱瑩毫無察覺地興沖沖繼續往裡走,他就不由得皺了皺眉。在太后的清寧宮裡,太后親自吩咐,這不是很正常嗎?可他再轉念一想,既然皇帝在這裡,那麼照着太后歸政之後,什麼都盡着皇帝心意的習慣,理應皇帝再吩咐一聲。

於是,他很快就繼續往裡走,卻是頭也不回地問道:“怎麼,阿六你覺得有什麼問題?”

阿六旁若無人地揣着那一兜紅葉,直截了當地說:“我覺得皇上可能不想見你和大小姐。”

皇帝不想見他們?不至於吧?

張壽本來覺得阿六的這個回答好像有點不太可能,然而,當他真的進了清寧宮,見主位上的太后照舊是一如既往地微微笑着,可太后下手邊的皇帝卻滿臉氣呼呼的,見他和朱瑩進來竟然也歪頭不理人,他不禁對阿六的敏銳大爲感慨。

果然,他長揖行禮時,就聽到皇帝硬梆梆地問道:“你們來幹什麼?”

這一次,就連朱瑩也覺察到皇帝那態度不對勁了。她奇怪地轉身端詳着皇帝,直到皇帝明顯不高興地哼了一聲,她這才快步來到太后身邊,小聲問道:“太后,皇上這是在生氣嗎?”

太后斜睨了一眼在晚輩面前還繼續甩臉子給她看的皇帝,心裡忍不住想自己到底是造了哪門子的孽,縱容出了這樣一個脾氣大的兒子。可就算如此,她還不得不在朱瑩和張壽麪前佯裝若無其事,當下就呵呵笑道:“別提了,他就是這樣,一言不合就和我生氣。”

非常嫺熟地避重就輕之後,她就立刻岔開話題問道:“你們摘這麼多紅葉幹什麼?”

朱瑩嘰嘰喳喳地把阿六的說法,張壽的想法說了,太后立刻當機立斷地說:“這主意不錯,卻也正好能激勵學子。但也不能厚此薄彼,除了公學,國子監那邊也不如賞一些,橫豎萬歲山的紅葉有的是,就是都摘了也不妨事,不過是少一道風景。”

她心有靈犀地嚴厲掃了皇帝一眼,把他那慷他人之慨的抱怨堵在了嘴邊,隨即就親切地讚賞了張壽幾句,就連進門之後依舊揣着那一大堆紅葉的阿六,也博得了她幾句褒獎。可當這些肯定的話語之後,她突然開口說道:“張壽,你之前說的那個從海外帶回棉種,還有金雞納樹種子的老鹹魚,如今人在何處?”

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詞典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七百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二百五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對頭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飽腹,織者無寒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八百一十章 交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六百二十章 教訓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寧宮下毒事件?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四百五十三章 規則是用來歪的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七百五十三章 賞賜和賀禮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四百八十二章 蹭住、聲勢和敲竹槓
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詞典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七百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二百五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對頭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二百七十章 使耕者飽腹,織者無寒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八百一十章 交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六百二十章 教訓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寧宮下毒事件?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四百五十三章 規則是用來歪的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七百五十三章 賞賜和賀禮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四百八十二章 蹭住、聲勢和敲竹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