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

楚寬已經很久沒有體會到如此挫敗的滋味了。而這種挫敗並不是所謂的打不過,鬥不過,畢竟按照現在的情勢來看,哪怕阿六再能打也不過是一個人,外頭的御前近侍也是因爲沒有得到他的指令,於是沒貿貿然闖進來而已。

可是,張壽從剛剛的說到現在的做,種種言行舉止全都出乎意料,再加上趙國公朱涇又在旁邊說一些動搖他的話,哪怕他只是生出一點點對自己這破釜沉舟之舉的質疑,那也是這難纏的翁婿倆最大的成功。

然而,既然已經不惜把某些事對趙國公朱涇剖析得明明白白,楚寬當然不會就此退縮。朱涇這樣的人,說話做事穩重到猶如文官,他不用擔心人會大嘴巴滿世界宣揚。如果沒有他強行要見張壽這一遭,也許朱涇就連對皇帝也要斟酌許久之後纔會選擇性透露一些他的話。

可做都做了,他從來不會爲做過的事情後悔。再加上如今各種心願一一了卻,最大的禍害也一個個剷除,他已經談不上多大的牽掛了,生死既然都置之度外,大逆不道,罪該萬死都無所謂了,他還有什麼好遲疑的?

因此,楚寬稍稍退後了兩步,見阿六也退到了張壽身前,他就淡淡地說:“張學士說得也許沒錯,我確實應該學一學。可是,一個九章堂便那般艱難,一座公學更是引來攻譖無數,你那新學的倡議一說就引起那麼絕大的反彈,你覺得學海無涯,可天下腐儒卻能淹死你!”

“傳說太祖初年,天下有官營的藥局和醫士,保證無錢的貧民能夠得到醫治;天下有數不清的官學和義學,能夠讓貧兒能夠讀書;天下還有不計其數的官營善堂,能夠讓民間再無凍餓而死的棄兒,而且但凡生而不舉,或溺死或活埋的殘忍父母,全都會得到嚴懲……”

“而所有的這些,全都是因爲驅除韃虜後,官府囤積了大量無主田地分發貧民,又收攏無數財富作爲後備,方纔能夠做到。如今,天下承平已久,縱使由外而內的大位更迭發生過兩次,但清洗掉的不過一批曾經的高官權臣,那些盤踞在各地的縉紳地主卻依舊越來越富。”

張壽雖說被阿六扶了起來,但此時聽着楚寬這些話,他卻禁不住有些牙疼。看來楚寬的病比預想中更重啊,這是扳不回來了?

而正當他想要開口反駁的時候,卻聽到了自家岳父那低沉的聲音。

“太祖皇帝驅除韃虜,恢復天下衣冠,確實是古今少有的明君賢主,但你怎麼就確定,當時那所謂天下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就真的如你現在所說?史家的春秋筆法,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尤其是粉飾聖君明主的時候,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就如同《舊唐書》中還好歹略提一提唐太宗的不是,到了《新唐書》,就連他誅兇殺弟的惡行都不提。這還是宋人寫唐史,那唐人寫唐史,甚至寫隋史,豈不是更加荒謬?”

楚寬沒想到,平時也算是太祖皇帝推崇者的朱涇,竟會突然如此反駁自己,愣了一愣之後頓時勃然大怒:“什麼叫粉飾聖君明主,朱涇,你竟敢如此大逆不道!我朝太祖豈是自矜功勞,口口聲聲自己獻計解了雁門之圍的唐太宗能相提並論的?”

朱涇卻一點都沒有因爲楚寬的發怒而退縮,反而不慌不忙地笑了一聲。

“從宋末到元末,百餘年先是天下戰亂,隨後又是蒙元一再內亂,盤剝地方,最後又是元末天下戰亂,你知道損失了多少人口,你知道多少人流離失所?天下無主田地那麼多,你知道有多少是荒地,而要把這些荒地開墾出來,國朝之初,要花費多少人力,遷移多少人口,而因此又有多少人死在路上?”

張壽聽到朱涇說戰亂,說人口,說遷移,他不禁在心裡嘆了一口氣。

很多人說起哪朝哪代開國,都會讚頌生機勃勃,鬥志昂揚,彷彿只憑一股鬥志就會有後來的繁華富庶,卻壓根忘了,無論漢隋,無論宋明,建國初年其實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歌舞昇平,因爲天下初定,吃飽飯都不容易,倉廩的日益豐實,那是很多人的犧牲換來的。

就比如朱涇所說的大遷徙,就時下平民百姓骨子裡的故土難離情緒來說,有幾個人願意遷徙,尤其是從北到南,從南到北,這種跨地域的大量流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行政強制性遷徙,一旦在物資補給以及調度上出現問題,路上會死多少人?

最重要的是,明初的百姓,有什麼信仰,有什麼鬥志?

大字不識一個的他們,有幾個願意爲朝廷的大政方略犧牲?也不能說是太祖皇帝學朱元璋,在面對天下十室九空的情況下,甭管哪個朝代,不進行大規模人口遷徙,怎麼搞建設?

南北人口一旦劇烈失衡,那麼科舉的及第人數就會持續性失衡,所以就如同後世的大學錄取各省分名額一樣,在如今這個年頭,鄉試的解額,也就是舉人的數量,同樣是個各省規定額度,而在最終會試和殿試錄取的時候,也會均衡考慮南北。

須臾,張壽就意識到自己想得遠了,卻忍不住輕聲說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壽和朱涇竟然如此一唱一和,楚寬那臉色不可避免地變得猙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豈能因愚夫愚婦的抱怨而詆譭明君令主?”

朱涇卻並沒有理會楚寬,他甚至沒有給張壽再次搶過話頭的機會,淡淡地繼續往下說。

“至於你說的醫士和藥局,那時候天下初定,百廢俱興,好大夫本來就少,而且所謂杏林的習俗就是敝帚自珍,就算勒令他們收徒教授,很多人也是做個樣子。所以很多所謂的醫士,不過是認得幾個字的書生拿着本醫書,裝模作樣地給人把脈,其實根本不會看病。”

“連脈息都感覺不到,治病當然也就是庸醫,至於開方子,那就更是依樣畫葫蘆照抄。但如果這樣的話,好歹還能撞大運,幾十個人裡頭治好幾個人。但是,你用你自己的腦子好好想一想,天下初定,賦稅都還沒來得及收上幾個錢,朝廷哪裡有錢囤積藥材?”

“你知道那時候天下有多少生藥鋪因爲這醫士和藥局制度而破家滅門,你知道那時候天下有多少曾經舍粥放米,少收佃租的良善之家因爲要被逼樂輸藥材,於是家破人亡?天下縉紳不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剛剛躲過戰亂再被某些官吏這麼一傾軋,他們的活路呢?”

“還有,你知道那些學校中,有多少教的是太祖皇帝欽定的教材,而不是換湯不換藥的之乎者也,聖人學說?因爲天下沒有足夠讀懂那些教材的老師!你知道所謂善堂中,又有多少其實是藏污納垢,甚至買賣嬰兒?好的制度也要有人來執行!”

“你知道爲了對付所謂生兒不舉的禁令,有多少養不起孩子的父母,直接就在自家宅子裡挖坑,把孩子活活就這麼埋下去?你又知道有多少本該發給家有五個子女以上家庭的朝廷補貼,扣在某些貪官污吏之手?”

“太祖皇帝爲此大開殺戒,殺了很多很多人,可都說天下人畏威而不畏德,然則你又可知道,縱使威刑再肅,可十倍百倍的利在前,卻有的是人不怕死!而那些心目中自認爲是對的儒生,又有多少人願意爲了維護所謂的聖賢學說,打擊所謂的異端而去死!”

“太祖皇帝最終是醒悟到不能急功近利,這才黯然退位的!你醒醒吧,無論是太祖年間也好,現在史書上讚頌誇獎的年代也好,全都不過是溢美之詞!有多少光,就有多少暗!”

“而像你這般,用陰謀詭計殺戮,用這些鬼鬼祟祟的伎倆,想要讓一個時代變好,那更是絕不可能!”

“我不想說什麼治大國如烹小鮮之類的空話套話,我只想說,從古至今歷朝歷代,全都是開國時銳意進取,而後積弊漸深。等到了王朝末期,那從不是什麼昏君奸臣一手遮天,而是縉紳醉生夢死,百姓生死不問。”

“但如今還沒到那時候。觀風天下,不止是宮中那少之又少的內侍在做,我也在奉命而爲,更多的人也在悄悄留心,只要上能知下,就不至於落到那樣的結果。而如今,皇上冊立了三皇子爲太子,那又是個好學卻又不失堅毅的儲君,無論從哪一點來看,都無需你操空心!”

“若是你還想說,軍器局中那些武器圖紙保管不當,乃至於神兵利器有失傳的危險,這是誰在背後耍什麼陰謀詭計,爲的是讓朝廷少打仗,少開疆拓土,武臣能夠安分守己,文臣能夠手握大權,那我想說的是,你把所謂陰謀詭計的作用放得太大了。”

“軍器局裡就算真的沒了圖紙,其他地方很可能還有底稿。而精通裝配的工匠,也不會因爲少了一個就真的束手無策。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就如同張壽能夠用一個年紀輕輕的未出師工匠就做出那麼多東西,甚至使人得到了大匠之名,天下難道就沒有更多這樣的巧匠?”

“你是皇上的心腹,可皇上不是隻有你一個心腹!就如同我固然是不錯的領兵大將,但天下卻有的是比我更強的將帥一樣,從前有,今後更不會少。天下從來就不缺能人!”

該說的話,全都被朱涇這個岳父搶着說去了,張壽覺得很滿意,而就因爲這一瞬間的心情放鬆,他忍不住輕聲嘟囔道:“無論少了哪個人,地球都還是照樣轉。”

可就是話剛出口的這麼一瞬間,他就陡然覺得一陣寒意撲面而來,可緊跟着,他眼前一花,再定睛一看,竟是阿六直接擋在了自己的身前,少年針鋒相對地拳腳並用,把撲過來的楚寬給擋了回去。

然而,後者非但沒有任何被挫敗的低落,反而大笑道:“果然,張學士你也知道腳下這大地是圓的,你還敢說不是生而知之?”

“怎麼,太祖皇帝還曾經留下了地圓說?”張壽早就已經破罐子破摔了,這會兒非但沒有露出半點懼色,反而還哂然一笑道,“我對學生們早就說過大地是圓的,也曾經說過天上星辰會轉動……這不是什麼生而知之,這只不過是從實踐觀察中總結出來的真理。”

“而這些看似和實際情況毫不相關的真理,卻是改進織機紡車之類東西的基石,也就是所謂的知其然,而後知其所以然。所以,楚公公,你鍥而不捨地追尋什麼天下是否有第二個生而知之的太祖皇帝,這完全沒有必要。”

“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尚且在現實面前碰壁過,更何況其他大不如他的人?”

“你是指望我腦筋一動,給你畫出一堆神兵利器的圖紙?我要是有這本事,我找一個偏僻小國做出這些東西稱王稱霸不好嗎?還費神費力地帶着這麼多學生?”

楚寬冷冷看着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卻因隔着一個阿六而沒辦法對其如何的張壽,眼睛眯了眯,最終笑了一聲:“看來,張學士你終究是那種被逼到絕路也不肯露出破綻的人。雖說你是太子殿下的老師,也是皇上很看重的人,更可能是皇上的女婿,但是……”

“既然你不承認和太祖皇帝一樣是生而知之的人,又不肯翻譯古今通集庫裡那些太祖手札,更不肯復原軍器局中那些很可能就此斷代失傳的神兵利器,那麼,你這樣一個人留在世上,也許如同剛剛阿六使出來的摔炮一樣,溫和無害,但是……”

“卻也可能成爲世間巨惡,遺患無窮!”

話音剛落,他就厲聲喝道:“全都給我聽好了,放火箭!”

朱涇登時面色遽變,尤其是眼見阿六幾乎頃刻之間衝上去和人打成一團,他就忍不住怒喝道:“你瘋了,在這種狹窄的地方用火箭,你自己也跑不了!”

“趙國公,我都對你說了那麼多的事,我就沒想過能活。”儘管眼前是最難纏的對手,但是,楚寬竟然還在笑,說出來的話固然斷斷續續,可卻依舊吐字清晰,“你們都是一言九鼎的人,所以剛剛只要答應,我可以當場自絕謝罪,可惜,你們翁婿倆爲人處事太君子。”

“甚至都不屑於虛與委蛇,騙我一騙。既然如此,那便一起死好了。那些已經爛掉的瘡,我或是剜掉,或是用火灼燙,讓其重新顯現,然後可以從容療治。而張學士這不知道是好是壞的瘡,若是就這樣輕輕放過,那實在是有違我這輩子的宗旨。”

“既然趙國公你一力維護,那我只好說對不起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賢妻夫省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厲鬼過境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兩百二十九章 理直氣壯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二百八十章 師生反目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七百二十二章 嘴甜心明最機靈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八百六十章 威嚇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九章 小先生第二十九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書和多事之秋第七十五章 葛氏語錄新編(下)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學生”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師常背鍋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九十二章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兩百二十九章 理直氣壯
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賢妻夫省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七百二十七章 厲鬼過境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兩百二十九章 理直氣壯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二百八十章 師生反目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七十七章 我信了你纔有鬼!第七百二十二章 嘴甜心明最機靈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一百二十四章 唐時有個和尚第八百六十章 威嚇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十四章 三面受敵?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九章 小先生第二十九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書和多事之秋第七十五章 葛氏語錄新編(下)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學生”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師常背鍋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名狀,嘆苦經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六百九十九章 喪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九十二章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兩百二十九章 理直氣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