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威嚇

敢情你小子還覺得自己很有成算?

屋子裡的朱二心裡只覺得荒謬極了,卻只恨皇帝就在面前,於是敢怒不敢言。但下一刻,他這滿腹牢騷就已經有張壽代爲發表了出來:“你還敢說?你年紀不小了,也該懂事了,怎麼就不能學一學你三哥的穩重?既然知道不能去清寧宮,你說話的時候就不能過一過腦子?”

“要是我和三哥一樣好,那當太子的不就是我不是他了?”話一出口,四皇子就知道自己又衝動了。他索性耷拉着腦袋,無精打采地說道,“反正我就是這樣有話就說,不管是不是得罪人,也不管是不是討父皇喜歡的性子,老師你別爲我說話了,省得連累你。”

“你還知道連累人!”皇帝氣不打一處來,真是恨不得把人拖過來狠狠揍一頓,“從前你雖說也喜歡胡鬧,可也不是這樣肆無忌憚的性子!”

“誰要現在我沒了天敵,也沒了心事。所以從前那些年我忍着不敢說的話,忍着不敢做的事,現在就都不忍了。”說到這裡,熊孩子才稍稍擡頭看了張壽一眼,見人那赫然也是一臉氣得要命的表情,他這才幹咳一聲道,“但今天我那說錯的話,真的是老師解釋那意思。”

“一羣來歷不明,又行事不知所謂的人,折騰得大家連個年都沒過好,總算是死了!二哥的事情確實讓人心裡不舒服,可是之前沉船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他不是已經死了?

總算四皇子還知道自己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此時終於閉上了嘴,可那耷拉的嘴角卻比耷拉的腦袋顯得更醒目。而彷彿是斟酌了老半天終於下定了決心,他就一字一句地說道:“父皇放心,今後我一定會對五弟好,一定會讓他從小就平安喜樂,沒人敢欺負他!”

你不欺負他還有誰敢欺負他!張壽也好,朱二也好,這話也就是在心底轉一轉,誰也不會說出來。

至於皇帝,此時此刻卻並沒有流露出什麼太大的表情,只是眼睛微微眯起,若有所思地審視了一會從來不省心的小兒子——雖然如今人已經不是最小的那個了,可五皇子不會說話之前,他總難免把這當成是最小的那個。

“回宮吧。”

丟下這簡簡單單的三個字,他轉身就走。直到身後蹬蹬蹬的腳步聲傳來,隨即衣角那邊分明有人拖拽,一如小時候那個如同粉糰子似的小傢伙拽住自己後袍走路的情景。因爲小時候的經歷,他其實最不喜歡子女怕他,然而大皇子和二皇子卻因爲皇后和他不親。

而公主們除卻永平公主,也大多有點兒怕他,也就是從小被他養在乾清宮,天天帶着看着,所以一直有些嬌憨的這兄弟倆,哪怕被他揍過罵過,從來都不怎麼怕他。

兒女越是多,越容易有偏向,越容易分三六九等,所以他也不確定日後五皇子怎樣,自己是否會有更多的兒子,但他現在既然冊立了東宮,那就不希望現在將來任何時候有人動搖那個位子。所以,四皇子剛剛能夠說出那樣的話來,他確實很高興。

所以,等人亦步亦趨跟着他走了好一會兒,眼看張園大門在即,他才突然頭也不回地說:“回去之後,你自己去奉先殿呆一晚上。你三哥被朕撂在乾清宮裡,指不定怎麼擔驚受怕,你倒好,出宮傳了消息,還有你老師死死維護你,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嗯嗯嗯!”雖說是要受罰,但此時皇帝身後的四皇子眉飛色舞,哪裡有半點不情願又或者沮喪,他甚至還絮絮叨叨地說,“父皇不應該丟下三哥的,他心思重,這會兒肯定擔心極了。還有楚公公,他也很冤枉,這麼大冷天來回跑一趟,更何況他……”

“沒錯,他們都是被朕遷怒的人,所以都很冤枉,唯一沒冤枉的人是你!所以你給朕跪在奉先殿好好反省!都這麼大的人了,一次又一次惹是生非,禍從口出,以後朕要是不在了,還有你三哥,可你三哥要是……”

皇帝的話還沒說完,就覺得後頭似乎有人撲了過來,他下意識地繃緊雙肩,可隨之就意識到那不會是別人,只會是四皇子,他就再度放鬆了下來。果然,四皇子就如同八爪章魚似的直接掛在了他的身上,一雙手死死抱住他的脖子。

雖說身爲天子,但皇帝壓根就對抱孫不抱子的規矩不屑一顧,仗着武藝精熟,他小時候也曾經抱過背過兩個兒子,連牆都翻過,可此時大庭廣衆之下四皇子突然來這麼一招,他還是禁不住想要怒喝,可隨之先響起來的,卻是四皇子的聲音。

“父皇你長命百歲,三哥他也長命百歲,你們誰都不會比我早死的!”

哪怕知道四皇子這是某種意義上的奉承,是好話,可皇帝還是禁不住直接抓住人的胳膊,把熊孩子從背後硬生生地凌空拎了下來,隨即就這麼一手抱腰把人給拱了起來,對着那屁股就是狠狠兩巴掌。聽見嗷嗚一聲慘叫後,人就硬挺着沒做聲,他索性又甩了兩巴掌。

“你小子回頭好好學禮儀,從前真是太放縱你了!”

追出來的朱瑩聽到這兩句話,再見四皇子在那凌空掙扎,手舞足蹈,卻是還能夠和皇帝討價還價,她就乾脆站在了原地,沒好氣地搖了搖頭,心想這熊孩子就是欠揍。

等到她眼看皇帝出門把人甩在馬上,繼而招呼了隨行護衛,就這麼呼嘯而去,她就禁不住小聲嘀咕道:“怪不得太后娘娘老是說,皇上都這麼大了,遇到事情還是和當初年少的時候那樣衝動暴躁,幸好太子不像他!”

她倒是沒埋怨皇帝這麼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連自己都忘了就回宮。一想到剛剛張壽言簡意賅告訴她的事,她就能意識到,接下來一段日子朝中會是怎樣紛紛亂亂的場面。

可是,這段日子發生的一切,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甚至包括天津曾經的營嘯也好,官兵冒充海盜劫殺商旅也罷,很多事都有了解釋,可正因爲這麼順利,她反而總覺得有那麼一點點不協調,彷彿一切都太巧。

不過朱瑩又不是主管偵緝的捕頭,更不是複覈天下案卷的大理寺,又或者主管刑名的刑部尚書,也就歪着頭想了一會兒,她就以天下有的是比自己更聰明更敏銳的人爲藉口,成功把這點思量給丟到了九霄雲外。

反正迄今爲止該攆走的人攆走了,她痛恨討厭的人也死了,那還想什麼想?想着給他們報仇嗎?吃飽了撐着!

蘆臺馬驛這一場亂戰,參與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善後的時候,要埋屍體,還要把二皇子那具屍體拾掇乾淨運到京城——給銳騎營都指揮使和山海路參將一萬個膽子,兩人也絕對不敢把二皇子的屍體和一羣海盜埋在一塊,所以當然收殮好護送了過來。

於是,這個本來就沒有特意隱瞞的消息,那簡直是大爆特爆,一時人盡皆知。

對於朝廷官員來說,那自然還維持着微妙的分寸,大家儘可能少議論甚至不議論,可民間卻演繹出了無數個版本,當中最勁爆的當然是二皇子落水之後遇到海盜,然後帶着海盜冒充使臣打算混入京城,而後圖謀不軌來一個天翻地覆……就和唱戲似的!

然而,最最惶恐驚懼,而絕不是尷尬的,則是會同南館的高麗使團。不同於年紀還小,此次只是送來大明國子監讀書的者山君,此次的正使並不是什麼官階卑微,被選來充數的堂下官,而是正兒八經的正三品堂上官,官拜禮曹參議。

只不過,和歷史上那些敢於跨海而來從登州朝貢大明的使節比起來,他的膽子卻非常小,當然他對外的藉口是,者山君乃是大王親侄,不可有失,所以自然是寧可捨近求遠走陸路。

而此時他很想用這同樣的藉口來對付面前那幾個人,奈何那個爲首的少年趾高氣昂,根本連正眼都不看他一眼,可知道對方身份的他卻非但不敢相爭,甚至最後滿頭大汗的他乾脆就直接把人送到了病都還沒好的者山君牀前。

而看到朱二和張武張陸的一剎那,者山君就很想裝暈過去。他實在是受不了這三位大明貴介子弟。大冷天的,這三個人不是帶他去看祭天的天壇,就是帶他去看殺人的西四牌樓,不是帶他去看壯闊的勳貴園林,就是帶他去看腥臭的馬市羊市……

反正,他在被這三個人弄得暈頭轉向時,期間是否一時昏頭對人說了什麼,他自己都沒辦法保證。所以,他此時簡直是滿臉苦色,直到那位禮曹參議大人對他拼命眨了眨眼睛,說出了一句話:“者山君,這位是天朝四皇子。”

那一瞬間,者山君就坐直了身子,隨即眼神忍不住往四皇子身上瞟了又瞟——哪怕對方比自己小一點兒,可那身份卻比他尊貴得多。那不僅僅是大明皇族和高麗王族的差別,大明這個大國和高麗這個小國的差別,也是皇子以及他這個前世子之子,現大王侄兒的差別。

而且,他在路上就聽說,四皇子和當今太子的關係相當親密。

此時此刻,見對方目不轉睛地盯着自己,他就深深低下了頭,低聲說道:“四皇子殿下,恕小臣染疾在身,不能全禮。”

這樣正式的稱呼和這樣誠惶誠恐的語言,四皇子還是第一次聽到,不免就覺得新鮮,於是就忍不住一個勁打量,而忘了迴應對方。可他這一忘不要緊,別人卻是苦了,者山君不敢擡頭,那位禮曹參議覺得天朝皇族是不是因外間傳言的那件事生恨,所以竟是全都戰戰兢兢。

最後,還是朱二忍不住咳嗽了一聲,這纔算是把四皇子的魂給叫了回來。小小的熊孩子立刻微笑頷首道:“嗯,不用多禮,既然病了,你坐着就好。”

他一屁股在那位禮曹參議親自送來的錦墩上坐了下來,隨即就輕咳一聲道:“這幾天剛剛在蘆臺馬驛發生了一件震動朝野的事,者山君知道嗎?”

禮曹參議頓時滿臉驚懼,他蠕動了一下嘴脣,見者山君赫然滿臉尷尬,他最終還是低聲說道:“因爲者山君正病着,而且他年紀還小,按照我朝宗室不幹政的規矩,小臣沒有稟告。”

“哦,是這樣嗎?”四皇子挑了挑眉,隨即少有一本正經地說,“但父皇失而復得一個兒子,然後卻又得而復失,茲事體大,縱使者山君身體病弱,往日不幹政,卻也不能不知道。朱二哥,你來對者山君好好說一說。”

熊孩子在外人面前對自己也這麼客氣,朱二投桃報李,清了清嗓子之後就把事情來龍去脈好好解釋了一遍。而他遺漏的地方,張武和張陸又少不得拾遺補缺了一番。等他們這詳細的敘述說完,別說禮曹參議汗如雨下,就連者山君也已經額頭冷汗涔涔。

哪怕朱二並未有絲毫矯飾,對於佔據濟州島的海盜,並未直接歸之爲高麗海盜,而是以來歷不明的海盜這個短語作爲指代,但這依舊足以讓兩位在高麗也算是頂尖的貴人恨不得暈過去。誰都知道大明開國時的那段歷史,誰都知道,爲什麼李氏能夠取代王氏。

不就是因爲王氏看不清楚天命和大勢,所以要一力和那個北逐蒙元,奠定根基的天朝大國做對嗎?就爲了這個,大明挑刺使節,動輒將人處死,甚至威脅發兵,在王氏高麗最後那些年中,有一年那朝貢數字已經不僅僅是屈辱了,而是莫大的恐嚇。

馬五千匹、金五百斤、銀五萬兩、布五萬匹,這所謂表示誠意的龐大數字,哪怕只是送了僅僅一年,卻仍舊幾乎耗幹了國庫,搜刮乾淨了民間,要是再持續一年,大概那個時候王氏高麗的末代大王就直接被逼下臺了。所以,誰人不怕大明?

如今這些年大明對使團已經不那麼挑禮了,可僅僅在二十年前,還發生過使團失禮,於是鴻臚寺官要求使團隨員在庭前演練三跪九叩之禮到一堆人暈厥的故事。

而四皇子偏偏又在這時候好整以暇地問道:“敢問者山君,可知道濟州島之事?”

下一刻,四皇子就只見牀上剛剛自稱染疾在身的那位高麗少年王族踉蹌滾落下牀,雙膝着地,聲音顫抖地說:“濟州島淪爲海盜巢穴之事,小臣也是第一次聽說。如若真有此事,定是上下官員沆瀣一氣,京城政令已經無法通行!小臣願意上稟大王,立時發兵征討!”

第八百二十三章 西北發展基金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六十二章 免費贈閱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書達理?第五百六十二章 嚮往天空的燕雀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明正大!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三百三十一章 鹹魚發威,賞錢開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一百零二章 禮遇和麻袋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夠分!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錯,救急?第四百九十四章 求同存異第三百七十二章 善地?惡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靜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四百九十七章 肅然起敬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四百零七章 請千萬留他一條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尾聲1 兄弟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八百二十七章 撒潑遇鐵板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亂投醫第五百六十七章 敗家子的境界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八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四百零四章 不爭這口閒氣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九十章 皇帝駕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換概念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一百零三章 閒極無聊的出題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
第八百二十三章 西北發展基金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六十二章 免費贈閱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書達理?第五百六十二章 嚮往天空的燕雀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明正大!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三百三十一章 鹹魚發威,賞錢開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六百八十四章 嫁妝,傳書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一百零二章 禮遇和麻袋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夠分!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錯,救急?第四百九十四章 求同存異第三百七十二章 善地?惡地?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夜深人不靜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四百九十七章 肅然起敬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四百零七章 請千萬留他一條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尾聲1 兄弟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八百二十七章 撒潑遇鐵板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亂投醫第五百六十七章 敗家子的境界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八百四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四百零四章 不爭這口閒氣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九十章 皇帝駕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偷換概念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一百零三章 閒極無聊的出題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一百三十四章 釣到了好大一條魚……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