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龍袍

乾隆聞言默不作聲,從窗戶可以看出如今已經是白天了,他們帶着自己走不了多遠,現在應該還在永清縣城附近,希望白振、和珅能儘快找到自己。對面的姚秦也很有耐心,見他不說話也不生氣,端起茶杯慢慢的品着。過了一會兒還是乾隆先熬不住,從昨晚到現在他還沒用過膳,肚子餓的開始咕咕叫了。他擡眼看着姚秦,“這位不知如何稱呼?要送朕什麼禮物啊?”

姚秦見乾隆開口面露喜色,放下茶杯右手摸了摸鬍鬚,起身從裡間捧出一套明黃色的衣服來,“草民名叫姚秦,陛下不用掛懷;還請陛下更衣,看我爲陛下準備的這身龍袍合身否?”

擅造龍袍這可是滅門的大罪!但這些人連自己都能綁了過來恐怕也不在乎這個了,乾隆早就打定主意和這人虛與委蛇,伸手結果龍袍抖開來看,待龍袍展開乾隆面色大變,“這......”

姚秦從他手中接過龍袍在乾隆身上比劃兩下,“陛下覺得這件龍袍和您之前穿的那件比起來如何?”

之只見眼前這套龍袍乃圓領袍搭配折翅向上的襆頭,襆頭分爲“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此物又稱翼善冠。龍袍乃是圓領,緙絲織造,以黃色的綾羅爲主,上繡龍、翟紋及十二章紋,三朵團龍分別位於胸口、腹間和下襬上方。乾隆慣穿的龍袍可不是這樣,他平日裡穿的龍袍並非圓領乃是右衽,色用明黃,領、袖俱石青,片金緣;繡文金龍九;列十二章,間以五色雲;領前後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行龍各一,袖端正龍各一;下幅八寶立水,襟左右開,棉、袷、紗、裘,各惟其時。乾隆自幼通讀史書,大內所藏的前朝圖冊也看過不少,馬上就認出姚秦所敬獻之龍袍乃是大明的樣式,當下往後退了一步,“這件龍袍恐怕不太合身吧?”

“合身不合身要試了才知道,陛下不妨穿上一試!”,姚秦跟着上前一步把龍袍按在了他的身上。

見他面帶威脅,心想若是不聽他的話自己恐怕就要吃苦頭了,好漢不吃眼前虧,乾隆接過龍袍披在了身上,他平日裡穿衣服都有專門的宮女太監侍候,那會自己穿衣服,拉來扯去半天也沒弄好,最後還是在姚秦的幫助下將這套大明的龍袍穿好。姚秦繞着乾隆轉了兩圈滿意的點點頭,伸手挽着他的胳膊把她拉到一面大穿衣鏡前,“陛下看看這套龍袍可還合身?”

乾隆走了兩步,伸開胳膊拉了拉袖子,不由得大吃一驚,這件龍袍就好像是專門給自己定做的一般,一寸不長一寸不斷剛好合身,莫非廣儲司衣作裡也有這人的手下?再看看鏡子裡自己頭戴翼善冠,身着團龍袍的樣子卻是比頭戴鑲有鏤雕小金佛、東珠蓮座與八寶佛光的頂戴好看多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翼善冠下面露出一截青色的頭皮讓這身衣服有些不倫不類。不等他回話姚秦似是自言自語的說道,“這套衣服還是要蓄髮穿着才英武啊!陛下覺得如何?”

乾隆見鏡中自己一身大明龍袍,除了那一點光溜溜的頭皮,面目神情毫無滿洲人的痕跡,心下已經知道了姚秦的打算,嘆了口氣,“大明已亡國百年,如今朱紹美還安安穩穩的做着他的一等延恩侯,這大明的皇子皇孫都歸順了我大清,你又何必妄圖恢復大明呢?”

所謂的一等延恩侯始於朱之璉,其祖父朱彝某爲洪承疇監軍於松山,洪承疇軍敗,朱彝某與其侄朱文元被俘,降清,隸鑲白旗下。朱之璉生於康熙年間,入仕,官正定知府。爲官政績尚可,頗有民望。雍正時,察訪明裔,得朱之璉。雍正二年賜朱之璉一等延恩侯,把他一家子視爲大明皇室歸順大清的吉祥物養了起來。但稍微讀過點書的人都知道,大明皇室從朱元璋的皇太子朱標開始,每一代人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嚴格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排字輩(從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到最後的朱由校莫不如是),這特麼的朱之璉名字最後的璉字和五行有毛的關係!康熙四十七年崇禎第四子朱慈煥在山東汶上縣被捕,要是養吉祥物的話這人再合適不過了,但他最終卻被以假冒前朝皇室的名義殺害,顯然清朝對前明皇室的身份是十分忌憚的,所謂一等延恩侯朱之璉不過是個拿出來籠絡人心的假皇族罷了。朱紹美在朝廷上沒什麼存在感,姚秦也沒聽過這個名字,聽乾隆這麼說他搖搖頭,“陛下會錯在下的意思了,此次請陛下來卻不是爲了反清復明,人死不能復生國亡亦是如此;自古胡人無百年之運,自清軍入關算起如今已有一百一十五年,也該換回咱們漢人坐江山了!”

乾隆道,“那麼你要朕怎樣?要逼朕退位麼?”

姚秦跪倒在乾隆面前,“陛下如今大權在握,改朝換代易如反掌,與其去做韃子的皇帝,不如做漢人的皇帝;陛下何不將韃子趕回關外,立萬代不易之基,做一名開國君主豈不比承襲祖宗餘蔭來的痛快?到時候我漢人江山得以恢復,陛下之功將遠超漢高祖、唐太宗,這千古一帝的偉業就在面前,還望陛下好好珍惜啊!”

乾隆本來就是好大喜功的性子,要不然後來也不會時時誇耀他的“十全武功”,聽完姚秦的話不由一陣心動,平定金川和準格爾這些功績和改朝換代比起來彷彿螢火蟲與皓月爭明,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不由得一陣心動。

窗外的駱冰看到乾隆面上表情,回過頭來責怪似得看着陳家洛,彷彿在說你有這麼好的身份不利用,反倒是讓別人佔了先機。陳家洛搖搖頭,靠過來耳語道,“四嫂別急,咱們接着往下看!”感謝六藝_的打賞,這周收藏長得好慢,心塞,

第246章 人員分流第11章 給弘曆的禮物第299章 武俠末路第33章 李沅芷的決心第383章 鄙視第270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68章 心有不甘第29章 江湖動態第282章 長街刺官第263章 東風至第107章 再遇乾隆第280章 鹽幫由來第124章 血滴子?第240章 路線之爭第10章 蘭封第277章 擴軍第22章 杭州第269章 滿漢有別第342章 杭州城下第353章 黑船事件第146章 鳳家倒臺第134章 三潭印月第132章 紅花會成員階級構成第135章 婚禮第369章 經紀人門德斯第338章 長子出生第202章 渾水摸魚第340章 擴張第355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246章 人員分流第84章 小尾巴第368章 澳門第215章 儒家與新教第250章 軍中動態第339章 團練第246章 人員分流第76章 朝堂上的鬧劇第123章 暗戰第382章 鐵腕第202章 渾水摸魚第131章 爲什麼要造反?第340章 擴張第379章 家變第290章 逃命第18章 白鶴亮翅第278章 揚州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299章 武俠末路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191章 幸運的褚圓第92章 與駱冰同行第208章 再臨山東第294章 大儒第345章 衣錦還鄉第420章 尋寶之路第149章 原來是自家人第74章 關於算學的爭論第235章 新知府第69章 考題第425章 西安驚變第121章 去廣東第235章 新知府第265章 初步計劃第49章 黑水營之圍3第385章 西洋劍術第238章 趕場結婚第131章 爲什麼要造反?第135章 婚禮第46章 決戰在即第423章 日本攻略第34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97章 鬥法第178章 對症下藥第125章 死士?第64章 遇劫第248章 流言第31章 心硯的新身份第115章 教訓第327章 毫無懸念第285章 戰爭的目的第285章 戰爭的目的第80章 暗潮涌動第72章 紀曉嵐第188章 愛新覺羅在行動5第428章 奴家要嫁人的第135章 婚禮第255章 將錯就錯第40章 偎郎大會第138章 福鼎勢力分佈第345章 衣錦還鄉第146章 鳳家倒臺第121章 去廣東第14章 劫軍糧第179章 再臨帝都第97章 文學的力量第232章 結盟第140章 如何建立武裝力量第172章 海外明人第97章 文學的力量第142章 佛山
第246章 人員分流第11章 給弘曆的禮物第299章 武俠末路第33章 李沅芷的決心第383章 鄙視第270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68章 心有不甘第29章 江湖動態第282章 長街刺官第263章 東風至第107章 再遇乾隆第280章 鹽幫由來第124章 血滴子?第240章 路線之爭第10章 蘭封第277章 擴軍第22章 杭州第269章 滿漢有別第342章 杭州城下第353章 黑船事件第146章 鳳家倒臺第134章 三潭印月第132章 紅花會成員階級構成第135章 婚禮第369章 經紀人門德斯第338章 長子出生第202章 渾水摸魚第340章 擴張第355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246章 人員分流第84章 小尾巴第368章 澳門第215章 儒家與新教第250章 軍中動態第339章 團練第246章 人員分流第76章 朝堂上的鬧劇第123章 暗戰第382章 鐵腕第202章 渾水摸魚第131章 爲什麼要造反?第340章 擴張第379章 家變第290章 逃命第18章 白鶴亮翅第278章 揚州第314章 舊勢力的反擊第299章 武俠末路第275章 焦躁的乾隆第191章 幸運的褚圓第92章 與駱冰同行第208章 再臨山東第294章 大儒第345章 衣錦還鄉第420章 尋寶之路第149章 原來是自家人第74章 關於算學的爭論第235章 新知府第69章 考題第425章 西安驚變第121章 去廣東第235章 新知府第265章 初步計劃第49章 黑水營之圍3第385章 西洋劍術第238章 趕場結婚第131章 爲什麼要造反?第135章 婚禮第46章 決戰在即第423章 日本攻略第34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97章 鬥法第178章 對症下藥第125章 死士?第64章 遇劫第248章 流言第31章 心硯的新身份第115章 教訓第327章 毫無懸念第285章 戰爭的目的第285章 戰爭的目的第80章 暗潮涌動第72章 紀曉嵐第188章 愛新覺羅在行動5第428章 奴家要嫁人的第135章 婚禮第255章 將錯就錯第40章 偎郎大會第138章 福鼎勢力分佈第345章 衣錦還鄉第146章 鳳家倒臺第121章 去廣東第14章 劫軍糧第179章 再臨帝都第97章 文學的力量第232章 結盟第140章 如何建立武裝力量第172章 海外明人第97章 文學的力量第142章 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