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建虜的殺器

“縣尊大人說了,援軍很快就到,我們再堅持下就好了!”

“有援軍麼?真是太好了!”

“……”

左應選隱隱聽到了這些興奮地話語,頓時眉頭一皺。他當即轉頭對身邊護着他的劉衙役道:“你去看看怎麼回事?”

“是,大人!”劉衙役答應一聲,連忙下了箭樓。

沒過一會後,只見劉衙役在越來越高的歡呼聲中,陰沉着臉匆匆回來稟告道:“城內百姓都在傳援軍將至,是山海關祖總兵的人馬。小人查了下,是……是……小人家裡那個婆娘散佈的謠言!”

他是一直陪在縣尊身邊的,可以確定縣尊從未說過這樣的話,因此能第一時間確定劉王氏造謠。

說到這裡,他忽然一下跪下,仰頭看着左應選,懇切地道:“小人剛已打了她,是小人管教無方。只是婆娘沒見識不懂事,請大人責罰小人吧!”

左應選弄清楚了怎麼回事,那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不過他還沒表態,就聽李士奇低聲說道:“縣尊,您看!”

左應選聞聲,轉頭看去,只見城牆上守城民壯的士氣明顯提高了一大截,原本力竭的他們,似乎又變得生龍活虎起來,建虜一下又被逼得壓根就冒不上城頭。

很明顯,這個謠言對於目前的守城很有利。左應選沉默着轉回頭,聽不到有什麼情緒地說道:“你且起來吧!”

說完之後,他又轉頭看向外面,專心注視着戰況。心中卻在暗歎,要是真有援軍來,那就太好了。可是,要是說援軍是祖大壽的關寧軍,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些天的時候,那祖大壽竟然連京師都不守,連夜跑回山海關,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來救這區區小縣城!

這謠言也只不過是飲鴆解渴而已,等回頭要是沒見到援軍到來,士氣就會變得更加低落起來。嗨,劉王氏啊劉王氏,你真是給本縣出了個難題,你讓本縣事後該怎麼處理這事?

城外,阿濟格看到城頭上士氣忽然高漲起來,不由得有點詫異,等過了一會,有手下過來稟告聽到的消息後,他不由得咧嘴哈哈大笑,顯然並不相信。

不過當他笑完之後,一邊命令加緊攻城,爭取一鼓作氣打下來,一邊又派出探馬,往山海關方向多撒出十里。

昌黎的戰事繼續激烈着,而在京師,戰事也拉開了序幕。

胡廣在箭樓裡,聽着建虜大營震天的鼓聲,看着無數的建虜從營門整齊而出。不得不說,建虜的軍紀實在不錯,至少在行進隊列上,要比京營強太多了。

城頭上,一條條軍令從滿桂處傳下去,城頭上的軍卒都開始動了起來。

胡廣走到後方看看,在寬敞的大街上,已經聚集了上千從京營中挑選出來的軍卒,在他們的後方,則還有幾千民壯,由東廠番子和錦衣校尉帶着五軍兵馬司的軍卒看着,大聲喝令着他們排隊站好。

他還看到在遠處,陸續有廠衛帶着一隊隊的民壯在慢慢往這邊匯聚。

能看出來,在這些民壯隊伍中,穿着不一,有各府的錦衣奴僕,也有打滿補丁的難民窮人等等。廠衛的喝斥,主要是針對那些錦衣奴僕,讓他們安份點。同時還有幾個大嗓門的廠衛在大聲說着什麼,吸引不少民壯看過去。聽見的人,不少臉上有激動之色。

胡廣大概能猜出來,那應該是宣佈守城出色的人,將有機會成爲東廠番子。

再遠處,能看到一隊軍卒推着一架投石車正往這邊過來,似乎有點重,行進的比較慢。這應該是工部那邊趕工出來,打造好一輛,便送過來一輛。

胡廣在城頭上衆觀全局,城內雖有些慌亂,卻大體也沒多大問題,勉強算是井然有序,各司其職吧!

他又走回外側,向城外看去。就這麼一會的功夫,在大營外面佈陣的建虜軍隊,已經超過了八千,並且營門中還在不斷冒出建虜。

營門外的建虜,大概分爲三個方陣。差不多都是一樣的佈置。排在最前面的,大都是身着皮甲的女真和蒙古韃子。這些人的身上,基本上看不到長兵刃,只是揹着長長的步弓。

在這些韃子的後面,則是一隊隊的廝卒。胡廣知道,這些人大部分應該是漢奴來的。他們,也將是建虜第一波攻城的炮灰。那陳二,或者也在這些人之中吧,希望他能好命!

在廝卒的後面,則是裝備精良的建虜。這些建虜,從體型上看就是精挑細選出來,屬於衝鋒陷陣的那類。

另外還有一隊隊的騎卒,不時從營門跑出,陸續集合到方陣的兩側,隆隆的馬蹄聲,夾雜在震天的鼓聲中,讓戰場顯得更爲蕭殺。

忽然,從建虜營門又出了一隊隊的建虜,這些建虜推着一輛輛的楯車,緩慢而非常引人注目地到達了方陣的最前面。數量之多,足以讓人咋舌。

在冬日的照耀下,盾車反射着金屬的光澤,顯然是鐵做的,至少是包有鐵皮,遠非阿濟格臨時打造出來應付昌黎城頭的那些楯車可比。

京營提督李鳳翔一見,不驚反喜,連忙靠近點胡廣介紹道:“陛下,建虜這楯車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鐵皮複合而成。建虜對這種楯車的要求是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對於我大明的火銃之類火器,防禦也很有效果,基本難以擊穿,是建虜的一大殺器!”

胡廣聽見,頓時有點好奇地看向李鳳翔,他沒想到心目中無用的李鳳翔,竟然能知道這麼多。

李鳳翔一見,頓時心中一喜,看來自己是賭對了,從滿桂那聽來的消息,能博得陛下歡心。

他此時更有勁頭,忙又向胡廣介紹道:“建虜有規定,每牛錄中,每一百人就得配備四輛這種楯車,由三十人操作。建虜靠此楯車,曾多次攻陷我大明城池,破開我大明集結之軍陣。因此,建虜有遇敵若無楯車切勿出戰的軍令,甚至有將領因作戰中未攜帶楯車而被治罪的事例。”

303 求助鄉紳529 火炮的改進249 熱烈歡迎581 兩個皇帝都忙711 應付一下830 啓動A計劃289 洪承疇的憂慮290 皇太極的震撼753 決戰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1201 倭國局勢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340 你說反了954 實情1300 懵逼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485 謠言滿天飛(第三更)878 絕對不能姑息209 一整套計劃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608 來自瀋陽的告誡730 驚聞1323 農科伯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938763 五年平遼386 攻城197 入城359 海蘭珠的約會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95 奴酋過來了819 可以衣錦還鄉873 誰說了算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58 朕答應你們44 誓死衛護京師1137 怎麼幫189 大嘴巴1057 關鍵時刻1193 危和機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906 遭遇(第四更)633193 黔驢技窮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16 園嶠110 雷聲大雨點小1322 諸卿信否829 全都悄然出行625 還暈船,能行麼?1038 最後一批糧食1067 大清之國戰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1083 變天1081 遼東安排620 燧發槍436 各取所需328 反轉11 太祖太宗之才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726 自以爲是849 暴露的風險48 劉某533 寶刀屠龍52 溫體仁的能耐1206 周皇后的心思198 封爵100 建虜的殺器499 開海禁的兩個難點(第三更)1258 裝吧30 先打了廷杖再說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1253 一系列操作582 安撫國人48 劉某631 牛刀殺雞818 就應該殺個狗官祭旗(第四更)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770 懷念晉商了1135 南洋局勢136 驚天內幕460 欺軟怕硬128 舉人而已969 死中求活之策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55 上頭有人心不慌805 弄巧成拙196 密商391 踢走豪格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725 不打你打誰?948 倭國情況1078 四面楚歌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400 看天又怎麼了210 一切完美1202 海軍陸戰隊
303 求助鄉紳529 火炮的改進249 熱烈歡迎581 兩個皇帝都忙711 應付一下830 啓動A計劃289 洪承疇的憂慮290 皇太極的震撼753 決戰1218 鷸蚌不相爭,大明怎麼來得利?1201 倭國局勢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340 你說反了954 實情1300 懵逼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485 謠言滿天飛(第三更)878 絕對不能姑息209 一整套計劃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608 來自瀋陽的告誡730 驚聞1323 農科伯963 不得圓滿(第三更)938763 五年平遼386 攻城197 入城359 海蘭珠的約會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95 奴酋過來了819 可以衣錦還鄉873 誰說了算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58 朕答應你們44 誓死衛護京師1137 怎麼幫189 大嘴巴1057 關鍵時刻1193 危和機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906 遭遇(第四更)633193 黔驢技窮1037 大明皇帝的影響力16 園嶠110 雷聲大雨點小1322 諸卿信否829 全都悄然出行625 還暈船,能行麼?1038 最後一批糧食1067 大清之國戰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1083 變天1081 遼東安排620 燧發槍436 各取所需328 反轉11 太祖太宗之才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726 自以爲是849 暴露的風險48 劉某533 寶刀屠龍52 溫體仁的能耐1206 周皇后的心思198 封爵100 建虜的殺器499 開海禁的兩個難點(第三更)1258 裝吧30 先打了廷杖再說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1253 一系列操作582 安撫國人48 劉某631 牛刀殺雞818 就應該殺個狗官祭旗(第四更)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770 懷念晉商了1135 南洋局勢136 驚天內幕460 欺軟怕硬128 舉人而已969 死中求活之策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55 上頭有人心不慌805 弄巧成拙196 密商391 踢走豪格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725 不打你打誰?948 倭國情況1078 四面楚歌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400 看天又怎麼了210 一切完美1202 海軍陸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