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

可他剛進入聊天羣,就看到了東廠番役呂瑞鵬發過來的私聊:“陛下,洪中丞派往草原的夜不收回報,說林丹汗大軍在外,歸化城被流賊偷襲而佔,如今林丹汗已回軍,雙方正在廝殺,目前尚在僵持中!”

一看到這個消息,崇禎皇帝立刻把加人的事情忘到了腦後跟。他馬上聯想到之前洪承疇傳回來的消息,說林丹汗在寧夏那邊犯邊。從時間上看,確實是有這個可能,林丹汗剛好領着大軍西追順義王的時候,那五千流賊騎軍逃到草原上,把正空虛的歸化城給偷了。

一邊是流賊,一邊是林丹汗的軍隊,打得好啊!漢人善守,蒙古人不善攻城,最好他們能那麼耗起來,最後耗到同歸於盡!

崇禎皇帝想到這種可能性,不由得笑了笑,隨後搖搖頭,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情。他反而有點擔心,便問呂瑞鵬道:“洪中丞對此有什麼想法,流賊和林丹汗會互相妥協麼?”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事情必須要把最壞的情況考慮在內。洪承疇作爲延綏巡撫,他的意見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稍微等了一會後,才見呂瑞鵬回答道:“洪中丞以爲,目前掌握的軍情尚少,還無法做出準確地估計。不過有較大的可能性,林丹汗和流賊如果僵持較長時間後,雙方如果都看不到擊敗對手的希望時,就有互相妥協的可能了!”

崇禎皇帝看到回覆,心中不由得也思考了起來。

從人性角度來講,似乎確實存在這種可能,而且發生的概率不小。畢竟流賊有歸化城做依仗,人數雖少卻在求活,是會拼命的。而林丹汗的手下人數雖然多,卻只是丟了面子,並沒有因爲丟掉歸化城而到生死存亡的地步,要掄起鬥志來,恐怕不及流賊。

現在的問題,是看歸化城中有多少吃的。如果沒有吃的話,估計很快就能分出勝負了;而如果有吃的話,很可能會耗到林丹汗沒法再計較面子的時候。

崇禎皇帝想了好一會後,便又私聊呂瑞鵬道:“那洪中丞以爲,我大明該如何應對爲佳?”

稍微等了一會後,呂瑞鵬便轉述洪承疇的意見道:“回陛下,洪中丞以爲,我大明當儘快集結軍隊,在最有利時機做出雷霆一擊,以坐收漁翁之利!”

停了停,呂瑞鵬又轉述道:“不過這個最有利時機很難掌握。如若派出的夜不收過多,讓林丹汗發現我大明在一邊窺視,恐怕他會很快和流賊達成和解;而要是派出的夜不收少了的話,就又難以查探到準確的軍情,無法掌握最佳時機!”

崇禎皇帝聽了,想想也是,這個時機確實不好把握!這麼一想,他就有點後悔了,當初該讓張獻忠帶着張定國隨流賊一起逃亡草原。這樣一來,歸化城中有聊天羣中的內應在的話,豈不是對戰事瞭如指掌,甚至還能多做點別的事情,說不定能收到最佳的戰果,一舉拿下黃河九曲中最爲肥沃的河套平原了!

不過這時候後悔也沒用,崇禎皇帝當即下旨,讓洪承疇立刻調動周邊人馬,抽調精銳,等待時機。

大同那邊,原本馬祥麟夫妻在的。後來吳三桂到任之後,他們夫妻倆便返回四川石柱去了,估摸着這時也快回到四川了。

崇禎皇帝想着,便只好聯繫小屁孩張定國道:“你通知薛閣老,讓他派人傳令給宣大總督張宗衡,即刻抽調晉地精銳,隨時準備草原作戰!”

“哦,好的。”張定國回答之後,過了一會,大概是傳達了消息後他就回復崇禎皇帝道,“陛下,是要去草原打誰?蒙古韃子還是義……賊軍?”

崇禎皇帝一聽,以爲是薛國觀問的,便解答道:“蒙古韃子和流賊正在爭奪歸化城,最好能一起把他們都滅了!”

“陛下,那些……那些賊軍……賊軍……”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就感覺有點不對勁了,稍微一想,便問張定國道:“是你自己想問什麼麼?如果有問題,就儘管問,別吞吞吐吐的!”

得他鼓勵,張定國馬上回答道:“陛下,賊軍中很多都是迫不得已的,要是去年就讓薛閣老這麼做的話,他們也不至於造反了。能不能……能不能也給他們一個機會?”

崇禎皇帝一聽沉默了,他敢肯定,如果對話的是張獻忠的話,肯定不敢提這個要求。沒想到張定國才十一歲而已,久在流賊軍中,卻還保持着一顆憐憫之心,實在是難得!

想了片刻之後,崇禎皇帝便回覆他道:“如果那些流賊能洗心革面,從此不再爲惡的話,只要沒有重大劣跡,朕可以考慮赦免他們。只是如今他們被圍在歸化城中,不能消息互通往來。朕不知道哪些人有此心,而又是哪些人一意孤行,這就沒辦法了!”

雖然說話的對象只是一個小屁孩,可崇禎皇帝覺得,就衝着他的這份心,也要莊重對待。因此他的這番話,並不是敷衍小孩子。

張定國一聽,不由得高興了起來,立刻就給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您不是聊天羣的羣主,能加人麼?你多加一些人,說不定就能加到他們,那不就能聯繫上了!”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無語,心中想着,你小屁孩懂什麼?這聊天羣的加人是隨機加的,大明這麼多人口,能隨機加到那五千流賊中的一個,這概率低得可以忽略不計好不好?更不要說這聊天羣還能加外國人,搞不好是以整個地球爲基礎的,這就更不大可能會加到那些流賊中的一個了!

張定國見崇禎皇帝沒有說話,就有點急了,似乎忘記了和他對話的乃是大明皇帝,就又催道:“陛下,加下人看看吧,說不定就加上了呢!”

崇禎皇帝感覺到他心中的急迫,不由得想道:得,就隨了這孩子的願,加下人試試吧,反正就只是加人而已,又不會懷孕!

推薦票多400,加更!PS:感謝自動訂閱支持的朋友,謝謝!

67 冒死彈劾1132 海外明人的悲劇1195 契約精神830 啓動A計劃30 先打了廷杖再說907 攻心之戰794 一點點的改變815 各懷目的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461 大陣勢收割968 大有可爲137 敵明我暗241 馬張是你194 水泥出世349761 雖遠必誅啊(第四更)682 羣策之力428 實力343 盧象升的提議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345 榜樣842 不好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69 宋明財稅對比450 沒防備729 夜襲蓋州123 初步規劃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339 安排吳二狗209 一整套計劃146 露了本性?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1169 錢家1133 值1017 得罪了誰1166 誰扯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414 各自行動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183 這筆賬划算821 糧食(第三更)1178 爲了子孫後代1182 當野人滅了640 沒到時候1197 腰桿硬了702 對弈727 畜生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945 運籌帷幄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1337 大結局24 東方不敗7 皇帝發飆759 土雞瓦狗也681 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1202 海軍陸戰隊1099 土司之議771 省親(第三更)973 禍害南洋去吧1311 舉國之力應對482 就讓你當雙面間諜好了1085 朕之子民朕護之!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1206 周皇后的心思140 等着攤牌624 多鐸來了301 要挾錢富貴295 敢背棄大明則必滅之(第三更)613 高瞻遠矚712 空城計也要有實力才行(第三更)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243 是我們大明423 臨時有變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326 找後門救人843 陛下都看着呢!751 薑是老的辣945 運籌帷幄1265 短板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461 大陣勢收割140 等着攤牌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534 皇上就是皇上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780 出戰451 辱我兄弟921 誤會766 惆悵200 大明忠烈永垂不朽688 圖文直播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229 甕中捉鱉和趕羊入圈
67 冒死彈劾1132 海外明人的悲劇1195 契約精神830 啓動A計劃30 先打了廷杖再說907 攻心之戰794 一點點的改變815 各懷目的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461 大陣勢收割968 大有可爲137 敵明我暗241 馬張是你194 水泥出世349761 雖遠必誅啊(第四更)682 羣策之力428 實力343 盧象升的提議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345 榜樣842 不好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69 宋明財稅對比450 沒防備729 夜襲蓋州123 初步規劃1313 來自東方的惡魔339 安排吳二狗209 一整套計劃146 露了本性?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1169 錢家1133 值1017 得罪了誰1166 誰扯917 打入十八層地獄414 各自行動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183 這筆賬划算821 糧食(第三更)1178 爲了子孫後代1182 當野人滅了640 沒到時候1197 腰桿硬了702 對弈727 畜生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945 運籌帷幄424 收穫成就值的好地方1337 大結局24 東方不敗7 皇帝發飆759 土雞瓦狗也681 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124 想吃肉也得有那本事1202 海軍陸戰隊1099 土司之議771 省親(第三更)973 禍害南洋去吧1311 舉國之力應對482 就讓你當雙面間諜好了1085 朕之子民朕護之!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1206 周皇后的心思140 等着攤牌624 多鐸來了301 要挾錢富貴295 敢背棄大明則必滅之(第三更)613 高瞻遠矚712 空城計也要有實力才行(第三更)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243 是我們大明423 臨時有變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326 找後門救人843 陛下都看着呢!751 薑是老的辣945 運籌帷幄1265 短板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461 大陣勢收割140 等着攤牌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534 皇上就是皇上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780 出戰451 辱我兄弟921 誤會766 惆悵200 大明忠烈永垂不朽688 圖文直播1068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709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離人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929 原來傳說是真的1229 甕中捉鱉和趕羊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