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 內訌

范文程聽得冷汗嘩啦啦地流,這些滿人都這麼說,看來自己在劫難逃了!

他實在沒想到,自己竟然會是這樣的下場!努力付出,甚至連祖宗都不在乎了,一心只想立下曠世功績而青史留名。可如今,卻還沒什麼功績,就要成替罪羊了,自己能文能武,文韜武略,幾人能比?

蒼天啊,大地啊,你們待我範某何其不公!

就在范文程有點絕望的時候,忽然,就聽到皇太極大聲咆哮道:“夠了!”

頓時,滿清頭目羣起討伐范文程的聲音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看着皇太極,不知道他這是什麼意思?

“範卿乃是朕的謀士,建言獻策,一向甚合朕意!此次所獻之策,乃是基於謊報的軍情之上。”皇太極厲聲喝道,“他人遠在瀋陽,基於軍情所獻之策,合情合理。再者說了,範卿可有決定權?那日不是大家一起贊成,會有這舉國之力圖謀明軍之事?這次罪責,斷無他一人承受之理……”

這一刻,范文程聽得熱淚盈眶,堂堂一個七尺高的大男人,竟然滿是淚水,稀里嘩啦地流,不顧甲盔在身,連忙跪倒在地,屁股翹得高高地,向皇太極獻上了菊花。

“奴才爲陛下效命,死而無憾!”

不得不說,皇太極這番話,確實是大實話。這麼大的事情,都怪到范文程身上,實在太過份了。對於皇太極來說,范文程比其他人更好用,腦子更靈活,平時對他幫助最多,他自然是要保范文程的了。另外一點,這事上,他還是要處罰阿敏,否則他這個皇帝威信何在。以後還有類似的事情,是不是其他人也都會學阿敏一樣,那這個皇帝又有什麼用?

濟爾哈朗等人聽了,不由得沉默了。而阿濟格等人聽了,雖然有點不以爲然,可皇帝說話了,能看出來皇帝要保范文程,就只好閉嘴了。

豪格卻是心中一“咯噔”,自己難得說了個提議,竟然不符合父皇的意思。原本想表現一下自己,期望能有重新獲得太子之位的機會,看來,沒有一點用!

代善眼珠子轉了幾轉,看看皇太極,又看看阿敏,順便掃了下跪地的范文程。在聽到皇太極讓范文程起來時,就插嘴說道:“陛下,老臣以爲,這次的事情,實在是明軍太過狡猾所至。兩軍交戰,互有勝負乃是再所難免。再者說了,這一次戰事,明軍望風而逃,都一口氣敗退回鞍山驛堡城內去了。我們大清這次出兵,也沒有敗!”

一聽這話,就知道代善是想當和事佬了,皇太極眉頭一皺,沒有說話,而阿敏則有點意外,看來這老東西這次終於站到自己這邊來了。要是以前不是他投靠了皇太極的話,也不至於讓皇太極一家獨大!

“雖然這次的戰事,我們大清消耗了不少糧食物資,可陛下英明,早已遣人大規模地開墾糧田,等到秋收,這糧食就有了。在這之前,我們大清上下全都努力熬一熬,再找點其他什麼補充下,只要全國都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之下,上下一心,老臣相信這次的糧食危機還是能安然度過的。”

代善說到這裡,向皇太極鄭重一禮,神情嚴肅地說道:“如今明國勢大,而我大清頗爲困難,在這種時候,我大清當上下一心,齊心抗明。一箭易折,多箭難斷,我大清當以團結爲上,萬萬不可有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啊!”

濟爾哈朗聽了,也跟着奏道:“陛下,我大清危難之際,確實該以團結爲上!”

嶽託也跟着奏了,同樣附議……

……

皇太極看着一個個站出來,都說是明軍的錯,大清要以和爲貴,他就不由得沉默了。從道理上來說,大清在這種時候,確實不宜鬧內訌。可是,阿敏這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又豈能這麼放過了?

這一點,他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或者代善也知道這點,他又轉頭看向阿敏,臉色嚴肅地說道:“你身爲臣子,在御前頂撞陛下,不管有理無理,這是人臣能做的嗎?陛下能以大局爲重,團結爲上,不計較你這失禮之舉,可你自己難道就不認識到這錯,以後還想再犯麼?”

他明着訓斥阿敏,其實是在給皇太極找臺階下,對於這點,阿敏心知肚明。雖然他不甘心,可也知道,真和皇太極一直僵持下去,最終吃虧的,絕對是他自己!

代善這也是爲了自己好,否則以皇太極的性子,這次搞不好就難以收場了!當然,要不是皇太極把自己逼到絕路上,自己也不可能做這樣不智的事情!

這麼想着,阿敏就知道,這個時候該自己向皇太極道歉,讓皇太極能有臺階下,這事就這麼算了。當然了,他也不期待皇太極能真正原諒自己,他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皇太極肯定恨死自己,以後還是會找藉口對付自己的。

皇太極則一臉陰沉地看着阿敏,心中想着,難道這次真這樣放過了這該死的東西?大清上下全都要吃糠咽菜,甚至再做那些人神共憤的事情來渡過難關?這麼大的後果,大清子民應該只會認爲自己這個皇帝無能,才讓他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吧?

正在這時,忽然急促地馬蹄聲傳來,一聽就知道有急事,衆人聽到,轉頭看去,只見北方來的官道上,赫然是八百里加急信使疾馳而來。

這一下,所有人的心中都“咯噔”一聲,他們沒有人認爲,這八百里加急的事情,會是好事情!

信使到了御前,滾鞍落馬,氣喘吁吁地稟告道:“陛下,不好了,科爾沁族騎軍正在北方大肆破壞糧田,佟將軍手中無兵,急求陛下速派援軍救援!”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震得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他們幾乎沒有人相信自己聽到的話是真的!科爾沁族騎軍在北方大肆破壞糧田?明軍在北方有糧田麼?這北方,到底是哪裡的北方?

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1246 隱戶10 定策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857 飛車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462 軍魂12 內閣的反撲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1323 農科伯1240 出去裝逼嘛1181 首戰719 內線380 龜甲船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383 明國見聞863 背景507 錦衣衛詔獄439 老鼠出洞1078 四面楚歌637 堵在了金樸鎮500 沒得選擇153 京觀481 英俄爾岱對上盧象升41 沽名釣譽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831 將計就計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581 兩個皇帝都忙1106 千古一帝959 蹂躪範府420 歧視(第五更)376 張定國的問題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9 空城計240仇深似海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873 誰說了算67 冒死彈劾375 戰略目標初現849 暴露的風險821 糧食(第三更)1210 衍聖公的奏對1251 吏部尚書一職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346 晉地災情128 舉人而已25 國丈周奎870 繼續耗便是606 下馬威562 文武之辯637 堵在了金樸鎮1255 前車之鑑99 劉王氏的勇氣1314 有仇報仇,沒仇讎富539 林丹汗猶豫了600 順義王使者126 國與國的關係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795 不情之請145 利用資源1133 值877 五人墓碑記1008 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蝴蝶效應了524 亂象385 先聲奪人189 大嘴巴11 太祖太宗之才1115 朝中有嚴嵩104 昌黎危急201 按釘子606 下馬威510 熊文燦的打算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52 溫體仁的能耐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73 兵臨城下439 老鼠出洞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486 再也見不到了(第四更)149 再薦輔臣816 絕望808 老子天下第一132 士氣大振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1137 怎麼幫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990 聯繫上了1258 裝吧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883 終於見識了1185 搞什麼鬼501 會師441 是飛魚服596 爲何而戰(第五更)1096 福建初級武備堂807 國士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
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1246 隱戶10 定策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857 飛車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462 軍魂12 內閣的反撲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1323 農科伯1240 出去裝逼嘛1181 首戰719 內線380 龜甲船888 這是個吉利的章節數字(第四更)383 明國見聞863 背景507 錦衣衛詔獄439 老鼠出洞1078 四面楚歌637 堵在了金樸鎮500 沒得選擇153 京觀481 英俄爾岱對上盧象升41 沽名釣譽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831 將計就計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581 兩個皇帝都忙1106 千古一帝959 蹂躪範府420 歧視(第五更)376 張定國的問題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9 空城計240仇深似海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873 誰說了算67 冒死彈劾375 戰略目標初現849 暴露的風險821 糧食(第三更)1210 衍聖公的奏對1251 吏部尚書一職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346 晉地災情128 舉人而已25 國丈周奎870 繼續耗便是606 下馬威562 文武之辯637 堵在了金樸鎮1255 前車之鑑99 劉王氏的勇氣1314 有仇報仇,沒仇讎富539 林丹汗猶豫了600 順義王使者126 國與國的關係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795 不情之請145 利用資源1133 值877 五人墓碑記1008 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蝴蝶效應了524 亂象385 先聲奪人189 大嘴巴11 太祖太宗之才1115 朝中有嚴嵩104 昌黎危急201 按釘子606 下馬威510 熊文燦的打算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52 溫體仁的能耐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73 兵臨城下439 老鼠出洞736 文明的差距(第三更)486 再也見不到了(第四更)149 再薦輔臣816 絕望808 老子天下第一132 士氣大振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1137 怎麼幫259 暴怒中的馬祥麟577 以後是爲國而戰麼(爲舵主加更)990 聯繫上了1258 裝吧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883 終於見識了1185 搞什麼鬼501 會師441 是飛魚服596 爲何而戰(第五更)1096 福建初級武備堂807 國士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