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

只見在平壤城的西面,無數的建虜步軍正往平壤城這邊開過來。這邊的建虜,則紛紛擁過去迎接。

沒有多久,就看到新出現的建虜步軍中,有位皇的儀仗,不用說,是建虜皇太極親自領軍過來了。

看到這一幕,就連盧象升都非常地吃驚。他沒想到,爲了一個小小的平壤城,竟然連僞皇都親自趕過來了,由此可見,他是有多重視東江軍!

城頭上,所有的守軍,全都默默地注視着城外建虜大軍的到來。不得不說,建虜軍隊的數目之多,實在是太讓人震撼了!

不管是什麼人,只要看到城外的建虜之多,至少也有七八萬人吧?而且這是大白天,都是肉眼可見,並沒有虛張聲勢,假冒多人的情況,完全是實打實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城外,七八萬建虜,齊聲高呼,聲音之響,就算平壤城內老鼠洞裡的耗子,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奴酋僞皇親臨,兵力達到七八萬人,而平壤城內,全部兵力卻不滿兩萬人。如此巨大的實力,真得能靠平壤城牆擋住麼?

按照兵家通俗慣例,一般圍城之軍,大概是守城之兵力的兩三倍,就有打下來的希望。最主要的是,城外圍困之軍乃是強敵,能斷援軍,能敗出城之軍,如此一來,孤城是註定要陷落的。

想到這裡,平壤城內的守軍,臉色都異常地難看。不要說朝鮮軍卒了,就連不少大明將士的臉色,也是很難看的。

盧象升很快回過神來,便立刻巡視全城,同時傳令下去,告訴所有守城將士道:“前些日子一戰,我軍已經把建虜打怕了,他們怕我們,所以盡起建虜主力,前來圍攻平壤!皇上曾說過,建虜都是紙老虎,如今大家都看到了吧,我們區區七千兵力,就把建虜主力都打出來了!”

“本官早就料到建虜主力會被我軍吸引過來,因此早就派人回京師稟告消息,以皇上之英明神武,肯定會從關寧方向策應我軍。大家可以想象,建虜主力全都被我軍給吸引過來了,遼東腹地兵力空虛,大明最精銳的關寧軍從寧錦一線殺入遼東腹地,建虜的老巢都有危險,只要我們堅守一些天,城外建虜必定惶恐撤軍!”

“如今對建虜之局勢,關寧軍和我東江軍一左一右,夾擊建虜,讓建虜來回奔波。皇上曾有言,不出五年,遼東必定光復。”

“這光復遼東之功,可都是被大家給趕上了啊!本官和諸將士一起堅守平壤城,就是爲了吸引建虜主力在此,給關寧軍創造機會。這首戰之功,可都是我們東江軍的!”

“……”

聽着盧象升的這些話,明軍將士們最先振奮起來。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被崇禎皇帝在南陽一戰俘獲的積年老賊,自願前來遼東打建虜的。可以說,他們當初在決定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戰死的準備。畢竟當時做決定的時候,在他們的認識裡,建虜是無比地強大,可他們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有這樣的覺悟在,本身就不是怕死。

眼前的建虜大軍聲勢浩大,給他們以震撼,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當他們聽到盧象升的這些話後,就已經回過神來,建虜對他們的震撼力,影響就減少到最小了。

對於崇禎皇帝,他們這些人也是親身體會過的,南陽一戰,崇禎皇帝親自領軍,就在最關鍵時候殺到。可以說,皇上的指揮作戰能力,那也是很厲害的。更何況,後來他們一路行軍到山東的路上,又聽說了皇上神機妙算,一舉殲滅河套韃虜的戰績。

他們這些積年老賊,大部分都是陝西人,對於河套韃虜,當然是非常瞭解的。因此,對於皇上能殲滅而不是打敗河套韃虜,對他們的震撼不可謂不深。

還有崇禎皇帝心繫百姓之舉,種種行爲,都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說,崇禎皇帝的英明神武,已經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此時,聽到盧象升頭頭是道的分析說話,還真別說,他們都一個個振奮了起來。如今已經吸引了建虜主力過來,遼東那邊,就等於是給關寧軍創造了機會,也不知道他們會打成什麼樣子,建虜應該從未吃過大虧吧,這一次,肯定要吃大虧了。而這個功勞,首功就要屬於吸引建虜主力的東江軍!

這些因素一加起來,明軍將士們便一個個地放鬆了,對於城外建虜大軍,也不怎麼在意了。他們的這個神情,無形中又感染了朝鮮軍卒。

能有盧象升這樣的大明封疆大吏一起守城,還有明軍將士的樂觀,這些朝鮮軍卒想着,自己不過爛命一條,這些貴人們都不怕,自己還怕個球!

更爲關鍵的是,盧象升作爲主帥,統領平壤守軍之後,對於明軍也好,朝鮮軍卒也罷,他都是一視同仁,讓朝鮮軍卒都體驗了一把盧象升的愛兵如子。這個情況,對於朝鮮軍卒的歸心,也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城外建虜軍中,皇太極顯然不知道這些,看着跪滿了一地的大清軍隊,他有點志得意滿地笑了起來。

這一路趕過來,總算是沒有出現任何意外,盧象升和他的東江軍還被堵在平壤城內。如今,自己已經領着主力趕到,盧象升和他東江軍的下場,那是已經註定了的。心腹大患,終於可以去掉了!

他這邊的步軍也是急行軍,如今一切在他看來,是大局已定,也就不再那麼急了,當即下旨,讓全軍休整。而他自己,在聽完了嶽託、多鐸等人的稟告之後,還視察了這支先鋒部隊在朝鮮境內掠來的糧草物資,全都很滿意,便帶人開始觀看平壤城防。

只見平壤城頭上,明軍和朝鮮軍隊的旗幟飄揚,軍卒有條不絮地駐守城頭,該幹什麼就還在幹什麼,並沒有看到有什麼異常情況,這不由得讓皇太極有點意外。

按理來說,大軍圍困孤城,對守軍絕對是一種非常大的震撼。特別是大軍初到的時候,城頭上各種異常,各種緊張,該是最常見的事情。

皇太極這一生征戰遼東,圍過不知道多少城池,因此經驗很是豐富。

可是,他沒想到,平壤城竟然例外了!

對此,他立刻點了嶽託的名問道:“平壤城可是來了援軍?”

按照嶽託之前的說法,平壤城內的守軍,大概也就在兩萬左右。就這麼一點人馬,看到幾倍的大清軍隊前來圍城,肯定會慌亂吧?

嶽託明白皇太極爲什麼會這樣問,他連忙回答道:“陛下,末將所見,明軍都是從平壤城運人出海,還都是些老弱爲主,並無見到任何援軍!”

邊上同樣穿着盔甲,顯得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范文程,聽到這話之後,不由得插嘴提醒道:“會不會是明軍躲在船艙裡增援,甲板上的老弱只是一個幌子?”

聽到這話,皇太極正想點頭,但是,嶽託卻是不高興了,轉頭看向范文程,冷聲喝道:“明軍水師戰船,都是從平壤離開的,並沒有一船從海上回平壤。而且如今已經截斷大同江,明軍水師戰船再想回平壤,那也是做夢,知道了麼?”

范文程一聽,連忙低頭,不敢吭聲了。

這一次,他是有點失策了。當他看到平壤城頭守軍的鎮靜之後,說實話,他是贊同皇太極的猜測,覺得平壤城肯定是來了援軍,要不然,只憑那麼一點兵馬,就算明軍是精銳,可朝鮮人是什麼德行,會有不怕的麼?

在他看來,肯定是城內有足夠的守軍,因此,才連朝鮮人都不怕。爲了附和皇太極的說法,一個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對於水師缺乏瞭解。

而皇太極聽得也有點意外,當即又詳細問了下明國水師的情況,以及大清這邊的應對之後,他覺得還不保險,便又把他帶來的火炮都運去大同江狹窄之地,務必做到,不讓明國水師通過。要是有可能,最好再做到鐵索攔江,這就萬無一失了。

不過這些事情,做起來還要時間,但皇太極並不缺時間,旨意下去,就讓下面的人去做了。

而後,皇太極轉頭看着平壤城頭,盯着那面迎風飄揚的“盧”字大旗,他不得不承認,平壤城會這樣,肯定是和主帥有很大的關係。

這個盧象升,是個有能耐的人,不是以前遇到過的那些明軍統帥能比,此人,必除!

這麼想着,他就派了人,舉着白旗,靠近城牆,大聲向城頭上喊道:“今我大清,十萬大軍圍城,區區平壤指日可破,皇上心慈,令爾等開門投降,可免死。否則城破之日必屠城!”

“建虜小崽子,有本事就來攻城啊,我大軍二十萬,就在城裡等着你們來攻。俺們的大刀,早就飢渴難耐了!”李來亨剛好守着這一片城頭,當即帶着嘲笑迴應道。

要說吹牛,誰不會啊!

頑冥不靈!舉着白旗的建虜心中得到結論,無奈回報了皇太極。

皇太極聽了,不由得眉頭一皺。他當然不會相信李來亨的吹牛。不過從李來亨的話中,他也明銳地發現,明軍的士氣很高。如若不然,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看來,那個盧象升還真是統兵有方,是個人才!如果能爲大清所用的話,那就太好了!

就明末來說,皇太極確實也算是那種求賢若渴的君主,有名的三順王,就都是他封的。後來的事實證明,三順王也對滿清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因此,皇太極起了這個心思,便轉頭對范文程說道:“範卿該是最懂漢人的,不如卿替本官前去招降這個盧象升,只要他肯降,朕可封他爲大清異姓王,絕不食言!”

聽到這話,范文程不由得心中異常苦澀。心中想着,皇上,奴才這麼忠心耿耿,同樣能文能武,你怎麼就沒想着,封奴才一個異姓王啊?

之前的孔有德、耿仲明,還有那死鬼尚可喜,都被你封王了,如今,又想着封城裡的盧象升爲異姓王,你……你怎麼就不考慮考慮我這個忠心耿耿的奴才呢?

當然了,就是借范文程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把心裡話給皇太極說出來。此時,皇太極已經說話,他便只能接受,當即答應一聲之後,舉着白旗便往平壤城而去。

聽說盧象升力大無窮,還是神射手,范文程不敢靠得太近,大着嗓門往城頭上大喊道:“請盧總督說話!”

人的相貌,還是相當重要的。這個范文程,生得儀表堂堂,就有很大的優勢。

盧象升人就在城頭上,聽到他這說話,便開口回道:“本官就是!”

范文程聞聲擡頭看去,一眼就找到了盧象升,哪怕盧象升沒有穿大紅緋袍,而是身穿盔甲,也一眼就認出來了。

於是,他便開口說道:“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我大清皇帝英明神武,乃不世出的君主,而明國皇帝昏庸無能……”

聽到這話,基本就猜出來城下之人過來的目的,盧象升便厲喝一聲道:“住嘴,你等蠻夷,何以區分明君,有何資格點評我大明皇帝……”

范文程一聽,把胸一挺,當即自豪地說道:“盧大人錯矣,我乃范文正公十七世孫,自幼熟讀史書,如何會分不清是非好壞……”

聽到這話,盧象升不由得愣了下。底下這個金錢鼠尾,竟然是青史留名的范文正公十七世孫?要是真的話,這……這要是范文正公在天之靈知道他有這麼一個不肖子孫的話,棺材板會不會壓不住了?

“虧你有臉說,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和你這等人說話,對本官就是一種侮辱!”盧象升當即大聲喝道,“拿本官弓箭來!”

一聽這話,范文程頓時嚇了一跳,盧象升這是要射他了啊!

於是,他不敢再勸,連忙調轉馬頭,落荒而逃,逃回建虜本陣去了。

888 明威堡條約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772 叛變86 廠衛新氣象85 僞君子真小人206 打死數典忘祖之輩(爲推薦票一萬五加更)805 接管科倫坡834 沙賈汗太精明瞭602 劉姥姥來了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554 死不瞑目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850 明奸397 都給本王閉嘴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714 隨便玩108 盧象升的奏章295 怒火中燒932 以靜制動800 嫁妝503 迎刃而解58 錢莊內844 全能皇帝430 曇花一現516 詭異628 這臉面往哪裡擱?168 滿清出關(月票100加更)589 會師890 不光彩的事情212 明末不是沒有人才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220 對藩王府出手909 絕望了316 誰阿彌陀佛618 死得意外71 獎勵151 修理勳貴794 蒸汽船942 對策859 苦啊618 死得意外625 兵力優勢943 走了623 本官還是先睡了!752 你們明不明白?366 竟然睡了?82 朕陪你走一趟960 忽悠546 奴婢心思陰暗了405 兵役287 仙人跳224 明狗太囂張了894 面面相覷464 按皇上的說法222 狗皇帝跑哪裡去了?547 仗義每多屠狗輩658 後招581 何以數典忘祖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498 寧完我的奸計279 一石二鳥632 一命嗚呼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891 隱憂465 敗家啊723 坐山觀虎鬥732 這還怎麼搞?410 提頭來見939 簡單粗暴71 獎勵427 只是想靜靜19 傻眼了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446 值得銘記的一天172 軍功章(爲月票300加更)402 陽謀859 苦啊903 戰局719 我家主公叫愛新覺羅365 不順利纔好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415 攻防轉換551 傻了(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0/11)781 爭辯537 建虜來了653 家有一老560 猴展897 人力有時而窮62 此事不妥604 解決問題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726 實錘了344 大明密探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267 殺445 盧象升抗旨833 站在風口上960 忽悠
888 明威堡條約133 冒險(爲風蹤影萬賞加更)772 叛變86 廠衛新氣象85 僞君子真小人206 打死數典忘祖之輩(爲推薦票一萬五加更)805 接管科倫坡834 沙賈汗太精明瞭602 劉姥姥來了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554 死不瞑目386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850 明奸397 都給本王閉嘴603 真不在意!(爲堂主漢苗加更2/2)714 隨便玩108 盧象升的奏章295 怒火中燒932 以靜制動800 嫁妝503 迎刃而解58 錢莊內844 全能皇帝430 曇花一現516 詭異628 這臉面往哪裡擱?168 滿清出關(月票100加更)589 會師890 不光彩的事情212 明末不是沒有人才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220 對藩王府出手909 絕望了316 誰阿彌陀佛618 死得意外71 獎勵151 修理勳貴794 蒸汽船942 對策859 苦啊618 死得意外625 兵力優勢943 走了623 本官還是先睡了!752 你們明不明白?366 竟然睡了?82 朕陪你走一趟960 忽悠546 奴婢心思陰暗了405 兵役287 仙人跳224 明狗太囂張了894 面面相覷464 按皇上的說法222 狗皇帝跑哪裡去了?547 仗義每多屠狗輩658 後招581 何以數典忘祖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498 寧完我的奸計279 一石二鳥632 一命嗚呼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891 隱憂465 敗家啊723 坐山觀虎鬥732 這還怎麼搞?410 提頭來見939 簡單粗暴71 獎勵427 只是想靜靜19 傻眼了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446 值得銘記的一天172 軍功章(爲月票300加更)402 陽謀859 苦啊903 戰局719 我家主公叫愛新覺羅365 不順利纔好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415 攻防轉換551 傻了(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0/11)781 爭辯537 建虜來了653 家有一老560 猴展897 人力有時而窮62 此事不妥604 解決問題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726 實錘了344 大明密探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267 殺445 盧象升抗旨833 站在風口上960 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