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

一個好的表演,必須明確的指向“我是誰”。

當一個公司的創始人第一次出現在公衆面前,應該用一些鮮明的特點,甚至標籤化的臉譜,來加深公衆的印象。

從而讓人們心中,形成對這個創始人及其領導的公司的第一印象,和初步的認知。

而後能做的,就只是不斷的加深這個印象和認知,最終形成獨特的個人品牌和公司形象。

用隋波前世一個比較貼近的詞來形容。

這就是創始人的“人設”!

一般人們都會用“人設”來形容娛樂圈裡的明星。

但實際上,仔細琢磨會發現。

互聯網圈的那些大佬們,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人設”。

老馬言必稱“國際化”、“人類社會”、“夢想”,“做102年的公司”,格局大,氣勢足,這是一種人設。

通過這種人設,老馬成功的讓阿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一公司願景,深刻的植入了公衆的腦海中。

小馬低調,不多的媒體採訪和演講中,只談“技術變革”、“產品創新”,這也是一種人設。

通過這種人設,騰訊注重產品和技術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類似設立人設的,還有東哥。

他以農民出身自居,要回饋鄉里,帶領農村兄弟們發家致富的“兄弟老闆”人設,也極大的凝聚了京東十幾萬員工的人心。

就連雷布斯這樣圈內有名的“厚道人”,爲了推廣小米,也曾弄出“Are You OK”這樣的人設來,以獲得新生代人羣的信賴和喜愛。

隨之而來的,就是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已成紅海,競爭慘烈的大環境下,異軍突起,成爲了年輕羣體的首選。

由此可見,企業創始人“人設”的價值所在。

創始人的人設,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與企業的願景、使命息息相關。

一個好的“創始人人設”可以讓產品更有溫度、更有感染力。

“當創始人品牌加入,你就可以擁有以區別於其他對手的‘感情牌’,讓用戶從萬千品牌中識別出你,信任你,最終選擇你。

但同時,“人設崩塌”,則會對創始人和企業造成極大的傷害。

這樣的案例也很多……

所以,想要保持“人設”。

核心必須是保證這個“人設”,是經過設計的,創始人的真實自我。

是在創始人真實的性格基因上,裂變出一種跟他的產品、企業契合的一種人格角色扮演。

…………

隋波要想講好故事,樹立易趣的形象,構建好自己的“人設”是必須的。

他開始第一次認真的反思。

自己到底是誰?爲什麼創業?想要做到哪一步?

隋波很清楚,自己其實並不是個天才,前世的他,也只是芸芸衆生中普通的一員。

如果說,有什麼特別之處。

那就是重生回來的他,比別人多了二十多年對未來的記憶。

這一點也是他唯一比那些真正的商業大佬們佔優勢的地方!

當然,這時那些互聯網大佬們,也都還很年輕,並沒有成長起來。

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大人物的!

他們能夠最終成功,也是在公司的不斷髮展過程中,始終在學習,在思考,在不斷的調整中,進步,成長。

這一切積累,都是他們能夠在變化莫測的市場趨勢和激烈的競爭中,站到最後,成爲巨頭大佬的資糧。

如果隋波也能夠不斷的學習,成長,再依靠對時代大趨勢風口的瞭如指掌。

未來也未必不能達到他們的高度……

既不能因爲有了“先知”的能力而目空一切,也不能因爲自己的天賦不足而妄自菲薄。

這纔是一個理性成熟的心態。

嗯,第一個人設標籤就是“普通人”、“平凡人”。

“我出身普通家庭,也不是天才,其實和所有大學生沒有不同”,這個點,相信能讓大多數人產生親近感和代入感。

而且也是隋波真實的情況,乾脆提前說出來,也絕對不怕崩塌……

至於以後易趣真的發展起來後,這句話是否會變成網友的一個裝逼梗,隋波也就懶得管了。

第二個標籤,就必須體現出他真正的優勢了。

嗯……“戰略大師”、“預言家”,這個標籤有點像老馬了。

但內核不同,老馬是談夢想,談大勢,隋波可以更精準的談產業,談細節方向嘛。

“我喜歡思考,也喜歡看新聞,喜歡通過新聞上的報道和數據,在腦海裡推演分析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然後再說一個對產業方向的判斷,並用大量的數據,來解釋自己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判斷。

剛開始,最好預測一些比較近的事件,這樣很容易得到例證。

如果接連幾次他的預測和分析,之後都證明是對的……

就可以把他“互聯網戰略大師”這個人設立住了!

這個人設標籤的好處是巨大的。

首先會讓隋波和易趣公司成爲產業的風向標企業。

其次,也會在公衆和投資人心目中產生巨大的期待感。

讓易趣公司每一次推出新的產品,都成爲熱門話題。

就像蘋果公司的老喬一樣,每推出一個新產品,都會引領整個產業方向。

最後,還應該有一個能代表公司理念的標籤……

“成爲一家偉大的互聯網公司”這種夢想太虛了,人們沒有記憶度。

第一時間印入隋波腦海中的,是老喬的那句“改變世界!”

現在老喬重回蘋果不久,還致力於將蘋果拉出泥潭,應該還沒有說出這句話吧?

隋波準備搶了這個標籤!

“易趣公司致力於通過互聯網技術,讓世界變得不同!

電子商務將會改變傳統的商業交易模式,社交網站將改變人們交流的方式,搜索改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

一切的技術和產品創新,目的都是爲了推動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易趣公司的核心理念,是改變世界!”

這套說辭,完美!

在隋波的不斷完善下,他的故事內核和人設,也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

對於媒體的採訪,隋波精心挑選了兩家。

一家是《中國青年報》。

首先這是官方媒體,國內的影響力極大,同時也比較符合隋波現在帝大在校生的身份,媒體受衆也和易趣目前的用戶羣體重合度高。

其次,這也是隋波藉機向官方表達善意。

另一家是《互聯網週刊》。

雖然《互聯網週刊》是今年6月纔剛剛創刊的新雜誌。

但隋波很清楚,恰恰是因爲互聯網週刊幾乎是隨着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一同起步。

在之後的二十多年內,其一直都是中國互聯網和IT業界最成功的主流商業雜誌之一。

《互聯網週刊》的背景也很強悍,主辦單位是中科院。

另外,這時互聯網週刊的主編是姜奇平。

這個人很厲害。

他曾在政務院信息辦政策法規組、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工作。

同時,作爲“網絡文化叢書”的作者,“數字論壇”成員,他是推動互聯網在中國起步的最早的啓蒙者,和國內互聯網經濟理論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被《硅谷時代》評爲“帶領我們走向數字時代的20位中國人”之一。

可以說,這個時期,姜奇平在互聯網行業內的地位和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隋波選擇《互聯網週刊》,正是看中了它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這纔是吸引國內外投資人最好的渠道!

一家面向用戶和大衆,一家面向投資人和業內,嗯,依然完美。

…………

隋波想定之後,告訴左清泉,短期內他只接受《中青報》、《互聯網週刊》兩家媒體的專訪。

左清泉會負責分別和兩家媒體約定採訪時間。

地點就定在易趣公司,隋波的辦公室。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泛西子湖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Moto三劍客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老丁想賣網易?第三百八十章 美國攻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硅谷人才庫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六章 論怎麼快速在BBS上成名第二百二十八章 籌備糧草,積極備戰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處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城會議-3 戰略大圖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十三章 帝大恐怖的“資源”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二百五十六章 老馬崛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豪宅第二百六十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零三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第二百五十五章 隋博士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安夜第二百二十八章 籌備糧草,積極備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永樂上市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約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段和小黃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與“挖角”第二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內部信第二百三十四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三十章 老李的“曲線救國”策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世間奇男子第五十五章 覆盤與總結-1第一百零九章 回國.隱患第一百二十五章 父母來京第二百八十一章 退避三舍第一百三十二章 萬點暴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段和小黃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老馬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泛西子湖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約會第五十五章 覆盤與總結-1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九十九章 分公司治理第二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術、朋友之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瑣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退避三舍第一百二十五章 父母來京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臨《對話》第十章 創業第一步——做中介?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一百四十五章 冬的冰冷和春的萌芽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買買第二百五十八章 聚划算第二百三十八章 閃電收購-驚雷第三百六十九章 晚宴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五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六十一章 張奕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漢燦爛第三百二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星河系”財報楔子 1997年秋 帝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琴如其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見比爾第一百零四章 小馬困境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三百二十章 戰和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世界第七十九章 草船借箭和合縱連橫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一百二十三章 系統改造與技術升級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段和小黃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五十一章 青春無悔第二百五十一章 隋波的風格-以牙還牙第三百三十二章 最懂隋波的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紅衣大炮和流氓插件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日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 增發第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稍瞬即逝の軟弱第一百四十七章 總有新的遺憾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泛西子湖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Moto三劍客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老丁想賣網易?第三百八十章 美國攻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硅谷人才庫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六章 論怎麼快速在BBS上成名第二百二十八章 籌備糧草,積極備戰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處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城會議-3 戰略大圖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十三章 帝大恐怖的“資源”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二百五十六章 老馬崛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豪宅第二百六十章 軍心可用第一百零三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第二百五十五章 隋博士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安夜第二百二十八章 籌備糧草,積極備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永樂上市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約會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段和小黃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與“挖角”第二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內部信第二百三十四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三十章 老李的“曲線救國”策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世間奇男子第五十五章 覆盤與總結-1第一百零九章 回國.隱患第一百二十五章 父母來京第二百八十一章 退避三舍第一百三十二章 萬點暴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段和小黃第三百五十章 再見老馬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泛西子湖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約會第五十五章 覆盤與總結-1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九十九章 分公司治理第二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術、朋友之義第一百一十一章 瑣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退避三舍第一百二十五章 父母來京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三百九十四章 再臨《對話》第十章 創業第一步——做中介?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團隊分工第一百四十五章 冬的冰冷和春的萌芽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買買買第二百五十八章 聚划算第二百三十八章 閃電收購-驚雷第三百六十九章 晚宴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一百零二章 定價與最牛產品經理第五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六十一章 張奕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漢燦爛第三百二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星河系”財報楔子 1997年秋 帝都第一百七十九章 琴如其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年二三事第五十九章 人設和故事內核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見比爾第一百零四章 小馬困境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三百二十章 戰和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世界第七十九章 草船借箭和合縱連橫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第一百二十三章 系統改造與技術升級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段和小黃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五十一章 青春無悔第二百五十一章 隋波的風格-以牙還牙第三百三十二章 最懂隋波的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紅衣大炮和流氓插件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日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組、 增發第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稍瞬即逝の軟弱第一百四十七章 總有新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