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戰和

隋波最大的優勢,就是“未來”視野。

這也讓他在考慮任何問題的時候,不僅能夠比所有人看的更長遠。

最重要的是,

他能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

用一句俗點的話來比喻:

“很多當時覺得天大的事情,過段時間再看,也不過如此……”

這也讓他每每遇到任何事,都有種令所有人驚訝的鎮定和沉穩。

就如此刻。

隋波神情平靜的坐在那裡沉思,一點也不像張汝京等人,顯得那麼焦慮。

他先是回憶了這個訴訟案的整個進程、媒體曾報道過的一些細節。

看看有什麼地方,是可以拿出來翻盤的;

其次,他在心裡快速的過了一遍張忠謀的人生履歷、臺積電崛起之路。

分析張忠謀和臺積電目前最看重的,和最需要的是什麼?

有什麼是可以拿來做談判籌碼的?

第三,他在考慮,在不影響未來“中國芯”大戰略的前提下。

中芯國際能夠付出的最大代價和底線是什麼?

最後,通過這次和解,中芯應該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和解也就意味着求和。

需要賠償資金,甚至出讓股份……,即使這樣也只能治標。

只要中芯繼續崛起,兩者之間的競爭,就是不可避免的!

借這次“和解”的機會,獲得早期的相關技術授權,來消除隱患;

暫避鋒芒,通過劃分市場和產品等級,讓出一定的高端市場,來麻痹對手,積累技術,等待時機進行超越……

這才應該是中芯真正的目標!

不過,除了幫中芯想辦法解決這次危機外,

隋波考慮的更多……

從家國情懷,國家大義上看,中芯是“芯片製造”最大的希望,必須保全。

但隋波同時也要爲自己的產業佈局考慮!

現在星漢還只是中芯的小股東……

他本來是計劃等到08年左右。

金融危機影響下,中芯股價大跌,同時受行業不景氣影響缺乏資金,急需融資的時候。

他再重金投入,一舉拿下大股東的位置!

一方面,避免大唐進來導致的內訌;

另一方面,徹底完成“星漢系”在芯片產業從設計到製造的全佈局。

當到14年以後,大基金進入,他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這也是重生者的“毛病”之一,

總覺得任何產業只有自己的掌控下,發展起來纔是最放心的。

而中芯國際又是非常特殊的。

因爲註冊地在開曼羣島,張汝京又是美籍,公司創始初期的資金來自全球各國資本,又在美國上市。

所以中芯國際完全可以視作一家外資公司,只是把工廠設在了大陸……

典型的“白皮黃心”!

而這恰恰可以規避“瓦森納”協定中,對中國技術出口的限制!

這也是爲什麼,

當中芯國際以令世人驚訝的速度,一連建了4座12英寸芯片加工廠之後,國企背景的華虹NEC籌劃了多年的第一座12英寸工廠,依然因美國技術封鎖而胎死腹中的原因。

再舉個例子:

就在去年12月,

中芯國際得到荷蘭兩家銀行8500萬歐元長期貸款合約,用於購置光刻設備。

是的,目前最先進的193 納米浸潤式光刻機,中芯國際是可以馬上買到的……

換言之,

一直到十幾年後的7納米制程之前,中芯都不會存在芯片製造設備上的短板。

這就是必須保全中芯國際的重要性……

只要技術研發跟的上,中芯就不會在全球芯片製造的升級步伐中掉隊!

未來十幾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爆發,

光是智能手機的芯片代工,就可以讓中芯獲得充足的發展和研發資金了。

這就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有大量的資金投入研發,才能推出高端先進製程,而高端製程又能夠獲得更多的客戶訂單和市場份額,從而賺取更大的利潤。

這就是張忠謀爲臺積電制定的戰略:“技術領先、製造優越、客戶信任”。

當然,他在商戰中,

最讓人恐懼的是“大踏步技術創新、自殺式價格策略”,以及“跳空高開、隔代打擊”……

嗯,思路又飄遠了。

隋波回過神來,一擡頭,纔看到張汝京等人,全都目光炯炯的盯着他。

“不好意思,我想問題出神了……”隋波笑笑。

江上舟呵呵笑道:

“沒關係,隋總,我記得當初你就提過,臺積電可能會再次訴訟。

現在來看,你的顧慮是對的……,現在的局面對中芯很不利啊!

現在這個情況,你有什麼建議嗎?”

隋波稍一猶豫,立刻讓幾人眼睛一亮,有戲!

誰知道隋波卻又道:

“是有一些想法,不過還不太成熟……

我先賣個關子,等一會董事們都到了,大家再討論吧。”

沒等衆人追問,隋波又轉過話題,問張汝京道:

“張總,中芯現在的經營情況怎麼樣?

如果這場官司打起來,你們有沒有評估過,對業務的影響有多大?”

張汝京畢竟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也不急於一時。

“今年到現在來看,

前三個季度雖然依然虧損,但是期內營業額繼續提升了6%,已經超過12.5億美元,經營業務現金流入也有5.6億美元。

在整個半導體行業下滑的情況下,還是不錯的。

只是因爲設備折舊和攤銷金額高達6億美元,纔沒有能夠扭虧……

訴訟方面……,公司現在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進行生產和運營。

從目前來看,公司和主要客戶、戰略合作伙伴都在保持良好的互動,整體發展暫時還沒有受到影響。

只是,我們需要儘快就訴訟事件給出回覆。

不然投資者和資本市場方面肯定會有反應……”

隋波點了點頭。

虧損也正常……,芯片製造也就是這樣,前期投資成本太高,當年臺積電也是成立7年之後纔開始盈利的。

只是這樣一來,如果選擇和解,賠償金還是個問題。

其實在張汝京“瘋狂建廠”擴張的背後,中芯的資金壓力一直都很大。

除了上市融到的18億美元之外,

這兩年裡,中芯的大肆擴張都是靠着貸款和政府補貼……

中芯去年獲得了中銀6億美元貸款,在帝都12英寸芯片生產線產能擴充;

今年5月又和10家中外資銀行簽訂了爲期5年3億美元的貸款,用以擴充天津8英寸芯片廠產能;

6月又獲得18家中外銀行組成的銀團6億美元貸款……

可以說,張汝京雖然是“建廠狂人”,對中芯迅速擴充規模大有助益。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非常大的債務和資金缺口!

其實就算沒有臺積電的訴訟,

今後這兩年,中芯也會過的很辛苦。

一方面,是全國各處建廠後,產能過剩,全球半導體市場下滑又導致訂單不夠,虧了不少。

另一方面,明年DRAM(內存)市場大崩盤,縮水83%,中芯現在又是主打存儲芯片,又是一重打擊。

張汝京的確是中國芯片產業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但是他精於建廠,在運營上卻是弱項,這也是中芯的一個隱患所在……

隋波隨便想想,都覺頭大。

如果不是大股東,不能完全控制中芯的戰略發展方向,隋波很多時候就算有心,也是無力啊!

或者藉着這個機會,加大對中芯的控制權?

隋波心裡一下閃過這個念頭,但轉瞬就熄滅了……

現在他實在是分身乏術,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戰線已經鋪的太長了!

反正這兩年裡,整個芯片代工產業不會發生全局性的重大變革……

還是等過兩年,他緩過手來再說吧。

…………

等到陳立武趕到後,衆人寒暄了幾句,開始連通全球各地的董事,召開電話會議。

在張汝京介紹完具體情況後,一衆董事也是憂心忡忡。

畢竟之前已經有過一次敗訴了,大家都沒有把握。

而張汝京的主張,就是提起反訴,堅決不承認臺積電的起訴事由:

“臺積電在和解協定簽訂後的17個月內,從未表達任何投訴……

現在偏偏在我們各項業務和技術上取得了里程碑的進步時,才採取行動。

我認爲,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以訴訟爲由的惡意競爭!

臺積電就是怕我們在大陸市場的領先地位,對他們構成威脅。

我們應該提起反訴,就說臺積電違反和解協定,而且違反公平誠信原則。

另外,我們還要起訴他們,企圖干擾中芯國際的業務,以及與客戶所建立的珍貴關係。要求臺積電就此作出賠償!”

相對於張汝京的強烈反應,其他董事們則顯得冷靜的多……

像飛思卡爾的董事Sean(肖恩)就說:

“芯片產業都是跨年度下單,張總,這次臺積電特意在加州提起訴訟,很可能會影響很多美國大客戶明年的訂單。

據我所知,Broadcom(博通)、Nvidia(英偉達)都對此非常關注……

我建議還是儘快解決這件事,不要鬧的太大。”

另一個董事周延鵬也道:

“是啊,張總,現在和臺積電打官司,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中芯現在是發展的關鍵時期,訴訟影響很大,我們還是要穩妥一些,最好能和解。”

隋波一看這個情況,心下更定。

原本他還以爲前世中芯堅決應戰,是董事會的共同決定。

現在來看,只是張汝京憑藉的個人的威望,把其他董事的不同意見都壓下去了。

遇到強敵,不懼戰鬥!

這本身沒錯,但是也要看具體情況……

中芯和臺積電之間,還沒到你死我活的程度,甚至中間可以操作的空間還很大!

最後,隋波才發言。

“王董、張總,各位董事。

對於臺積電這次的訴訟,我是比較贊同和解的。

當然,我所說的和解,不是簡單的認輸“求和”,或者說息事寧人。

而是從全局和未來,中芯發展的整體戰略來考慮的。

我覺得,無論是戰還是和,都需要爲大的戰略目的而服務。

而我們中芯的核心戰略是什麼呢?

我覺得,應該是張總當初創建中芯時的夢想……,那就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芯片製造廠!

就像諸位董事說的,現在正是中芯發展最關鍵的時刻。

據我所知,

雖然中芯這兩年發展很快,但是隱患也很大!

一來,因爲在前期要儘可能快速地跟上,整個國際半導體市場的產業升級。

張總只有打破正常節奏,在還未消化完8英寸生產線的鉅額投資成本時,又開始大規模進行12英寸生產線佈局。

這就使得投資額滾雪球般擴大,而創造的收入無法覆蓋投資成本,公司長期虧損。

二來,爲了儘快形成規模效應,中芯這兩年來在各地快速擴張建廠,這的確讓我們的產能提升,營收也大幅增長。

但是攤子鋪得太大,在運營上就顯得粗礦了些,良品率一直都提不上來!

再加上我們還要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先進製程工藝的研發……

這種時候,

我們最需要做的,應該是苦煉內功,提升營收。

一方面推進技術創新,同時在運營效率上,下大功夫進行提升;

另一方面,則是需要獲得更多的客戶信任和訂單。

可以說現在我們是外強內虛!

這個時候開戰,我個人覺得,弊大於利……

最關鍵的是,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跟着臺積電的節奏走!

臺積電是市場老大,已經過了發展期的虧損階段,去年的利潤就高達30多億美元!

他耗得起,我們中芯耗不起……

更不用說有了上次敗訴的案例,這次臺積電以同樣的理由起訴,我們敗訴的可能性也很大。

所以,我的建議也是爭取和解。

當然,這個和解,也是有說法的……

不能像上次一樣,留下尾巴和隱患。

無論是賠償金也好,還是其他條件也好,我們必須要通過和解,來獲得中芯未來發展的充足空間!

所以,我有個提議。

我們和臺積電談“和解”的同時,也跟他們談“戰略合作”……

現在對於臺積電而言,

最大的威脅其實並不是我們中芯。

而是Inter、三星這些巨頭,他們正在重新進入芯片製造市場,並且投入巨資,準備搶奪臺積電的市場。

臺積電之所以針對我們,其實還是一些歷史遺留問題。

同時,我們崛起的速度太快,讓他們感到不安了……

這兩點,都不是不能解決的大問題。

歷史遺留問題,可以通過賠償金和獲得技術授權來解決;

我們發展速度快,首當其衝的也不是臺積電,

而是聯電之類後面幾名廠商……

同時,如果臺積電和中芯進行股權方面的合作,那就可以分享我們成長的收益了。

這樣一來,

我們就可以和臺積電化敵爲友,徹底放下包袱,全力發展。

中芯和臺積電說到底,都是華人企業。

我們完全可以攜手共同發展半導體……

在工廠合作、技術授權、新領域裡甚至股權層面。

都是有廣闊的合作空間的,都可以談。

在圍棋裡面,有一招“棄子”:放棄一塊戰術上的小棋子,追求更大戰略層面的領域。

不爭一時一地之得失,眼光放遠,心胸開闊,看似“舍”,其實是“得”。

捨得之間,纔是大智慧。

如果大家覺得可以嘗試和臺積電談一下的話……,我倒是願意做個“中間人”。

總之,我的建議就是,越是到了這種關鍵時候,越不能亂。

所謂危機,伴隨着危險的,永遠都是機會!”

隋波的一番話,

讓包括坐在會議室裡的王院士、江上舟、張汝京、陳立武,和電話會議系統另一端的一衆董事都悄然無聲了。

大家都在默默思考他的這番話中的含義……

“和解”的同時,和臺積電“戰略合作”?

可能嗎?

第一百九十七章 酒莊.歸國第二百八十章 聲東西、擊南北!第二百四十四章 “易家人”第三十四 擴張準備第五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奇上市!第一百八十一章 地圖是突破口!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時代來了!第二十二章 慶功會第十章 創業第一步——做中介?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宴.如神第九十三章 團隊“小考”第三百零一章 思維升級第三百一十三章 “星魂計劃”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市佈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三百四十七章 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第四十二章 用心二字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領導力是門學問第二百一十一章 OKR和智庫第一百一十四章 擁抱變化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全國巡講營銷第一百六十八章 隋波的瘋狂佈局……第七十章 融資完成第三十二章 電商佈局加快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個夏天,這四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態閉環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二章 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大學生活第二百四十八章 平凡的幸福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一百六十三 “霧靈會議”-1第八十章 網易北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黃的霸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楔子 1997年秋 帝都第一百四十章 初見老馬第三百六十三章 遊戲是門大生意第十章 創業第一步——做中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調整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運作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籌備糧草,積極備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中芯的價值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個夏天,這四年第二百五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十三章 帝大恐怖的“資源”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二百二十三章 線上、線下零售之爭的序幕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夜魚龍舞第一百四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見比爾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十九章 套路動人心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四十四章 “易家人”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一百零四章 小馬困境第五十六章 覆盤和總結-2第三百七十一章 真香第十八章 “Chinaren幫”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七十一章 大幕開啓!第二百四十五章 請回答2004第九十章 “大頭神童”和“帝大天才”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連環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九十九章 分公司治理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起波瀾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雄並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四十一章 聯誼聚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自有品牌和生態鏈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一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章 易趣“南牆會議”-1第一百七十九章 琴如其人第六十二章 律師人選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一十六章 波總,你是真的牛!第一百七十九章 琴如其人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展訊通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三百四十章 渣打自投第三百零一章 思維升級第三百一十四章 韜光養晦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
第一百九十七章 酒莊.歸國第二百八十章 聲東西、擊南北!第二百四十四章 “易家人”第三十四 擴張準備第五十二章 橫空出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奇上市!第一百八十一章 地圖是突破口!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時代來了!第二十二章 慶功會第十章 創業第一步——做中介?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宴.如神第九十三章 團隊“小考”第三百零一章 思維升級第三百一十三章 “星魂計劃”第三百二十七章 深市佈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三百四十七章 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第四十二章 用心二字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領導力是門學問第二百一十一章 OKR和智庫第一百一十四章 擁抱變化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一百七十章 開放平臺戰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全國巡講營銷第一百六十八章 隋波的瘋狂佈局……第七十章 融資完成第三十二章 電商佈局加快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個夏天,這四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態閉環第一百八十章 華源科技協會第二章 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大學生活第二百四十八章 平凡的幸福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一百六十三 “霧靈會議”-1第八十章 網易北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老黃的霸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易趣董事會改組楔子 1997年秋 帝都第一百四十章 初見老馬第三百六十三章 遊戲是門大生意第十章 創業第一步——做中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調整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運作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籌備糧草,積極備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中芯的價值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個夏天,這四年第二百五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十三章 帝大恐怖的“資源”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二百二十三章 線上、線下零售之爭的序幕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十七章 “五道口守門員”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夜魚龍舞第一百四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見比爾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十九章 套路動人心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起點第二百四十四章 “易家人”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一百零四章 小馬困境第五十六章 覆盤和總結-2第三百七十一章 真香第十八章 “Chinaren幫”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七十一章 大幕開啓!第二百四十五章 請回答2004第九十章 “大頭神童”和“帝大天才”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連環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九十九章 分公司治理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起波瀾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雄並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活出自己的人生!第四十一章 聯誼聚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自有品牌和生態鏈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一百八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章 易趣“南牆會議”-1第一百七十九章 琴如其人第六十二章 律師人選第三百二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一十六章 波總,你是真的牛!第一百七十九章 琴如其人第五十八章 學會利用媒體和講故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展訊通信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三百四十章 渣打自投第三百零一章 思維升級第三百一十四章 韜光養晦第七十八章 扎牢自身籬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