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虎口奪食

作爲給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穩定百姓生活與治安的警察一支,張漢卿尤爲看重。當時不像後世,警察分爲許多門類。由於是新生事物,警察在中國誕生後就一直身兼多職:治安、民政、緝私、交通、消防、武裝平叛。特別是武裝平叛的職責,讓警察隊伍擁有一支可觀又合法的武裝部隊。

關內警察的誕生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黃遵憲在湖南新政時建立的保衛局,首開了中國近代警察的先河。1902年時,袁世凱被慈禧諭令爲署理(即代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併爲庚子事變擦屁股時,由於天津處於西方列強的霸佔之下,駐地本應在天津的直隸總督只能呆在保定上任。

上任後的老袁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涉撤銷洋人的“都統衙門”及歸還天津。因爲《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不得在天津租界周圍20公里內有中國駐軍,這可是洋人玩的一個大花招:不許在天津駐兵,市區內的治安無人維持,租界的外國駐軍則可以名正言順地“維持治安”了。這樣即使天津歸還清政|府,依然是在洋人的控制之下。

袁世凱的聰明才智在這時充分體現了出來:他從北洋六鎮中抽調出服役即將滿的3000名老兵,在從山東、上海等地高薪聘請的租界退休的外國警察的強化訓練下,一支新的兵種誕生了。這些人原本主濁北洋老兵,有着較高的軍事素質和服從精神,很快就掌握了警察的技能和知識。

老袁又派精通外交的唐紹儀和列強交涉,鄭重提出:八國的都統衙門一日不撤銷,外國軍隊一日不撤出天津,他就一日不遷往天津,自然,所有的“善後事宜”也就無從辦理。爲了進一步吞食勝利果實,列強總算妥協了一把,把都統衙門正式交給了清政|府,但表示如果中國政|府不能保障洋人的安全,列強的軍隊還是會再度重來的。

早有準備的袁世凱迅速接收天津。當這支3000人的中國警察整齊地開進天津後,在津的洋人們看得是目瞪口呆,這實在是出乎他們的意料了,中國居然還有警察?開始還以爲是用正規軍來充數的,但袁世凱很客氣地請各國領事、武官到街上考察中國警察後,他們便啞口了。

因爲這些中國第一批的巡警們用非常嫺熟的手勢指揮着街上的交通、或者很有禮貌地盤問路上可疑的行人,充分表現出極高的專業素養,讓老外也不得不服。沒有理由挑刺了,天津城也就順利地被收復。這樣,天津成爲近代中國“巡警”第一個巡邏的地方,也使天津成爲當時全國治安最好的城市,“有六個月不見竊盜者,西人亦歎服”。

效果顯著,於是慈禧太后下了一道諭旨,要求全國各地都要效仿袁世凱建立警察制度,於1905年10月8日期清政|府設立巡警部,尚書徐世昌,侍郎趙秉鈞。從這個意義上說,袁世凱在中國現代警察成立這件事情上是有眼光、有功勞的。

不過雖然政|府主張建立警察制度,京師以及各地雖然也積極嘗試探索,但警政建設長時間沒能走入正軌,各省有各省的搞法。關外因爲先後被日、俄插手,又有鬍子作亂,這警察制度建設得更差。再加上張作霖起家後把警察與地方保安之職都交給湯玉麟這個大老粗,能搞出什麼名堂來自然可以預見了。

二十七師的老兵油子們,沒少插手警察的事務,趁機做些動動民脂民膏的事。特別是湯玉麟兼任司令的省城密探隊,集警察、特務的職責於一體,在奉天“一枝獨秀”,影響十分惡劣。警察是一個特殊的部門,既有國家暴力機器的一面,也是政|府與百姓之間的一道橋樑。湯玉麟一個大老粗,指望他帶的人能有“服務”的意識?考慮到東北鬍子傳統,沒有明目張膽地警匪勾結就已經不錯了。

張漢卿的軍警改革的第一個舉措,便是解散密探隊,收回警察權。

軍警分離已經在許多場合放過風了,所以在失去警察管理權也是意料中事,只是張漢卿的動作太快了,來不及交待後事。而解散密探隊就要了湯玉麟的老命了,他之所以自詡奉天城裡張作霖老大、他排第二,除了旅長之位,在政界靠的就是警察和密探隊這兩樣。現在一朝權力盡失,這樣搞,人們怎麼看老湯在奉天、在張作霖心中的地位!

古往今來改革的最大阻力都是既得利益者,這一點在奉天軍警改革之時表現得極爲明顯。在軍隊裡已經舉足輕重的湯玉麟旅長不接受張漢卿的理論,他向張作霖表示反對:“密探隊爲大哥立下汗馬功勞,不能說解散就解散!而且把警察交給別人管,大哥就放心嗎?再說我的幾百個弟兄的衣食怎麼辦?他們亂起來可不得了!”

當初,自己爲了張作霖可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老張能夠坐穩奉天,除了他的27師,密探隊的功勞也不能小覷。打探消息、刺探隱私、尋找對張作霖不利的人和事,以及監督奉天城的軍政高官,他可是做得有聲有色。憑着這股勢力,他才能以旅長之職在奉天呼風喚雨,地位僅次於張作霖。現在,就因爲張漢卿一個毛孩子的異想天開,就要解散他辛辛苦苦創立下來的隊伍----這不單單是人馬,還是地位的象徵!

張漢卿作爲奉天督理的參議之一,他直接參與張作霖的種種重要政策,當時在坐。他最討厭這種嘴臉,還上綱上限要挾起來了!假以時日,還真的尾大不掉了。當下笑笑說:“如果一些人被裁掉便要興風作浪,那麼這些人是裁對了!而且一定要裁!否則誰都可以和督軍署叫板,今後政令軍令還怎麼行!”

張作霖也沒想到他竟然這麼打臉,他可不是受威脅的主,心中不悅嘴上便說:“四哥你帶兵打仗已經很辛苦了,再管着警察這檔子事也容易讓人說閒話(湯玉麟:誰他媽的會說閒話?還不是你卸磨殺驢)。這軍警改革一定要做,警察權收歸政|府也是符合潮流的!

至於密探隊雖然說是解散了,還是會重新掛牌子的。你知道的,密探隊的名字不好聽,我計劃重新規劃它,起名叫做‘奉天情報局’,四哥你覺得怎麼樣?密探隊的人如果得用,還可以重新加入嘛。具體的人嘛,等下你和小六子詳細合計合計。”

他話鋒一轉,聲調提高八度:“至於說會亂,老子不信了,當初只有幾十條人槍時,面對千八百土匪我沒皺過眉,現在手下有上萬條人槍時,反而縮手縮腳不敢做事了!閣臣你也不要太過擔心,他們要是真的敢亂,我會親自帶兵把他們突突了!”

見張作霖發火,湯玉麟不敢吭聲,只能耷拉了腦袋說:“四哥這麼說,我還有什麼講的,回去就解散密探隊,各尋各媽罷!”既然只是換個名字,爲什麼非要拿走他的管理權?明顯地給小六子鋪路嘛。看來,這結拜兄弟到底不如父子關係有用(這不廢話麼)!

他忽然想起一事,不無醋意地問:“大哥鐘意誰來帶警察?是於珍還是輔臣?”

於珍也是久跟張作霖的,曾做過一任奉天全省警務處視察長,讓他做名正言順;輔臣就是張作相,他雖然沒有警務方面的經驗,但跟張作霖一起打天下,又都是拜了把子的兄弟,現在忝爲27師炮兵團長,級別算起來並不高,但級別卻是槓槓的陸軍少將。張作霖如果關照一下他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過自己的地盤被人分食,不爭上一爭別人會以爲他湯玉麟好欺負!好歹也是在省城有頭有臉的人物,只要張作霖選擇這兩人中的任一個,哪怕是另換成楊宇霆或者孫烈臣,他都要爭上一爭。太欺負人了,一邊用軍警分離的理由削去自己的權力,一邊再派別人收權,於珍、張作相、楊宇霆、孫烈臣哪個不是軍隊的人?難道就俺老湯好欺負!

可是張作霖的回答讓他吃驚:“都不是,我已經聘了王岷源擔任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27師的老人今後都不會再介入政治,當兵就要好好當。”

這下湯玉麟無話可說了。

這個王岷源是何人?在民國初的東北,他可是與財經界王樹翰並稱“二王”的關外知名人士王永江。他自幼研究易經,舊學出身,反對男女同校,這是他傳統的一面。但是另一面,他又有那個時代優秀文人的共同的優點:勇於任事、知恩圖報、踏實肯幹、剛正不阿等優點。剛正不阿,正是警察部門的職業要求;與軍界無瓜葛,對純潔警察隊伍、斬斷伸向民政的黑手有先天的優勢;知恩圖報,是以張作霖爲首的奉天軍事政治集團在起步之初必須有的要求。外部風雲變幻,內有強鄰掣肘,不求能力,先要忠心。這個人來頂替湯玉麟管警察,誰都沒話好講。

可是張作霖怎麼會啓用他呢?

第23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2章 仍是神棍第697章 飄渺纏綿第563章 誰比誰更尊貴第126章 梟雄之死第482章 且行且珍惜第1章 穿越爲少帥第631章 聯省自治與統一第982章 打黑第797章 分化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611章 孫文北上(下)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212章 了結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259章 復辟第237章 政治新星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154章 善後第83章 喝花茶第159章 退守第91章 拆臺第472章 座談會第619章 三方反直第241章 內訌第475章 這個問題很複雜第331章 急轉直下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116章 奉天改革第66章 誓言第300章 親情第721章 針鋒相對第52章 調情第551章 遊說第420章 隱憂第728章 盛愛頤的邀請第758章 呼聲與應對第97章 被盯上了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602章 張宗昌治魯第529章 通衢第394章 長纓在手第423章 又見麗人行第320章 遠東局勢第86章 英雄冢第881章 重圍第163章 牛刀小試第161章 血染的風采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514章 下馬威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763章 挑撥第760章 最好的時代第544章 挖馮玉祥的牆角第715章 人民黨萬歲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899章 拼刺刀我也不怕你第108章 驅狼吞虎第634章 訛詐第758章 呼聲與應對第747章 授勳第218章 遭難第642章 權力的第二次轉移第88章 坦誠第86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2章 老司機第674章 和德國全方位的夥伴關係第915章 軍事考察團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514章 下馬威第595章 沖喜第321章 那一方國土第437章 青竹第777章 貴圈很亂(上)第240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682章 挾天子令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394章 長纓在手第469章 統戰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76章 秀才與兵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290章 搶械 (上)二十一條解析第124章 馮德麟的胃口第335章 糧食告急第85章 溫柔鄉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712章 影響深遠的舉措第933章 煽情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455章 運動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57章 我有一所房子第427章 汽車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504章 功虧一簣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
第23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2章 仍是神棍第697章 飄渺纏綿第563章 誰比誰更尊貴第126章 梟雄之死第482章 且行且珍惜第1章 穿越爲少帥第631章 聯省自治與統一第982章 打黑第797章 分化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611章 孫文北上(下)第732章 經濟戰線的一場較量第212章 了結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259章 復辟第237章 政治新星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154章 善後第83章 喝花茶第159章 退守第91章 拆臺第472章 座談會第619章 三方反直第241章 內訌第475章 這個問題很複雜第331章 急轉直下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116章 奉天改革第66章 誓言第300章 親情第721章 針鋒相對第52章 調情第551章 遊說第420章 隱憂第728章 盛愛頤的邀請第758章 呼聲與應對第97章 被盯上了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602章 張宗昌治魯第529章 通衢第394章 長纓在手第423章 又見麗人行第320章 遠東局勢第86章 英雄冢第881章 重圍第163章 牛刀小試第161章 血染的風采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514章 下馬威第765章 貴圈很亂第763章 挑撥第760章 最好的時代第544章 挖馮玉祥的牆角第715章 人民黨萬歲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899章 拼刺刀我也不怕你第108章 驅狼吞虎第634章 訛詐第758章 呼聲與應對第747章 授勳第218章 遭難第642章 權力的第二次轉移第88章 坦誠第86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2章 老司機第674章 和德國全方位的夥伴關係第915章 軍事考察團第742章 一戰後的歐洲第514章 下馬威第595章 沖喜第321章 那一方國土第437章 青竹第777章 貴圈很亂(上)第240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682章 挾天子令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394章 長纓在手第469章 統戰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76章 秀才與兵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290章 搶械 (上)二十一條解析第124章 馮德麟的胃口第335章 糧食告急第85章 溫柔鄉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712章 影響深遠的舉措第933章 煽情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455章 運動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57章 我有一所房子第427章 汽車第593章 撞破好事第504章 功虧一簣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體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