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嫡系

張漢卿極清楚這個人在史上的能力,雖然他最後因不滿張作霖進攻國民軍而背叛奉系並造反,後因寡不敵衆兵敗被俘後被處死。但是以七萬人之力,打得張作霖要“佈置關於下野和議和一事並準備逃往大連,且運來十餘汽車的汽油及引火木柴,佈滿樓前屋後,隨時準備將大帥府付之一炬”,可見其用兵能力之強。不過在日本人、張作霖、吳俊升等合力進攻下最終失敗,夫妻雙雙被槍決。

以他這樣一個忠心爲國爲此不惜以命抗擊之人,在張漢卿志在統一全國之理想下,絕不應該在此時空裡有叛反之意,郭鬆齡可是帶兵與搞政工的通用人才、能文能武的一把好手啊!

兩人相見,大生惺惺相惜之慨。

郭鬆齡意猶未盡,見圍攏的學員越來越多,有些深藏於心內多年的話不吐不快。他盛情邀請張漢卿到他的寒舍坐坐,張漢卿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張漢卿的學業是最好的,又是少帥的身份,且又是教官的安排,因此不妨在中午時分自由離開講武堂。

郭鬆齡的家在大東關水簸箕衚衕的一個西廂房裡,看起來生活極爲儉樸,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聽說還是租的房子,這與他們夫妻兩人的身份極不相稱,也讓張漢卿觸動不小。他每個月不是領那麼多薪資嗎,至於麼!

這年頭高級軍官真正做到兩袖清風、帶兵如子的可真是鳳毛麟角,就憑他甘居這種條件而不忘國事就可以相信他對國家的忠誠。要建立一支新式軍隊,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才能算好統帥,在這一點上,郭鬆齡絕對是合格的,張漢卿暗自想。自己用人之際,一定要向張作霖鄭重推薦,至少這識人之明是沒跑的。相信在自己極力簡拔之下,怎麼着老郭也要盡一番心力吧。

“早聽說嫂子是巾幗英雄,今日終於一見,學良大慰平生!”他對郭鬆齡的夫人拍起了馬屁。

提起郭鬆齡,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夫人韓淑秀。韓畢業於奉天女子師範學堂,任附小教員,學生時代加入奉天基督教青年會,積極參加進步活動,她的家裡就是活動的一個據點。一向把國家和民族的興亡視爲己任的韓淑秀,始終在爲國民教育潛心操勞。她曾在講武堂爲學員輔導操行道理;愛國人士閻寶航創辦貧兒學校,她又成爲校董並親自執教。爲了籌集貧兒學校的開辦經費,韓淑秀在社會上奔走呼籲,募得資金2萬元,同時她還捐出了自己的積蓄。窮孩子們爲了表達謝忱,在校長的率領下將一塊“興學育才”的匾送到她的家裡。這塊匾,現在就掛在正屋的對門位置。

辛亥革命爆發後,奉天的有識之士紛紛起來響應武昌起義,郭鬆齡就是組織者之一。他們兩人在韓淑秀的家裡相識,韓淑秀非常佩服郭鬆齡的爲人和才幹。郭鬆齡在白色恐怖中被捕,當局貼出佈告判處郭死刑,韓淑秀四處進行營救活動。1912年12月25日,正當郭鬆齡等被帶到大西門外荒草地殺人場行刑時,韓淑秀拿着一份當日的《盛京日報》,高呼着:“刀下留人!”十萬火急地闖進法場。原來這份報紙上剛註銷“清帝退位詔書”,韓淑秀在千鈞一髮之際,以政局驟變的快訊,挽救了郭鬆齡等的生命。兩人在生與死之中建立了感情,結爲恩愛夫妻。

患難見真情,共同的理想讓這對夫妻婚後感情歷多年而彌新。在獲知丈夫帶來的客人竟是將軍府的少帥時,韓淑秀訝然----丈夫不是趨炎附勢的人啊。待看到丈夫的熱情中不乏尊敬與鄭重後,她更訝然。

但當張漢卿與郭鬆齡稍作閒談後,她就知道,該對這位少帥肅然起敬了。

穿越後第一次與別人有共同語言,巧得是郭鬆齡也是一位有大智慧大思想的高手,張漢卿充分發揮。他把前世的心得知識稍有系統地聯貫起來,詳細分析了日本與歐美在對待中國的態度與未來10年國際局勢的走向,並提出了自己的應對計劃。坦率地說,紙上談兵是二十一世紀憤青的專長:既不用深入地處理瑣碎的具體事務,又可以從容地用過來人的高度看待當時人看不透的現象,再加上把旁邊一個也算得上是未來一代名將的高高手級人物唬得一愣一愣的,爽莫大焉。

郭鬆齡相見恨晚。他自負學識過人,是戰場上運籌帷幄的人才,卻屈尊在奉天講武堂做這成日誇誇其談的“教書匠”,難得遇到少帥這麼有理想、有文化、有眼光、有氣度的“四有”新人,頓生知遇之慨、報效之情。

張漢卿是知道郭鬆齡的價值的。在東北軍裡面,將來能夠數得着的人物,眼前絕對算得上其中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在軍事方面,是可以對自己有極大的幫助的。難得的是,在目前,郭的忠心不容置疑,這是經過歷史證明的。這樣的人才,收之麾下,何樂而不爲?

對韓淑秀,張漢卿也是表現的十分尊重。在婦女地位還很低下的民國之初,有這麼一位女性,有思想、有眼界、有能力,更可靠的是,他是郭鬆齡的夫人。對缺少人才的張漢卿來說,每一個這樣的人物都要抓住!

於是,賓主盡歡。

於是,少帥經常與郭韓兩夫婦談古論今,商榷時事。

當張漢卿把建造一支新式奉軍的理念與郭鬆齡分享後,郭鬆齡十分欣賞之,並願意全力支持;當張漢卿將建立奉天革命黨並以之領導東北的土地革命、解放婦女運動和工人運動的想法向韓淑秀表白後,激動不已的韓淑秀主動要爲少帥作爲建黨發起人之一併作爲聯絡人,並擬在以後負責婦女運動與工會工作。

在張漢卿的極力舉薦下,藉着少帥這杆大旗,張作霖也許是早有耳聞,自然使郭鬆齡步步高昇。先是升中校教官,然後很快就兼職成爲將軍府裡舉足輕重的高級參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張漢卿自己在修煉內功,但不妨礙他對於國內局勢的關注。老袁殯天后,黎元洪總統、段祺瑞總理在施政方略上的爭執開始凸顯,北洋分裂危機開始浮在明面。7月,長江巡閱使兼安徽督軍的張勳向各省督軍發出呼籲,準備於9月在徐州召開督軍團會議,擬以地方抱團的力量對中|央施加壓力,成爲直、皖系之外的“第三極”。

這一做法立刻獲得了響應,各省都與他眉來眼去,連張作霖也決定以奉督的身份摻合一腳。沒辦法,在幹強枝弱的現狀下,想在東北有所突破,非得有強援不可。而這個督軍團,明眼人都可以看到它與當年的“東南聯保”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漢卿清楚地知道隨後的國家走勢,他完全不用做任何動作便可以痛快淋漓地做他的少帥,反正奉系的崛起是大概率事件。不過既然穿越來一趟,難道是要自己做歷史進程的旁觀者的嗎?自己知道“天命”在講武堂還那麼拼,不就是想獲得一個更好的結果嗎?

人心的獲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達成,同樣一支強軍的練成非短期之功。在講武堂訓練再刻苦、成績再優秀,總不如自己獨領一軍來得有意義。現在身邊已經有諸多的追隨者,如果再像正史上那樣按部就班地接位,穿越的意義便大打折扣。現在是北洋史上最動盪的時代,既是災難,也是機會。

機會就在身邊。

當初自己配合張作霖騙到袁世凱的軍火從而擴編10個營的新軍,因爲惡了老袁,所以一直沒能獲得中|央正式的番號,沒辦法只能搖身一變作爲張作霖的衛隊。張作霖原來就有一個近千人的貼身馬隊,加上這支生力軍後,成爲一個人數達8000人的龐大隊伍。滿編的27師也不過一萬二千人,這麼多新軍立刻讓嗜兵如命的將領們聞到了腥位。

在張作霖卸任27師師長後,孫烈臣繼任,當初同爲旅長的湯玉麟便想接管這支隊伍,再與孫烈臣並駕齊驅。但是張漢卿極力阻撓,他認爲湯玉麟被剝奪了掌握省城密探隊的權力之後思想極度動盪,他在53旅已經把持這麼多年,再把這麼一支軍隊交給他很讓人不放心。

其實張漢卿是藏着私心的,他早就盯上了這支新軍,當然不想讓別人染指。他在不止一個場合向張作霖提出重整一支新軍的想法,並經常拜會張作相和孫烈臣,和他們討論整軍方略,意思很明顯,他想大顯身手了。

在進講武堂之前,張作霖便激將他說做得好了給個團長幹,這個團長他可不想在27師當。無他,那裡雖然是父親起家的軍隊,但兵油子太多,想按自己的心思搞事情阻力一定不一般的大。而新軍從上到下基本上未受污染,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如果把已經考察合格、依附於自己的這些中下級軍官們安插在新軍裡面,一是可以方便自己更好地控制軍隊,二來也是給各方一個強烈的信號:信漢卿,得永生!

第23章 亮劍精神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454章 蒙古自治前夕第238章 悲第649章 接收上海(下)第218章 遭難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868章 空對艦的第一次實踐第420章 隱憂第551章 遊說第440章 再會周學熙第966章 一個女人產生的風波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215章 皿煮集中制的第一次實踐第701章 招降第261章 津門風雲第155章 匪亂第301章 分果果第827章 做案與作案第934章 撞破第523章 自治鬧劇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340章 親密接觸第263章 許願第189章 一次豪賭第489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932章 爭風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194章 用計第88章 坦誠第367章 人事與人勢第755章 學習敵人的長處是勝利的保障第25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97章 分化第805章 川島芳子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334章 雙管齊下第547章 定贛第970章 顯擺第427章 汽車第107章 詭異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386章 唐努烏梁海第485章 牆頭鼓角聲悲壯第820章 巨流河驚變第761章 暗流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838章 國殤第496章 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第929章 最愛美人第62章 老司機第334章 雙管齊下第14章 戲文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899章 拼刺刀我也不怕你第373章 說客(下)第506章 攻堅第939章 形勢突變第870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150章 兩塊大洋第505章 出塞第13章 在北大讀書的日子第604章 我就是李剛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697章 飄渺纏綿第387章 黃姨行動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702章 席捲大西南第261章 津門風雲第137章 軍紀第993章 男人女人的心思第103章 交心第431章 天津大買辦第151章 好運氣的小高第52章 調情第985章 回馬槍第510章 入疆第437章 青竹第5章 息亂(下)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35章 打架第18章 吾爲四萬萬人爭人格第238章 悲第750章 海空之爭第578章 去他媽的風度第533章 攻心之戰第195章 將計就計第864章 海上烽煙起第300章 親情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443章 要過好日子來東北第568章 底氣第146章 試探第658章 統一幣制第813章 就緒第654章 浩浩大勢不可擋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81章 打茶圍
第23章 亮劍精神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454章 蒙古自治前夕第238章 悲第649章 接收上海(下)第218章 遭難第716章 黃浦江上的炮戰第868章 空對艦的第一次實踐第420章 隱憂第551章 遊說第440章 再會周學熙第966章 一個女人產生的風波第977章 異域風情第215章 皿煮集中制的第一次實踐第701章 招降第261章 津門風雲第155章 匪亂第301章 分果果第827章 做案與作案第934章 撞破第523章 自治鬧劇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340章 親密接觸第263章 許願第189章 一次豪賭第489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932章 爭風第875章 圍城打援(下)第194章 用計第88章 坦誠第367章 人事與人勢第755章 學習敵人的長處是勝利的保障第25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97章 分化第805章 川島芳子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334章 雙管齊下第547章 定贛第970章 顯擺第427章 汽車第107章 詭異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386章 唐努烏梁海第485章 牆頭鼓角聲悲壯第820章 巨流河驚變第761章 暗流第931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838章 國殤第496章 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第929章 最愛美人第62章 老司機第334章 雙管齊下第14章 戲文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899章 拼刺刀我也不怕你第373章 說客(下)第506章 攻堅第939章 形勢突變第870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150章 兩塊大洋第505章 出塞第13章 在北大讀書的日子第604章 我就是李剛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697章 飄渺纏綿第387章 黃姨行動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702章 席捲大西南第261章 津門風雲第137章 軍紀第993章 男人女人的心思第103章 交心第431章 天津大買辦第151章 好運氣的小高第52章 調情第985章 回馬槍第510章 入疆第437章 青竹第5章 息亂(下)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35章 打架第18章 吾爲四萬萬人爭人格第238章 悲第750章 海空之爭第578章 去他媽的風度第533章 攻心之戰第195章 將計就計第864章 海上烽煙起第300章 親情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443章 要過好日子來東北第568章 底氣第146章 試探第658章 統一幣制第813章 就緒第654章 浩浩大勢不可擋第171章 差點閃了老腰第81章 打茶圍